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地通訊軟件微信近日流傳截圖,引述「香港政府官方消息」指因應出入境系統要升級,將暫停下月內地旅客來港的旅遊申請,具體恢復時間要另行通知。香港入境處星期五(22日)中午罕有主動澄清,強調禁止內地旅客入境「絕無其事」,呼籲公眾勿被誤導。

2.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香港市區重建局,公布開展啟德道、沙浦道重建的計劃項目,地盤總面積約6100平方米,建議發展將包括住宅、商業及社區用途。受影響樓宇涉及約50個街號,樓齡大部分是40至50年以上,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受影響地鋪商戶約40間,項目建議發展後可提供約81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3.香港媒體《香港01》裁員約70人,涉及攝影、視頻等多個部門,公司解釋是因應製作模式轉變,重整部門架構,公司會再招聘員工。被遣散的員工星期五(22日)早上陸續接獲解僱信,佔整體僱員約9%。《香港01》2016年由商人于品海創辦,總部位於香港。同年3月11日,於香港發行同名周報《香港01》,期間一度停刊。

4.即將退休的香港警務處副處長(管理)趙慧賢,四月起獲委任為申訴專員,接替下月卸任的劉燕卿,任期五年。趙慧賢為首位出任警務處副處長的女性,服務香港警隊超過三十五年,在調查、執行、政策制定和人事管理方面經驗豐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有信心趙慧賢會是位獨立和公正的申訴專員,能以其廣泛的經驗和清晰的願景,帶領申訴專員公署在提升香港公共行政的重要使命上更進一步。另外,香港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郭蔭庶獲委任為警務處副處長,三月四日起生效。

5.以色列一個組織周四晚,成功在美國發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預計約兩個月後登陸月球,是首個上月球的私營探測器,亦令以色列有望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和中國後,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家。

6.日本2014年升空的無人探測器「隼鳥二號」,星期五(22日) 香港時間早上約6時50分,成功着陸小行星「龍宮」。


為促進在中國的銷售額,繼調低中國大部分的iPhone售價後,蘋果公司與支付寶聯手,為iPhone客戶提供兩年的零利息融資。

蘋果公司和支付寶指,消費者可於蘋果公司的在線商店購買產品,並可在24個月內免費按月分期付款。

符合免息融資條件的最低購買額為人民幣4,000元(折合約595美元)。

蘋果公司中國網站上,iPhone 8售價為人民幣5,099元(合758美元),至於蘋果公司去年秋季發布的iPhone XR起售價為人民幣6,499元(合967美元),蘋果曾寄望XR手機在中國能夠熱賣,預計免息分期將大幅降低消費者購買新iPhone的月供。

蘋果公司官網稱,三間中國國企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持有者,也可享受24個月無息分期購買其產品的優惠。然而,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信用卡普及率較低。蘋果公司自家數碼錢包服務Apple Pay自三年前推出以來,同樣未能在中國市場普及。

相反,數億中國人將自己的銀行賬戶直接與支付寶及其競爭對手騰訊旗下微信支付(WeChat Pay)綁定,利用手機進行線上和線下購物。


香港媒體《香港01》裁員70多人,涉及攝影、視頻等多個部門,公司解釋是因應製作模式轉變,重整部門架構,公司會再招聘員工。

被遣散的員工星期五(22日)早上陸續接獲解僱信,佔整體僱員約9%。

《香港01》又向全體員工發信,指正重整部門架構及資源,包括製作模式轉型、整合內容頻道及後勤部門等,會按勞工法例賠償受影響員工。

《香港01》2016年由商人于品海創辦,總部位於香港。同年3月11日,於香港發行同名周報《香港01》,期間一度停刊。


美國有線新聞網民調,六成一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打壓華為是出於政治,只有兩成四人認為出於安全考慮,一成三人認為與商業有關。

電訊設備商華為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18日晚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他警告,「美國不會摧毀華為」、「美國不能代表世界」,並堅決反對美國出於「政治動機」的指控。美國有線新聞網隨後在電視節目中,就「美國打壓華為背後主要原因」發起民調投票,投票剛開始,「政治原因」的投票率直飆至100%,其他選項的百分比隨後才逐漸發生變化,但「政治原因」的得票率始終領先。

對於「商業因素」的低得票率,受訪嘉賓羅伯特表示毫不意外,他認為沒有美國公司能取代華為,所以也談不上特朗普出於「保護主義」而抵制華為。他還忍不住為美國民眾雪亮的眼睛點讚,稱「觀眾和我們想的一樣聰明」。

被問及 「華為設備是否有風險」,羅伯特更直言「美國設備也存在風險」,並舉例稱當年美國政府安裝在微軟Windows系統中的後門導致了Wannacry病毒的爆發。他又提到華為在最近幾天取得的「戰績」。例如,「五眼聯盟」成員之一新西蘭重新表態,稱在華為5G建設方面「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德國也正考慮開門迎接華為。

CGTN於20日發表一篇題為《美國擔心華為5G安全問題本質上是政治原因嗎?》的報道。文章稱,華為被看作5G技術的全球領導者,上月發佈全球首個5G基站核心晶片,即使有美國刻意阻撓,華為也已經拿下了30份5G商業合同,已向世界各地發出25000座5G基站。

而作為爭論華為問題關鍵戰場的歐洲,除英德兩國相繼鬆口,意大利也對華為部署5G表示歡迎。即使被美國務卿蓬佩奧公開警告,匈牙利也表示不會重新考慮允許華為進入該國的決定。

「然而,美國堅信華為存在安全威脅,不過許多專家認為這一指控毫無證據支持。」文章表示,專家認為,美國實際上是擔心中國公司在5G建設中佔據主導地位,美國公司正在試圖扭轉頹勢。技術專家認為,5G技術是開發未來技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印度《經濟時報》報道,華為印度首席執行官Jay Chen 19日表示,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的行動是出於政治原因做出的「不負責任決定」。「直到現在,我們與印度政府的溝通交流過程中,沒人認為我們存在問題。」。

13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六間英文媒體採訪時,曾批評美國是在對華為發起一次有組織、有策劃的地緣政治行動。「它本質上是用國家機器對付一間像芝麻般小的公司。」他強調,將5G或網路安全變成政治或意識形態上的討論是不可持續的。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即將退休的香港警務處副處長(管理)趙慧賢,四月起獲委任為申訴專員,接替下月卸任的劉燕卿,任期五年。

趙慧賢為首位出任警務處副處長的女性,服務香港警隊超過三十五年,在調查、執行、政策制定和人事管理方面經驗豐富。

香港政府宣布,委任趙慧賢為新任申訴專員,四月一日起生效,為期五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有信心趙慧賢會是位獨立和公正的申訴專員,能以其廣泛的經驗和清晰的願景,帶領申訴專員公署在提升香港公共行政的重要使命上更進一步。

另外,香港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郭蔭庶獲委任為警務處副處長,三月四日起生效。


美國傳媒報道,總統特朗普暗示可能放寬加徵中國商品關稅的最後期限,美國未必會按原訂計劃,在3月1日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當地周二表示,與中國完成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不是一個有魔力的日子」,有外電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正考慮把加徵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最後期限推遲60天,以便有更多時間讓兩國繼續談判。

特朗普及其顧問已表示,正考慮未來數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中美雙方自1月中旬以來已在華盛頓或北京舉行多次會議,希望達成協議,結束長達一年的貿易爭端。特朗普已多次表示,如果未能達成協議,將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上調至25%。

特朗普一月底時表示,最後期限是3月1日,並未考慮延期,但特朗普一個月前,曾形容為「硬期限」。

(華爾街日報)


1.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同國家發改委,星期四(21日)在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香港會由「聯繫人」轉為積極的「參與者」,最終令全港市民受惠。她又指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不會牴觸一國兩制,不會令兩制界限模糊化或者被內地同化。

2.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時致辭,指要嚴格按憲法及香港《基本法》發展大灣區,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林念修又表示,大灣區事關國家發展大局,有利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的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稱,希望政府盡快推出便民措施,例如是港人在大灣區享有「港人港稅」的優惠,有助鼓勵市民參與開拓大灣區。

4.香港政府宣布,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將於今年10月1日退休。陳德霖回應指,很榮幸過去多年來能與金管局團隊攜手並肩,竭盡全力維持香港貨幣及金融體系穩定,不斷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同地位。他又指,自畢業後工作43年,認為現時是適當時候退休,多留時間給家人。他會專注餘下7個月的工作,包括與下任總裁順利交接,確保金管局如常運作。

5.兩個香港旅行團共41人,在秘魯東部亞馬遜森林入住的酒店,當地星期二晚遭到為數約十人的黑幫持槍闖入槍劫,事件中有一名當地導遊死亡,全部香港團友安全,兩名香港旅客,分別被搶去護照及電話。

6.香港一名52歲貨車司機去年初在大欖隧道巴士站,撞向正排隊候車的乘客,一名27歲女子死亡。被告在區域法院承認一項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罪,被判入獄2年及停牌5年,並需完成駕駛改進課程。

7.香港政府建議修訂逃犯條例,處理未有簽訂協議地區移交逃犯安排。台灣有政黨表示,擔心在香港的台灣人可能會受影響。

8.台灣行政院通過同性婚姻草案,容許18歲以上的同性伴侶建立婚姻關係,將交立法院審議。草案容許同性婚姻有合法財產繼承權、能收養有血緣關係的子女,亦必須遵守單一配偶的相關權利義務。司法院大法官前年五月釋憲,認為現行法令違憲,未能保障同性婚姻,要求主管機關兩年內修改相關法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在宣講會上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作主題演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司長郭蘭峰簡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1.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三(20日)到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林鄭月娥指在大灣區的發展中,香港不會與其他城市惡性競爭,亦不會單方面配合內地政策,當中有建議,只有香港人受惠。

2.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有香港醫護界從業員擔心安排會加重本地醫療系統的負擔,林鄭月娥星期三(20日)澄清綱要提及的非急重病人是指香港人,並非內地人。

3.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醫療衞生合作,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學術交流,及讓私人執業醫務人員短期執業,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擔心會造成本地醫護人才外流,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星期三(20日)強調,從無要求香港醫生到大灣區執業,重申當局會以香港公營醫療體系人手考慮為優先。

4. 為解決香港土地不足問題而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及土地供應選項的優次作出建議,香港政府全盤接納報告,包括局部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用地興建房屋、發展棕地、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私人農地、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岩洞和地下空間、更多新界發展區及發展屯門內河碼頭用地。

5.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德國政府官員消息報道,指德國網絡安全機構調查,指未有證據證明電訊設備商華為利用設備秘密獲取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