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東張西望》追討女兒從銀行提走450萬元積蓄而聲名大噪的何伯,繼周日(25日)向乘客噴殺蟲水被捕後,今日(30日)早上8時29分,何伯及何太在屯門菁田邨菁信樓住所發生爭執,兩人互相襲擊,雙雙涉傷人罪被捕。

警方於今早約8時半接獲屯門菁田邨菁信樓住客報案,指在電梯大堂發現一對男女全身染血。警員趕抵現場後,發現一名年約七十多歲的男子頭部、頸部及手指受傷,而一名女子則後腦位置有被利器割傷的刀傷,兩人皆血跡斑斑。救護人員到場後,將意識清醒的兩人送往屯門醫院治理。

初步調查顯示,事件起因疑為感情問題,何伯與何太在爭執期間,使用利器互相襲擊,導致雙方均受傷流血。

消息指,何太收拾行李準備離家擬自行返內地,她步出門口後,何伯追上,二人發生爭吵,期間何伯取出萬用摺刀割傷何太後腦位置,何太大叫救命,咬傷丈夫手指還擊,驚動鄰居報警。警方調查後,何伯何太涉嫌傷人同被捕,二人清醒獲送院救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來港出席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包括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柬埔寨、委內瑞拉及古巴等國家代表逐一簽署。王毅致辭表示,香港回歸本身就是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成功範例,又指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營商環境便利、法治高度發達、兼具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的優勢,在國際調解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今早(30日)於香港灣仔君悅酒店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並簽署公約。出席簽署儀式的共有32個國家代表成為國際調解院的創始人,亦有50多個國家及將近20個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出席並見證儀式。

國際調解院作為國際法治創新之舉

王毅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聯合國成立80周年,「五湖四海來到這裡為了共同目標,推動和平解決爭端,促進各國友好合作」,他強調,「聯合國憲章開張名義強調各國應和平共處,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面對百年變局的今天,王毅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指出,國家出現爭端是正常,應通過對話協商方式凝聚共識、合作共贏態度促進發展。中國將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問題解決之道,為各國矛盾化解分歧。

他續指,「國際調解院作為國際法治創新之舉,在國際關係上具有重要意義」。調解院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明確指明調解是解決國際爭端的優先方法之一,國際調解院根據各方意願,調解國家間、國家與投資者、國家商務的爭議,填補國際調解機制的空白,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法治公共產品,超越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香港具得天獨厚條件

王毅並強調香港的獨特性,「香港回歸本身就是和平解決爭端的成功範例」,「一國兩制」取得的成功是香港的繁榮穩定,展現光明前景,香港背靠祖國連同世界,營商環境便利、法治高度發達,兼具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優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王毅感謝特區政府對調解院籌辦的大力支持,「相信調解院這顆新星將與東方之珠共同成長,交相輝映。」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支持國際調解院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調解服務,積極推動充滿活力的調解文化,更已將在所有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列為一般政策,亦正加強有關本地調解專業資格認可及紀律事宜的制度。

李家超說中國一直倡導公平和團結,「和而不同」的中華美德深深植根社會文化。儘管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但仍相互尊重的價值觀,對調解事業、對國際調解院,以至對尋求以合作化解衝突的世界各國都至關重要。

李家超又說香港透過一流的專業服務,為跨境投資和經濟活動作出貢獻。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讓香港具備優厚條件,成為國際調解院這個重要組織的總部。

提升全球南方的發言權

王毅期待各簽署國儘快批准公約,歡迎更多國家積極加入,呼籲讓「我們秉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堅持自願參與、平等決策、共同受益,尊重各國合理關切。」此外,他冀弘揚調解文化,儘快建立自主靈活、務實高效、國際領先的調解機制,增強發展中國家參與度,推動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向公平、普惠方向發展,提升全球南方在國際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韓國海軍一架P-3CK海上巡邏機昨午(29日)1時43分左右在慶尚北道浦項市南區墜毀並引起山火,機上4人全部遇難。南韓海軍消息指,巡邏機事發前與控制塔人員正常溝通,正調查有無涉及鳥擊或亂流等外力因素。

事故現場的相片在社交媒體流傳,顯示山區火光沖天。

海軍相關人士透露,巡邏機事發前從浦項起飛,前往浦項海軍航空司令部進行升降訓練,原訂當天要接受三次訓練,昨下午1時43分起飛後順利完成首次飛行任務,當進行第二次訓練右轉盤旋過程中,於1時49分墜落基地附近一座山上。

調查指,失事軍機與控制塔最後一次通話在事發一分鐘前(下午1時48分)進行,當時機上人員未提及任何緊急情況。飛機當天飛行路線與平時一致,浦項基地天氣良好。

海軍相關人士表示,將綜合分析控制塔記錄的航道資料、失事軍機語音記錄及殘骸,查明事故。海軍計劃將飛機殘骸移送至海軍航空司令部,並與民間專家聯合開展調查。

 


廣東河源源城區下午1時許發生4.3級地震,遠至香港有最少十人報告感受到今次地震,震動維持數秒。

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廣東河源下午1時17分發生4.3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73度,東經114.71度附近,即廣州之東北偏東約160公里(即距香港之東北偏北約17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國家地震科學數據中心、中國地震台網均公布探測到河源發生3.5級地震。

香港天文台表示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受到地震,而震動歷時數秒。初步分析顯示香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青馬大橋九龍方向往屯門方向支路,昨日(5月27日)下午近4時半發生驚險車禍。一部白色私家車疑錯過切線,至分叉路口急扭軚時意外撞壆,撞擊力慣性加上石壆斜面,涉事車輛有如炮彈飛車後墮地,幸車上兩人受輕傷。

網上圖片所見,私家車意外後損毀嚴重,車身扭曲,擋風玻璃爆裂,雜物散落附近一地,車上一男一女清醒,於附近石壆等候救援。

網上流傳車Cam片段拍攝到事發前後一刻,可見當時私家車沿青馬大橋最右線往九龍方向行駛,至交匯處前突然連切兩線,疑試圖修正方向,擬駛入往屯門方向支路,惟直撼向路中心防撞欄。車輛如剷上跳台般「砲彈飛車」式騰空打兩個觔斗,再重重墮地,幸未波及其他車輛。事故後現場交通一度受阻,至下午5時許重開,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近日有身在英國的港男透過社交平台,自爆離港前向銀行申請一筆不小的借貸,以助自己展開英國新生活,此舉引起大批網民負評,認為事主不負責任,更揚言會影響入籍英國。

港男向銀行借錢 夾帶私逃移英

一名移英港男日前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有人問我點解可以有幾百萬拎過嚟英國」,其後自爆在離開香港前,已向銀行借取一筆不小的貸款,聲稱作為展開前往英國的「生活費用」,結果離港後到過不少國家旅遊,並一去不返。不少人認為做法有如捲款潛逃,港男理直氣壯否認詐騙,強調「銀行本身係要承受呢啲風險」,他坦言「唔覺得有問題」,又霸氣回覆「唔畀入籍其實都唔緊要,唔返香港就得」。

他又強調,自己選擇離開香港到英國,是出於對未來判斷和個人選擇:「世界那麼大,為什麼我不能為自己尋找更好的可能性?」 面對旁人指責其不負責任做法,港男反駁世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銀行擁有足夠資源去管理及分擔相關風險,揚言自己「只是利用了我手上的機會,做咗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天水圍廈村一個物流中心貨倉中午發生火警,火勢一小時後升為三級。火警中一人送往屯門醫院治理。

火警下午12時40分發生,並於下午1時33分升為3級。網上流傳片段顯示,物流中心的單層倉庫起火,全層幾陷入火海,冒出大量黑色濃煙。據悉,濃煙遠至深圳清晰可見,有當地網民反映聞到刺鼻氣味。消防員在現場開喉灌救時,有私家車被駛走避險。

消防員正動用兩條喉及兩隊煙帽隊灌救。

消防提醒,如市民受到隨風飄散的煙霧和異味影響,應關閉門窗及保持鎮定。

 

 


 

英超球隊利物浦在聯賽中奪得冠軍的慶祝遊行發生嚴重車禍,一輛車衝入人群,撞向參與慶祝的民眾,造成最少數十人受傷,其中27人送院,涉事53歲男司機被拘捕。警方初步認為事件不涉及恐怖主義。

事發地點位於市中心水街(Water Street),正值當地球隊舉行奪冠遊行,數以千計球迷湧上街頭慶祝。據目擊者表示,事發突然,眾人四散逃避,有多人被撞倒在地,現場一度陷入混亂。

利物浦事發後發表聲明指出,正與默西賽德郡警方保持直接聯繫,並強調:「我們的心與受到這起嚴重事件影響的人同在,並為他們祈禱。我們將持續全力支援緊急服務與當地相關單位。」

當地緊急服務單位迅速趕抵現場,傷者已被送往附近醫院治療,其中部分人傷勢嚴重。警方並呼籲目擊民眾提供相關資訊,以協助釐清事件經過。


中國國家電影局印發通知稱,鼓勵香港、澳門的服務提供者在內地投資設立電影製作公司,開展電影製作業務。

通知指,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既有港澳投資企業可在其經營範圍中辦理相應增項,開展電影製作業務。規定自公布日起施行。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5月25日)起訪問越南,其搭乘的專機抵達河內機場,當媒體鏡頭對凖艙門,打算拍下馬克龍伉儷步出機艙的一刻,卻意外地拍到夫人布麗吉特(Brigitte Macron)用手打中馬克龍的臉部,引起網民熱議,懷疑兩人感情生變。馬克龍事後否認,又稱兩人只是開玩笑。總統府形容是夫妻間的玩鬧,並指馬克龍同布麗吉特2007年結婚以來一直恩愛。

片段見到機艙門打開後,馬克龍被身穿紅衣的人用手拍打鼻及臉部,他被推開後發現艙門已打開,隨即向機外揮手。兩人隨後一同下機,馬克龍示意妻子牽手同行,但布麗吉特未予理會,只握著扶手。馬克龍事後解釋當時是和妻子開玩笑,沒甚麼大不了,不用過分解讀。

愛麗舍宮官員指,馬克龍夫婦是在訪問開始前最後一次的放鬆,是親密時刻。

15歲馬克龍譜師生戀
馬克龍與妻子的愛情向來備受傳媒關注,兩人年紀相差24歲,47歲的馬克龍與72歲妻子布麗吉特在學校相識,當時39歲的布麗吉特在法國一間天主教小學擔任話劇老師,作為學生、年僅15歲的馬克龍在試鏡會上與她邂逅。

父母得知兒子戀上比他大24年的老師後,將他送往巴黎的高中讀書,但兩人並未因此而分開,至2007年結婚,婚後雖無子女,但布麗吉特之前所生的子女、7個孫子女都是他的家人。

兩人結婚18年,恩愛如初,任何場合二人都會相互陪伴,一同出席。對於這段曾不被看好的愛情,馬克龍曾表示:「我知道我們是不太普通的一對,我不喜歡這樣形容,但我們的確是存在的。我們都知道,彼此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法方今(26日)與越南簽署多項協議,包含20架空中巴士飛機採購合約,並涵蓋核能合作、鐵路、空中巴士的地球觀測衛星,以及賽諾菲(Sanofi)的疫苗等。法國曾統治越南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