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卑詩省一間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215具兒童遺骸,總理杜魯多籲天主教需為加國舊日種族滅絕歷史負責。教宗方濟各表示「悲痛」,但未如加國政府所願道歉。

 

加國卑詩省「坎路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舊址,五月被發現埋有大量兒童骨骸事件,在加拿大掀起軒然大波。

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4日承諾加國政府會採取「具體行動」,並要求天主教會負起責任。但方濟各(Pope Francis)演說時,並未正面道歉。

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的禱告會後說:「我對加拿大令人震驚地發現215名孩童骸骨一事,深感悲痛。」

「我和加拿大主教以及加拿大天主教會全體,會與因這起駭人消息受創的加國民眾站在一起。這起事件讓人難過,也讓人對過去的痛苦與折磨有更多了解。」

他呼籲加拿大政界與宗教界領袖合作「把這起悲傷的事件解釋清楚」,開始「和解與療傷」;他也「為悲痛的原住民家族與加拿大社群」祈禱。

但教宗並未應各界要求,直接對此道歉。加國原住民領袖與坎路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的生還者表示,教會應拿出更多作為。

薩斯克其萬省(Saskatchewan)Federation of Sovereign Indigenous Nations領袖卡麥隆(Bobby Cameron)說:「我們都很悲痛和難過,誰不難過?」

 

加拿大聯邦政府為加強同化印第安人,19世紀大舉興建寄宿學校,逾15萬名印第安兒童被迫入讀,學生經常受到懲罰、虐待甚至性侵。至19世紀末,當地已設立139間寄宿學校,坎路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是其中最大型的一間,註冊學生多達500名。過去官方紀錄僅記載校內有50人死亡,校長當年曾懇求更多資金盼給學生溫飽。


F1賽會宣布,原訂十月初舉行的新加坡大獎賽,因應疫情衍生的安全與物流問題,決定取消該項夜間街道賽,是連續第二年取消。

 

新加坡大獎賽副主席Colin Syn說,知道車迷們相隔一年,非常期待F1新加坡大獎賽回歸,但鑑於新加坡政府對現場的限制,「取消今年的大獎賽是必要且安全的,即便連續兩年取消比賽是十分困難的決定。」2021新加坡大獎賽的門票尚未開始發售,而2020年取消的門票原本能夠直接參與2021年的賽事,但由於今年確定停辦,門票將全額退款。

除新加坡站,土耳其和加拿大站同樣被取消,而今屆日本、巴西、墨西哥及澳洲賽情況如何,仍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中國商務部網站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通電話。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進行了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雙方認為發展雙邊貿易非常重要,並就彼此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由當地時間5月21日凌晨2點,即北京/香港時間早上7點起,結束為期11天的武力衝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首度發聲明,呼籲雙方「完全遵守停火」協議。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證實安全內閣一致批准在加沙地帶實現停火。聲明表示,各部長同意接受埃及提出的雙方無條件停火的協議,具體停火時間有待確定。聲明表示,在就是否停火舉行的投票前,安全內閣部長聽取國防部門對今次軍事行動取得成果的匯報。

聯合國安理會籲雙方「完全遵守停火」協議 美國要求刪譴責暴力

法新社報道,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曾要求刪去聯合國安理會聲明草案中,一段涉及譴責暴力的內容,包括「安理會成員國譴責所有對付平民的暴力行為,包括恐怖行為,以及挑釁、煽動與破壞。」

以色列外交部發聲明,將近期暴力事件「全部歸咎於」於哈瑪斯(Hamas)武裝分子,譴責他們對以色列發射數以千計的火箭。

聲明並指,期待國際社會予以譴責,並解除哈瑪斯武裝,確保加沙恢復原狀,亦要防止資金和武器流向恐怖主義。

巴勒斯坦方面暫未有回應。

長達11天的衝突中,加沙受到嚴重破壞,造成最少248人死亡。


民主聯盟基金會星期三(5月5日)發表的全球民調顯示,自詡為「國際民主守護神」的美國,卻在全球被視作對民主的威脅。受訪者認為值得憂慮的程度,超越中國與俄羅斯。

 

該基金會委託Latana民調公司從二月至四月,對53個國家約五萬名受訪者進行的民調發現,64%受訪者認為經濟不平等是對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脅,而在美國,科技巨企被視作威脅民主。

而44%受訪者則擔心美國對他們國家的民主造成威脅,而擔心中國威脅其國家民主的受訪者只有38%,擔心受俄羅斯威脅民主的受訪者只有28%。對美國影響力持壓倒性負面看法的是俄羅斯和中國,其後是歐洲民主國家。


墨西哥城奧利沃斯郊區一段高架鐵路發生坍塌,導致一列駛經的地鐵列車出軌墮地後呈半天吊,並斷成兩截,造成最少23人死亡,70人受傷。

事發當地周一(3日)晚近11時,一列地鐵列車從12號線坍塌路段墜落,直墮橋下車來車往的馬路。

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列車車廂懸掛在倒塌的支架上,救援隊正試圖疏散可能在車上的乘客。

初步報告顯示,當時一輛車撞上高架鐵路的支撐柱,導致高架鐵路坍塌。在其上駛經的地鐵列車隨後墜落至地面,斷成兩截。


日本77歲富豪野崎幸助三年前被發現在家中暴斃,第一嫌疑犯是前AV女優、時年22歲的妻子須藤早貴。早前曾有消息稱,野崎幸助的死因是攝入過多興奮劑。死者身上沒有注射痕跡,被認為是被口服餵食,警方認為須藤早貴嫌疑重大,星期三(28日)將她逮捕。

野崎幸助是和歌山當地知名的紀州富豪。2018年2月野崎幸助迎娶須藤早貴,每個月給女方100萬日圓(約七萬元港元)。夫妻倆才新婚三個月,野崎就有外遇,還和身邊的朋友抱怨:「比起須藤,新女友更好。」並開始考慮離婚。

不料,沒多久野崎幸助就在家中暴斃,讓外界猜測這一切都是須藤早貴的布局。警方調查指出,野崎幸助的死因是攝入過多興奮劑,但由於身上沒有注射痕跡,因此認為他是口服興奮劑,且是被周遭的人餵食,而非自行服用,懷疑須藤早貴下的毒手。不過須藤早貴堅持否認犯案,強調「我每個月都覺得會拿到100萬,怎麼可能會是我做的。」

日媒報道稱,事發前一個月,野崎幸助的愛犬過世,警方之後將解剖狗的遺體,調查是否也有攝入興奮劑,以判斷是否為疑犯犯案前的「實驗」。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間專門收治新冠患者的哈提卜醫院,上周六(24日)晚發生大火,釀成82人死亡及110人受傷。事件引發民眾憤怒,要求衞生部長塔米米下台。

位於巴格達東南部的哈提卜醫院周六(24日)深夜傳出爆炸聲,伴隨冒出大火,迅速擴散至數個樓層。深切治療病房當時有三十名新冠重症患者,牀邊還有數十名親屬陪伴。

伊拉克民防單位指出,哈提卜醫院「並無消防系統,且天花板裝飾造成的大火擴散至高度易燃物」。「大多數遇難者是因必須搬離(病房)被拔掉呼吸器而死亡,其他人則因濃煙窒息而死。」當地電視台引述衞生部門消息人士報道,爆炸原因是院內「氧氣樽儲藏出錯」。

火災在伊拉克社交媒體引發群情激憤,要求衞生部長塔米米下台。他其後已被停職。伊拉克總理卡迪米要求對起火原因展開調查,並要求「二十四小時內」有結果。他並宣告全國哀悼三天。

伊拉克累計新冠確診者突破一百萬,居阿拉伯國家之首;累計死亡病例也已超過一萬五千宗。伊拉克的醫院因數十年來戰事和缺乏投資而老舊不堪,藥品和病牀皆短缺。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將於約2年後開始。 從吉林一號寬幅01星於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影像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千個密密麻麻的圓形核廢水儲水罐在廠區內擺放。 2011年3月11日,在一場特大地震和海嘯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後導致核泄漏。為儲存核污水,東京電力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通過對比2011年03月14日和2021年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圖,可以發現福島核電站3號反應堆附近新增大量核廢水罐。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將於約2年後開始。 從吉林一號寬幅01星於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影像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千個密密麻麻的圓形核廢水儲水罐在廠區內擺放。 2011年3月11日,在一場特大地震和海嘯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後導致核泄漏。為儲存核污水,東京電力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通過對比2011年03月14日和2021年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圖,可以發現福島核電站3號反應堆附近新增大量核廢水罐。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將於約2年後開始。 從吉林一號寬幅01星於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影像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千個密密麻麻的圓形核廢水儲水罐在廠區內擺放。 2011年3月11日,在一場特大地震和海嘯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後導致核泄漏。為儲存核污水,東京電力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通過對比2011年03月14日和2021年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圖,可以發現福島核電站3號反應堆附近新增大量核廢水罐。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將於約2年後開始。 從吉林一號寬幅01星於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影像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上千個密密麻麻的圓形核廢水儲水罐在廠區內擺放。 2011年3月11日,在一場特大地震和海嘯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後導致核泄漏。為儲存核污水,東京電力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通過對比2011年03月14日和2021年04月08日拍攝的衛星圖,可以發現福島核電站3號反應堆附近新增大量核廢水罐。
根據吉林一號衛星​的福島核電站衛星影像,長光衛星遙感工程師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識別到廠區存在42種不同直徑和高度的儲存罐,累計總數量為1182個,可累計存儲體積為1780397.809立方米,可累計存貯重量大約178萬噸。
{{item.text}}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稀釋後排入大海,會於13日召開內閣會議作正式決定。當地輿論認為,此舉勢必引起日本漁民及國際社會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妥善處置福島核電站廢水問題關係到國際公共利益和周邊國家切身利益,日方應該對國際公共利益負責。他又說,為維護國際公共利益和中國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過外交管道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要求日方切實以負責任的態度,審慎對待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

日本全國漁業協會會長岸宏4月7日表示,「反對(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的立場沒有絲毫變化」,重申反對日本政府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設想。2015年,東京電力公司曾向日本全國漁業協會作出「不輕易向海洋排放」的書面保證。

日本福島核事故至今10年多,核污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去年秋天,日本政府曾一度決定將把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但由於各方強烈反對等原因暫時擱置。日本媒體分析稱,日本政府決定排出核污水,原因可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核污水的儲存罐容量即將達到上限。《讀賣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現每天新增140噸「處理水」,估計到2022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上限137萬噸。

菅義偉今年3月在國會答辯時曾就核污水處置問題表示:「不應遲遲不決地擱置下去。將在合適的時間敲定處置方針。」共同社稱,日本政府已朝著最早4月13日召開相關閣僚會議的方向展開調整。保管核污水的儲罐最早明年夏季達到容量極限。雖然政府正在探討排放入海,但擔憂形象受損的漁業人員激烈反對。在菅義偉與岸宏的會晤中,能否得到岸宏的理解是焦點。根據會晤結果,相關閣僚會議的日程有可能微調。

有日本學者指,福島周邊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有日本媒體早前指,東京電力公司稱沒有土地修建新的儲存罐,但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有大量因輻射量過高而不宜居住的區域,這些閑置土地完全可用作新建儲存設施。「核能市民委員會」認為,「大型儲存罐在陸地上保管」或「用灰漿凝固處理」是現有技術下解決核污水問題的最佳方式,可確保核污水在陸地上妥善保管。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