近日一名旅法中國留學生因在牆上塗抹呼籲「停止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反對猶太複國主義」的標語而被法國地方員警拘押,並有可能被強制遣返。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一直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及時向該學生提供領事協助。我們贊成本案主審法官不予立案的決定和當事人律師、學校的意見,即該學生僅僅是譴責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對公共秩序絕對不構成威脅,警方不應過度執法。我們將持續關注本案進展,全力維護中國公民合法權益。

中國政府對本輪巴以衝突的立場是:當務之急,一是衝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戰,停止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釋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為嚴重的生靈塗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義救援通道安全暢通,向加沙民眾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停止強製遷移、斷水斷電斷油等針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三是國際社會要拿出實際舉措,防止衝突擴大、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穩定。各方應該將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有關決議要求落到實處。

中國政府認為,巴以局勢發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生存權、回歸權長期遭到漠視。解決巴以衝突循環往復的根本出路是落實「兩國方案」,恢復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權利,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不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中東就沒有持久的和平穩定。中方呼籲儘快召開更具權威性的國際和會,凝聚國際促和共識,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聯社、《紐約時報》等多間外媒報道,當地22日,一輛高速駛向美加邊境彩虹大橋的車輛在檢查站發生碰撞並爆炸,造成兩人死亡,並導致多個過境點關閉數小時。紐約州州長和美國聯邦調查局負責人均表示,沒有跡象表明事故是恐怖襲擊。紐約市市長則表示,紐約市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公佈的監控錄影顯示,這輛汽車在美加邊境美國一側飛速行駛,撞上隔離帶後高高飛起,然後撞上了攝像機視野之外的一排崗亭後發生爆炸。

該事件已造成車內兩人死亡,和一名邊境保衛局人員受傷。美國官方沒有透露死亡人員的姓名。CNN報道稱,司機是一名56歲男子,當時他和妻子乘坐一輛豪華賓利汽車前往觀看搖滾音樂會。

美國總統拜登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均已被告知這起事件。特魯多退出了議會下院的問答環節,以聽取進一步的彙報,並表示「我們對此極為重視」。

事件發生後,紐約州州長凱西·霍赫爾(Kathy Hochul)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車輛在墜毀前以極高的速度行駛,目前已除發動機外已基本全部焚毀,車輛碎片散佈在十幾個檢查通道中。

霍赫爾稱,現在稱這起事件為「事故」還為時過早,因為調查人員尚未該事件背後是否有其動機。但她多次強調,沒有跡象表明該起事故是恐怖襲擊。

聯邦調查局負責人馬修·米拉利亞(Matthew Miraglia)也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該存在恐怖主義威脅。當被問及為何認為不存在恐怖主義威脅時,米拉利亞說:「我們確實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我們正在通過恐怖主義特別工作組(JTTF)處理此事。」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執法官員對《紐約時報》,調查人員已確定該事件與恐怖活動無關,並且沒有發現爆炸裝置。該官員稱,調查顯示死亡司機經常穿越美加邊境參與賭博,沒有犯罪記錄,兩名死者均被認為是美國人。

紐約市市長埃裡克·亞當斯 (Eric Adams)當日表示,紐約警察局已部署警員支持彩虹大橋的恢復工作。亞當斯還提醒公眾,由於即將到來的假期,紐約市已經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視頻顯示,車輛墜毀後發生爆燃

 

據報道,事件發生後,美國紐約州西部與加拿大交界的所有四座橋樑22日下午均被關閉,往返美加邊境的兩側車道都被封阻。數個小時後,未涉及該事件的其餘三座大橋重新開放,彩虹大橋仍然處於關閉狀態。

另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消息,距事件現場以南約20英裡的布法羅國際機場也在事故發生後暫停了所有出發和抵達的國際航班。

霍赫爾表示,其他國際過境點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官員們表示,尼亞加拉邊境運輸管理局管理的其他機場和鐵路以及紐約市周邊多個地點也加強了安全措施。

美聯社報道指出,該事件發生在美國感恩節假期的前一天,這是美國一年中最繁忙的旅行日之一,很多家庭都會開車或乘飛機訪親探友。該事件引發的邊境限製措施堵塞了機場和其他地方的交通,引起了邊境兩側民眾的擔憂。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俄羅斯與全球不少國家一樣面對人口危機,為刺激人口增長,當地政府推不同措施 ,限制女性進行墮胎 。有女性主義者認為當局的措施,只會令更多女士的生命受到威脅。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東正教會,在此輪反墮胎運動中擔當著重要角色。
 
俄羅斯官方數字顯示現時擁有1億4千4百萬人口 ,不單與20年前相若,甚至比普京上台時的2001年還要少2百萬。俄羅斯政府擔心青年人數目持續下降,會令俄羅斯軍方越來越難招得足夠的生源,並且擔心俄羅斯的經濟會進一步受到人口老 化所影響。
資料顯示,俄羅斯婦女中,差不多有三分一人表示曾墮胎。單於2022年,俄羅斯便有逾50萬宗墮胎手術,但同時新生嬰兒只有130萬,因此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將國內的人口危機,形容為需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的緊急問題。與俄羅斯府關係密切的東正教會牧首基里爾便曾表示,若當局成功遏止女性墮胎,便能解決問題,人口將立刻增加。
 
俄羅斯東正教牧首基里爾大力提倡挫行反墮胎運動以解決人口危機。

 

俄羅斯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出台措施,配合當局的反墮胎運動。首先,俄羅斯衛生部向醫護訂立阻止女性墮胎的指引,包括鼓勵醫生向那些18歲以下的孕婦指,年輕的父母與孩子因來自同一個年代,故能更易溝通,更能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又會向那些單身孕婦指,帶著孩子,並不會阻礙她找合適的對象。
當局同時限制銷售口服墮胎藥,自2024年9月開始,藥房便要向當局呈報有關的銷售,並需對有關的銷售紀錄在案。另方面,政府亦會向每名出生的孩子,提供高達52萬4千盧布的房屋及教育資助,希望能利誘孕婦最終將孩子生下來。
俄羅斯的女權組織抗議當局的反墮胎運動。
 
另外,在俄羅斯進行的墮胎手術中,有兩成在私家診所進行。因此俄羅斯國內最少有10個地方的政府,正設法阻止私家診所為孕婦進行墮胎手術。其中庫斯克地區的私家診所中,有8成表示不會 再為孕婦進行墮胎 手術;庫斯克地區的副首長指這將促使幾乎所有欲墮胎的孕婦,尋求公立醫院協助,屆 時醫護及政府官員便能攜手遊說這些孕婦改變主義。
 
因私家醫院多採口服方法墮胎,而公立醫院採外科手術的方式為孕婦墮胎,無論風險及創傷性均較高。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及國內的女權分子,均警告阻止俄羅斯女性在私家診所進行墮胎手術,指會危害她們的健康。事實上,在俄羅斯公立醫院進行墮胎手術本身,就已嚇怕不少欲墮胎的孕婦,令她們取消墮胎的念頭。
 
除事後阻止外,東正教亦建議禁止煽動婦女墮胎。基里爾曾指應將莫爾多維亞志地區向那些企圖遊說孕婦墮胎的人士,施以最高20萬盧布罰款的措施,推廣為全國性措施。
 
縱然基里爾曾指這些反墮胎措施將成為解決人口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專家警告禁止女性墮胎 ,反而會導致更多孕婦選擇非法墮胎,不單增加孕婦喪命及胎兒夭折的風險,而且更會助長「墮胎旅遊」,即孕婦到其他國家進行墮胎,反墮胎運動不單危害母子安全,更不能解決人口問題。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德國之聲)

荷蘭早前舉行大選,票站民意調查顯示,由反伊斯蘭反移民政客懷爾德斯領導的右冀自由黨打敗執政黨,成為議會最大黨。有政黨表明不會與自由黨合作,令其能否順利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存在變數。歐洲多個右派政客紛恭賀懷爾德斯取得勝利,令外界擔憂這股右翼浪潮將繼續在歐洲蔓延開去。
各大傳媒紛紛以頭版報道懷爾德斯獲勝。

 

根據當地周三在票站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自由黨奪得150個國會議席中的36席,成為議會的最大黨,結果震撼荷蘭政壇。
 
懷爾德斯指自由黨將成為執政黨,無人可再忽視它的存在。懷爾德斯在獲勝後,邀請議會內其他黨派與其合作組聯合政府。但自由黨的首要任務乃說服其他政黨,與其組成聯合政府。議會內其餘三個主要政黨在投票前,均曾表明不會加入由懷爾德斯領導的政府,但在自由黨確定獲勝後,情況或許有變。
 
議會內第二、第三及第四大黨派雖曾明確表明不會與懷爾德斯合作,但現時情況或許有變。其中由前歐盟專員蒂默蔓斯領導的左翼聯盟為 議會第二大黨,蒂默蔓斯清楚表明不會與自由黨領導的政府扯上關係,他向支持者表示現時是捍衛荷蘭民主及法治的時候,在荷蘭人人都是平等,他們不會讓任何人被逐出荷蘭。
 
但分別領導議會第三大及第四大黨的耶希爾格茲及歐姆席賀特,在自由黨獲勝後,先後恭賀懷爾德斯。其中耶克爾格茲雖質疑懷爾德斯能否爭取足夠的支持組成聯合政府,但她會根據黨內其他高層的意向,來決定是否加入懷爾德斯的政府;而歐姆席賀特則指既然選民選擇自由黨,他們不排除會根據選民意願,加入由自由黨領導的政府。
 
雖然荷蘭為歐盟其中一個創建成員國,但懷爾德斯主張荷蘭脫歐,並承諾會舉行脫歐公投。因此懷爾德勝的勝利不但令歐洲政壇震驚,更令歐盟感到惶恐不安,惟恐這股右翼浪潮會在歐洲蔓延開去。事實上,歐洲多名右翼主義政客紛恭賀懷爾德斯獲勝;其中法國勒龐指懷爾德斯的勝利證明越來越多歐洲人支持捍衛國家身分。
 
選舉期間,懷爾德斯並沒有聚焦於其取締清真寺及伊斯蘭學校的主張,反而抓緊選民對現政府失望渴望求變的心態,成功獲得選民的支持,令自由黨搖身一變成為議會最大黨。他強調自己將是所有荷蘭人的總理,重申其政府當務之急性是解決生活費高漲的危機。另外,單於去年便有超過22萬人 移民荷蘭,故難民問題普遍受到荷蘭民眾的關注,懷爾德斯主張以強硬手段處理大量難民湧人入荷蘭的問題,當中包括關閉邊境,驅趕難民等。有政治評論擔憂懷爾德斯的反移民政策將令荷蘭出現憲政僵局。
懷爾德斯成功帶領自由黨成為荷蘭議會第一大黨。
 
縱懷爾德斯在選舉期間表示會擱置其反伊斯蘭等右翼主張,但不少人卻對此甚有保留。因為自由黨的宣言批評難民在荷蘭坐享政府的福利,但另方面荷蘭的家庭卻要節衣縮食。另外,宣言強調荷蘭並非伊斯蘭國家,故主張取締國內的伊斯蘭學校,清真寺及將可蘭經列作禁書,禁止婦女在政府大樓內戴頭巾。就脫歐問題上,宣言承諾會舉行有法律約束力的脫歐公投,並主張荷蘭停止向歐盟提供發展援助。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澳洲廣播公司

泰國曼谷街頭近期接連湧現多名「職業乞丐」,全部人手臂被截肢、或呈毀容狀態,引起當局關注,懷疑與國際人口販賣有關。截至周二(21日),已有六人被拘捕,全部均來自中國,持旅遊或學生簽證行乞。

泰國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長瓦拉烏(Varawut Silpa-archa)周一(20日)表示,在曼谷街頭行乞的乞丐,可能是人口販賣的受害者,已下令調查。「由於這些乞丐是中國人,因此警方必須調查她是否遭到剝削。」

泰國警方近日在首都曼谷區域內發現並拘捕多名中國籍「乞丐」,他們全部均有相似特徵,肢體殘缺、整塊臉曾被燙傷毀容,泰國警方懷疑極有可能涉及人口販賣。

部長瓦拉烏透露,警方向這批乞丐採取執法行動時,一名自稱是中文翻譯員的泰國女子手持被捕人士的護照,試圖賄賂警員,聲稱向每名警員提供一萬泰銖的「放人費用」,利誘對方勿逮捕乞丐。泰國警方認為,女子熟悉「交錢要人」的行為非常可疑,有待深挖嚴查。泰國政府副發言人娜高也表示,泰國政府將追查到底。

中國駐泰國使館發言人表示,已派領事官員對當事人進行領事探視。中方一貫要求來泰中國公民遵守泰國法律、尊重當地習俗,也重視維護其合法權益。相信泰政府有關部門和警方會儘快查明真相,依法妥善處理。

 

中國公民在泰行乞。

 

泰國移民局表示已採取措施調查、嚴厲打擊和製止各方面的犯罪行為,包括對有不當行為的外國人進行調查,如違反法律,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和平與安全,損害泰國形象等,籲任何人發現犯罪線索,可致電熱線1178聯絡移民局。

泰國網紅坎塔(Kanthat Pongpaiboonvej)接獲網民舉報後,11月10日帶領當地官員和警方到曼谷一個購物中心附近,找到一名身穿泰國校服的中國籍女乞丐,她臉部嚴重毀容,手部遭截肢,事件曝光後,陸續引起當地社會關注。

 

(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巴勒斯坦哈馬斯及以色列及在卡塔爾的斡旋下,達成短暫停火及人質互換協議。以色列將在協議停火的4天期間,暫停針對加沙的空襲行動;期間,哈馬斯將分階段釋放共50名被收藏在加沙的婦孺人質,換取以色列同時間釋放150名被囚於以色列監獄的巴勒斯坦婦孺,首批人質料最早於當地周四早上獲釋。美國官員證實獲釋的人質中,包括1名3歲女童在內的3名美國人,他指協議首階段會釋放婦孺,但相信最終獲釋的人質數目會協議訂明的更多。
卡塔爾宣佈在卡塔爾、美國及埃及的斡旋下,以色列及哈馬斯達成人道停火協議。

 

 
雖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向以色列內閣表示,首名人質將在以巴達成協議後48小時內獲釋,但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宣佈停火協議的聲明中,卻沒有明確說明何時開始停火,只提到在首階段,以色列將暫停空襲加沙4天。期間,將有逾50名被困於加沙的人質獲釋,並且表示在現時協定的釋放人質數目以外,哈馬斯每釋放多10名人質,以色列便停止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多一天。重申以色列政府,以軍及以色列的安全機構將繼續戰鬥,誓將所有人質帶回家,完成消滅哈馬斯,並確保以色列不再受到來自加沙地帶的威脅為止。
 
另一方面哈馬斯亦證實與以色列達成短暫停火及交換人質協議,指這是一次促成150名被囚於以色列監獄的巴勒斯坦婦孺獲釋的「人道休戰」。協議亦包括擴大人道物資運入加沙,以色列在4天停火期內將暫停空襲加沙南部,而空襲加沙北部的行動則限於每日6小時。另外以色列亦同意在短暫停火期間,停止在加沙進行拘捕行動。
 
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內閣成員就協議內容進行開會討論,並就贊成協議進行表決前,向內閣成員表示,雖然贊成與哈馬斯達成協議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協議內容獲得以色列所有安全部隊的支持,重申這並不表示結束針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相反在停火期間,以軍及相關的情報機關會繼續堅守崗位,因此今次停火不單不會削弱以軍的戰鬥力,反而可讓他們養精蓄銳,準備在協議停火期結束後,恢復有關的軍事行動,達成他們的作戰目標。
 
事實上,在以色列內閣開會討論停火協議期間,以巴雙方針對對方的空襲行動並未停止。
以色列在協議中,亦同意讓人道物資運入加沙,以緩和當地的人道危機,外界相信協議亦會容許紅十字會探訪被藏在加沙的人質,及在當地分發藥物。
 
若哈馬斯遵照協定釋放人質,仍將有約190名人質被扣在加沙,當中大部分為軍人。
 
今次以色列及哈馬斯主要在卡塔爾、埃及及美國的斡旋下達成協議。內塔尼亞胡特別提到美國這個以色列盟友,指美國總統拜登協助改善協議內容,讓以色列能在減少讓步的情況下達到目的。
 
以色列官員指不是所有在加沙的人質都是被哈馬斯擄走,部分人質現正在加沙另一個有別於哈馬斯的極端分離組織「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手上,故此哈馬斯曾表示難以確認每名人質的藏身位置,因此如何按協議要求,確保每名獲釋的人質都能安全抵達加沙邊境,將是有關方面的一大挑戰。據悉大部分被困於加沙的人質為以色列人,但當中約一半人擁有如阿根廷、德國、美國等雙重國藉。以色列的醫院已就接收這些獲釋的人質作好準備。
 
(來源:英國衛報)
 

以色列多年來在每一場針對巴勒斯坦的戰事中,均會使用當時新研發的武器,除加強殺傷力,提升其戰爭優勢外,更藉此讓海外買家見到武器的威力,從而增加軍火的出口。事實上這些武器見於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後,其全球的需求量便會上升,目前加沙的戰事,自然亦成為以色列軍火商的最新一個「試驗場」。
以色列軍方早前發放片段,展示其部隊使用一種名為「鐵刺」的新精準型120亮2米口徑迫擊炮彈,打擊哈馬斯的情況。這種迫擊炮的生產商埃爾比特系統自2021年與以色列軍隊進行整合後,便一直在其公司的網頁,宣傳這種迫擊炮有多厲害。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今日的內塔尼亞胡戰爭內閣成員之一的班尼.甘茨便形容「鐵刺」的出現,是為了可以在開放區域及都市環境中都能精準瞄準目標,同時可以減少誤中副車的的可能性及避免對平民造成人命傷亡。
以色列國防部及埃爾比特系統在2021年公開鐵刺迫擊炮。
但事實卻是在以色列自十月向加沙發動空襲逾一個月後,已經在加沙地帶及西岸佔領區,造成最少11400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當中包括4700名兒童。專家指以色列在加沙戰事中使用這些武器,除了造成巴勒斯坦人命傷亡外,亦藉此展示這些武器的威力,從而吸引海外買家訂購這些武器,刺激銷量。
28歲的巴勒斯坦人Ahmed在2014年加沙第三次戰爭期間,其所駕的的士便被以色列一枚長釘無人機火箭炮擊中,導彈在的士內爆炸,即時殺死車內的六名乘客。這種長釘無人機火箭炮在改裝後,可以搭載數千枚大小只有約3毫米的鎢方塊。這些方塊一旦射出,便足以讓方圓20米內的人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當時僥倖地在的士殘骸中獲救的Ahmed最終出現大面積燒傷,失去右眼,身體多處出現由彈片造成的傷口,他右腿自大腿以下的部份亦被炸斷。
可以搭載長釘火箭炮的無人機,於2014 年便已成為多國採購的目標。由以色列最大的航空及防衛,並以色列最大的軍火出口公司以色列航太工業研發的以色列最大無人機「蒼鷺無人攻擊機」,自2007 年起服役,這種無人機可以在搭載4枚長釘導彈的情況下,連續飛行40小時。據非政府組織「英國無人機戰爭」指,這種無人機最早於2008至2009年加沙戰爭的「鐵鑄行動」期間,針對平民發動襲擊。據保護兒童國際組織的資料顯示,該行動共造成逾千巴勒斯坦兒童傷亡,當中有116死於該行動的巴勒斯坦兒童,是被由無人機發射的導彈擊中致死。
在該戰事後,向以色列航太工業訂購、租借蒼鷺無人攻擊機的訂單數目急增,當中包括印度、法國等10國在2008至2011年間,分別向以色列購入逾100架蒼鷺無人攻擊機。
蒼鷺無人攻擊機。

 

以色列在2014年戰爭的「護刃行動」中便廣泛使用埃爾比特系統研究的Hermes系列無人機,該行動的37%傷亡更是由無人機造成。在2014年戰事結束後,埃爾比特系統以此系列無人機證實戰效並作為以色列國防進行反恐行動的基本平台,作為推廣這種無人機的宣傳策略,之後成功與逾二十國簽訂訂購此系列無人機的合約。
專家指雖然不會有國家只為展示武器而打仗,所以不能就此輕率妄斷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打仗是為了促銷軍火,但事實是每次以色列在針對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衝突中,使用的一系列武器及偵察技術,其後便會向全球多個國家進行大規模銷售。
專家指這些軍火除了為以色列的國防工業帶來可觀利潤外,更成為以色列用以對抗外界針對其數十年來佔據巴勒斯坦地區行徑的保護罩。
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上月因拒絕譴責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的襲擊為「恐怖襲擊」,反指「巴勒斯坦的兒童被恐怖主義殺死」,換來以色列政府中止向哥倫比亞出售所有國防及防衛儀器並相關的服務。
以色列國防部發放片段,展示其部隊發射鐵刺迫擊炮打擊哈馬斯的情況。

 

根據大赦國際的報告,以色列的軍火外銷乃秘密進行,當中並無文件清楚紀錄軍火的銷售日期,賣家及數量等資料,而以色列的國防企業更會透過一系列的交易,將產品輾轉送到買家手上,藉此逃避國際社會的監察,故縱然以色列國防產品外銷取得亮麗的成績,但外界實難以窺見以色列國防外銷情況的全相。
此外,以色列並無加入禁止銷售用以進行大屠殺或反人道罪行武器的《武器貿易條約》,其出口的軍火在多國國家的歷史均產生重要的影響力;其中包括在1980年至1992年薩爾瓦多的反叛亂戰事期間,以色列便向薩爾瓦多政府提供凝固汽油彈及其他武器,最終造成逾75000名平民死亡。
另外,雖然以色列政府在2018年發聲明,宣稱已停止向緬甸軍政府出口武器,但傳媒去年報道指,以色列軍火生產商一直在違反2017年禁止向緬甸出口武器的國際制裁下,繼續向緬甸政府出售武器,直至2022年方休。
鑒於以色列並未加入《國際武器貿易條約》,因此以色列一直未對其武器買家如何使用其軍火作出嚴格限制。事實上,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便曾表示,因以色列不似其他歐美國家,對其武器使用施以管制,因此要求菲律賓軍方只向以色列購入軍火。
另方面,以色列政府去年通過容許政府向更多並未擁有相關牌照的國家出口武器,意味進一步放寬監管。以色列政府宣稱,以色列過去十年的武器銷售量已翻了一翻,去年的銷售總額更達1250億美元。
來源:半島電視台
圖說 IAF-Eitan.jpg 蒼鷺無人攻擊機。

OpenAI董事局上周解除薩姆奧爾特曼的首席執行官職務,消息一出震撼整個矽谷科技業界。其後OpenAI逾七百名來自不同崗位的員工聯署,要求董事局讓薩姆奧爾特曼復職,否則會集體辭職跳槽。董事局未有屈從,堅持解除薩姆奧爾特曼職務,指是為保持董事會履行職責和推進公司使命的能力。專家指OpenAI現時內部混亂,士氣低落,顯然是今次事件的輸家。
薩姆奧爾特曼德。

 

 
薩姆奧爾特曼中被炒後,微軟便向他與其副手格雷格布羅克曼招手,讓他們領導微軟的新人工智能部門。
 
OpenAI員工的聯署信中,批評董事局的行動,反映其並未有監管公司的能力,他們實難以與一些缺乏能力、判斷、未能關注公司員工及他們使命的人一同工作;他們指或會向OpenAI呈辭,並加入薩姆奧爾特曼在微軟帶領的新團隊工作。另外,他們亦要求現時剩下的4名董事局成員辭職下台之餘,要求讓薩姆特曼復職。
 
聯署信公開後,OpenAI的員工便陸續在社交媒體發貼,指沒有員工的OpenAI什麼都不是,以顯示他們在此事上團結一致。有員工更留言指,除非薩姆奧爾特曼復職,否則將沒有OpenAI讓董事局作出監管。令人驚訝的是參與聯署的更包括其中一名董事局成員,即OpenAI的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似乎他亦認同要「炒自己魷魚」。他表示對參與董事局解除薩姆奧爾特曼職務的行動感到遺憾,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想過傷害OpenAI,他熱愛所有大伙一起建立的成果,並會竭盡所能團結公司所有人。薩姆奧爾特曼對此貼文回應以笑臉符號,不少OpenAI員工亦跟隨其行。
 
當外界認為OpenAI會因員工的聯署信屈服時,董事局卻在發給員工的備忘中確認,解除薩姆奧爾特曼的職務,對於保持董事局履行職責和推進公司的使命是必要的,並任命Twitch前老闆埃米特謝爾,為OpenAI的 臨時首席執行官。
 
埃米特謝爾在社交媒體發文,否認公司炒薩姆奧爾特曼的主要原因是關注到OpenAI公司內的安全性問題。事實上ChatGPT的成功,令部分專家 、政客等擔憂這些人工智能公司,已經進入爭相研究可逾越人類控制的系統的軍事競賽。
OpenAI的官方facebook 賬號。
 
縱然外界未能確認薩姆奧爾特曼被炒的真正原因,但專家仍可預估微軟將成為事件的赢家,而最明顯的輸家則是OpenAI。
 
首先在微軟來說,其向OpenAI投資了130億美元,在薩姆奧爾特曼的領導下,OpenAI成為微軟的重要合作夥伴。在薩姆奧爾特復職行動失敗後,薩爾奧爾特曼及其副手獲安排領導微軟一個新的人工智能部門,這使微軟短期內可繼續使用OpenAI的模型,為其產品提供動力,並藉以建立長期的微軟新模型,並擁有一批從OpenAI跳槽到微軟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微軟現時實際上擁有一個新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百分百股權,此將吸引大量的矽谷風險投資家投資這個實驗室。
 
對於OpenAI來說,在薩姆奧爾特曼被炒前,其開發的ChatGPT產品家傳戶曉,還有大量優秀的人工智能開發人才,而且當時OpenAI正進行一項收購要約,讓員工得以高估值兌現其股權。但現時公司陷入混亂,士氣低落,要約收購可能最終失敗。而新的首席執行官埃米特謝爾曾表示欲放慢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事實上,它仍需高度依賴微軟提供的運算力來運行它的模型,但現時,微軟將出現一個由薩姆奧爾特曼領導,員工來自OpenAI的迷你OpenAI。加上OpenAI董事局未有清楚向員工交代解僱薩姆奧爾特曼的原因,將難令說服仍留在OpenAI的員工會服從它的安排。
 
(來源: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衛報)
 

北韓公開片段,聲稱首度成功將一枚間諜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並誓言日後將發射更多間諜衛星上太空,引起美國及日本南韓等強烈譴責。南韓及日本均指現時未能確認北韓是否將一枚衛星放上軌道,而美國軍方則仍就北韓今次發射是否成功進行評估。南韓指北韓今次發射很可能應用到俄羅斯的技術援助。
北韓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一枚塔載一枚萬里鏡1號衛星的千里馬1號火箭,於當地時間周二晚上,成功從北韓的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報道指北韓領袖金正恩親到現場監督發射過程。北韓太空署表示短期內將發射數枚間諜衛星上太空,以保障針對南韓全境及其他地區的偵察能力,重申發射偵察衛星是北韓加強自衛能力的合法權益。
北韓朝鮮中央通訊社發放搭載萬里鏡1號的千里馬火箭從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上太空的情況。
其後南韓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南韓將採取行動,暫停執行2018年旨在降低兩韓軍事緊張的協議內容作為回應,當中包括恢復兩岸軍事分界線附近的偵察行動等。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則譴責北韓今次的發射行動,公然違反多項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並提升該區域的軍事緊張形勢,並增加令該地區動盪不安的風險。
聯合國亦譴責北韓的發射行動。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指北韓使用彈道導彈系術乃違反安理會的決議案,呼籲北韓重返無核化的談判。
南韓官員指北韓今次為自北韓領袖金正恩9月到莫斯科出席鋒會,其間更獲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諾會協助北韓建造衛星後,首度發射衛星;故南韓方面認為北韓今次發射,很可能結合俄羅斯的技術協作,並且是朝俄兩國加強合作關係的體現。
專家指就算北韓今次發射的只是一個初級的衛星系統,將可令北韓首度擁有遙距偵察美國、南韓 及日本軍隊的能力。
南韓軍方相信中北韓今次搭載一枚偵察衛星的火箭,向南韓的方向發射。
日本政府透過緊急廣播系統,警告沖繩的居民在北韓發射火箭期間,藏身室內或地牢。政府在北韓的火箭已經越過沖繩,向太平洋方向飛去後,方解除該緊急警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指北韓發射衛星,乃違返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危害日本公民的安全。為此,日本已以最強烈的言辭,向北韓提出嚴厲抗議並譴責。
來源: 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衛報

以色列一直指哈馬斯利用加沙的希法醫院作為其指揮中心,早前更以此要求醫院中人疏散,其後更闖入醫院進行搜索。以軍之後發放哈馬斯將人質帶到醫院的片段,片段真偽未能證實。專家指若最終以色列未能舉出有力的證據,證實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之說,勢必面臨全球各國要求其停火的壓力。
以軍發放聲稱受傷以色列人質被帶到加沙希法醫院的片段。

 

 
以色列面對各界要求拿出有力證據,證明加沙的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之際,以色列軍方早前發放一段聲稱在哈馬斯十月突襲以色列後, 在加沙希法醫院拍得的片段,當中可見兩名以色列人質被帶到醫院的情況。以軍軍方指其中一名女人質為一名以色列女軍人,她被哈馬斯擄走後,先是被帶到希法附近一間安全屋,其後以軍對該地區發動空襲,炸死擄走她的哈馬斯成員,她則受了輕傷,於是由另一名哈馬斯成員帶到希法醫院安置,其後再在醫院遭殺害。以軍聲稱此片以及早前發放據稱展示醫院隱藏地道的片段,足以證實哈馬斯利用希法醫院的建築物,作為其進行恐怖活動的掩體。
 
哈馬斯否認指控,反指該被指在醫院被殺的以色列女子,早於以色列空襲中死亡,他們亦未能證實以色列發放片段的真偽,並重申以色列需為加沙衛生服務崩潰負上全責。
 
縱然以色列的盟友支持以色列向哈馬斯進行軍事報復,但對以軍報復行動開展以來,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大感不安。
 
另方面,有評論批評以色列現時所列出的所謂支持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的「證據」,實難以令人信服。首先現時記者難以在加沙地區行動自如,醫院內的記者都受到以軍庇護下進行報道,根本就沒有「獨立」的第三權存在。再者,除上述的片段外,現時的所謂證據,只是在醫院內搜到一些自動步槍 ,一個隧道入口,一些軍服而已;但自動步槍在中東地區十分常見,而隧道在加沙更是遍地皆是,而且希法醫院由以色列在1970年代建造,當時興建希法醫院的以色列建築師,已經為醫院設計及興建了多個地窖;或許以色列軍方確實掌握一些未公開的證據,但現時以軍實未能向外界提供有力證據,足以證實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的指控。
 
以色列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死亡,主要的辯解理由為哈馬斯利用平民作為人盾;故證明哈馬斯利用加沙醫療設施作為行動掩體,已經成為以色列當務之急。
 
有關方面現時在卡塔爾的斡旋下,正就尋求逾200名以色列人質獲釋進行談判。若以色列最終未能舉證證明希法醫院為哈馬斯的指揮中心,那國際社會要求以色列與哈馬斯就停火進行談判的聲音必然有增無減。
 
因著以色列在過去逾40日的軍事行動中造成大量傷亡,各界都將焦點放在美國的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重申以色列有權自衛,但必須依據正路,即遵照戰爭的法規而行。
 
聯合國安理會早前在美國未行使否決權的情況下通過決議,要求延長人道休戰,且為首個沒有譴責哈馬斯的決議,在英美均未行使否決的情況下獲得通過,意義重大。
 
另外一個由一群退休國家首領組成的「耆英」,發放聲明,譴責哈馬斯之餘,亦指出摧毀加沙及殺害平民不會令以色列更加安全,這些軍事行動只會進一步助長該地區的恐怖主義,軍事行動並不能解決衝突,可見全球要求以色列停火,並質疑以色列策略的聲音正與日俱增。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