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稱將對價值5000多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下籠罩美國的港口,部分港口的管理人員已經預期面對取消貨運和裁減人手的窘境。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7月28日報道,加州長灘港的執行董事馬里奧•科爾德羅(Mario Cordero)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將改變行業,對港口的就業和國家經濟都有害。
作為全美接收中國進口商品最多的門戶,洛杉磯和長灘的港口在美中貿易戰中首當衝受影響。南加州的港口(包含洛杉磯和長灘港)去年共處理173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貨物,約佔美國進口中國所有商品的三分之一。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共管理328個官方口岸,當中很多都受到美方對中國商品徵稅帶來的衝擊。 2017年,價值50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通過這些口岸入口美國,13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被運往中國。
報道稱,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特朗普政府誤讀「貿易失衡」的影響,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不如對美國造成經濟上的傷害,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卻拿對中貿易逆差作為論據。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加重籌碼,招來中方迅速反擊。
上週,對特朗普要對所有中國商品加稅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直言,「中國不是嚇大的。」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回應,「美方出於國內政治議程的考慮,不惜損害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來之不易的良好環境,不惜影響全球價值鏈上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對外四處挑起和升級貿易摩擦,這種非理性言行極不負責任。這種典型的極限施壓和訛詐的方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中方已多次強調,我們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並將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同時,我們將加強與世界各國貿易夥伴的經貿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原則與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界經濟健康穩定運行。」
報道認為,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動將直接影響港口運營商、航運公司和旗下從業人員。洛杉磯和長灘港預測,共在南加州地區造就100萬個就業職位。去年,兩個港口共經手1450億美元的中國進出口貨物,超過其處理所有貿易的一半。
「因此,任何中國貿易流量的放緩都可能導致裁員,」科爾德羅說,「這還將削減每年約3200億美元的地方和州稅收收入,這些收入來自全國各地港口間的貿易往來。 」
美國各大港口近年經手的中國進口貿易額,最下淡黃色部分為洛杉磯、長灘港的份額。(CNBC)
美國港口管理局協會的主席科特•內格爾(Kurt Nagle)指,目前與中國的貿易額似乎保持高位,由於生產商打算趕加徵關前完成交易,短期內商品出貨,甚至出現激增。
與中國的貿易額通常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出現增長,首先是因為下個月即將開始的返校季(美國商家從8月中旬開始針對學生開學開展的促銷活動,持續到9月),然後是一直持續到12月的假日購物季(萬聖節、感恩節和聖誕節時的促銷活動)。據報道,一些零售商和供應商正在考慮提高訂貨量,以應對未來的關稅上調。
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稱,消費者信心增強、收入上升及當下較低的稅率,零售商料購物季將表現強勁,但如消費者在面臨因更高關稅而價格上漲的商品時,情況可能不復存在。消費性開支佔美國GDP約三分之二,一旦民眾的消費有所減緩,美國的經濟會迅速受到波及。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格雷格•達可預測稱,如果美國對另外4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10%關稅,而中國對所有美國產品徵收25 %的關稅,美國的GDP增長將削減約七成,全球經濟增長將下降0.5%。到2020年,美國GDP的累計損失將達到1個百分點,會有70萬美國人因此失業。
「美國目前的經濟走強可能不過是海市蜃樓,而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恰恰發生在全球增長勢頭正在放緩的時候。」達可稱。
港口管理局協會主席內格爾表示,其成員本來計劃未來五年向基礎設施投資1550億美元,以便港口能夠滿足貿易利益,但擔心在不穩定的貿易環境下進行這種投資,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