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憂中國撐俄立場導致被西方制裁,加上內地疫情等因素,港股連續第二天下跌逾一千點收市。

恆牛指數全日先升後跌,午後跌幅擴大最多1,296點,至18,235點的近十年低位。恒生指數收市報18,415點,跌1,116點或5.71%。恆牛指數由2月中至今,一個月內累瀉6,303點,跌幅達25%。

 

2.港新增27,765宗新冠病毒確診, 4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近12,00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 其餘近16,000宗是快速測試陽性個案。再多289名患者不治。第五波疫情累計4355名患者離世, 死亡率上升至0.58%。

醫管局表示, 首批內地援港醫療團隊的成員, 今早到亞博館了解及熟習工作流程, 會在日內開始工作, 大部分成員都懂得廣東話, 能夠與病人溝通。他們會以醫管局名譽僱員的身份, 在亞博社區治療設施工作, 身份等同局方的醫護人員, 一旦發生任何問題, 會由醫管局作最終承擔。

局方又指, 支援社區確診患者的隔離護理觀察系統, 傍晚6時會啟用, 患者可以經網上呈報病徵, 系統會因應不同的情況作出建議, 局方呼籲其他市民不要濫用系統, 以免影響服務。

 

3.新冠疫情持續,不少行業均受影響,其中被列入表列處所的健身中心屢遭停業。繼連鎖健身中心Goji Studios後,有報道指,有8間分店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向員工及教練公佈全線結業,所有僱傭合約已終止。

 

4.內地疫情惡化,單日新增5154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及無症狀感染個案,比之前一天多一倍以上,大部分在吉林。

國家衛健委指,廣東星期一新增48宗本土確診,其中39宗來自深圳,至於廣東新增的68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深圳亦佔了21宗。

深圳自星期一起,一連七天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小區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除保障城市運行及供港物資貨運的交通外,公交、地鐵暫時停運,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開當地。

吉林省疫情持續嚴重,內地新增的3507宗本土確診病例中,有3076宗在吉林省,吉林市佔最多,其次是長春市。至於內地新增的1647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亦有六成在吉林省。當地醫療資源擴容能力不足,被認為是這輪疫情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5.被稱為「注塑機大王」的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離世,享年100歲。


港股連日大瀉逾千點。港股全日先升後跌,午後跌幅擴大最多1,296點,至18,235點的近十年低位。恒生指數收市報18,415點,跌1,116點或5.71%。港股由2月中至今,一個月內累瀉6,303點,跌幅達25%。


 

1.全港多區市民凌晨2時半左右均感受到地震,有人甚至從睡夢中被震醒,天文台接獲過萬市民報告。澳門亦有人表示感到搖晃。

香港天文台在發生地震一小時後,表示凌晨2時29分,錄得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4.1級地震,初步分析震央位於香港東北偏東約92公里,即北緯22.51度,東經115.04度附近,即距離大亞灣及嶺澳核電站約50公里。中國地震局指,震源深度約25公里。

天文台接獲逾萬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幾秒。不少市民在社交網站及討論區發文,查問是否真的發生地震,多區都有人表示感受到震動,甚至有人指被震醒。有不少市民留言反映關心政府早前花1.5億採購的「(緊急警示)系統無響?」

根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顯示,地震烈度是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四度,即懸掛的物件擺動,門、窗、碗碟會發出響聲。天文台數據暫時未錄得有輻射水平異常。廣東省地震局表示,至今錄得最少11次餘震。

 

2.受中概股除牌危機、內地疫情嚴峻等影響,港股跌超過1000點,恒生指數跌穿兩萬點大關,是2016年6月以來首次。

大市早上低開349點後跌幅持續擴大,尾市跌幅最多擴大至1137點。收市報19531點,跌1022點,大跌市成交增加至2230億元。科技指數跌近10%,再創新低。

 

3.港增26,908宗新冠病毒確診, 全部都是本地感染, 其中1204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 另外14868宗是快速測試陽性個案。

再多286名患者不治, 年齡介乎39至106歲, 其中249人在13日離世。逾9成是65歲或以上長者。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有4066宗死亡個案, 死亡率為0.56%。

再有11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 涉及46名院友及2名員工, 至今分別有9成安老院舍及8成殘疾人士院舍有人染疫。

衛生防護中心認同, 本港疫情正在高位橫行未轉勢, 呼籲市民減少外出, 如果防疫有鬆懈, 疫情有機會反彈。

應對治療方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醫管局已成功購入兩款新冠口服藥,包括默沙東及輝瑞藥廠的口服藥,其中默沙東口服藥已全數來港,並已應用中;至於輝瑞藥廠的首批口服藥14日到港。

另外,中央分批派遣內地醫療人員到香港協助照顧新冠病人,首批75人14日抵達,本周另一批300人的團隊稍後亦會到港。

 

 

4.內地13日新增1437宗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個案。其中本土個案佔1337宗,包括77宗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個案。新增一宗疑似個案,屬境外輸入,位於上海。

本土新增確診個案中,吉林895宗,其中包括吉林市453宗、長春市430宗;山東92宗;廣東有79宗,包括深圳市75宗、東莞市2宗、廣州市一宗、中山市一宗;陝西有60宗;河北51宗;上海41宗;天津有40宗;其餘分佈甘肅、福建、遼寧、黑龍江、北京、浙江、重慶、雲南及廣西。

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深圳星期日(13日)宣佈,14日起實施為期7日的封閉式管理,並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深圳全面升級管控首日,全市公共交通、地鐵停運,當地市民拍攝到街頭人流明顯減少,路面車輛稀少。

封城前夕,市面不少鮮活食品被搶購一空,市監局強調,疫情期間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行為,已對經營者進行保供穩價的提醒和告誡。

 

5.在北京, 外交部說, 美國官員聲稱俄羅斯要求中方提供軍事裝備, 是虛假信息。

《華盛頓郵報》及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說, 俄羅斯近日要求中國提供軍事裝備支援, 用於侵略烏克蘭,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說, 無聽聞有關消息, 強調中方首要是防止烏克蘭緊張局勢升級, 以至失控。

 

6. YouTube影片中的植入式廣告,或令不少用戶感到煩厭,因此衍生出像是YouTube Vanced的第三方YouTube應用程式,攔截YouTube上所有影片廣告播放。不過,YouTube Vanced日前就宣佈,由於法律原因而即將關閉,下載連結也將被刪除。


廣東惠州市惠東縣對開海域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25公里。香港天文台證實接獲逾萬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指震動維持數秒。「大千視界HK」取得獨家片段,顯示地震發生時,固定的鏡頭呈上下跳動,而且幅度不小。另一條片段,可見懸掛中的雜物架呈輕微晃動。

 

不少市民在社交網站及討論區發文,查問是否真的發生地震,多區都有人表示感受到震動,甚至有人指被震醒。部分市民留言關心政府早前花1.5億採購的「(緊急警示)系統無響?」

根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顯示,地震烈度是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四度,即懸掛的物件擺動,門、窗、碗碟會發出響聲。天文台數據暫時未錄得有輻射水平異常。廣東省地震局表示,至今錄得最少11次餘震。

 

 


「中國地震台網」周一(14日)凌晨2時28分,錄得廣東惠州市惠東縣對開海域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25公里。香港天文台震後逾一小時才表示,中國東南部近岸發生一次 4.1級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2.51度,東經115.04度附近,即香港之東北偏東約92公里。天文台證實接獲逾萬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

多區包括中西區、沙田、東涌、大角咀、元朗等的網民都表示感受到震動。


內地新冠疫情惡化,國家衞健委指過去一天全國新增1,938宗確診個案,當中1,807宗為本土確診病例,吉林省獨佔1,412宗,山東省有175宗,廣東省佔62宗,其餘散佈陝西、河北、江蘇、天津等地;另外有1,315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令過去一天本土新增個案多達3,122宗。深圳市公佈,3月14日起於全市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除保障城市運行及供港物資貨運交通外,全市公交、地鐵停運,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不少民眾趕到超市、便利店、街市搶購糧食及日用品。

市政府指,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3月14日起封城7天,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後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

除保障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的水、電、燃油、燃氣、通訊、環衞、糧油肉菜供應等公共服務類企業,與保障香港供應企業外,深圳市規定所有企業一律居家辦公,暫停生產經營活動。除保障市民基本需要的生活超市、藥店、醫療機構、餐飲類企業外,其他營業場所、門店一律停業。

市內公交、地鐵停運,供港物資貨運可獲豁免。社區社區、城中村、產業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人員非必要不得離開深圳。特殊情況者,須持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內地整體疫情方面,周六(12日)增193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包括1807宗本土病例。

本土病例中,吉林佔1412宗、山東175宗、廣東62宗、陝西39宗、河北33宗、江蘇23宗、天津17宗、浙江15宗、重慶8宗、北京6宗、甘肅5宗、黑龍江3宗、貴州2宗、雲南2宗、內蒙古1宗、遼寧1宗、上海1宗、河南1宗、湖南1宗。
另有131宗輸入病例(浙江39宗、廣東34宗、上海13宗、北京12宗、山東11宗、天津6宗、遼寧4宗、廣西4宗、四川3宗、吉林2宗、江蘇1宗、安徽1宗、福建1宗)。

內地累計115,466宗確診個案;死亡個案無新增,維持累計4636宗。


港第五波疫情數字有所回落,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六(12日)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香港疫情呈平穩局面,但暫時難以斷定是否已到轉捩點。

林鄭月娥稱,近日新冠病毒單日確診數字未有以指數式上升,認為屬於平穩局面,而快速測試呈報平台只運行2至3天,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暫時不能定奪疫情是否到達轉捩點,或作階段性總結。

林鄭月娥強調,希望抗疫工作是走在前面,並不是追落後,當局會視乎不同情況作規劃,如情況惡化,會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及興建社區隔離設施;如情況有改善,將考慮表列處所、學校及入境限制等方面,會否有重開路線圖。

林鄭:中央原則支援派內地醫療團隊來港

林鄭月娥又指,由於醫療和護理人手不足,亞博醫管局隔離設施的使用率不高。而為減輕醫管局的壓力,當局啟用兩個由室內運動場改裝的治療和暫託中心,供病情穩定但未能返回安老院舍的年長患者入住。第三處將會是啟德郵輪碼頭,提供1200張床,另外有7處地方正在籌備提供服務,但仍有人手不足問題。她說,已向中央提出,派內地醫療團隊來港協助治療病人,中央原則上會支援,但本港和內地制度不同,要制定好實行方案。

林鄭月娥說,港長者護理人員長期欠缺兩成人手,不少院舍職員染疫令情況更嚴峻,社署已放寬輸入勞工條件,希望在內地招聘1000名照顧員到港。


人社部網站消息,國務院任命王靈桂為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免去宋哲、鄧中華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王靈桂,男,漢族,1967年11月生,山東諸城人,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8月參加工作,博士研究生,研究員。

王靈桂1988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88年8月至2005年4月,歷任《經濟日報》社會部和國際部實習記者、記者、主任記者。此後,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他歷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處長、副局長。

王靈桂2010年12月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2014年9月任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2018年9月任信息情報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2019年3月任信息情報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2021年2月,王靈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1.港增31,40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10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近2萬4400宗個案經核酸檢測確診, 其餘約7000宗是快速檢測陽性個案, 再多281名患者不治. 本地第五波疫情累計確診突破60萬宗, 共2937名患者不治, 近七成是80歲或以上長者, 超過九成死者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本地疫情似乎已經見頂, 並且有回落跡象, 新增核酸檢測陽性個案由超過5萬宗的高位回落, 而快速檢測呈報個案亦維持穩定, 中心對情況感到樂觀, 但呼籲市民不要鬆懈. 過去一星期, 觀塘新增個案最多, 佔整體近一成三, 其次是元朗和沙田。

醫管局表示, 薄扶林馮堯敬醫院11日起轉為新冠定點醫院, 提供260張病床, 專門收治新冠病人。局方又呼籲非緊急病人, 不要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 院方已經安排四分一的留醫病人出院或轉院, 60名病人獲轉介到私家醫院。

 

2.政府周三(9日)傍晚首次使用緊急警示系統發送信息,提醒市民勿去伊利沙伯醫院的做法受爭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有關做法合適,相信無人會懷疑港處於公共衛生的緊急狀態,又呼籲市民不要關閉手機的有關功能。林鄭月娥又說,看到好多市民在其他平台說發緊急警報做法「幾好」,「以後慣咗政府有一個通知我哋」。

被問到在近兩天的記者會上都有戴上口罩,林鄭月娥說,自己每日都按實際情況作風險評估,再作出最適合的工作。

 

3.第五波疫情仍嚴峻,多間酒店及政府公營房屋被用作社區隔離檢疫,由保安局抗疫特遣隊管理,其中青衣的「方艙」隔離設施受網民批評。保安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特別職務) 謝振中周四(10日)早表示,坦言設施在短時間內建成,硬件僅屬「應急標準」,承諾會持續改善隔離設施的環境,又指「依家知道」市民不習慣使用踎廁,故新田隔離設施起將全部改用坐廁,但仍要共同廁所。

謝振中承認,當局曾安排不相識的市民同房,涉及約20個房間,日後會盡量安排一人或同家庭入住一個房間。

 

 


葵涌德大徑一間食店周三(9日)晚被獨行賊持鎅刀行劫,惟食店員工未有就範,隨即拿起菜刀追出反擊,35歲無業刧匪落荒而逃後,翌日被警方拘捕。

閉路電視片段所見,劫匪看以神不守舍,職員問了他兩次:「要河粉定米線?」,他才回答要米線,並遞上一張100港元紙幣。當職員開收銀機準備找贖時,男子突然露出賊相,從褲袋取出一把𠝹刀,企圖劫走收銀機內現金。職員見狀關上收銀機,兩人四目交投後,職員隨即奔向廚房,並擸起菜刀追出,高呼:「X你個老母,打劫?」,𠝹刀賊立即奪門而去。

警方調查,成功鎖定疑犯,並於周四(10日)中午在長沙灣海麗邨,拘捕一名姓陳(35歲)涉案男子,檢獲一把約15厘米長的𠝹刀及其犯案時身穿的衣物。據悉,被捕男子數月前失業,有抑鬱及輕微精神錯亂等精神病紀錄。

涉事食店的員工據悉原本在酒店工作,來食店打工只有一個月。

【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