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已有數千商戶響應發起罷課、罷市、罷工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11日)反問,企業、學校、機構、工會或家長,鼓吹這些激烈行為,對香港社會有甚麼好處,又指近年的法庭裁決可見,違法會有後果。林鄭月娥表示,作為行政長官,不單要向行政機關負責,也要向整個特區負責,她仍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對社會非常負責任的工作。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持續,香港交易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相信,中美貿易摩擦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又指「解鈴還需繫鈴人」,稱兩國需要繼續就金錢、貿易行為和其他因素三方面談判,了解雙方需求,以達至協議。

李小加星期四(30日)出席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時致辭,指中國能輕易解決金錢問題,內地亦可以慢慢改變貿易上的「壞習慣」,不過,如果美國想干涉甚至監管中國其他事務則沒有必要,指一切跟美國無關,他又指,中美貿易戰可能使企業對業務發展前景作考慮,包括留守中國、香港或到美國。李小加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香港亦有面向中國市場的優勢,他並以「家」比喻香港,指港交所隨時歡迎曾到外國發展的企業回流發展。


中美貿易談判未有進展,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指,中美貿易戰對所有國家均有影響,沒有人會因此受惠,希望中美兩國保持有建設性的對話,並盡快達成協議。他又提到,原先所有人都期望貿易戰能在五月前解決,但情況不如預期,希望各國能保持多邊貿易主義,而非貿易保護主義。

劉怡翔星期四(30日)出席中國私募投資高峰會致辭時指出,中國現時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去年經濟增長6.6%,今年首季亦錄得6.4%增長,反映內地首四個月經濟仍然保持穩健,但他認為,貿易戰升溫影響全球經濟,更有可能在未來拉低全球經濟增長0.3%。

另外,他又提到,港府致力推動綠色金融,早前成功發售10億美元、為期五年的綠色債券,並獲超額認購三倍,反應不錯,當局將持續推動。


 

香港特區政府擬修訂《逃犯條例》,繼續引起國際傳媒關注,路透社報道,部分香港法官對政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深感不安,認為是不可行。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星期三(29日),強調法庭有既定程序處理移交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