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在立法會三讀通過。

修訂後的《電影檢查條例》草案,列明檢查員在決定應否核准影片上映時,須考慮影片上映會否不利於國家安全,並賦權政務司長,可基於國家安全,撤銷影片已獲發出的准許證明。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指,修例不會影響電影業正常運作,相信絕大部分電影不會涉及國家安全考慮,清楚訂明法律要求有助電影業有所依從,不會誤闖紅線,當局在條例草案生效後,會更新檢查員指引,供業界和公衆參閲。 邱騰華又指,有聲音認爲政府應一同規管互聯網上的影片,但《電影條例》只適用於符合上映定義的影片,是否將檢查制度延伸至規管範圍外,需要全面和小心研究,若包涵在今次修例,將令草案無法盡快生效,並超越條例原意。

 

2.去年曾獲港府注資54億解決財務危機的香港海洋公園公佈,今財政年度入場人次受疫情影響少36%,淨虧損逾11億元。

公園表示,收入減少主因是本財政年度,公園因疫情而暫停營業達四成時間,由去年7月1日至今年2月17日期間,合共關閉146天。期間公園完全失去來自訪客的一貫收入來源,即使公園可於今年2月18日起重開,客容量亦受到社交距離指示限制。

公園為盡量減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已採取緊急節流措施,包括嚴格控制營運成本及酌情開支、節省能源、實施無薪假期安排、減薪,以及凍結招聘,所有項目和活動亦以高度敏鋭靈活的模式推行,務求迅速回應市場情況及有效管理預算。

 

 

3.香港考試評核局以疫情嚴重影響學校正常運作,2023年文憑試考生學習進度亦受到重大延誤為理由,宣布取消2023年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口試及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

中文科口試因疫情自2020年起一直停辦,直到高中課程改革,2024年在文憑試落實,會連同聆聽卷一併取消;而通識IES明年文憑試首度全卷取消,加上科目日後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意味兩份卷提早告別中學文憑試。

 


1.全球疫情持續,然而香港過去數月大部分時間基本達致清零,為爭取與內地恢復通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要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包括大部分獲豁免檢疫進入香港的群組安排將取消,她表示,希望措施落實後可以讓中央對通關更有信心。

現時入境獲豁免檢疫的包括機組人員、船員、疫情專家、上市公司高層、政府人員等。

 

2.12月19日香港將舉行新一屆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有抱負的人積極參選,亦會責成選舉管理委員會執行改善選舉安排,確保選委會選舉時的混亂不再發生。

 

3.非洲國家蘇丹當地時間星期一(25日)發生軍事政變,軍方拘捕臨時政府總理哈姆杜克及其他高層官員,解散過渡政府及最高權力機構「主權委員會」,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蘇丹多個城市包括首都喀土穆有民眾抗議,遭軍警驅散,最少7人死亡。另一方面,軍方宣布會明年7月大選,屆時會進行權力移交。

 

4.南韓前總統盧泰愚因病去世, 終年89歲。

盧泰愚長年患病, 近日因病情惡化, 入住首爾大學附屬醫院接受治療, 但醫治無效身亡。

盧泰愚軍人出身, 在1988年2月至1993年2月, 出任南韓總統, 任內透過北方外交政策, 與前蘇聯, 中國及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 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 但在國內因主導軍事政變, 令民主進程倒退, 又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

在北京,外交部說,盧泰愚對華友好,曾為推動中韓建交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方對盧泰愚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他的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5.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戰鬥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直升機護衛艦加賀號, 在南海展開聯合作業及演習。

美國海軍說,美日兩國部隊在南海展開海上安全行動,包括飛行任務,水面和空中部隊的戰術協調訓練,海上加油以及海上打擊演習,聯合作業是集體海上戰備的一個關鍵,透過與盟友及伙伴,在國際水空域執行例行任務,展示對維護海空國際法的堅定承諾,確保所有國家可免於恐懼在區內活動。

 


香港廣告開支繼續反彈,admanGo廣告數據顯示,第三季本地整體廣告開支按年增29%,而電盈(00008)旗下ViuTV藝人MIRROR及ERROR成廣告商寵兒,前50名廣告開支最高品牌中,有13個品牌曾邀請該兩男團成員合作推廣,佔比高達26%。

50大品牌 13個邀合作

admanGo數據顯示,十大廣告開支最高行業按年都錄得升幅。當中排名首位的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按年急增約六成;私人貸款類別繼續成為第三季主要業務,按年升逾33%。

排名第二的藥物及醫護行業,第三季廣告開支按年回升17%,腸胃藥類別廣告佔比達15%。排名第三的地產行業則按年增加19%,其中物業代理服務佔比達32%。

各主要媒體的廣告開支按年都有不俗升幅,流動廣告增幅最多,達52%;桌上電腦亦錄得逾四成增長;社交媒體則按年上升39%,當中Facebook漲幅達31%,同系的Instagram表現較佳,按年升73%,反映社交媒體的廣告開支於第三季急速增長。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為令中央對香港特區的防疫措施更有信心,現時大部分從海外或內地入境香港的「豁免群組」免檢疫安排將會取消,只剩下一些非常緊急和必要人員,可繼續獲豁免檢疫往來兩地。她預料即使達至通關,剛開始時通關規模肯定很小。

全球疫情持續,然而過去數月大部分時間香港均沒有出現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基本達致清零,商界近日再提出要求放寬部分防疫措施之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要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

早前於禮賓府跌傷休息的林鄭月娥,星期二(26日)復工後首次恢復主持行政會議,事前她會見傳媒談及通關問題時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重視盡快讓香港居民可以免檢疫回到內地,指出疫情影響已經好長一段時間,給市民帶來經濟、民生、家庭團聚等很多問題。她又說,政府的努力從來沒有鬆懈,但目前的目標只能說是通關愈早愈好。

她重申,如果要達至通關,都是有序、由小到大的情況,亦即剛開始的時候通關規模很小,有配額,不會立即恢復疫情之前六七個口岸可以隨便通關的情況。她又指,並沒有要在12月某一天之前要達至通關的情況。

林鄭月娥又表示,關於通關,特區政府在香港疫情受控、本地個案清零相當長一段日子後,就向中央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建議;中央相關部門亦對接了一次,回饋了意見。特區政府又就如何令香港防疫工作和內地較為一致,令兩地通關容易處理,再次提交意見,而這些意見會落實實行。她說,往後大家會見到落實這些措施,例如近期政府大樓及處所都要用「安心出行」,是為了日後如果有感染個案出現,可以追蹤到緊密接觸者。

林鄭月娥說,稍後會公布以往從上年年初就海外或內地進入香港免檢疫人士,即所謂豁免群組,大部分會取消。她說,只有有非常緊急必要性,和香港日常運作密切相關的人,比如跨境貨車司機,才可以豁免檢疫。她表示,這些措施,成熟一項就會推一項,達至中央更有信心讓香港通關。至於第二次通關會議,林鄭月娥稱,目前未有具體時間。

 


非洲國家蘇丹當地時間星期一(25日)發生軍事政變,軍方拘捕臨時政府總理哈姆杜克及其他高層官員,解散過渡政府及最高權力機構「主權委員會」,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蘇丹多個城市包括首都喀土穆有民眾抗議,遭軍警驅散,最少7人死亡。另一方面,軍方宣布會明年7月大選,屆時會進行權力移交。

在首都喀木穆及鄰近的恩圖曼市,大批民眾上街示威反對軍方奪權,他們封鎖道路,又縱火燒車胎,高叫「人民強大、退讓不是選項」的口號,遭保安部隊開槍及發射催淚彈驅散。BBC消息稱,衝突已經造成至少7死140人受傷。當地中央銀行職員亦宣布罷工抗議。

蘇丹2019年發生政變,前總統巴希爾倒台,此後由軍方及文官代表組成的最高權力機構主權委員會,宣布國家進入過渡期。此次軍方發動政變,主權委員會擔任主席的軍方將領布爾漢發表電視講話,指由於各政治派別出現爭拗,軍方決定介入,將委任一個技術官僚政府,並承諾明年7月舉行大選,屆時會再將權力移交民選的文人政府。他又指,國家會重寫憲法,新的立法機構將有年輕人參與。

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將軍稱,會在明年7月舉行大選。

安理會召開閉門會議 美暫停經濟援助

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譴責蘇丹軍方發動政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立即釋放臨時總理哈姆杜克及其他官員,軍方必須尊重憲法,保障得來不易的政權過渡。安理會應美英法等六國要求,今日將召開緊急閉門會議討論蘇丹局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認為事件會令蘇丹走回頭路,呼籲軍方與過渡政府透過對話及談判化解分歧。

美國白宮亦對事件深感震驚,指軍方的做法明顯違背蘇丹民眾追求和平、自由及公義的意願。美國總統拜登已聽取蘇丹局勢簡報。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指,華府決定暫停對蘇丹的7億美元經濟援助。

歐盟對蘇丹的事態發展表示關切,並呼籲讓過渡進程重回正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爾說,「我們對蘇丹發生的事件深表關切。」

博雷爾補充說,歐盟呼籲所有利益相關者和區域合作夥伴讓過渡進程重回正軌。


 

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發表講話,重申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習近平說, 中國始終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踐行多邊主義,國際規則只能由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共同制定,不能由個別國家和國家集團來決定,對聯合國決不能合則利用、不合則棄之,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全球問題,包括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和網絡安全等。

習近平又說,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的50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造福人類的50年,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堅定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斷以中國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2.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星期在禮賓府跌傷休假後,星期一(25日)首日復工。

林鄭月娥星期一(25日)早上出席一個論壇時,右手有包紮,並戴上手托。她致辭時指,今次小小的意外帶來啟發,指香港即使已經進入新局面和新時代,但不能夠掉以輕心,風險和暗湧仍存在,要保持謹慎,正如香港現時治安非常好,但形勢仍然非常複雜,千變萬化,尤其處於中美鬥爭的風暴中央,大家要保持警覺性。

林鄭月娥又說,實施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不能再錯失機會,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部都會區是較長遠的規劃,很多事情欲速則不達,如可以爭取15年內完成,她將會感到非常安慰。

她並呼籲有能力和有志之士,參與下屆立法會選舉,強調當局並非要搞清一色或一言堂,只要符合愛國者治港、能得到界別提名,都歡迎他們參選。

 

 

3.港府修訂《私隱條例》將「起底刑事化」後,再以「防起底」為由收緊查冊。土地註冊處、公司註冊處周一(25 日)早上同時公布,公眾由 11 月 1 日起須「實名」查冊,向處方申報姓名及身份證號碼。土地註冊處更要求查冊者確認,無意及不會在違反《私隱條例》的情況下使用查冊所得的個人資料。

 

4.港選舉管理委員會發表立法會選舉指引,年底立法會選舉的投票時間會縮短1小時,投票時間改由上午8時30分起,直至晚上10時30分,並沿用選委會選舉起推行的電子派票及關愛隊。

指引亦提及選管會計劃於竹篙灣檢疫中心設投票站,讓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選民投票,但選管會並不會為在酒店或家居檢疫的選民提供特別投票安排。

 


男團MIRROR成員盧瀚霆(Anson Lo)星期日晚(24日)坐的士回家途中發生意外。Anson Lo在社交網IG限時動態留言,自爆坐的士時遇車禍,被後方的私家車追尾撞上,由於衝力過猛,他身處之的士被撞上行人路樹旁,幸司機及私家車內的人未有受傷,Anson Lo聲稱冇事,只扭到腰部,未有到醫院檢查便直接回家,但不少神徒十分擔心,很多人留言叫他到醫院檢查。

Anson Lo據報星期日晚(24日)如常收工打卡,在IG story寫上「進修的一天」,但一小時後再次更新,說遇到交通意外,乘坐之的士被撞上行人路:「今日的小確幸,剛剛乘搭計程車時,被後面一輛私家車撞到,整架計程車被撞上行人路的樹旁,幸好司機叔叔和後面車內的人沒有受傷,我也沒有事,大家放心!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大家記得乘車時一定要扣好安全帶。」

他返家後不忘再次報平安,上載托頭相,承認受傷:「我回到家了,司機叔叔不停追問我用不用去醫院……扭到一吓腰而已,沒有大礙,現在先吃個晚飯!」


沙田星凱‧堤岸星期日(23日)進行次輪揀樓,約下午4時許,位於九龍灣金利豐國際中心的售樓處,有地產經紀發生爭執,初則口角,繼而互相推撞及發生肢體衝突,並夾雜粗言穢語,場面一度混亂。片中可見,有職員及保安人員嘗試制止,一人據報受傷送院。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事件平息,至約4時50分重新恢復揀樓。


台灣宜蘭縣星期日(24日)午先後發生兩次黎克特制5級以上地震,全台都有震感,地震後有捷運列車緊急疏散乘客下車。有當地民眾在社交網站發文,指地震太強烈,有附近施工地盤的高空搖臂折彎。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表示,接獲香港市民報告,表示感到地震。

台灣氣象局星期日(24日)表示,下午1時11分左右,宜蘭縣南澳鄉發生6.5有感地震,地震深度66.8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最大震度的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桃園市、台北市、台中市、南投縣、新竹縣、基隆市、苗栗縣、新竹市4級。

至下午1時12分,在宜蘭縣大同鄉,再發生規模達5.4有感地震,地震深度67.3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最大震度的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新竹縣、南投縣3級。台灣氣象局發布警報,提防民眾慎防強烈搖晃。

台北捷運宣佈暫停營運,檢查車站和路軌安全。新北市消防局表示,新莊區有地盤一個位於20多樓的吊臂折斷,無人受傷,消防員到場處理。蘇花公路有少量落石。在宜蘭,有超市貨架的貨物跌滿一地。

有當地民眾在社交網站發文指地震太強烈,有附近施工地盤的高空搖臂折彎。從照片可見原本應該直挺挺的搖臂被震彎,不少網民提醒「經過的要小心」、「太扯了」。

香港天文台表示,初步分析下午1時11分,台灣發生一次 6.3級地震,接獲港市民報告表示感到地震。


排水隧道內的「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

香港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香港十月先後受熱帶氣旋「獅子山」及「圓規」影響。每逢大雨,發生山泥傾瀉的風險便會增加。1972年,半山寶珊道發生災難性山泥傾瀉,摧毀多幢建築物,包括一座12層高的旭龢大廈,並奪走67人的生命。其後,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在寶珊地段開展一系列防治工程,其中,2009年落成的「寶珊排水隧道」,透過創新技術調控地下水位,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該處更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

 

「寶珊排水隧道」由兩條排水隧道和172支排水斜管組成,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可調控寶珊地段的地下水位,從而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
「寶珊排水隧道」由兩條排水隧道和172支排水斜管組成,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可調控寶珊地段的地下水位,從而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

 

「寶珊排水隧道」是香港最具標誌性的防治山泥傾瀉工程之一。今次,我邀請土力工程處的同事介紹隧道的建造過程,以及科技展學館的各項設施。

 

「寶珊排水隧道」由土力工程處設計及建設,是一套創新、可持續的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圖示隧道內的兩條排水隧道。

 

創新地下水位調控系統

針對寶珊地段較易形成高地下水位,引發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2009年設計並建立「寶珊排水隧道」,以一套創新、可持續的地下水位調控系統,取代80年代裝設並逐漸老化的橫向排水管。

土力工程處見習土力工程師葉靖童介紹,「寶珊排水隧道」由兩條排水隧道(直徑3.5米,總長度500米),以及工程人員運用「向上打孔錘」,在狹窄隧道內鋪設的172支排水斜管(最長達100米)組成;另配有自動實時地下水監測系統。暴雨期間,當地下水位上升至較高水平時,系統會以短訊提示同事,並會自動開關水掣,控制地下水位在指定範圍內,從而提高山坡的穩定性,減低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的風險,保障市民的安全。

 

「寶珊排水隧道」上方鋪設排水斜管。

 

可縮回隧道鑽挖機

葉靖童說,除首次在港使用的「向上打孔錘」技術,工程人員在開鑿兩條排水隧道時,特別引入可縮回的隧道鑽挖機。當鑽挖機完成鑽挖一條隧道後,可縮回原位,再鑽挖另一條隧道,省卻在隧道盡頭處開挖豎井收回鑽挖機。應用這項創新技術,令鑽挖隧道的時間縮短至四個月,亦大大減少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

「寶珊排水隧道」設計獨特。土力工程處特別在隧道內設立「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及舉行導賞活動,向公眾傳達斜坡安全的重要性。館內有多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廊,其中「寶珊災難紀念廊」展示了當年寶珊道山泥傾瀉事故的歷史圖片及紀錄,提醒市民山泥傾瀉災難帶來的傷痛和教訓;「氣候變化印象廊」闡釋全球暖化令極端暴雨更加頻繁,以及在極端天氣下為確保斜坡安全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加入STEM教育元素

另外,土力工程處助理土力工程師馮一凡說,為提高導賞活動的趣味,館內加入不少理工科教育(STEM Education)和互動元素,例如「山泥傾瀉知識廊」,透過短片,帶大家回顧香港過往百多年山泥傾瀉的歷史、香港斜坡安全系統的發展等;而「排水隧道體驗廊」則透過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 AR),示範排水斜管的操作及介紹地下水位調控系統的創新技術。

 

「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有多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廊,包括寶珊災難紀念廊、排水隧道體驗廊、山泥傾瀉知識廊等。圖為寶珊災難紀念廊,展示了1972年寶珊道山泥傾瀉事故的歷史。
圖為排水隧道體驗廊,工作人員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 AR),示範排水斜管的操作及介紹地下水位調控系統的創新技術。

可申請導賞團預約服務

早前,兩位參加導賞團的同學分享參觀「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後的感受。他們表示,透過活動接觸到不少新穎的事物,例如可以親身體驗實時監控地下水位、自動及手動降低水位設備是如何運作;亦可以近距離接觸「機械狗」,了解土力工程處如何透過應用創新科技,紓緩山泥傾瀉風險。現時,「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已經開放給公眾人士、學校或團體預約導賞服務,並可於土力工程處的香港斜坡安全網頁進行預約,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圖為山泥傾瀉知識廊,回顧香港過往百多年山泥傾瀉的歷史、香港斜坡安全系統的發展等。
透過「擴增實境」遊戲,導賞團參加者更加了解山泥傾瀉的跡象,以及斜坡維修的重要性。
香港土力工程處近年積極應用創新科技,包括引入機械狗,管理山泥傾瀉的風險。

 

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

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令防治山泥傾瀉的工作更具挑戰。正如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博士所說,我們希望透過導賞團,讓年輕一代知道香港山泥傾瀉的歷史,令他們對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覺,同時讓大眾明白到同事如何積極透過科技,管理山泥傾瀉的風險。當然,在暴雨或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期間,市民應遠離斜坡;而業主亦有責任定時維修私人斜坡或擋土牆,以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