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華爾街日報》引述中美兩國官員消息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11月底,在阿根廷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晤,應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

《華爾街日報》指,美國方面,力促今次會面的是財長姆欽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兩人均擔心市場對貿易爭端的反應,數月來一直推動中美展開談判,但未取得成功。庫德洛當地周四在CNBC表示,認為談判總比不談要好,但中方面對美方所提出的要求,反應至今仍未能令人滿意。

白宮近數天通知北京,將繼續推進峰會期間的會面計劃。中國一直希望能通過今次會面,為雙方提供機會,緩解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據悉,會面將安排在11月底,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進行。

今次二十國集團峰會由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和美國財政部負責策劃,而非美國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

美國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差不多是中國輸出美國商品的約一半。有美國企業的高層希望,兩國領導人的峰會能減輕關稅帶來的壓力。他們認為,關稅影響業務,希望特朗普暫停從明年1月1日起,將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的計劃。

美媒消息指不會列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政府和行業官員們稱,預計財政部下周不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將會是雙方關係緩和的又一信號。自年初以來,人民幣已經貶值約6.3%,中國政府一直努力控制人民幣的跌勢,避免過急。


美國財政部周三發布新規定,外國投資者在美國進行涉及美國關鍵技術的投資交易,必須提交政府接受國家安全評估,否則可被判相當於擬定交易金額的罰款。新規定所訂出的罰款額比預期大,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 簡稱CFIUS)審查的交易宗數亦將創下歷來最多。

CFIUS有官員指,將要求外國投資者當涉及27個行業關鍵技術的所有交易時,需要告知委員會,行業包括半導體、電信和防務,擔心交易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技術優勢。

CFIUS早前關注的行業範圍較小,只關注外國投資者獲得美國企業控制性股權的交易,亦無強制性要求提交評估申請。

白宮曾多次批評中國企圖透過投資美國企業以獲取敏感商業機密技術,並迫使在華的美國企業向北京轉移知識產權,進行網絡間諜活動。

美國司法部周三表示,一名中國男子為國家安全部旗下從事間諜工作被捕,被控以從通用電氣航空及其他公司竊取機密,已被引渡至美國。


泰國首都曼谷周日晚發生槍戰,兩幫人在桌球室發生爭執後,於曼谷盛泰樂水門酒店附近持AK-47步槍向對方開火,一批當時正在等候接送車輛的遊客被流彈擊中,最少2死5人受傷,死傷者中包括印度遊客。
救護人員抵現場為傷者進行急救。(Twitter)

事發於當地7日晚約八時半,兩批人從桌球俱樂部走入盛泰樂水門商場停車場一條後巷,打鬥瞬速演變成槍戰,一名印度遊客及老撾人中流彈死亡,另外五人受傷,當中包括印度人、泰國人及老撾人,全部人送院。

警方事後在現場檢獲9毫米、7.62毫米口徑子彈彈殼,相信來自AK-47步槍,正憑閉路電視片段追查幫派下落,暫時未有人被拘捕。

(曼谷郵報/海峽時報)


南韓前總統李明博因貪污、造成國家財產流失和受賄,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宣判15年監禁,罰款130億韓元(約9100萬港元),成為南韓第四位因在任期間涉貪腐行為被判刑的領導人。

南韓近年一系列案件,暴露出政府與主要財閥間關係異常親密,從而揭發政府高層官員和商業領袖捲入貪腐醜聞。

李明博九月時返回首爾的辦公室。

李明博案的焦點之一在於他赦免了被控逃稅的三星董事長,以此換取三星電子為汽車部件公司DAS Corp.支付近600萬美元法律費用。

對李明博是否與DAS有關的爭論持續多年,南韓法院5日裁定,李明博是DAS的實際持有人,並將DAS用作個人資金渠道。


豐田汽車宣布,全球回收約240萬輛油電混合燃料汽車。

汽車生產商豐田周五(5日)表示,今次回收主要涉及2008年10月至2014年11月生產的部分Prius及Auris系列汽車。

豐田稱,在混燃系統出現故障時,在某些罕見情況下,部分汽車可能無法切換到失效安全的駕駛模式,或導致失去動力,並造成熄火。公司九月底時曾在日本接獲三宗相關報告,但未有因此發生事故。

今次已是豐田汽車數個月內第二次的大規模回收。9月份,該公司回收逾100萬輛Prius和混合動力版C-HR跨界SUV。豐田汽車當時表示,組裝過程中的問題,使線路容易出現老化,可能有起火風險。


中美緊張關係升溫,美軍驅逐艦「迪凱特號」早前在南海航行時,被中國導彈驅逐艦「蘭州艦」驅離。美國有線新聞網報道,美軍太平洋艦隊秘密計劃下月,派出船艦和戰機在南海和台海附近進行連串軍事演習,以展示美國可以從多方面迅速打擊對手,為時一星期。

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計劃建議,由美方派遣戰艦及戰機群,通過靠近南海、台灣海峽附近的「自由航行海域」,以證明國際公海領域自由航行的權利,行動屆時會非常接近中國的海軍。

美國國防部官員強調,無意與中方對抗,亦有官員形容演習只屬於構思階段。國防部、太平洋艦隊均拒絕就軍演置評。

美國海軍早前公布相片,以圖證明美軍驅逐艦「迪凱特號」早前在南海航行時,被中國導彈驅逐艦「蘭州艦」驅離。

中美外交安全對話推遲  中方:應美方要求

隨著中美兩國在軍事及貿易爭持不下之際,中方上月拒絕美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USS Wasp)本月訪問香港的申請,而原定本月中舉行的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亦要押後。

中國被指拒絕美艦訪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對美國軍艦訪問香港的請求,中方一直根據主權原則和具體情況,逐案進行審批。至於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中方重申是應美方要求,批評有報道指是中方提出推遲會議,完全是歪曲事實、別有用心、極不負責任,中方強烈不滿,促請有關方面停止無中生有、散布謠言。


三位學者憑著對激光物理學領域上的「突破性發明」研究,獲頒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者分別為美國學者阿什基恩(Arthur Ashkin)、法國學者穆魯(Gerard Mourou)及加拿大學者史特蘭(Donna Strickland),至於史特蘭則成為歷來第三位物理學獎女得主。

阿什基恩研發的光鑷技術,可以激光光束像手指般抓住粒子、原子和分子,而光學鑷子更可用於檢查、操控病毒、細菌和其他活細胞,同時不用接觸或破壞這些對象。

至於穆魯及史特蘭則發明高強度超短激光脈衝,被稱為啁啾脈衝放大技術,這種激光脈衝可成為最精準的切割刀,用於矯視、光刻儲存資料和製造植入血管支架等,光是目前應用於激光矯視,每年已令全球數百萬人受惠。

 

 


印尼周二(2日)早上先後發生兩次強度黎克特制約六級的淺層地震,震央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暫未有傷亡或損毀報告。至於東部蘇拉威西上周五(28日)觸發海嘯的7.5級地震,死亡人數上升至最少1234人。
印尼重災區經歷強震及海嘯後有如廢墟。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資料顯示,印尼南部周二上午接連發生5次規模達黎克特制5.0級以上的地震,震央分別在望加錫海峽與松巴島附近。

至於距離松巴島約1600公里的蘇拉威西島,上周五發生地震及海嘯三天後,當地媒體引述政府消息指,最少1234人死亡,大部分死者來自重災區帕盧市,當局繼續在瓦礫中搜救死傷者期間傳來好消息,成功從一座倒塌建築物中拯救出一名38歲男子,他被救出時清醒。

聯合國表示,當地最少19萬人急需協助。

災區中至少三座拘留設施共1200多人不知所終,相信絕大部分已逃獄,未知當中是否有囚犯死於地震。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指控中國企圖干預十一月的美國中期選舉,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強調,中國沒有亦從未干涉別國內政,不接受任何對中國的無端指摘。

聯合國安理會會議,原定討論伊朗和阻止大殺傷力核武議題,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會上指由於中美貿易糾紛升級,北京不希望他和共和黨得勢,因此試圖干預美國2018年的中期選舉,但無提及有關證據。

王毅:中國從不干涉別國內政

在場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一臉冷漠,並聳了聳肩。他稱,中國歷來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屬中國的外交傳統,也獲國際社會普遍讚譽,不接受任何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呼籲其他國家也能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不得干涉別國的內政。

特朗普指習近平或不再是朋友

另外,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特朗普曾多次稱呼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朋友,但他這天改了口風,指可能習已不再是(朋友)。

特朗普周二在第二次聯合國大會演講中稱,非常尊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但他警告稱貿易失衡是不可接受的,又指中國的市場扭曲以及行為方式讓人無法容忍。

 

 


南北韓領袖在平壤會面,簽署共同宣言,北韓同意徹底拆除東倉里導彈發射場,批准外國核查人員視察導彈試驗場,雙方又簽署軍事協議,承諾在海、陸邊境建立緩衝區,暫停針對對方的軍演,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北韓指如美國採取符合美朝新加坡首腦會談的相應措施,平壤亦會進一步釋出善意,包括拆除寧邊核設施。北韓領袖金正恩最快今年內到訪南韓首爾,兩韓領導人周四(20日)會前往白頭山,美國總統特朗普形容峰會成果令人興奮。

兩韓首腦周三在平壤展開峰會的第二天,北韓領袖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私下會晤一小時後簽署文件,並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二人均重申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

北韓或願永久關寧邊核濃縮設施

根據協議,北韓將容許外部核查人員和專家,見證拆除西海衛星發射場。有近月的商業衛星圖像顯示,北韓曾拆除發射場的設施。南北韓亦表示,北韓將永久關閉寧邊核濃縮設施,但前提為美國需採取相應措施,履行6月美朝簽署的協議條款。

在美國華盛頓,總統特朗普午夜連發兩條貼文,形容兩韓會面結果非常令人興奮,暗示對目前的外交進展感到樂觀。

美國和北韓間的談判早前一度停滯不前,影響到本周舉行的兩韓峰會。美國堅持認為,北韓需先在廢除核武和導彈計劃方面採取具體行動,再願意進行進一步外交行動,但北韓則指責美國在正式簽署結束朝鮮戰爭的協定方面拖沓不前。資料顯示,1950至53年的朝鮮戰爭以簽署停戰協議結束,但一直未有簽署正式的和平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