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自己因潰瘍性大腸炎再發作,擔心病情會惡化,影響正確的政治判斷,決定辭職。 安倍會繼續留任首相,直選自民黨選出新總裁。

安倍晉三表示,今年一月身體檢查發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需要以新藥物治,指情況會影響他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安倍近期先後兩度到東京慶應大學醫院檢查身體,引起外界對他健康的疑慮。

安倍為在任時間最長日本首相。他在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及戰後最年輕的首相,但在2007年9月,安倍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 2012年12月,安倍率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第二度出任首相,之後連續執政至今,創下在任時間最長的紀錄。 但在今年6月,安倍在醫院檢查時發現有異常,「潰瘍性大腸炎」症狀加重,在服藥後情況改善,但要在未來一年,繼續接受藥物治療。

 


美國國務院宣布取消一些中國公民的美國簽證,當中包括部分中國國有企業高管。美國給出的理由是有關人士參與南海島礁建設,他們的直系親屬也可能受到簽證限制。

在隨後舉行的吹風會上,有人問及有多少中企高管被限制美國簽證,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是否經常去美國。美國國務院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幾十個人(dozens of)被認定不符合簽證資格。他接著說:「我們能公開說的(細節)有限。」

美國政府早前宣布將包括中國交建五間子公司在內的24間中資企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獲取美國技術,並稱這些企業幫助中國軍方在南海修建人工島。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表示,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開展設施建設,部署必要的國土防禦設施是完全正常,是國際法承認的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權利。中方致力於與東盟各國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近來南海局勢正在趨於平穩,向著積極方向發展,希望有關國家能夠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努力,多做有助於促進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印度西部周一晚(24日)發生5層高公寓建築倒塌意外,造成最少1人死亡,已救出60人。警方與多名官員形容,該棟老舊建築如紙牌屋般倒塌,估計仍有30人失蹤,拯救行動持續。

法馬哈德(Mahad)警方在聲明中說,這棟倒塌建築內有47個住宅單位。馬哈德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距離孟買南面約120公里。印度國家災難應變部隊(National Disaster Response Force)發表聲明說,3支救援隊已帶同特殊設備與搜索犬抵達現場。當局稱,緊急救援人員找到一名被困者的遺體。

當地官員向路透社稱,估計仍有30人失蹤,未清楚事故原因。

印度每年6月至9月都是雨季,不時發生建築物倒塌意外。警員表示,涉事建築建在不穩固的地基上,「像紙牌屋般倒塌,當時情況真的很恐怖」。

(法新社/BBC/中央社)


英國繼續「炒作」香港問題。英國《衛報》旗下《觀察家報》15日報道,英國政府已「藉口」新冠疫情,停止為香港警隊、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海事青年團提供的軍事訓練項目,要留待疫情過後,再檢討是否繼續進行培訓合約。香港警方及後表示暫停派員到境外受訓。

 

英國方面表示,有關決定是出於對新冠疫情的考慮。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宣稱,港區國安法有違《中英聯合聲明》,「威脅」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鑑於新冠疫情的限制,所有針對香港人員的訓練都已暫停,疫情限制解除後,將重新評估對這些項目。」

英國早前多次在武器裝備出口和引渡協議等問題上炒作香港問題。去年7月,英國單方面宣佈暫停向香港出口包括催淚彈在內的人群控制裝備。

而在今年7月20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向下議院提交的聲明中宣佈,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並宣佈對港武器禁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7月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英方有關涉港錯誤言論和舉措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汪文斌強調,中方敦促英方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立即糾正錯誤,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以免進一步損害中英關係。

汪文斌在7月28日的記者會上宣佈,英方將對港司法合作政治化的錯誤行徑,嚴重損害香港特區同英國間開展司法合作的基礎,偏離司法合作維護正義和法治的宗旨。為此,中方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英《移交逃犯協定》,同時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英《刑事司法互助協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弟弟羅伯特周六(15日)於紐約一間醫院病逝,終年71歲。特朗普發表聲明,形容羅伯特不僅是他的弟弟,亦是他的最好朋友,將會非常想念他。

 

羅伯特出生於1948年,比特朗普小兩歲,曾任職於特朗普集團。

白宮官方於14日晚間稱他因病重,入住紐約市一間醫院,特朗普曾前往探望。


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歷史性和平協議,同意關係正常化。事件觸怒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即時召回駐阿聯酋大使抗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這項據協議,指以色列將暫停在部分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殖民計劃。阿聯酋和以色列的代表團,未來幾周會舉行會議,就能源,旅遊,直航,投資,安全,通信和技術等領域簽署雙邊協議。

特朗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發表聯合聲明,指希望這項歷史性突破,將推進中東和平進程。內塔尼亞胡在社交網站表示,這是歷史性一天。而阿聯酋駐美大使在聲明形容,這是外交和中東地區的勝利。


白俄羅斯舉行大選後觸發大規模示威和騷亂。拒絕承認點票結果的反對黨參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已逃亡出國,但群眾的怒火仍未平息,首都明斯克周二(11日)連續第三晚有示威者上街抗議選舉不公。衞生部門指出,連日來的衝突導致200多人受傷,部分傷者情況嚴重,需要動手術。

 

警方周二(11日)嚴密佈防,在明斯克市內各個廣場和大街部署大批警力,但仍無法阻止人群眾集。示威者高叫「可恥」及「白俄羅斯萬歲」口號。防暴警察迅速採取行動,分隔及驅散人群。一些示威者改用其他方式抗爭及表達訴求。

全日有數十人被捕。有人携帶鮮花到早一天一名示威者被手上的爆炸品炸死的地點,以示悼念,但照樣被警察帶走。防暴警察和示威者的衝突持續至入夜後。

有路過的汽車響號,支持抗爭。一些司機把車停在街上,阻檔警車前進。內政部警告,會扣押涉嫌阻路的汽車及向車主提出刑事起訴。

內政部周二(11日)公布的數字顯示,超過2000人涉嫌參加於周一晚和通宵的非法集會,被警方扣查。在連場衝突中,有21名警員受傷,其中5人要送院治療。

已經逃亡到立陶宛與兩名孩子會合的季哈諾夫斯卡婭發表視像講話,向國內的支持者致歉,強調離開國家是她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她敦促支持者遵守法律,避免與警察爆發衝突。

季哈諾夫斯卡婭指出:「我知道許多人都明白我,也會有許多人譴責我,甚至有些人會憎恨我。願上帝不會讓你們經歷我所面對的選擇。」

聯合國周二(11日)對白俄羅斯的暴力衝突升級表示關注,呼籲當局保持克制,尊重人權、民主進程和法治。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早前發生猛烈爆炸後,在空中產生橙色蘑菇雲。有意大利爆破專家指,硝酸銨爆炸時會產生黃色蘑菇雲,與實際情況有別,懷疑爆炸是由軍用導彈燃燒引發。

意大利爆破專家Danilo oppe分析指,現場片段顯示,爆炸時產生的蘑菇雲是橙色,他認為如果純粹讓儲存在港口的2750噸硝酸銨發生爆炸,蘑菇雲顏色理應是黃色。至於第二次爆炸時,可清楚地看到鮮紅色的雲,他指是金屬鋰爆炸的典型特點。由於金屬鋰是軍用導彈的推進劑,專家認為倉庫中有儲存軍備物資。他並估計現場有一個催化劑,才會導致全部一起發生爆炸。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一名前特工貝爾早前也猜測,爆炸如此強烈,可能不只是硝酸銨引致。曾在黎巴嫩工作多年的貝爾,在看過爆炸片後推測稱,第一次爆炸可能是硝酸銨導致,而第二次爆炸出現橙黃色火球,認為明顯是一次「軍事爆炸」,肯定不是硝酸銨導致。他還推測稱發生爆炸的地點可能是軍火庫。

當地時間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劇烈爆炸,已造成至少160人遇難,6000多人受傷,30萬房屋被毀。黎總理哈桑∙迪亞卜5日表示爆炸是儲存在港口的2750噸硝酸銨引起,並決定在貝魯特實施為期兩周的緊急狀態,由軍方監管安全措施。


印度發生10年來最嚴重空難。印度傳媒報道,印度快運航空一架載有近200人的客機,在南部卡利卡特機場降落時衝出跑道,機身斷開兩截,造成最少18人死亡,包括兩名前空軍機師。有報道懷疑肇事原因與惡劣天及跑道短有關。

事客機屬印度快運航空(Air India Express)波音737客機,從阿聯酋迪拜飛往印度卡利卡特,是印度政府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安排接回滯留在波斯灣地區僑民回國的包機。機上載着184名乘客,包括10名兒童,另有6名機組人員。

由於事發時下大雨,機長首次降落時未能成功,第二次降落時飛機衝出跑道,並墜落約10米深山坡,斷成兩截,沒有起火。救援人員到場救出部分乘客,死者包括一名10個月大嬰兒和一名18個月大幼兒。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附近發生猛烈爆炸,大批建築物損毀,房屋倒塌,玻璃破碎。當地衛生部長表示,有很多人受傷。暫時未知爆炸原因,有報道指,爆炸地點是存放煙花等爆炸品的倉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4tqmw_q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