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辦兩年的香港維港渡海泳及單車節將於12月及明年1月復辦。

維港渡海泳將於12月12日舉行,11月17日至22日接受網上報名,名額1500人,如報名人數超過上限,會抽籤決定。賽事分為「競賽組」及「優悠組」,「競賽組」只供2019年入圍競賽組泳手報名,水試或其他認可成績較快者可獲參賽資格。

大會採用全新賽道,起點為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終點為尖沙嘴星光大道。

防疫方面,泳手須要完成接種疫苗及於活動48小時內完成檢測,當日亦要使用應用程式「安心出行」掃瞄二維碼進入會場,泳手需要配戴口罩直至下水前一刻才可以脫下,大會亦會安排泳手分批出發。

而第五屆單車節將於明年1月16日復辦,星期六(20日)開始接受報名,名額上限三千人,參賽者必須在2015至18年的單車節中,完成30公里以上組別的活動。

跟渡海泳一樣,所有參加者及工作人員必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於活動48小時內,接受大會安排的核酸檢測,當日要接受體溫檢查及使用「安心出行」,亦會以「流水式」分批起步。

單車節賽事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26公里組別由香港口岸出發,經過觀景山隧道、位於機場水道及西部水域的高架道路,至粵港邊界前折返,而48公里組別就會折返到觀景山隧道兜多一個圈。

2019年維港渡海泳及單車節都先後因社會不穩,基於安全考慮取消。翌年因應新冠疫情仍在香港肆虐,兩項活動再度停辦。

 

2.外賣平台foodpanda送遞員因不滿被公司削減服務費,發起罷工行動,周二(16日)和公司管理層談判超過七小時仍未達成共識,周四(18日)會再開會,討論各項細節。

協助外賣員會面的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鴻興星期三(17日)接受電台訪問指,勞方提出15項訴求,資方最少需要回應當中首五項,包括不可強制凍結外賣員賬戶及改善應用程式內地圖「拉線」差距等,資方表示需要等待德國總部回覆。

而就最低服務水平,資方就表示因涉及總部於全球推行的統一政策,難以達成共識,但會認真聆聽勞方訴求,並認為他們的建議合理及有建設性,談判中釋善出意,有信心可解決事件。不過若資方拒絕回應訴求,不排除會再於聖誕及新年發起罷工行動。

 

3.中美元首視像峰會後翌日,美國總統拜登於首次公開談及中國台灣。他於新罕布什爾州向傳媒表示,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三個小時,氣氛良好。拜登明確表示支持所謂《台灣關係法》,即繼續維持美國與台灣地區人民間的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又重申對台灣政策不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所謂《台灣關係法》與對台「六項保證」,純粹是由美國一些勢力炮製出來,屬非法和無效。他又指,兩者都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背道而馳,實質是將美國的國內法淩駕於國際義務之上。

趙立堅強調,美方應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中美兩國的重要政治共識,也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4.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於周日( 14日)曾經到訪香港迪士尼,當天早上11時至下午6時曾身處迪士尼人士,需要星期四或之前完成強制檢測。而迪士尼為安全起見,星期三(17日)全日閉園一天,確保相關演藝人員能夠及早完成檢測。


因應社會運動及疫情,停辦兩年的維港渡海泳及單車節將於12月及明年1月復辦。

維港渡海泳將於12月12日舉行,即日開始至22日接受網上報名,名額1500人,如報名人數超過上限,就進行抽籤決定。賽事分為「競賽組」及「優悠組」,「競賽組」只供2019年入圍競賽組泳手報名,水試或其他認可成績較快者可獲參賽資格。

大會採用全新賽道,起點為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終點為尖沙嘴星光大道。
防疫方面,泳手須要完成接種疫苗及於活動48小時內完成檢測,當日亦要使用安心出行進入會場,泳手需要配戴口罩直至下水前一刻才可以脫下,大會亦會安排泳手分批出發。


而第五屆單車節將於明年1月16日復辦,星期六開始接受報名,名額上限三千人,參賽者必須在2015至18年的單車節中,完成30公里以上組別的活動。

跟渡海泳一樣,所有參加者及工作人員必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並於活動48小時內接受大會安排的核酸檢測,當日要接受體溫檢查及使用安心出行,亦會以「流水式」分批起步。

賽事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26公里組別由香港口岸出發,經過觀景山隧道、位於機場水道及西部水域的高架道路,至粵港邊界前折返,而48公里組別就會折返到觀景山隧道兜多一個圈。


澳門計劃明年度提出修改《國安法》。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出席施政報告記者會時表示,《國安法》自 2009年頒布至今逾 10年,國際形勢、地區安全要求等出現變化,亦有好多新的規範,政府因此會適當修改。

賀一誠表示,修改《國安法》必定嚴謹,離不開澳門《刑法》。他稱,刑訴法內對國安有不少細化條文,會在法案再次引用相關條文。原法案定義比較概括,現時世界形勢已有變化,澳門《國安法》需要與時俱進配合,因此修法會清晰法案定義,避免混淆。他又稱,修改《國安法》應該會公開諮詢,相信保安司司長會做有關工作。

賀一誠重申,修例是清晰國安定義,適應國家的《國安法》及《港區國安法》。他強調,一個不違法的人、良好的公民不需要擔心國安法,維護國家國安法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賀一誠又表示,工會法立法無需列明罷工權和集體談判權,這兩項權利已由澳門《基本法》賦予,特區政府沒有否定相關權利,正公開諮詢的工會法大方向是清晰如何組織工會及制度,不涉及工會操作模式。他舉例博彩業界曾透過集體談判權爭取加人工等。他表示不認同工會法是保障商人,而是保護工人自身權益,希望社會正確理解。


 

1. 中美兩國元首進行視像會晤,加起來歷時逾3小時。新華社報道,雙方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充份、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習近平強調台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原因是台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華」,形容是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

中美元首視像峰會在香港時間星期二(16日)早上八時許展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分別身處人民大會堂和白宮,透過視像形式會晤。習近平一開場就以「老朋友」相稱。

習近平將中美兩國,形容為兩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輪,指要把穩舵,迎著風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他又表示,當前中美發展處於關鍵階段,共同面臨很多挑戰,兩國必須加強溝通和合作,推進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習近平除提出新時期中美相處3點原則,亦強調不衝突不對抗是雙方必須堅守的底線,指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平共同發展,要堅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輸我贏。

拜登指兩國當務之急,是展開坦誠對話,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拜登亦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美中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對美中兩國和世界人民都負有責任。雙方應通過開誠布公和坦率對話,增進對彼此意圖的了解,確保兩國競爭是公平、健康的,而不會演變成為衝突。

台灣問題上,習近平在會上闡述中方的原則立場,強調台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原因是台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華,形容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他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

 

2. 美國白宮指,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像會晤時,有提到包括香港的議題。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在會晤中有就包括香港在內的所謂人權問題提出關切,中方有闡明立場。

趙立堅說,中方多次強調包括香港在內的有關事務完全是中國內部事務,任何國家都不得干涉,亦堅決反對借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

 

3.三名貨機機師返港後確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對香港與內地商討通關暫未有影響,一切籌備及商量工作仍在進行。而國泰航空發指引,要求機組人員返港後首三天,每天最多只可以離家兩小時,須自行記錄行蹤及避免參與聚會,11月17號起實施。國泰又要求所有機組人員在明年4月30日前,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林鄭月娥星期二(16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在嚴格執行外防輸入的同時,要確保香港社會正常運作,強調豁免機組人員、海員或跨境貨車司機檢疫,出發點不是為某個行業或企業,希望社會明白,政府對機組人員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與航空公司有緊密的接觸,及全套安排,而國泰航空收緊機組人員活動指引,是與運房局商討出來。

林鄭月娥認為,目前政府及航空公司採取的行動都合適,但疫情會變化,政府會保持監察,有需要時將採取進一步嚴格措施。

 

4.香港有警員上星期二(9日)被野豬襲擊受傷,漁護署其後宣布會定期捕捉市區出沒的野豬後人道毀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港府有責任保障市民安全,強調並非貿然作決定,而是負責任的反應。

 

 

5.外賣送遞平台foodpanda有送遞員不滿被削減訂單服務費及公司待遇,派出代表與公司會面,數十人在場外聲援,警方一度舉藍旗。

數十名外賣送遞員星期二(16日)下午到會面現場的大廈外聲援,警員在行人路架起鐵馬,警員提醒在場人士遵守「限聚令」後舉藍旗,指在場人士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呼籲聚集人士散去。

 


澳門特區政府再向市民派錢,永久居民可獲派一萬元(澳門元,下同)、非永久居民亦可獲6000元。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星期二(1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宣佈明年會繼續發放現金分享款項,包括永久居民可獲派一萬元、非永久居民則有6000元。當局指,即使明年仍是赤字預算,仍維持各項惠民及稅務減免措施。

至於醫療券,政府維持向每名永久居民派發600元;出生津貼為5418元;持續進修津貼6000元;向每名住戶每月發放電費補貼200元。

今次是澳門政府自2008年起推出「現金分享計劃」後,連續第15年派錢。


1.香港消委會測試7款鑄鐵鍋,發現一款來源地為內地、有琺瑯塗層的Bruno鐵鑄鍋,會釋出致癌重金屬「砷」超標16倍,代理商已暫停銷售產品。另外有3款鑄鐵鍋釋出金屬亦超標,無塗層的 Lodge 鐵鑄鍋,釋出的鐵超標 54 倍,所有測試結果已交海關跟進。

 

2.北角天后廟道星期二(9日)晚11時許發生「野豬襲警」後三天,漁護署宣佈野豬「捕殺令」,截至星期日(14 日)中午,有 3.4 萬人聯署促請漁護署收回決定。漁護署助理署長陳堅峰接受電台訪問時稱,未來每月會出動五次,優先針對在市區慣常出沒、曾經傷人或對公眾構成危險的野豬,涉及地點七、八十個,每個地點數量由數隻至數十隻不等。漁護署亦表示不排除重啟野豬狩獵隊,使用槍械或者麻醉槍捕捉野豬。

漁護署上周五(12日)公布,將定期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及把捕獲的野豬人道毀滅。13 個關注動物團體發起聯署,致食衛局局長陳肇始及漁護署署長梁肇輝發出公開信,促請政府撤回定期捕捉與人道毀滅市區野豬的措施,至星期日(14 日)中午,已有 3.4 萬人聯署。

 

 

 

 


英國利物浦巿當地周日(14日)發生的士爆炸,造成1死1傷。警方根據《反恐法》(Terrorism Act)拘捕3名分別為21、26及29歲的男子,正調查爆炸是否自殺式襲擊者所為,英國首相約翰遜形容是一宗可怕的事件。

事發周日早上近11時,一輛的士駛至當地一間婦女醫院外後不久發生爆炸並起火,消防到場將火救熄。

警方指,車上的一位男乘客當場死亡;男司機受傷,正在醫院留醫,無生命危險。

警方反恐小組領導調查案件,但暫未正式列作恐怖襲擊。英國首相約翰遜和內政內政大臣彭黛玲,在社交網站表達關注事件。約翰遜發文,形容利物浦發生的事件可怕,又感謝緊急服務單位及警方的努力。利物浦市長就形容事件令人不安。

英國現時的安全預警維持在高級別,代表可能發生恐怖襲擊。

 

 

英國利物浦的士爆炸,有片睇〉〉〉〉


北角「野豬襲警」恐怖片段曝光,北角天后廟道星期二(9日)晚11時許,發生的野豬襲擊警員事件,現場車Cam拍到部分事發過程,52歲輔警在停車場遭一頭雄性野豬追撞,由於他未帶備盾牌,兩名同袍亦不在旁,猶如困獸鬥般被野豬連環攻擊,短短10秒內,輔警遭野豬撞跌三次,一度被撞至飛起,亦被噬至少7次,面對野豬瘋狂攻擊,輔警毫無招架之力,被撞至一仆一碌,多處受傷。漁護星期五(12日)宣布會定期以麻醉槍捕捉在市區出沒的野豬,並將之人道毀滅。多個關注團體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及漁護署署長梁肇輝發聯署公開信,強調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要求當局撤回人道毀滅野豬政策。

聯署由香港動物報、香港野豬關注組、NPV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等團體發起。公開信指,野豬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是有意識、有思想、有感受的生命,應同樣獲得尊重。信中批評,當局的新政策漠視野豬生存權利,將牠們在市區存在視為死罪,做法極不合理,亦與過去一貫動物管理政策原則相悖。信中又強調,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傷人事件很多時因為野豬受驚或其他原因所致。

公開信亦指出,署方過去推出多項寬鬆措施,包括停止野豬狩獵隊,推行野豬絕育計劃等,不少市民都認同這些政策的方向,期望香港變成一個更文明、更動物友善的城市。信中批評,今次新政策「開倒車」,由動物友善政策,倒退為撲殺政策。

一眾團體又批評,新政策並非針對野豬傷人或主動對人襲擊事件,而是「一刀切」將在市區出沒的野豬捕捉及人道毀滅,做法等同將野豬視為生存即該死,而非針對野豬有否作出襲擊人類的行為,對署方做法深感痛心和不滿。

團體發起聯署,促請港府撤回定期捕捉與人道毀滅市區野豬的措施,以及提出設冷靜期或觀察期,讓市民改變餵飼野豬的習慣,推行「捕捉、避孕針/絶育、放回」政策,以及改善垃圾桶設計等建議。

「野豬襲警」恐怖片段曝光〉〉〉〉〉〉〉〉〉


 

1.香港首宗涉及接種新冠疫苗的死因庭案件,一名63歲男子年初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兩天後死亡,死因庭陪審團一致裁定死因存疑,即否定導致他死亡的急性肺水腫,是由心肌梗塞引起,而由其他因素導致。

死者今年2月28日因氣促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兩小時後心跳停頓,搶救無效離世。兩天前,他在官涌體育館接種過首劑「科興」新冠疫苗。

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早前審視個案,指患者三條心血管嚴重閉塞,認為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死因庭上,負責死者生前診症的普通科門診醫生指,個案肥胖、患糖尿病和微蛋白尿,每天吸食三包煙。

死因裁判官引導陪審團指,即使排除不到打針加速心肌梗塞併發症的可能,亦可裁定屬死於自然。

陪審團退庭商議四小時後,認為有其他因素導致死者死亡,裁定死因存疑。

陪審團建議,衞生署日後在疫苗接種中心向市民提供小冊子時,讓市民有需要時在小冊子上,剔選患上嚴重疾病,讓當值醫生留意。

 

2.港警拘捕一名26歲前警員,指他涉嫌在早前水警總督察林婉儀執勤殉職後,在社交媒體發布煽動言論,引起對政府的憎恨及不滿,被捕男子被控煽動意圖罪行,星期五(12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戴子斌說,警方相信今次是個別人士的行為失當而犯法,警方會一如既往,不偏不倚處理。

 

 

3.港選舉事務處為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站主管級工作人員舉行首場投票管理訓練,選管會主席馮驊透露,今次選舉所有選民或獲授權代表進入投票站投票,毋須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或其他替代措施。

馮驊向約1500名出席的主管級工作人員,介紹今次選舉的新安排,當中包括特別排隊隊伍、使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派發選票,以及點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他又提到,今次選舉所有選民或獲授權代表進入投票站投票,毋須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或其他替代措施,選舉事務處會聯繫所有借出場地的政府部門配合有關安排。

 

4.香港立法會選舉提名期踏入最後一天,不少人趕「尾班車」參選,包括前保安局局長、新民黨黨常務副主席黎棟國。黎指自己若當選,會「大力推動」香港《基本法》23 條立法,期望在下一屆立法會第一年會期完成審議,他並指要為近幾年面對巨大壓力的紀律部隊在議會發聲。

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指,會爭取及早完成候選人審查。


 

1.港府星期四(11日)起為指定群組,包括免疫力弱及有較高風險人士等,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多個接種站外出現人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早上到北角渣華道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三劑科興新冠疫苗。

林鄭月娥指,新冠病毒仍然在全球肆虐,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越多人接種,香港越有希望走出疫情,越快可以回復正常生活,包括恢復與內地免檢疫的跨境往來。

三人在接種疫苗後,視察疫苗接種中心運作,他們感謝職員為抗疫的工作,並與接種疫苗的市民傾談,知道有合資格市民第一時間接種第三劑疫苗,並滿意接種安排。

對於林鄭月娥曾表示,自己會繼續接種科興,又指抗體水平「不是越高越巴閉」,聶德權說,相關資訊已經很清楚,目前兩款疫苗都是安全有效,抗體水平雖然有分別,但預防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力相若,市民可以按自身情況和意願,選擇哪一款疫苗。

政府正分階段展開接種第三針疫苗計劃,特定群組星期四(11日)起可免費打第三針,包括免疫力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晚期愛滋病患者、需服藥壓制免疫系統的人士等,他們打第二針後最少四星期可打第三針;較高感染風險人士,如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人員、長期病患者、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傳播風險的員工,他們打第二針後最少六個月可打第三針,市民可自由選擇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

 

2.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閉幕,通過中共歷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總書記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全會認為,總結黨中央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全會指出十八大以來在堅持黨中央的全面領導上,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其中在港澳問題上,指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上,黨中央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治澳打下堅實基礎。

 

3.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星期五(12日)起正式開放。西九管理局主席唐英年出席傳媒預覽及開幕儀式,強調會確保所有展覽合法,包括符合基本法及港區國安法。

開幕展分為六個專題展覽,共展出一千五百件藏品,佔地最大是希克展廳。

作品來自世界各地,有雕塑、平面作品、裝置藝術等。

M+博物館開放首12個月,所有人免費入場,兩小時為一節,每節最多可容納六千人。

 

4.有「第二代美國隊長」之稱的31歲被告馬俊文,早前經審訊後,被裁定一項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名成立,星期四(11日)在區域法院判囚5年9個月。

 

5.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將於2023年約滿離任。校方已成立遴選委員會,全球招聘繼任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