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一個法庭裁定2014年馬航MH17客機是遭一枚從烏克蘭東部發射的俄製「山毛櫸」導彈擊落,事件造成298人死亡。3名被控涉案的男子在缺席聆訊的懼形下,被裁定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

在烏克蘭幾乎每天都發生戰爭暴行前,該針對馬航客機的導彈襲擊,是當地發生最惡名昭著的一次戰爭罪行。法庭裁定慘劇是一宗蓄意針對飛機的襲擊行動;縱然3名被告本意是要擊落一架軍機,而非擊落民航客機。

3外缺席聆訊的被告,分別為被控部署該山毛櫸導彈並尋求俄方協助的頓涅茲克軍事領袖吉爾金,他同時被指曾為俄國的情報人員;被指命令並監督導彈發等器運送的俄羅斯人杜賓斯基;還有根據杜賓斯基的指示,監察發射器運送的烏克蘭人哈成科。至於第4名被控的俄羅斯人普拉沃夫則是案中唯一一名有律師代表的被告,雖然法庭指其知情,但宣判其無罪釋放。

慘劇發生於2014年7月17日,載有共298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的馬航MH17客機,由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吉隆波,途中在烏克蘭東部離地面約33000呎上空,遭導彈擊落墜毀,機上298人全告罹難。當時正值俄羅斯控制該地區不久,事發前數月,曾有數間軍機在該處上空遭擊落。因此烏克蘭宣布關閉離地32000呎的空域,但容許客機飛越領空。肇事的馬航客機事發時在受限空域以上1千呎,遭導彈擊落。

俄羅斯一直否認與事件有關,並提出多個可能的肇因,當中包括客機遭烏克蘭軍機擊落,又或指烏克蘭政府與事件有關,他們為了自圓其說,甚至捏造證據,反指國際調查人員就事件搜查的證據不盡不實,但這些指控均遭荷蘭法庭拒絕接受。

國際專家小組調查後,發現客機半空解體是因遭一枚由烏克蘭東部發等的山毛櫸導彈擊中。調查平台Bellingcat的創始人Eliot Higgins則透過分析俄軍防空導彈第53旅多名軍人的社交媒體帖文,證實這些軍人在駐烏克蘭的俄軍軍營相關的身份角色。Eliot Higgins向荷蘭檢察官提供這些資料以助調查。他相信今次法庭裁決,證明俄羅斯毫無疑問與事件相關。

該慘劇的多名死者家屬相信,如果各國在8年前慘劇發生後,作出不一樣的回應,以及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便可避免發生8年後烏克蘭遭俄國入侵及令該地區陷入地緣政治動盪的局面。他們對法庭裁決結果表示欣慰,雖然荷蘭難以引渡3名被判監禁的被告,到當地服刑,但他們認為今次判決,至少可彰顯公義並還死者一個公道。

有指被判罪名成立的吉爾金已赴烏俄前線作戰,圖為他與妻子的合照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編:林智生

英國財相侯俊偉在國會下議院公布財政預算案
英國財相侯俊偉在英國國會下議院宣讀財政預算案,警告英國經濟因著包括烏克蘭戰事等國際因素的影響,將面臨嚴竣危機,預料明年英國國民生產總值將縮減1.4%,同時通脹率維持逾7%的水平,為減低未來數年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及影響,宣布一系列加稅及節省政府開支的措施。
侯俊偉宣布加稅節流的同時,亦宣布會以追上通脹的幅度,增加勞動階層的福利及退休金。他強調自己採取體恤民情及平衡財政狀況的方向制訂預算案。
專家指就算政府進一步支援市民在能源開支上的負擔,但未來兩年,民眾整體的生活水平仍料下降7%,猶如將過去8年經濟的增長成果歸零。
工黨的影子財相里夫斯,批評侯俊偉節流的措施,變相要市民大眾為卓慧思災難性的迷你預算,所造成的經濟大屠殺及工黨過去12年經濟政策的失敗找數;他指沒有其他相類的經濟體需要緊縮政府開支。
侯俊偉一如外界所料,將動用110億英鎊,大幅增加民眾在能源開支的補貼並勞動階層的福利及退休金。另外他宣布會將國民生活工資調高9.7%。為應付生活開支的危機及重建英國經濟,侯俊偉指其一系列包括透過凍結或削減公共服務資助的加稅措施,將有助遏止通脹及限制經滾衰退的幅度。
此外,電子車不再豁免繳交汽車消費稅;另外政府亦會向供電公司加收臨時稅項,料將為庫房帶來140億英鎊收益;同時政府亦會動用約140億鎊,向約70萬所生意額下降的企業提供津貼及援助。就算要縮減政府開支,但侯俊偉強調不會犧牲國民醫療及教育,宣布會增加醫療及教育開支。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習近平被拍得在二十國峰會期間,就杜魯多向媒體泄露兩人會面內容的做法表達意見
正在印尼峇里出席20國集團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被記者拍得向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其涉向外界泄露兩人會面內容表達意見。中國外交部事後強調兩人對話只是一次意見交流,外界不應解讀為習近平批評或質疑杜魯多。
習近平與杜魯多在會場碰面,其間,記者拍得習近平透過翻譯,指其向媒體透露兩人早前會面的內容,是不恰當並缺乏誠意的做法,而且中國亦非這樣做。
杜魯多微笑點頭後,回應指加拿大人相信自由、坦誠及開放的對話,這是我們將繼續擁有。我們會繼續尋求具建設性合作,雖然中加兩國在不同議題的看法存在差異。
習近平此刻打斷杜魯多,連稱向杜魯多表示「創造條件」。之後,習近平與杜魯多握手並轉身離去。
外界相信習近平所指為有關兩人早前閉門會談期間,杜魯多提到中國間諜並干預當地選舉問題的報道。
對於有報道指習近平當面批評杜魯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事後淡化事件,回應指兩人的對話只是一次正常的交流,不應解讀為質疑或責難任何人。毛寧重申中國支持在對等的基礎上,進行坦率的交流。
今次兩人的簡短而被攝入記者鏡頭的交流,突顯中加兩國自華為孟晚舟被捕及兩名加拿大人被捕後,持續緊張的關係。雖然三人相繼獲釋,但兩國關係因華裔公務員王躍生因涉中國竊取機密被補而再度緊張。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共和黨重奪眾議院控制權,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將接替佩洛西擔任眾議院議長
美國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未能如期大勝,掀起「紅色浪潮」。雖然共和黨在眾議院只奪218個議席,但已足以重奪眾議院控制權,相信會令拜登未來兩年總統任期舉步為艱。共和黨奪得眾議院控制權,令其得以展開一連串針對拜登及其政府的行動,包括美軍倉促撤出阿富汗,政府應對疫情的行動及拜登兒子亨特的生意往來活動等,展開國會調查。
共和黨在非絕大多情況下控制眾議院,意味只要眾議院內有少數共和黨人倒戈,便足以阻礙共和黨倡議的法案通過,即共和黨人可以在議會有更大的權力反映意願,加上共和黨議員中有不少偏鋒人物,相信會帶來更多混亂及極端的措施。美國總統拜登恭賀共和黨領袖麥卡錫,表示已準備與眾議院合作,以政績向國內的家庭說話。他指上周的選舉體現出美國民主的強度及韌性,向選舉謊言者,政治暴力及恫嚇說不。
拜登及其所屬民主黨本料因國內近年通脹,能源價格飊升等問題流失大量選票。但共和黨卻不斷掀起民眾對暴力罪案的恐慌,將民主黨人描繪為離地的極左政客。民主黨則以不少共和黨人為極端分子,並警告受特朗普支持的共和黨人,將威脅美國民主,且利用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墮胎再非受憲法保障的權利等進行反擊。民主黨此舉似乎奏效,令共和黨只能以險勝姿態奪得眾議院控制權。
來源:英國衛報

緬甸軍政府趁緬甸國慶,特赦6千名在囚人士,當中包括一名前英國駐緬甸大使,一名日本紀錄片攝影師及一名曾擔任昂山素姬顧問的澳洲經濟學家。
緬甸軍政府2001年2月從民選的昂山素姬政府手中奪權至今,已逾1萬6千人被捕。當中包括2002至2006年間擔任英國駐緬甸大使,於今年年被捕的鮑曼。
前英國駐緬甸大使鮑曼
鮑曼被捕時負責營運以仰光為基地的責任企業緬甸中心。操流利緬語的子鮑曼,在當地的外國人圈子中甚具名氣,她的丈夫登林則是一名前緬甸政治犯。他們倆是在由Shan State 的寓所返回仰光途中,因鮑曼被指未有向當局登記第二個住址而被捕。但當地甚少有外國人被捕,故他們被捕相信是因政治原因,而非單是因違返入境條例問題。
特赦國際高層指自緬甸軍變後,數千人因莫須有而被補,重申國際社會不應因政府今次的特赦行動,無視軍政府對民眾的打壓。在軍政府統治下,隨意拘捕,非法拘禁以及秘密審訊已成為常態,他要求緬甸政府釋放所有因莫須有罪名而被補在囚的人士。
至於曾為昂山素姬顧問的澳洲經濟學家特內爾在軍變後數天,於仰光被捕,他被指違反官方機密法而被判囚。當時,澳洲政府指特內爾經閉門法庭審訊定罪,因此拒絕法庭判刑。
曾為昂山素姬顧問的澳洲經濟學家特內爾
澳洲外長黃英賢對特內爾教授即將獲釋表示歡迎。她在社交網帖文,指爭取特內爾獲釋一直是澳洲外交部的首要工作,現階段不會多作評論。
至於日籍紀錄片攝影師久保田徹則在仰光一次反政府集會附近拍攝時被補。他被指干犯煽動罪及違反電子通訊法,被判10年監禁。久保田徹的友人指他於7月抵達緬甸,拍攝關於一名緬甸人的紀錄片。據製片人網站Film Freeway介紹,久保田徹自2014年在日本遇到一名羅興亞難民後,便開始關於緬甸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其後相繼製作多套有關緬甸難民及民族議題的紀錄片。另外獲當局特赦的還有曾為昂山素姬政府高層的覺丁瑞。
緬甸軍政府被指自奪權後,在全國各地作出違反人權的行徑。根據政治犯協助聯會的資料,自軍變後已有逾2400人被殺。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俄羅斯周二向烏克蘭全境及境內的重要基建,發動新一輪猛烈空襲,其間,一枚俄製導彈落入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地區普熱沃度夫,造成兩名居民死亡。事件引起英、美等國並北約成員國的關注。北約及波蘭當局相信肇因為烏克蘭防空系統發射導彈截擊俄國襲擊,但導彈意外跌入波蘭境內,相信今次是單一事件,俄烏戰火並未蔓延至周邊鄰國。
導彈落入波蘭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地區
波蘭總統杜達在推特發文,指現時未有證據顯示今次事件是蓄意針對波蘭發動的襲搫。相信事件很可能是烏克蘭防空系統,發射導彈截擊俄國空襲時,其中一枚導彈意外跌入波蘭境內,造成傷亡。俄烏兩國均曾為前蘇聯的成員,在歷時九個月的俄烏戰事中,雙方均曾使用前蘇聯製造的武器,包括烏克蘭使用的S300 地對空防衛系統。
正在印尼峇里出席二十國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事後與其政府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商議事件及聽取情報分析。他指涉事導彈相信非由俄方發出,強調支持波蘭就事件進行的調查工作。
正在峇里的美國總統拜登事後與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在場的還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周三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北約成員國駐當地大使召開緊急會議。會後指根據北約的初步分析,事件肇因為烏方發射巡航導彈截擊俄方空襲所致。但他強調事件錯不在烏方,俄國需就其持續向烏克蘭發動非法戰爭負上最終責任。但他強調現時未有證據顯示,俄羅斯準備向北約成員國發動襲擊。
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在事件發生後舉行會議。會後就事件發表一份含糊的聯合聲明,主要提到俄羅斯在導彈落入波蘭前,針對烏克蘭的多個小時空襲行動。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重申,俄羅斯與今次導彈落入波蘭的事件無關。他表示就波蘭所指的S-300導彈殘骸,所有專家都會明白這與俄羅斯毫不相干。他受訪時批評其他國家領袖在未釐清事實前,便就事件發聲明,是建基於毫無事實根據,歇斯底里式「恐俄」心態下的瘋狂回應。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就事件向傳媒發表聲明,當中並無明確否認涉事導彈由烏方射出的報道,但強調戰事由俄羅斯發起,烏克蘭遭俄方的巡航導彈猛烈襲擊;俄國將東歐地區變成難以預測的戰場,顯然,當地面臨的風險,局勢升級都是俄方一手造成。所以在這地區發生導彈誤射意外只有一個原因:當一個國家以其蘇製武器(KH級別導彈)向此地區的另一個幅員廣濶的國家,發動猛烈攻擊,其他周邊國家受波及發生悲劇,只是遲早問題。烏克蘭空軍發言人指將盡一切所能,協助波蘭調查今次事件。他重申此次事件是俄烏戰事帶來的後果。
俄羅斯周二針對烏克蘭的能源基建,發動85次導彈襲擊。襲擊令烏克蘭多處地方電力中斷,一度令全國一千萬居民受到影響。烏克蘭國家能源企業指15日的猛烈空襲,加上寒冬令當地供電系統面臨嚴竣考驗。他呼籲當地民眾要為長時間停電作準備,包括儲水,為各項設備及後備電池充電,以便時刻能與至愛親朋保持聯繫。

來源: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宣佈參選美國總統選舉,競逐總統選舉共和黨提名,相信會在美國政界,尤其共和黨掀起另一波紛亂。
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宣布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
特朗普周二在其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記者會,在現場滿是手持美國國旗支持者的見證下,宣布參選美國總統選舉,揚言帶領美國再次強大。他誓言擊敗現任總統拜登,讓美國進入黃金時代。這位兩度受到彈欬,並觸發國會遭衝擊的前美國總統再度參選,誓必引起共和黨內進一步分化,令人關注會否引發更多的政治暴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能否如願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亦是疑問。事實上,共和黨在上周的中期選舉中,並未如期大勝,不但失去參議院控制權,在眾議院相信亦難取得絕大多數議席。而前副總統彭斯批評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受衝擊事件中操守的回憶錄《所以神,幫助我》,巧合地與特朗普宣布參選的同一天出版。事實上,雖然支持度低,但彭斯亦為可能參選總統選舉進行鋪路。
特朗普縱然面對共和黨2022年未如理想的選舉表現及自己2020年遭挫未能連任,仍堅持他是唯一一個能帶領共和黨,在2024年重奪總統寶座的參選人,他指出這場選舉並非個別政客的工作,而是一場偉大的運動。除了他自己及共和黨的選舉往續外,擺在特朗普參選之路面前的,還有連串法律問題;當中包括司法部對其擅自從白宮將數百機密文件運到他的海湖莊園,及他在去年一月國會遭衝擊事件中的角色等。特朗普一概否認自己有錯,並藉連串指控證明自己是一直被政敵及官僚體系所針對的受害者。
特朗普在周二的記者會中,直指拜登接任總統兩年,其經濟及國內政策觸發痛苦,困難,焦慮及失望,令美國停頓。他揚言以名為「強大國家議程」的政綱為美國帶來新遠景;當中包括倡議判毒犯死刑,限制國會議員任期及在火星插上美國國旗等。另外一如以往,他繼續在連串紛爭不斷的社會議題上火上加油,包括承諾保障親權,讓變性運動員參與女性運動比賽等。雖然特朗普並未明確提到他在2020年選舉的謊言,但他承諾會大幅修改國家的選舉法規,令選舉完結當晚即能決出勝出者。事實上,如果選情緊湊,州政府需要數天方能決出勝利者,但特朗普及其盟友藉著延遲宣佈選舉結果之機會,散播毫無根據的陰謀論。
特朗普無視2020年曾為拜登的手下敗將,指所有人都目睹拜登這兩年工作表現差勁,故他將能更輕易在2024年選舉中擊敗拜登。他指拜登代表左翼失敗及政府貪腐的一面,批評他令國內通漲加劇及將美國的能源獨立拱手相讓。他同時抨搫美軍撤出阿富汗是美國歷史上最令人尷尬的時刻。雖然特朗普在任四年後,讓拜登接手一個備受疫情困擾及政治動盪的國家,特朗普卻堅持強調自己在任總統四年,帶領國家逐步走向成功,相反美國在拜登眼前卻走向崩壞。
在拜登接任總統兩年期間,外界一直盛傳特朗普會宣布捲土重來,參選總統,但最終他選擇延至中期選舉後方宣布參選。縱然共和黨的選舉表現未如理想,但逾百名得到特朗普支持的參選人,當中包括特朗普屬意的阿利桑那州州長嘉里則勝出選舉。
中期選舉前,特朗普在共和黨總候選人的選情一直看俏,而威脅到他的只有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雖然德桑蒂斯曾向金主指不會與特朗普競爭;但德桑蒂斯在中期選舉中意外大勝,令他信心大增之餘,亦令他支持度大增,當中最少一名共和黨金主肯.格里芬表態支持德桑蒂斯競逐總統提名。就算特朗普得到共和黨總統提名,甚至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他仍受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所限,不能在2028年競逐連任。
來源:英國衛報

美國中期選舉投票結束並進行點票,結果陸續公佈。多間傳媒報道,眾議院改選的全部435個議席中,共和黨贏得的議席暫時領先。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共和黨已贏得193席,民主黨就有170席,任何一黨取得超過218席,便足以控制眾議院。

 

參議院方面,兩黨暫時旗鼓相當,100席中改選35席,共和黨暫時失去1席,民主黨贏多1席;連同無需改選的議席,共和黨暫時有47席,民主黨就有48席。

另外有36個州的州長需要改選,共和黨在多個矚目的州份都報捷。其中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的德桑蒂斯成功連任。在已經點算的97%選票中,德桑蒂斯取得近六成選票,拋離民主黨對手約20個百分點。44歲的德桑蒂斯被視為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潛在人選,成為前總統特朗普爭取再次角逐的阻力。他在上屆中期選舉中獲特朗普支持,近年多次批評現任總統拜登的抗疫和移民政策。

另外,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出任白宮發言人的桑德斯,當選阿肯色州州長,是當地歷來首位女州長。共和黨籍的德州州長阿博特亦第成功連任。

民主黨亦成功由共和黨手上奪取兩個州的控制權,包括麻省和馬里蘭州。其中麻省的民主黨候選人希利,將成為當地首位女性及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州長。

不過,民主黨在眾議院議席的選情不容樂觀,弗吉尼亞州其中三個原屬民主黨的議席只能保住一個,有份參與調查去年國會衝擊事件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盧里亞,在弗吉尼亞海灘的選區落敗,她雖然在過去兩屆都成功擊敗共和黨對手,但今屆選區重新劃界,被認為對共和黨人有利。

弗吉尼亞州東南部選區,民主黨魯利亞以近百分之五得票差距,敗於共和黨參議員基格恩斯之下。不過,民主黨在傳統票倉新罕布什爾州,曾擔任州長的哈桑成功保住議席。


俄烏戰事爆發,變相推高英國在內的能源價格,當地通脹亦進一步飆升。數千名民眾當地時間周六(5日),雲集英國首都倫敦市中心,抗議生活成本過高,並要求立即舉行大選。

英國《衛報》報道,今次名為「英國是破碎的」(Britain is Broken)的抗議活動由「反緊縮人民大會」(People’s Assembly Against Austerity)發起,並得到核裁軍運動(CND)、英國聯合工會(Unite)、及環保組織「停止開採石油」(Just Stop Oil)和「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等支持。

「反緊縮人民大會」表示,抗議者要求立即舉行大選,採取行動提高低收入者薪資,並廢除「反工會」的就業法案。

抗議者們冒雨從維多利亞堤岸行進至特拉法加廣場。34歲的抗議者Michelle Uden對表示,他們希望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和保守黨政府下台,要求英國政府為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提供更多資金,並停止私有化NHS。

工黨前領袖科爾賓(Jeremy Corbyn)也與工黨議員加入抗議行列,他說,抗議者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工人權益,英國政府「最終會不得不聽取意見」。

今屆英國議會的任期至2024年12月結束。辛偉誠10月24日在當選新任保守黨黨首後首次發表講話,已表明不會提前舉行大選。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一條行人吊橋當地時間周日(30日)倒塌,數百人跌落河,事故已經造成至少141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當地警方指,救援行動仍持續,死亡人數恐再增加。

 

據悉,事發吊橋長230米,是十九世紀英國殖民管治印度期間建造,早前關閉維修,上周重新向公眾開放。事發當日由於是休假,吊橋附近的人流都較平日多,大批民眾走上吊橋,懷疑橋身不勝負荷突然斷裂。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有落水者緊緊抓住部分橋身,還有影片顯示有落水者游泳到安全地方。當地政府此及後派出船隻救援,印度空軍和海軍亦派出隊伍參與救援。

印度總統穆爾穆及總理莫迪都對死者表示哀悼,慰問家屬及傷者,莫迪表示,已指示地方政府緊急調派救緩隊伍。古吉拉特邦政府表示,會調查事故原因,並會向遇難者家屬發放撫恤金。

新德里電視台曝光的一段影片顯示,事故發生的一天前,有百人聚集在橋樑上瘋狂搖晃,還有人用腳踢橋樑的繩索。印媒分析,此次事故原因可能是橋面負荷超出橋樑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