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美國洛杉磯已差不多1年的英國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接受名嘴奧花雲費專訪,指控有英國王室成員涉嫌種族歧視。白金漢宮周二(9日)以女皇名義發聲明,首度回應事件,指女皇及整個皇室對哈里和梅根的經歷感到難過,並稱兩人提到的種族歧視問題令人關注,承諾會私下處理。

英女皇簡短聲明中表示,知悉到哈里與梅根過去幾年所面對的挑戰,皇室感到難過,並稱兩人提到的各種議題令人關注,尤其是種族問題,皇室會嚴肅認真面對並私下解決。聲明最後指出:「哈里、梅根、阿奇永遠是親愛的皇室成員。」


印度性侵問題嚴重。當地媒體報道,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鮑德審理案件時,竟要求性侵疑犯迎娶被害人,以逃避法律制裁,引發印度人權團體抨擊,甚至有民眾連署,要求他辭職。

 

拉吉斯坦省(Rajasthan)官員證實,一名26歲女子到阿爾瓦縣(Alwar)一間警察局投訴丈夫,卻遭負責案件的50多歲警察和警察局副局長,在警局內性侵3次。

印度執政黨政治人物及許多持印度教至上民族主義的高層人士,多數都曾有過「婦女遭性侵可能是未能潔身自愛(如衣著暴露、夜間出門)」的言論與觀念,對解決性侵問題雪上加霜。

印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鮑德(SA Bobde)3月1日在最高法院合議庭審理一名被控性侵女學生的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技術員申請保釋案時,提出要被告娶被害人的建議,遭到女權和民權人士抨擊。

新德里電視台(NDTV)引述上述性侵案被告委任律師說,鮑德告訴他和當事人,如果被告願意娶被害人,法院可以提供協助,否則被告將失業且入獄。

報道引述被告律師說法指出,鮑德當時表示,「我們(最高法院合議庭)沒有強迫你(娶女學生),因為你可能會宣稱法院強迫你娶女學生」。

鮑德上述言論傳出後,立刻引起印度許多女權人士、維權人士、知名作家和藝術家抗議,指責鮑德的言論,等於鼓勵性侵犯以婚姻作為解決性侵案的靈丹妙藥;他們寫信給鮑德,要求他收回相關言論且道歉,甚至還有超過5000人連署,要求鮑德辭職。

鮑德趁國際三八婦女節對外表示,「我們沒有要求性侵案被告娶被害人,我們沒有說出『娶』誰這樣的字眼」;他還強調,最高法院一向給予女性最高的尊重。

許多印度網友仍不買帳,指控鮑德的行為對女性沒有任何尊重,留言要求鮑德下台。


繼英國和德國撤銷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旗下英語新聞頻道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播放牌照後,澳洲公營廣播機構SBS聲稱接獲「人權組織投訴」,周六(6日)起暫停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及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新聞節目,直至完成審視投訴;中方批評是政治迫害,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媒體的正當利益。

澳洲公營廣播機構SBS,每天都有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以及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新聞節目,不過周六開始就會暫停。

SBS在其網站上稱,英國通訊管理局吊銷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在英落地許可證後,一個名為「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的「人權組織」投訴,指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在2013年至2020年播放有關認罪的片段內容,侵犯「人權」和「私隱權」,並通過CCTV-4台和CGTN向全球播放。

SBS發言人表示,目前正審視有關投訴。「由於事件引起高度關注及所涉及材料的複雜性,已決定在對有關服務進行評估的同時,暫停播放來自海外的CGTN和CCTV的新聞簡報。」

而SBS節目World Watch,一向會播放CGTN 15分鐘的英語新聞和CCTV30分鐘的普通話節目。澳洲廣播公司(ABC)5日披露,SBS電視台播放有關新聞節目時,會附上「免責聲明」(disclaimer ),稱其內容不反映SBS的有關準則,內容可能會「令人不安」。

中國外交部批典型政治迫害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SBS決定是典型政治迫害,呼籲有關方面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又稱中方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媒體的正當權利及利益。

上月英國當局吊銷CGTN在當地廣播牌照,指其持牌公司不符合英國廣播法例。不過近期法國當局,向CGTN批出廣播執照,在歐洲跨境電視協議機制下,意味CGTN可以在英國復播。


多位聯合國人權專家稱,美國對中國、俄羅斯、古巴、伊朗、委內瑞拉等多國實施單邊制裁,嚴重侵犯這些國家的人權,呼籲美國全面遵守國際人權條約,防止有關制裁對人權產生負面影響。在北京,外交部星期五(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單邊制裁進一步加劇了貧困、饑餓和不平等,促立即停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聯合國有關人權專家的表態;個別國家罔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罔顧國際法準則,動輒採取單邊制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汪文斌指,實踐一再證明,單邊制裁強烈衝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嚴重破壞受制裁國調動資源、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危及生命權、挑戰自決權、損害發展權,構成對人權的持續性、系統性大規模侵犯。

汪文斌強調,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單邊制裁更是造成了數千萬民眾缺食少藥,危及無數人生命健康,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權利,進一步加劇了貧困、饑餓和不平等。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強制措施,敦促有關國家正視國際社會的正義之聲,立即停止實施單邊的強制措施。


緬甸反政變示威持續,據報軍警周三(3月3日)再以實彈鎮壓示威,至少38人喪生。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伯格納形容,是政變發生以來最血腥的一日。有目擊者指保安部隊發射實彈和橡膠子彈。緬甸救助兒童會表示,最少4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14歲少年。

伯格納形容從緬甸傳出來的片段,畫面令人震撼,又指當地保安部隊人員,似乎在鎮壓行動中採用實彈。從當地記者上傳到社交平台的片段所見,軍警拖行相信已失去知覺的示威者,警察更毆打手無寸鐵的志願醫護人員。另有片段顯示一名示威者被開槍擊中,很可能已命喪街頭。她說詢問過軍火專家,對方看過片段後認為緬甸警察採用衝鋒槍,因此應該是用實彈射擊。她估計政變發生至今,最少已有50人被殺,多人受傷。不只示威者遭到軍警攻擊,義務急救員也被毆打,一段網上影片顯示義務急救員被警方以車子帶走,下車後被警方以槍托重擊頭部多次。

而緬甸救助兒童會表示,最少4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14歲少年,他被一輛經過的軍車上士兵開槍射殺,屍體被丟上貨車載走。而最大城市仰光有大約三百名示威者被扣留。爭取民主的活躍人士矢言今日會發動更多示威,無懼軍方的血腥鎮壓。爭取民主的活躍人士貌桑哈(Maung Saungkha)表示,他們將繼續戰鬥,最終目標要將軍政府趕下台,把他們連根拔起。周四在仰光會舉行多場示威,貌桑哈說:「我們知道會被實彈所殺,但在軍政府底下活著是沒有意思的,所以我們要選擇這條危險道路逃出去。」

伯格納促請國際社會以非常強硬措施回應事件,但指自己與緬甸軍方溝通時對方說早已習慣制裁。

路透社引述目擊者報道,在中部城市蒙育瓦,軍警向示威者開火。當地傳媒報道,至少有4男1女死亡,另外數十人受傷。

據報,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在警方的鎮壓示威者的現場傳出槍聲,一名19歲女子被擊中頭部,另一名37歲男子胸部中槍,二人傷重不治。在最大城市仰光,目擊者指有多人中槍死亡,軍警亦圍捕多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亦譴責緬甸軍方鎮壓示威者,指美國正制訂政策應對。他再次呼籲中國扮演建設性角色,指美國已透過不同管道向中方傳達有關信息。他又關注多名記者在緬甸採訪期間被捕或受襲,要求軍政府立即釋放他們,停止恐嚇和騷擾傳媒。

教宗方濟各亦對緬甸局勢表示傷感,呼籲緬甸當局以對話代替鎮壓,國際社會亦要確保緬甸人民的願望不被扼殺。

聯合國安理會應英國要求,將於周五(5日)召開閉門會議商討緬甸局勢。但由於須要獲成員國一致通過,相信在中國和俄羅斯反對下,安理會難以就採取實際行動達成共識。伯格納呼籲中俄兩國認清軍事政變不單純是緬甸內部事務,更關乎地區穩定。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球王比利在巴西的家鄉接種由中國研製的新冠疫苗,並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上傳一張豎起大拇指的照片,形容是「令人難忘的一天。」

有球王之稱的比利現年80歲,他注射疫苗的當天,也是其所在城市為80至84歲長者接種疫苗的首天。

由於比利行動不便,醫療人員需前往他位於聖保羅州海濱城市瓜魯雅的家中完成。據悉,比利接種的是由中國科興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巴西政府及醫療專家的認可,成為巴西第一款用於廣泛接種的新冠疫苗。

比利在其發布的動態中表示:「今天是令人難忘的一天,我接種了疫苗!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需要遵守規定,保護其他人的生命,因為很多人仍然沒有接種疫苗。請大家好好洗手,並盡可能留在家中。如果必須外出,請不要忘記戴好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如果我們能為他人著想,並幫助其他人,疫情終將成為過去。」

截至當地3月1日,巴西衛生部公布,當地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58萬宗;累計死亡達25萬宗。巴西累計確診病例數僅次於美國和印度,排全球第三,但巴西疫苗接種至1月才啟動。

目前,該國已授權緊急使用兩款新冠疫苗,分別為中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研發的克爾來福新冠疫苗,以及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巴西《環球報》報道,巴西衛生部希望確保今年獲得3.54億劑疫苗,從而為全國83%的人口接種。其中最多的是阿斯利康疫苗(約2.1億劑,當中一半從中國訂購原料生產,一半靠本國原料生產),其次是中國克爾來福疫苗(1億劑),餘下的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獲得。截至目前,巴西主要仍依靠中國疫苗,在本地生產阿斯利康疫苗的進度緩慢。

當地時間2月6日傍晚,首批由中國企業生產的英國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活性成分運抵巴西里約熱內盧。這些原料將用於在巴西本地生產280萬劑疫苗,預計3月中旬可投入使用。

《巴西利亞郵報》稱,克魯茲基金會預計,首批28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預計到3月中旬才可投入使用。未來一個多月內,巴西衛生部下屬的國家衛生監督局還需要對基金會生產的疫苗進行一系列檢驗。

根據中巴雙方簽訂的協議,今年6月底前,中方每個月將為克魯茲基金會提供兩批生產新冠疫苗所需的活性藥物成分。利用這些活性藥物成份,克魯茲基金會將為巴西「新冠肺炎國家免疫接種計劃」生產新冠疫苗。


緬甸軍政府周日(28日)連續第二天鎮壓全國各地的反政變示威,軍警發射實彈、催淚彈等驅散示威民眾,大城市仰光和曼德勒被形容混亂情況「跟戰場一樣」。聯合國稱六個城市至少有18人被殺,30人受傷。

緬甸軍警為遏制國內民眾的社會運動,過去數周對示威者發射橡膠子彈、施放催淚氣和發射水炮,甚至發射實彈。周日情勢惡化,社交媒體Twitter和facebook的照片和影片顯示,軍警一早在最大城市仰光數處發射閃光彈、施放催淚彈及向天開槍驅散示威者,不少民眾遭到暴力襲擊,市中心一片混亂。警察無法驅散群眾後,向民眾發射實彈。數名受傷示威者由同伴救走,行人道遺下血迹。一位匿名醫生說,一名男子胸部中彈,送院後不治。警方在仰光發射震撼彈驅趕一群抗議教師時,一名女教師喪命,她的女兒和同事說,她疑似死於心臟病發。

緬甸自由記者姆拉覺都(譯音)發推文說,軍警隨機向公寓發射子彈,到處都是催淚氣體,許多民眾只好躲進最近的房子內,他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形容周日在仰光的狀況,只能說是「戰場」。在市中心區的二十九歲小學老師艾美喬說:「我們一到,警方就開始射擊。他們沒開口警告,有人受傷,一些老師還躲在鄰居家。」

警察周日凌晨還在仰光一間醫學院外投擲閃光彈,驅散穿着實驗室外套的教師和學生。一個名為「白衣聯盟」的組織說,有五十多名醫護人員被捕。數以百計示威者當天下午拒絕離開,多人在仰光街頭築起障礙物,並高呼口號及唱示威歌曲。在南部沿海樞紐土瓦市,一名醫生義工和當地媒體報道,安全部隊朝集會群眾進逼時,有三人死亡、至少二十人受傷。救護人員瞥紹亨告訴法新社,該三名死者是遭實彈擊斃,傷者則是被橡膠子彈擊中,他說:「可能還有更多人員傷亡,因為一直有傷者進來。」

在更往北的文化之都、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狀況持續惡化,警方在該市發射水炮驅散示威者。獨立媒體《今日緬甸》報道有兩人遇害。該市一名民眾對路透社記者稱,軍警其後再開槍,一名女子頭部中槍死亡。該市民眾馬利納表示,軍警周日一早將市中心的道路用路障圍住,然後開始無差別逮捕路障範圍內的民眾,甚至再度對準民眾開火,因此示威者不再以大隊遊行的方式前進,而是改以十多人小團體分散各處。她說,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抗議人士留在現場不願離去;就她所知,已有六名民眾在混亂中受傷、情況危急,有一人頭部遭到槍擊,而這個人甚至不是示威者。她激動地表示,緬甸人民很需要國際關注緬甸現況。

聯合國人權辦事處說,周日至少有十八人死亡,三十人受傷,令示威者死亡總數升至至少二十人。上周六在全國各地的暴力鎮壓行動則共有四百七十九人被捕。根據「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自發生政變以來,已有超過八百五十人遭到逮捕、指控或判刑。

軍方二月一日發動政變,扣押民選政府實際領袖昂山素姬及多名要員。七十五歲的昂山素姬被控非法進口六部對講機,並被控違反對新冠疫情的自然災害法。


俄羅斯媒體報道,一架從香港飛往西班牙馬德里的波音777客機,在莫斯科成功迫降,無人傷亡。據悉,涉事飛機涉引擎問題而須緊急降落。

涉事客機屬羅西亞航空公司,航班編號FV 4520。客機原定星期四(25日)晚11時20分起飛,11時47分啟航。客機因引擎問題於莫斯科時間早上4時44分,於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緊急降落。

在不足1周的時間內,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一架波音客機發生引擎風扇葉片脱落事件,出問題的也是777機型。

 


緬甸局勢仍然緊張,當地民眾星期五(19日)再上街抗議軍事政變。上周二(9日)示威中一名20歲女示威者頭部中彈,入院留醫十天後不治,成為今次軍事政變中首名喪生的示威者。

 

該名女示威者於上周二(9日)在首都內比都,警方驅散行動中中槍。醫院說,她延至星期五(19日)早上不治。院方一個委員會將檢視有關個案。一名醫生說,將保留死者死因紀錄,並將副本發送給有關當局。

醫生早前表示,X光檢查顯示她中的是實彈;軍方日前證實女子中槍,又指當局將繼續調查事件。

仰光街頭星期五(19日)繼續有民眾集會抗議,要求軍方釋放昂山素姬。

 

緬甸的示威已持續兩星期,緬甸反對派領袖歡迎英加制裁軍方將領,促請國際社會就緬甸局勢加強合作,又號召民眾到歐盟辦事處請願,要求歐盟加入制裁。英國和加拿大的制裁措施包括凍結資產和實施旅遊限制,指有關人士要對當地的軍事政變及侵犯人權負責。

當地組織表示,政變以來有超過520人被拘捕,約44人已獲釋。昂山素姬被加控違反防疫措施,將於3月1日再次出庭應訊。


內地「解放軍報」報道,去年6月中印邊境的軍事衝突中,有4名解放軍死亡。

報道指去年4月以來,印度軍方嚴重違反中印兩國協定,在加勒萬河谷越線修建道路和橋樑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去年6月違背和中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搭設帳篷。中方團長帶領幾名官兵渡河交涉後遭到攻擊,雙方其後爆發衝突,遭印度士兵用鋼管、棍棒和石頭攻擊。中方的增援隊伍其後趕到,將印度士兵擊潰驅離,有效捍衛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