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月一日國慶,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國慶酒會致辭時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投入服務,令慶祝國慶的活動更添意義。她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年前視察香港時的一番話,稱勿忘「一國兩制」的初心,要牢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使命,和國家同發展。
2.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周一(10月1日)早上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國慶升旗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及各司局長等都有出席。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展示大型國旗及區旗,又在維多利亞港上空飛過。消防船則在維港射水敬禮。
3.香港的伊利沙伯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病人9月28日被轉送到深切治療部期間,醫護人員忘記為膠囊復甦器接駁氧氣樽,病人有兩分鐘沒有純氧氣供應,兩天後不治。醫院已向家屬致歉,並將個案轉交死因庭跟進,又會成立調查小組,料八周內完成調查。
4.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香港周一(10月1日)晚上九時在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以「團結共融」為主題。上演的八幕煙花,全長歷時二十三分鐘,四艘躉船共發放三萬一千八百八十八枚煙花。香港警方表示,有二十六萬七千多人在維港兩岸觀賞。
5.印尼蘇拉威西上周五(28日)的地震及海嘯,死亡人數升至最少844人,大部分來自重災區帕盧市,雖然拯救黃金72小時過去,但當地仍傳出好消息,一名38歲男子在一幢倒塌的金融大廈瓦礫中獲救,當時仍清醒。







黃金周迎來劫匪! 尖沙咀商場The ONE地下一間名貴手表專門店發生搶劫案,一名獨行賊身穿西裝到店內,以帶鄉音的廣東話,聲稱送父親手表,職員不虞有詐展示名表時,賊人拔出懷疑手槍指嚇職員,並掠走3隻約值60萬元的名表後逃之夭夭,整個行劫過程只有10多秒。
遇劫的表行位於彌敦道100號THE ONE商場地下,消息指周日(9月30日)晚約7時半,身穿西裝的男子前往「OMEGA」表行內聲稱要買手表,職員把3隻表放在飾櫃上,匪徒取出手機拍照,表示是送給父親的禮物。
行劫全過程僅10多秒
從閉路電視片段見到,男子在表行內觀看手表時,突然從右邊西裝袋掏出一支黑色類似手槍物體,指嚇男店員,瞬即以左手取去放在飾櫃上的3隻手表後離去。據了解,犯案的中國籍男子,年約20至30歲,操本地話,但其口音不太流利。賊人離開表行後,沿彌敦道方向逃走,再左轉加連威老道,逃去無蹤。
職員見狀報警,大批戴上頭盔、身穿避彈衣及荷槍實彈的警員到場戒備,現場氣氛一度緊張,持槍警員之後到彌敦道一道巡邏,搜索疑犯。
探員又到店內調查,現場可見店舖玻璃窗沒有破碎痕跡,一名男職員向警方講述案發經過。由於現場四周均有閉路電視,警方翻看錄像追緝疑犯,更在店內拍攝被劫走的名表表款作紀錄。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二十九集:香港模具製造業
鳴謝:鴻利達模具有限公司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高錕於香港逝世,享年85歲。
作為「光纖之父」,高錕對人類的貢獻是革命性的。光纖改變的不僅僅是通訊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沒有光纖就沒有互聯網、移動通訊,就沒有社交網站、自媒體、雲端、電競遊戲……
在銅線傳輸時代,高錕就開始研究玻璃傳輸。玻璃清徹透明,傳輸光信號據說很理想,不料實際上光在玻璃傳輸中衰減非常嚴重,訊號傳輸不遠就消耗殆盡。高錕於不疑處有疑,對「光在玻璃中會嚴重衰減」這個已被證明是無可質疑的事實進行質疑。1963年加入美國電信企業ITT在英國的標準通訊實驗室後,高錕就著手重新審查光與玻璃的關係,終於發現造成光在玻璃中衰減的原因,而玻璃中的雜質是最主要的因素。高錕認為,關鍵是製造出「沒有雜質的玻璃」。
1966年,高錕發表了重要論文《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開創性地提出使用玻璃取代銅線的偉大設想,人類生活史從此改變。
高錕逝世於香港,他曾在香港讀過高中,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但他不是在香港研究光纖。
高錕的精神就是「於不疑處有疑」,那麼香港人對自己身邊的一個「不疑處」就不會「有疑」一下嗎?
香港是一個靠冷氣機維持生活的城市,公共場所一年四季都開冷氣。冷氣機傻大笨重還有一個嚴重不靠譜:漏水,而香港的冷氣機漏水問題就非常嚴重。香港食環署的一組數字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間,每年都收到一萬宗以上的冷氣機漏水投訴,每年遞增,到2013年已經是兩萬多宗。署方每年發出「妨擾事故通知」300到600份。2010年和2011年還有人因為冷氣機漏水被檢控。
冷氣機發明了100多年,傻大笨重還漏水一直就是無可置疑的、理所當然的現實,這個現實難道不能改變嗎?香港的發明家想想辦法吧,現在都智能時代了。
宋代哲學家張載說:「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1.香港發現全球首宗由老鼠傳染人類的戊型肝炎個案。消息指,該名56歲男患者居於香港牛池灣的彩雲邨,由於其寓所附近有不少老鼠出沒,相信是感染源頭。由於人類的「A物種戊型肝炎病毒」,與老鼠的「C物種戊型肝炎病毒」基因排序相差達四成,今次病毒可突破物種阻隔傳人,屬非常重要的發現。有關研究由港大醫學院領導進行,發現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可引發人類肝炎,為全球首次。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未能確定是否出現病毒基因改變,甚至可能是爆發有關病毒的先兆,警告公眾不能掉以輕心。
2.位於新界元朗區的落馬洲新深路周五(28日)上午發生致命車禍,一名清潔女工懷疑被一部中港貨車輾斃,貨車司機其後駛離現場。香港警方追查下,初步相信司機已離境,已啟動中港協助機制知會內地公安,以協助尋找涉案貨車。
3.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三地政府一連三天在大橋進行試運,測試各口岸的運作。消息指,港珠澳大橋試運期間,會有直通巴士在橋面行駛,並會模擬路面突發情況,以測試各口岸的運作。香港運輸及房屋局表示,三地正加緊完善口岸通關條件,會於報請中央後才確定大橋開通時間。
4. 10月1日國慶,香港維多利亞港上空晚上9時會舉行煙花匯演。整個匯演歷時23分鐘,由4艘躉船發放合共31,888枚煙花彈。煙花匯演以「團結共融」為主題,共分8幕,各有特色,包括會呈現彩色花球、蝴蝶和蜜蜂圖案,又或在煙花綻放後,可看到隱藏在內的笑臉和心形圖案。壓軸一幕則會呈現錦冠圖案,煙花在不同高度密集發放,希望將煙花匯演推至高潮。香港市民及遊客可在尖沙咀、半山、中區、灣仔與銅鑼灣等港九多個地方,觀賞煙花。
5.香港旅遊發展局表示,上月訪港旅客人次達590萬,較去年同期增17.4%。累計今年首8個月,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達4196萬,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10.4。其中內地旅客數字於上月,錄得達22%的較大升幅,主要是由於去年8月下旬,颱風天鴿及帕卡先後襲港,內地訪港旅客減少,以至用於比較的基數較低。旅發局又指,由於來往香港及多個長途市場的機位有所增加,上月來自長途市場的旅客繼續錄得增長,增幅6.4%,不過隨著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多種貨幣匯率出現波動的影響,短途市場旅客數字下跌百分之2.2,不過跌幅已經較七月收窄。
6.強颱風「潭美」移向日本沖繩,當地二百多班往返那霸機場的內陸班機停飛。「潭美」中心附近陣風速度超過每小時200公里,氣象部門警告「潭美」周末接近沖繩,強風及大雨可能造成破壞,「潭美」隨後會繼續北上,正面吹襲日本西部,預料會為九洲南部及四國地區帶來500毫米雨量。
7.緬甸西部若開邦去年八月底爆發種族衝突,觸發羅興亞難民危機,最少一萬人被殺,70萬羅興亞人被迫逃離家園。緬甸政府領袖、國務資政昂山素姬被批評未有阻止殺戮,加拿大渥太華上周將緬甸軍對鎮壓羅興亞人定性為種族滅絕後,國會一致通過,褫奪昂山素姬榮譽公民的資格。
三地政府星期五(28日)起一連三天聯合測試港珠澳大橋運作。
外界一直盛傳港珠澳大橋將於十月下旬通車。為準備大橋開通,消息指,港珠澳大橋試運期間,會有直通巴士在橋面行駛,並會模擬路面突發情況,以測試各口岸的運作。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表示,三地正加緊完善口岸通關條件,會於報請中央後才確定大橋開通時間,有定案後盡快公布。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八月底已在珠海口岸及東人工島間的主體工程,進行首階段運作測試,以穿梭巴士、維修車等模擬大橋暢通、突發事故等,測試橋上基建及機電配套設施。
香港大學醫學院有研究發現,全球首宗由老鼠傳染人類的戊型肝炎個案。消息指,該患者居於香港牛池灣的彩雲邨,由於其寓所附近有不少老鼠出沒,相信是感染源頭。
個案患者為一名曾接受肝移植的56歲男子,他接受手術後被發現肝功能異常,而手術用的血液製品未發現任何污染,基因排序測試亦未驗出肝炎病毒,最終發現患者的糞便、血液、肝組織樣本中,帶有老鼠的「C物種戊型肝炎病毒」,他服用利巴韋林後已康復。研究團隊相信,病毒感染與手術無關。
據悉,人類的「A物種戊型肝炎病毒」,與老鼠的「C物種戊型肝炎病毒」基因排序相差達四成,今次病毒可突破物種阻隔傳人,屬非常重要的發現。
袁國勇:或為病毒爆發先兆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與臨床助理教授Dr Siddharth Sridhar早前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可引發人類肝炎,為全球首次證明大鼠HEV可以感染人類,有知名學術期刊已接受發表有關研究。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未能確定是否出現病毒基因改變,甚至可能是爆發有關病毒的先兆,警告公眾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