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澄清」,對中國進口貨品徵收的關稅不只125%,由於早前已向中國課徵20%芬太尼關稅,所以對華關稅累計稅率應為14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宣布,暫緩對其餘多國實施對等關稅90日,但對中國的關稅卻進一步提高至125%,聲稱作為回應中國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當地周四(10日)聲稱,希望同中國達成協議,結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亦認為雙方會找到互利的方法。 他又聲稱,很尊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相信能夠與習近平融洽相處。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白宮高層官員報道,美方不想就關稅談判先同中國接觸,特朗普已指示團隊必須由中國做主動。 報道又引述知情人士指,華府過去兩個月一直向北京表達立場,清楚表明習近平應先提出與特朗普通話,但北京拒絕。 消息人士說,華府不希望由外長王毅擔當中方代言人,並已向中方提交想接觸的官員名單,但相信中方不會理會。


美國白宮周四(10日)公布,對由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寄出、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徵收關稅稅率由90%上調至120%,或按每件包裹徵收100美元,5月2日生效。

另外,6月1日後入境的包裹,將徵收120%的稅款,或按每件200美元收費,取代之前宣布的150美元標準。


美國政府繼宣布將正式向全球86個國家及地區開徵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其中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累計高達104%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說,下一步將針對藥品推出「重大關稅」措施,目的是要迫使藥廠重回美國本土生產。

特朗普早前宣布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時,醫藥產品和半導體等屬於豁免對象,但他最新表示,美國並無生產自己的藥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產品,美國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 他聲稱會對藥品課稅後,相信藥廠將搬離中國及其他地方「湧回美國」這最大的市場。 他同時批評其他國家限制藥價,令美國藥價居高不下。


巴拿馬審計長辦公室周一(7日)表示,審計發現香港長和集團子公司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營運權合約一事上,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將會向授權續簽港口特許經營權的官員,提出法律訴訟。長和子公司被指未依規定履行合約,巴拿馬也未收到合約載明的12億美元(93億港元)欠款,當中包含涉及與巴拿馬政府分享一成淨收入的協議。

審計結果公布數小時 美防長抵巴拿馬訪問
審計結果公布數小時後,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將抵達巴拿馬展開訪問。巴拿馬正面臨美國總統特朗普普施壓,要求其削弱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

巴拿馬政府於1997年把運河太平洋岸巴爾博亞港和大西洋岸克里斯托瓦爾港的特許經營期,授予長和旗下子公司巴拿馬港口公司,到2021年再續約把營運權延長多25年。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指控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後,巴拿馬今年1月宣布對長和擁有90%的巴拿馬港口公司進行審核。

未收到12億美元欠款
審計長弗洛雷斯周一(7日)在記者會上指,審計迄今已確定巴拿馬在續簽合約時「放棄了12億美元(約100億港元)」,未有收到這筆欠款,他指的是政府在合約中給予的稅收優惠和福利。

根據安排,當局完成審計後,會提交海事部門處理。今年2月,巴拿馬總檢察長發布一份具有約束力的意見,認定上述港口合約違憲,將由最高法院做出最終決定。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上(8日)出行政會議前,重申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會依法、依規處理。

李家超又表示,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當局反對在國際經貿關係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的手段。

或成貝萊德收購2港口業務障礙
律師和專家分析指,如果如果巴拿馬審計長確認長和子公司特許權續約有存在違規行為,或法院宣布合約不符合憲法,可能會影響長和把巴拿馬運河等港口出售予美國財團貝萊德(BlackRock)的計劃。

特朗普多番威脅要控制巴拿馬運河,指是因為中國和香港特區公司參與中美洲國家的海運業務。而特朗普對貝萊德宣布收購該2個港口的交易表示慶祝。

中方不滿長和出售港口決定
長和3月宣布與貝萊德集團主導的財團達成協議,向該財團出售旗下遍及23國的43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交易完成後,長和將獲得190億美元現金。

長和向上述財團出售海外港口的決定引起中方不滿,有傳媒報道北京將對此項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查,使原定4月2日簽訂最終協議的交易再添變數。


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當地周一(7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指,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考慮對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緩實施關稅措施90天,但白宮之後否認,稱是「假新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億萬富豪盟友馬斯克,自貿易戰正式開打後身家大「縮水」逾110億美元,他繼近日支持與歐洲建立自由貿易區,罕見與特朗普政策公然唱反調後,他點名批評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自負大於智慧,並在關稅問題上犯錯,對方則反指馬斯克不懂關稅,稱對方是只顧保障自己利益的車企。

 

馬斯克在特朗普推出的關稅政策重挫美國股市後,周六(5日)透過社交平台「X」批評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關稅支持者納瓦羅,指他擁有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並非一件好事,直言納瓦羅讓自負凌駕解決問題之上,缺乏智慧,並批評納瓦羅「什麽都沒做」。

 

 

 

納瓦羅當地周日(6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反擊,諷刺馬斯克說要與歐洲建立零關稅自貿區的建議挺「有意思」,認為他根本不懂關稅,直言「馬斯克是個賣車的。」

 

納瓦羅又稱即使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在得克薩斯州有汽車製造工廠,但「工廠從中國、墨西哥、日本,還有其它地方進口很多零件」,指「他只像一個商人般保護自身利益」。不過納瓦羅稱不介意馬斯克的批評,希望美國人理解特朗普政府必須實施關稅的原因:「要讓底特律的工廠用美國發動機製造美國品牌汽車。」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軍持續空襲也門胡塞武裝及與伊朗緊張關係升溫之際,向中東地區增援的航母「卡爾文森」號及其第一航母戰鬥群 (CSG-1),當地周日(4日)已通過馬六甲海峽,抵達安達曼海。華府同時亦增派軍機到該區。有軍事分析師認為,美軍部署「雙航母」,通常意味即將動武。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Sean Parnell)發表聲明表示,美國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將與「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航母攜手,「以繼續推動地區穩定、阻嚇侵略,以及保護區內的商業自由活動」。他又警告:「如伊朗和其代理人威脅區內美國人員和利益安全,美國會採取果斷行動保護美國人民。」

美國國防部周二(1日)宣布將他們在亞太區唯一正常執勤的航母「卡爾文森」號打擊群調往中東,使美軍在中東形成「雙航母」群,一同通過馬六甲的還有「普林斯頓」號巡洋艦(CG-59)和「斯特雷特」號驅逐艦(DDG-104)。

軍事分析師表示,美軍部署「雙航母」按過往經驗,通常意味即將動武。美軍調動戰略資產,可能不只為打擊也門胡塞武裝,還可能大規模空襲伊朗,摧毀伊朗核設施,可能是為空襲胡塞武裝甚至伊朗後,為應對對手的導彈襲擊報復做準備。

當「卡爾文森」號航母駛向中東之際,中國航母「山東艦」在南海進行演習。

日本防衛省稱 ,日本海上自衛隊當地2日上午10點,確認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戰鬥群,在位於與那國島以南440公里處航行。「山東艦」於兩天內進行過40架艦載戰鬥機起飛和回收,30架艦載直升機的起降。「山東艦」連同其他艦艇翌日駛向南海。

中東形勢緊張,美軍持續向中東增兵。6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飛抵美國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的軍事基地,消息稱已參與近日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以色列媒體周日(6日)報道,美國已向以色列部署兩套「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和一套「薩德」反導系統。

有匿名伊朗官員周日(6日)表示,伊朗已告知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土耳其和巴林等周邊國家,任何支持美軍襲擊伊朗的做法,包括向美軍開放領空等,都將被視為敵對行動,招致「嚴重後果」。

「卡爾文森」戰鬥群離開亞太後的戰鬥力空缺將由「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彌補。「尼米茲」號航母(CVN-68)戰鬥群由「尼米茲」號航母、「柯蒂斯威爾伯」號驅逐艦(DDG-54)、「格里德利」號驅逐艦(DDG-101)、「韋恩·e·邁耶」號驅逐艦(DDG-108)、「倫納蘇克利夫希比」號驅逐艦(DDG-123)組成。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貿易戰正式開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貿易夥伴,不要就美國對他們採取的關稅措施,作出任何報復行動,否則只會令情勢升溫。中國國家商務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宣佈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四(3日)回應指,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中國外交部則稱美方打着對等幌子,對多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嚴重違反世貿規則,中方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與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對於對等關稅名單內將台灣列為「國家」,中國大陸駐美國大使謝鋒發文強調,絕對不給台獨留有空間。

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很多貿易夥伴已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發言人指,歷史證明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布廳周四下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何亞東再回應指,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基於所謂的232調查採取有關的關稅措施,美方再次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很多貿易夥伴都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他指出,全球汽車產業高度依賴跨國產供鏈,美方措施人為割裂美國與其他地區的產供鏈關係,既無助於所謂國家安全,也幫助不了美國的國內產業,只會突顯美方措施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主義底色。他又指,中美兩國經貿部門一直保持溝通,中方願與美方就兩國經貿領域重要問題交流,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至於中國是否計劃在本月9日前與美方就關稅問題談判,他未正面回應。他另批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稱中國在圭亞那建設的公路質量很糟糕的言論是抹黑,否認是華企承建。對於有美媒指美國政府禁止在華公務人員與中國公民戀愛,他則建議問美方可能更合適。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表示,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利益,但英國已準備好面對所有可能的結果,而且不排除任何可能的發展,英國將持續推進與美國具建設性的協商。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批評美國徵收對等關稅,不是朋友的行為,但澳洲不會作出報復。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就指美國做法錯誤,對雙方都不利,將盡力跟美國達成協議,避免掀起貿易戰。

巴西國會通過「經濟互惠法」,允許行政部門對貿易壁壘做出回應。韓國代行總統職權的總理韓德洙(Han Duck Soo)指示要全力應對,積極與美國溝通協商,並為汽車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制定援助政策。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地星期三,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一成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美國一些最大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包括向中國進口貨品徵收三成四關稅;向歐盟徵收的關稅是兩成;而向英國和巴西就徵收一成關稅。新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條文指出是要防止透過轉運避稅。總統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取消來自內地及香港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待遇,表示不擔心關稅措施令美國陷入經濟衰退。

對等關稅中,非洲萊索托被徵收的稅率最高,達到五成,對越南和柬埔寨產品,分別徵稅高達四成六及四成九。至於日本、南韓、印度,分別被徵稅兩成四,兩成半及兩成六;多個美國貿易夥伴早前已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回應。

對等關稅國家名單中,未有提及美國兩個最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朗普並展示聲稱在美國計算下,多國對美國徵收的綜合關稅,及美國相應開徵的關稅稅率,包括向中國加徵三成四關稅,新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

特朗普形容新措施是「仁慈」對等關稅,象徵美國工業重生,將重現美國的黃金時代。特朗普又指,不擔心關稅措施令美國陷入經濟衰退。

另外為堵塞漏洞,阻止違禁品以小額包裹方式,寄到美國避過檢查,特朗普同日簽署另一項行政命令,下月2日起取消來自內地及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新規定下,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即折合約6,226港元的小額包裹,需繳交相當於貨品總值三成的關稅,或每件貨品徵收25美元,而6月1日起更會提高至每件貨品徵收50美元。

至於美國向進口汽車徵收兩成半關稅措施,則於周四起生效。而向進口汽車零件徵收兩成半關稅措施,則於下月3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