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業坤(坤哥)為《慈善星輝仁濟夜》擔任表演嘉賓。今年對坤哥特別有紀念性,事關是他的眼鏡起霧10周年,他笑說:「我在2015年4月18日推出第一首單曲《原來她不夠愛我》,一轉眼就10年,今年會搞小型巡迴演唱會,第一站去完廣州,下星期再攻東莞,之後陸續安排到內地不同地方,年尾回香港開騷就圓滿,若能去美加、日本就更加開心。(攻啟德主場館開騷?)啟德太妙想天開,給多幾年時間我。(紅館?)紅館我就沒有入紙,我知現在很多場館好搶手,現在物色中,個場大小都不緊要,我希望選二三千人場館。」

 

今年是吳業坤入行10周年。(蘇震揚攝)

 

坤哥正會努力出歌,預計情人節前後有新歌面世。工作以外,他都要求做到生活平衡,近年積極練習空手道,在比賽中獲得兩項亞軍。他說:「我花了四年時間去達到目標,有人說以我的成績,可以入到香港初級代表隊,成績再好就可以入港隊,如果我努力都有可能參加奧運,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


汪明荃(阿姐)、鍾柔美(Yumi)、姚焯菲(Chantel)等,為《慈善星輝仁濟夜》擔任嘉賓。阿姐率領三位後輩Yumi、林奕匡與黃妍合唱,阿姐表示,之前跟Yumi拍過跳舞短片,加深了解,今次向導演提議再加入Yumi合作。

 

汪明荃率領三位後輩鍾柔美(左一)、林奕匡(右二)及黃妍(左一)合唱。(蘇震揚攝)

 

Yumi表示入行以來已第四度跟阿姐合作,覺得非常榮幸,知道要跟阿姐合作不是容易的事,會珍惜機會,也開心跟阿姐拍的跳舞短片在網上反應不錯。Yumi笑說:「初認識阿姐時,完全不敢跟她說話,慢慢多合作就開始敢近距離傾談。我覺得阿姐很厲害,之前在紅館看她演唱會,雖然我不是每首歌都認識,但從阿姐演出中得到啟發,要向她學習。」

Yumi和Chantel本身喜歡粉紅色,笑言對阿姐金曲《迷人Pink Lady》特別偏愛,Chantel笑說:「好想一起翻唱阿姐這首歌,這首歌都能代表我們,我都想與阿姐合作,一定是很好學習經驗,之前我看過阿姐唱粵曲的片段,很犀利,很想請教她。」

 

鍾柔美(左)與姚焯菲為慈善獻唱。(蘇震揚攝)

 

於Yumi自爆初認識阿姐時不敢跟她說話,阿姐說:「我沒有嚇她,我錫住她,Yumi說剛年滿18歲,留意到她變成熟和淡定,現在敢跟我傾談了。」阿姐樂意跟後輩合作,聽聞Chantel和Yumi很喜歡自己的作品《迷人Pink lady》,不介意她們翻唱這首歌,也期待將來合作。

 

汪明荃

 

神徒訂購自家蘿蔔糕

最近阿姐為自家蘿蔔糕品牌拍廣告,吸引大批盧瀚霆(Anson Lo)粉絲「神徒」捧場,她說:「上次Anson Lo在演唱會上說來我家拜年,吃了很多我自製蘿蔔糕,還帶走一底蘿蔔糕帶回家給媽媽品嘗,可能因為這樣,很多神徒就來訂購,真是益了我。」

阿姐透露,往年有很多藝人及後輩到她家拜年,包括Anson Lo、容祖兒與蔡卓妍,每年都自製蘿蔔糕招待大家,她笑說:「我的蘿蔔糕受大家歡迎,Anson Lo跟他的隊友來到會吃好多糕,可能他們好肚餓。(羅家英喜歡吃嗎?)他都喜歡,食譜是家英哥媽媽傳下來,是家傳之寶,今年我交給廠商大量生產,我今年就不用落手做了。」


周柏豪為《慈善星輝仁濟夜》擔任表演嘉賓獻唱歌曲《12號》,他表示近年飛來飛去工作,預計忙到年廿九才收爐,農曆新年留港度歲,與親友拜年:「之前因疫情關係,減少跟親友見面,加上生了兩個小朋友,好像甩開了朋友圈,希望今年由社恐變『社牛』,打算帶小朋友拜年,除了跟公司同事食團年飯,都想約見一班『大灣仔哥哥』成員如陳小春、張智霖、謝天華、梁漢文、林曉峰、吳卓羲,不過大家都忙,好難約。」

 

周柏豪農曆新年留港度歲陪家人。(蘇震揚攝)

 

柏豪女兒和兒子分別五歲及三歲,女兒已開始懂事,知道他有演出,會待在電視旁邊欣賞他唱歌,但兒子則處於黐身階段,很不喜歡他離家和返工。他笑說:「個仔見我返工就會話『返工流血』,他覺得流血是最強攻擊,不喜歡就要攻擊,連我去打波,他都話『打波流血』。」

柏豪表示,打籃球是其夢想,近年重返球場重拾很多樂趣,笑言人到40歲打波是夕陽階段。他說:「不知再過幾年還有沒有心神打波,趁現在還有體力就搏老命,每星期都打比賽,我決定要開始戴牙膠保護自己,怕咬傷舌頭影響唱歌搵食。」


內地年輕男演員王星(藝名「星星」)遭誘騙到泰國「拍戲」,其後被送到電騙集團於緬甸的園區,日前獲救。考慮到歌迷往泰國的安全問題,陳奕迅(Eason)原定下月22日在泰國曼谷舉行演唱會,今日(9日)宣布取消。

主辦單位的公告稱,考慮到近期中國公民等前往泰國的安全問題,決定取消演唱會。Eason經理人甘菁菁表示,確實連日來看了很多新聞,大家就事件商討後 : 「不想世界各地任何歌迷、或其家人,為到泰國看演唱會引發人生安全的擔心,所以決定寧願再覓合適時間,先到當地開演唱會。當然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當地泰國移民及華僑等等對這次取消非常失望,真是十分抱歉,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再去。」


《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今日(10日)公佈入圍名單,中國香港電影武打鉅作《九龍城寨之圍城》以九項提名成為焦點,其餘香港電影,《爸爸》與《破·地獄》同樣獲三項提名。而韓國電影《破墓》囊括11項提名,成為本屆入圍名單中的大贏家。

 

《九龍城寨之圍城》九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造型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及最佳音響。

 

 

劉青雲主演的《爸爸》獲3項提名,包括最佳男主角(劉青雲)、最佳新演員(蘇文濤)、最佳剪接。今次是劉青雲繼第9屆以來,再度入圍角逐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男主角殊榮。

黃子華、許冠文主演的《破‧地獄》仍在刷新香港票房紀錄,同樣獲3項提名,其中許冠文繼第11屆後再角逐最佳男主角,變相與劉青雲爭影帝,而朱栢康亦有份憑《破‧地獄》入圍角逐最佳男配角,與《九龍城寨之圍城》伍允龍爭奪殊榮。電影《破‧地獄》同時獲提名最佳原創音樂。

 

兩大笑匠許冠文及黃子華主演的新片票房報捷。(《破.地獄》劇照)
許冠文時隔四年再度回歸大銀幕。

 

喜獲提名男配角 朱柏康:很大的光榮同榮幸

榮獲最佳男配角提名的朱栢康為拍攝《破‧地獄》曾接受多個月高強度訓練,他接獲提名消息後感驚喜:「真係冇諗過自己可以擠身到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名單,好surprise,喺度多謝亞洲電影大獎評委揀咗我喺《破·地獄》嘅演出,可以同其他亞洲地區出眾嘅演員一齊角逐,對於我嚟講係一個好大嘅光榮同榮幸。多謝《破·地獄》台前幕後嘅工作人員、導演同編劇陳茂賢先生、編劇鄭緯機先生、黃子華先生、許冠文先生同衛詩雅小姐等一齊成就我嘅演出。另外多謝我經理人團隊嘅照顧。」

伍允龍:人生一大突破

同樣獲提名「最佳男配角」的伍允龍表示:「自己入行20幾年,今次獲得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男配角提名,是人生一大突破,好多謝《九龍城寨之圍城》及王九角色,做演員係渴望遇到好角色,好玩、有得發揮、觀眾又鍾意,多謝觀眾支持《九龍城寨之圍城》及我們的角色,這次有機會提名真係非常開心。」

 

 

至於張艾嘉憑台片《女兒的女兒》跟《破墓》的金高銀爭奪影后寶座。

中國香港演員李琳琳復出後,憑著講述同性密友離別,帶出家庭定義和現實殘酷的《從今以後》,獲歷來首次電影奬項提名,入圍最佳女配角。

大陸方面,男神彭于晏顛覆形象主演的《狗陣》,他在戲中幾乎全無台詞全憑眼神演出,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

日本方面,兩套均以光意象為主題的《長夜盡頭的微光》和 《溜進我心的陽光》,分別演出的光石研及池松壯亮同時入圍最佳男配角。

《破墓》成入圍大贏家

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定於3月16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大獎涵蓋30部來自25個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作品,競逐16個獎項。今年入圍的亞洲影片中,以張載玄執導韓片《破墓》囊括最多的11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造型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及最佳音響,成為本屆最多提名的作品。

 


廣東汕尾以南海域發生4.2級地震。香港天文台表示,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

廣東汕尾以南海域下午2時40分發生一次4.2級地震,天文台表示經初步分析,震央位於香港東南約20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香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國泰航空兩班分別前日(8日)及昨日(9日),由尼泊爾加德滿都抵港的CX640航班,分別有乘客報稱不適,懷疑食物中毒。受影響人士有相似病徵及病發前曾進食相類食物,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相信有流行病學關連,呼籲曾乘坐這兩班航班由加德滿都抵港的旅客。

兩批個案共涉及36人,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跟進調查是否有流行病學關連,呼籲乘坐該兩班客機的旅客致電中心熱線,以便提供適切評估,如果出現感染病徵,例如發燒或感到不適,應同時立即求醫。

國泰:受污染食物相信非來自國泰

國泰向受影響顧客致歉,強調非常認真看待食物安全及衞生事宜,據現階段調查所知,受污染的食物相信並非來自國泰航空,但如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國泰處理食物的程序出現問題,公司將公開交代,並採取糾正措施。另外,國泰亦已提醒機組人員、呼籲乘客遵守食物安全指引。


淺談廢物處理的環境經濟學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謝展寰

 

廢物處理一直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環境議題。隨著城市化和人口增長,以及垃圾產量增加,涉及的社會成本也不斷增加,各地政府都在尋求更符合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處理方法。在這個背景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發展轉廢為能設施。

隨著全球發展趨勢,香港正在建設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 (I·PARK1),預期今年底便可投入運作;香港環保署也剛於去年十二月招標建設第二座轉廢為能設施 (I·PARK2)。坊間有一些誤解擔心政府未來會把廢物「一把火燒掉」,不再推動減廢回收,這反映了不少人對全球廣泛推行的轉廢為能技術和背後的環境經濟學認知不足。

 

香港正在建設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 (I·PARK1) 轉廢為能設施,預期今年底可投入運作。

 

今屆香港特區政府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度來推行源頭減少廢物,扭轉了多年來廢物棄置量不斷上升的局面;今年更會再接再厲提出修訂《產品環保責任條例》,進一步推動源頭減廢。只是儘管大力推動源頭減廢,像全球其他城市一樣,香港仍然有大量被棄置的廢物需要處理。

很多人知道廢物回收再造可以減少資源浪費,並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是一種較堆填環保的廢物處理方式。較少人知道的是,當回收廢物的成本和環境代價較高時,轉廢為能其實更符合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和回收再造是互補的廢物處理方案。

 

轉廢為能更符合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和回收再造是互補的廢物處理方案。

 

回收再造的核心理念是將廢物轉化為可用物料產品,從而減少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影響。但是在現實操作中,回收的成本可能因多種因素而變得昂貴甚至不可持續,對環境的影響也會更高。

某些材料的收集、運輸和再加工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會產生額外的污染。發泡膠是一個例子:發泡膠密度很低,收集和運輸廢發泡膠的成本十分高,加上回收發泡膠還需要高溫熔化和化學處理,所以回收發泡膠成本高昂,處理成本可以高達數萬元一噸,而且還會釋放有害氣體,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資源碳足跡也十分高。

 

某些材料的收集、運輸和再加工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會產生額外的污染。發泡膠是一個例子:發泡膠密度很低,收集和運輸廢發泡膠的成本十分高,加上回收發泡膠還需要高溫熔化和化學處理,所以回收發泡膠成本高昂。

 

經濟上,回收的價值取決於回收材料在市場上的需求。然而,由於某些再生材料缺乏用途和市場,價值很低,結果是回收的成本大於其帶來的經濟收益,導致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技術上也並非所有廢物都適合回收。混合材料、受污染的廢物以及低質量塑膠等,往往難以回收利用。即使嘗試回收,處理過程中消耗的資源和能源亦會超過其環保效益。

因著上述原因,當回收成本高昂且效益低時,堅持不計成本的回收只會增加社會的經濟負擔,亦可以加重環境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焚燒發電可以是更佳的廢物處理方案。

轉廢為能 (Waste-to-Energy, WtE) 是一種通過焚燒來產生熱能並轉化為電能的廢物處理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轉廢為能設施已展現出其在環保方面的多重優勢。這些優勢包括:減少垃圾填埋,節省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價值高昂的香港,絕對是一種更高效的廢物處理方式;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填埋,是國際間普遍認可的一種減碳做法;以及可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來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此外,焚燒後的爐渣可以用於生產建築材料,而金屬等殘餘物也可以進一步回收再造,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利用。

由此可見,回收再造與轉廢為能可以形成一個互補關係的廢物處理系統。對於高價值、易回收的材料 (如金屬、紙張,高價值塑料等),回收在經濟和環境效益上都是更佳選擇;對於不可回收或回收成本過高的廢物,轉廢為能便是一種更佳的處理方式。這種互補的模式能夠讓廢物處理的環保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化,所以全球都在擴展轉廢為能來建立這種互補的廢物處理方案。

 

某些材料的收集、運輸和再加工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會產生額外的污染。發泡膠是一個例子:發泡膠密度很低,收集和運輸廢發泡膠的成本十分高,加上回收發泡膠還需要高溫熔化和化學處理,所以回收發泡膠成本高昂。

 

在不久的將來,香港第一座轉廢為能設施便會投入運作,屆時便可以為廢物回收定下一個基準,經濟和環境效益高於這個基準的回收才會是有價值的選項。

轉廢為能只是起步,香港特區政府還會不斷尋求更具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處理方法。在回收再造方面,技術和創新可以增加經濟和環境效益,讓以往低價值的回收物料成為高增值的回收物料,無需政府補貼之餘,還可以創造高價值,帶來盈利。

我在上一個網誌提及的盧米科技就是一個好例子。在香港環境及生態局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下,盧米科技研發了新技術,利用回收塑料升級再造為高附加值的聲學超材料,以應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有價有市,大幅度提升了回收塑膠的經濟價值。即使過去回收價值很低的「雜膠」,未來也很有潛力被再造為高價值的聲學超材料。

 

在環境及生態局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下,盧米科技研發了新技術,利用回收塑料升級再造為高附加值的聲學超材料,以應用於工地和室內的隔音裝置,以及揚聲器和耳機的聲學部件等,有價有市,大幅度提升了回收塑膠的經濟價值。

 

全球都在推動綠色轉型,新技術和產品不斷湧現。香港的回收業界不要守著以往的方式不變,要抓住綠色轉型的機遇,透過技術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回收物料的價值,才可以在市場上維持競爭力,甚或脫穎而出,否則便有可能慢慢被時間淘汰。

廢物管理必須考慮成本和環境效益。環境及生態局會採取改革性新理念,利用轉廢為能設施,與回收再造結合成為一個互補關係的廢物處理系統,達到環保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新理念下,政府會不斷尋求更具成本和環境效益的廢物處理方法,透過「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協助企業在香港研發綠色科技,並且將綠色創科成果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發展回收的「新質生產力」,促使香港的廢物處理成本不斷下降,減輕公帑負擔的同時,更能夠創造新經濟價值。


去年香港戲院業最少有9間戲院宣佈結業或停業。繼上月底嘉禾院線旗下V Walk戲院宣布「暫停營業」,嘉禾啟德戲院亦於去年4月結業,至今早嘉禾旗下4間戲院亦傳出同時結業,網上預售票只到最後今天,包括屯門StagE、奧海城the sky、筲箕灣嘉禾銀河廣場及嘉禾MegaBox,至於尖沙咀海運戲院由星期六(11日)起每天只放映一場。嘉禾院線及其母公司橙天嘉禾娛樂暫未有回應。

 

屯門嘉禾StagE戲院售票至最後今日。

 

2024 年香港票房約 13.4 億元,按年減 6.2%,是過去 13 年來最差。

嘉禾院線全盛時期擁有15間戲院,如果結業消息屬實,將只剩下三間戲院維持營運,分別是嘉禾黃埔、嘉禾大埔。至於海運戲院自1969年開業至今,位處九龍核心地帶尖沙咀,屬嘉禾院線旗下的旗艦影院,及少數能運作至今的超大型影院,曾為多部電影的首映禮場地。據官網顯示,該戲院本星期六起只在傍晚時段放映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