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表示,反修例事件以來,違法示威者暴力程度不斷升級,批評社會上有部分人將暴力行為英雄化,浪漫化,推人去犯法,自己則坐享政治紅利。

鄧炳強又指,連月來有暴徒使用爆炸品,罔顧市民性命,本質上已有「本土恐怖主義」元素,認為目前香港面對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廣大市民不應包庇極端暴力行為及視而不見,一定要發聲及齊聲譴責。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以宣傳及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活動致辭時表示,對任何危國家安全問題上,政府不會視若無睹,港府會就基本法23條立法創造有利條件,強調不會逃避。他又說,根據中國國家安全法,特區有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正致力打擊本土恐怖主義的萌芽。

李家超接受專訪時表示,去年7月警方搜獲自製的烈性炸藥成「第一個警號」,之後本港發生多宗炸彈案,其中一宗於學校附近搜獲約10公斤土製炸彈,殺傷力足以使建築物倒塌。

李家超提及,今年初有3宗爆炸品案件於7日內發生,批評有人意圖脅迫政府改變政策,手法與外國的本土恐怖主義相似,已要求各執法部門,加強情報搜集,防止本土恐怖主義滋生。

他又指,現時在國家及本港安全問題上有兩點比較關注,包括港獨及本土恐怖主義萌芽。他提到在2018年引用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於香港運作一事,李家超指,該黨宣揚港獨主張,明顯危害國家安全,形容是向社會發出嚴正訊息,特區政府對港獨零容忍,對於社會上仍有人鼓吹港獨,李家超指,會留意所有情況,如有違法行為,會按香港法律處理。

李家超說,香港未就《基本法》23條立法,形容是特區政府的空白,但要在本地立法就要獲立法會通過,會繼續努力創造有利立法的社會環境。他又指,港府可引用《聯合國反恐措施條例》,指明哪些人是恐怖分子,凍結他們的財產或禁止他人向恐怖分子提供資產等,認為市民要正確了解基本法,反對港獨,保障社會安寧。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15日就「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他指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不完善,不少人的國家安全觀念薄弱,相信要制定或修改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

駱惠寧認為,在香港回歸祖國近23年,國家安全始終是短板,這個短板在關鍵時刻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而近幾年來外部勢力對香港事務深度干預,更凸顯了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建設的重要性,相信要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層面下功夫,該制定的制定,該修改的修改,該激活的激活,該執行的執行,決不能讓香港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

駱惠寧亦指出,反修例事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認為應對危及香港法治的示威者零容忍。他又表示,香港全部市民均要同心抗疫,反對「攬炒」。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站15日開通,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短片訪問中表示,港人對國際關係觀念尤其薄弱,舉例稱無人理會美國和西方國家與香港反對派在回歸後關係的重大和根本變化,更無人理會造成的國家安全問題。

梁振英稱,回歸前美國不重視香港反對派,回歸後反對派在英美登堂入室,原因是反對派已變成英美對華較勁的棋子。

他點名提到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去年訪美,獲美國副總統、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接見,而至今沒有人提出黎智英是中國人、英國人或美國人的問題,是明顯例子。他認為,香港社會對這種現象無動於衷,值得深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15日起運作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二零二零」網站上致辭,稱香港過去一年的社會事件,令社會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更深的體會。她說,香港有憲制責任維護國家安全,而國家安全亦關乎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特區政府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林鄭表示,去年出現大量暴力事件,挑戰香港的法治,危害市民的安全,更出現了極端化、近乎恐怖主義的行徑,包括自製炸彈、私藏槍械、襲擊警務人員等;而在社交媒體上散播大量的冷血和仇恨言論,令人身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脅,認為這些違法活動若未能有效遏制,將有可能提升到危害國家安全的層面。

她強調,香港特區政府堅定地維護香港自身的安全和穩定,不單是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也是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而處理去年重大危機時,一直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堅守「一國兩制」方針和維護《基本法》;二是尊重和維護法治;三是保護香港的制度優勢。執法部門和檢控機關會繼續嚴正執法,維持社會秩序和安寧,讓香港回復為一個安全城市。

林鄭認為,要貫徹落實大眾維護國家安全,教育、宣傳和推廣至為重要。她期望用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設立的契機,透過特區政府、學校和各團體的共同努力,鼓勵香港市民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思考如何進一步維護國家安全。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時指出,近年香港發生的違法佔中事件及反修例風波等,顯示對抗中央政權的行為逐漸顯性化、浮現各樣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認為社會應支持港府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

譚惠珠表示,香港回歸23年,一些隱蔽反對「一國兩制」、對抗中央政權的行為,逐漸顯性化,特別是近年出現的佔中事件、港獨分子參選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以及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風波,此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浮現,認為就算香港未能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政府也按現有法律規範下,堅決執法,維護香港社會穩定,遏止鼓吹「港獨」等非法行為,不能讓香港成為一個在國家安全上不設防的地區。

她又指,有跡象顯示,有外部勢力滲透香港政治活動,有國家甚至動用其國內立法手段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這些舉動都表現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講的「三條底線」全部有所觸碰。她說,為了國家安全,以及港人的福祉和長治久安,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必要,同時應支持基本法第23條立法。

 


香港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星期二(7日)討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在新財政年度的預算開支。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表示,政府至今未刊憲,公布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提名期及選舉日日期,是要密切審視疫情發展,就好像去年在社會事件下舉行區議會選舉一樣,作出相應安排。


香港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星期二(7日)開會,審核新一年度財務預算,多名議員及傳媒關注及追問反修例事件隔中被捕人士及禁聚令問題。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解釋,新規例列明只要參與、聚集,及提供場所予一個4人以上的公眾聚集,均算違法。她沒有評論已下半閘的酒吧,是否屬於公眾場所,鄭若驊又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