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離世的自由黨創黨主席、前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他的家人星期五下午(26日)在灣仔會展舉行追悼會。

會場中間置有李鵬飛遺照,背景板以白色為主題,寫上「懷念李鵬飛先生」字眼。台的兩旁放有特首林鄭月娥及三名司長的花牌,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前特首曾蔭權夫婦等亦有送花牌致哀。

 

https://youtu.be/P7yKGfWRiVw


香港數名反黑組警員疑涉監守自盜1.6億元冰毒案被捕,再引起公眾對警員操守的關注。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三(24日)表示, 過去5年共6名正規警務人員,因干犯毒品相關罪行被捕,當中3人罪成。他認為,個別人員的違紀違法行為,並不代表警隊的價值觀,不應因為極少個別個案,抹殺其他警員的付出。

https://youtu.be/Kon4iqZ2KNk

 


全國人大常委會正草擬「港區國安法」,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三(24日)表示,根據人大常委的決定,通過草案後,在香港就會公布生效,成為香港法律。李家超又指草案說明當中提及,有關執法部門要做的工作,要視乎最後的條文正式寫法。

 

https://youtu.be/Kon4iqZ2KNk


「生態海岸線」

香港環境局局長  黃錦星

 

 

全球宜居城市之中,溫哥華及悉尼等城市均支持「生態海岸線」的環保創新技術,香港近年亦參與其中,好讓城市環境與自然生態更和諧共融,配合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政策新浪潮。

生態海岸線的應用,澳州悉尼市巴蘭加魯保護區是著名例子之一,保育成效顯著。

 

何謂「生態海岸線」?就是將生態概念融入海堤設計的多贏方略。當中,海堤建造要擔當保護海岸的功能,而生態海岸線的概念是給予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更「宜居」的海堤環境,以加強生物多樣性。

生態海岸「試水」有三

各處海岸各處堤,因應香港不同的地理環境,政府聯同大學進行本地「生態海岸線」的可行性研究。由東至西,分別在西貢、沙田和屯門放置多樣生態海岸設施作「實地」試點,研究在本港各式水體,包括分屬海洋性、半開放和河口性水域,以生態海岸線模式促進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成效。

 

港府聯同大學進行生態海岸線實地試驗,研究促進生物多樣性。

 

以沙田馬料水為例,臨近吐露港,屬半開放水域,於放置生態海岸線設施後第四季的初步監察數據顯示,眾魚蟹螺等海洋物種的反應是踴躍的,令研究團隊雀躍!數據反映,在部份「生態海堤」組件上錄得的生物品種,與附近對照海堤岩石上所錄得的相比,整體增加了15種之多!當中包括魚類兩種、蟹類及螺類各三種等。土木工程署署長及同事帶我現場視察,我樂見此環保創新工作初見成果。

 

早前,與土木工程署署長劉俊傑工程師(右)及其同事Jason(中),視察馬料水生態海岸線試點,黃錦星樂見政府部門環保創新。

生態海岸「四寶」設計

2019年初,政府在馬料水先行先試,逐步安放生態海岸線相關裝置,當中設計了四種組件,包括生態海牆磚、生態水立方、潮汐池以及殖蠔籃。我戲稱它們為生態海岸「四寶」,而其實地環境監察為期兩年,這些「生態小屋」歡迎魚螺蟹藻等海岸物種多多留戀!

生態海岸「四寶」要有外在美,也要內在美。若要締造生態宜居安樂窩,需要學者、業界及政府同事等協作創新,為生物多樣性創造合適的外在生境條件,例如水份、濕度、溫度、酸鹼度、表面粗糙程度等研究。

 

在馬料水先行先試生態海岸線,設計了四種組件,黃錦星稱之為生態海岸「四寶」,歡迎魚螺蟹藻等海岸物種多多留戀!
生態海岸「四寶」在馬料水的初步監察顯示,錄得的生物品種相比附近海堤岩石,整體多15種。

 

內在美方面,研究團隊重視生態保育的同時,不忘惜物減廢。例如,在製造上述生態磚塊的選材上,考慮轉廢為材,包括 T·PARK (污泥處理設施) 轉廢為能後的灰燼和浚挖海床後的海泥,加入混凝土中製成環保生態磚塊,有助減輕堆填區的負荷。

生態海岸「親水」有計

計劃之中,土木工程拓展署將在東涌東擴展區引入生態海岸線,以保護該區海堤的同時,為海洋生境締造沿岸的「宜居」生境,從而提升當中的生物多樣性,兼且打造富親水文化的海濱公共空間。

另一計劃,是環保署自家基建項目,為石鼓洲旁的轉廢為能設施。當中,一段長約360米的海牆將化身生態海岸線,結合共約500處「生態孔洞」,模擬天然海岸線的狀態,而孔洞的大小好讓該水域的魚類及貝介類於此生活,其他不同生物亦可依附生長繁衍。孔洞為各種礁岩生物提供棲息地,讓容易受大浪和急流影響的生物給予庇護,預計將吸引海蝦、石蠔以至珊瑚等物種聚居,豐富其生物多樣性。

談到感受,署長對「生態海岸線」能夠促進創新及有序地落實,須多謝同事、學界及業界的相互協作,與及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而工程部門同事,均對能夠參與創新又環保項目表示非常興奮!

總括而言,生態海岸線的研究及計劃,以科學為本,步步踏浪前行,積累更多本港實在經驗及數據,可裨益香港及至鄰近地區的沿海生態。

 

香港首份城市級《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四大行動範疇之一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政府推動生態海岸線就是近例之一。
早前黃錦星與同事往外島「地盤」,視察環保署轉廢為能基建的進展。當中,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包括了海堤的「生態孔洞」設計。

環保藍圖

環境保護,重點挑戰有多方面。2013至2017年間,政府相繼訂立環保藍圖,涵蓋空氣質素、廢物管理、都市節能、氣候行動及生物多樣性,並且跨部門推動落實各行動藍圖。當中,香港首份城市級《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於2016年公布,英文名為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簡稱BSAP。

BSAP旨於加強保育生物多樣性,支持可持續發展,行動範疇分為四大方面:

– 加強保育措施
(如優化郊野公園、海岸公園等)

– 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如政府相關決策局及部門在其業務中納入對生物多樣
性的考慮)

– 增進知識
(如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及資助研究等)

– 推動社會參與
(如提升市民及各界別對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及生活習慣
改變)

BSAP由環境局牽頭,推動相關決策局及部門、聯同社會各界持份者,共同有序地落實保育藍圖內的各項工作。而生態海岸線,就是政府部門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近例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制訂《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一(22日)在北京舉行的「財新夏季峰會」論壇上發表視像講話,指《港區國安法》讓香港重回「一國兩制」的軌道,形容為「事在必行、不容有失」。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16日)參與行政會議前,重申《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合憲及符合情理,強調國家安全凌駕於國際公約所保障的個人自由。她並呼籲,近日仍用一向手段妖魔化、污名化立法工作的反對人士停手,不要與廣大市民為敵。


今年香港《財政預算案》宣布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港元,香港特區政府星期一(8日)公布有關安排,6月21日起開始接受登記,最快7月8日收到款項。

港府公布,6月21日早上7時起,可在21間銀行的網站做電子登記,只要在六月底前登記,一萬元最快於七月八日直接存入戶口,如果七月起才登記,大約一星期就能收錢。

香港市民亦可以用書面登記,選擇收支票或自動轉帳到戶口,但要按年齡分三個組別分階段登記,6月15日起先到指定網站下載電子表格,或到郵局、銀行分行等領取表格。

片段:香港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