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新增986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地感染的985宗個案中,絕大部份涉及Omicron變種病毒,初步確診有大約800宗。多1名確診者死亡。

多間醫院及護老院出現感染個案,明愛醫院懷信樓12A內科及老人科病房,有5名病人初步感染新冠病毒。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後表示,相信是一名早前染疫的臨床護理導師,在病房教學時引起短距離空氣傳播。

亦有至少7間安老院舍出現確診或初步確診個案,深水埗溫暖護老院多三名患者染疫。新增個案中,有多宗來自愉景灣廣場的個案,當局要求廣場關閉消毒。

連續4晚圍封強檢的屯門良景邨良傑樓中午後解封,共發現73宗初步陽性個案和3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單日確診個案由2月1日起,9天內升約10倍,疫情嚴峻,大批市民配合強制檢測令,多區檢測站大排長龍,當局調派200名公務員到各區檢測站協助,為長者及孕婦等有需要人士增設關愛隊,並會為10個檢測站增設派籌機。

另外,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94歲女患者本身有長期病患,2月8日呼吸困難及心臟衰竭入院,10日下午去世,確定感染Omicron病毒。

有3名年齡介乎80至97歲的男患者情況危殆,當中兩人無接種疫苗,有6人情況嚴重,包括4男2女,年齡介乎54至91歲。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由去年12月31日至今, 累計個案超過6000宗, 確診年齡中位數是36歲。

 

2.港大醫學院以數學模型推算,港第五波疫情發展在三月將達至高峰,會有約2.8萬人受感染,預料6月中累計約有900至1000人死亡,建議政府積極考慮封城。

 

3.港府2月8日起推行「居安抗疫」計劃,安排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民政事務總署增設24小時電話熱線 1833019,為計劃下進行家居檢疫的人士提供支援和協助。

電話熱線提供100條線,數量視乎需要可再增加。

 

4.加拿大反防疫措施的貨車示威,引來美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民眾仿傚,其中在新西蘭國會外的示威已持續三天,警方清場與示威者爆發衝突。

 

5.中國宣佈暫停入口來自立陶宛的牛肉,但未有提及具體原因。外交部就呼籲立陶宛重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軌道上。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更新《符合評估審查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指暫停接受2月9日後啟運的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但未有進一步解釋作出決定的原因。

外交部回應時說,立陶宛應回到堅持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上,而不是混淆是非、惡意炒作,更不是拉攏其他國家聯合對華。

立陶宛去年批准台北當局設立「台灣代表處」,惹來大陸強烈不滿。

 

6.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表示,上周發射的49個星鏈衛星在太空遭遇地磁風暴,估計當中最少40個將會或已墜落地球大氣層,相信不會對地面構成危害。

今次是地磁風暴造成損失衛星的最大一次事故,SpaceX的星鏈計劃目標發射超過一萬個衛星,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互聯網服務,現時已發射近2000個。


港第五波疫情嚴峻,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表示,中央對此高度關注,近日港澳辦已多次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官員,轉達了中央對香港疫情的關切和對香港同胞的慰問,並表示內地將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果斷採取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同時,港澳辦積極協調廣東省人民政府,統籌做好粵港疫情聯防聯控和保障跨境物資運輸工作,保障對港蔬菜、鮮活食品和其他日用必需品的供應。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急香港同胞之所急,為此作了許多特殊安排。

中央政府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動態清零」的目標和策略,共同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工作。香港只要有求,祖國必定有應。香港市民的生活物資一定會得到及時、充足的保障。內地人民和香港同胞心連心、手牽手,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根據中央有關決策部署,港澳辦近日將會同國家衞健委、國家疾控局,在深圳召開第二次內地與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專題交流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以及內地有關防疫專家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和實施支持香港防控疫情、保障對港物資供應、保持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的政策措施。


美國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上升0.6%,略高於預期升幅0.5%;而按年則上升7.5%,高過預期升7.3%。

期內,核心CPI按月上升0.6%,高過預期升0.5%;按年上升6%,高過預期升5.9%。

 


英國皇儲查理斯的辦公室表示,73歲皇儲查理斯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但未有提及其身體狀況。今次是他第二次染疫。皇室消息指,查理斯兩天前曾與95歲英女皇會面。

辦公室指出,周四(10日)早上查理斯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正在自我隔離,他已取消隨後的活動計劃。

查理斯和太太卡米拉周三(9日)晚在大英博物館一個活動上曾與多人碰面,出席活動人士包括英國財相辛偉誠、內政大臣彭黛玲、衞生大臣賈偉德。

英媒報道,查理斯與妻子、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均有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卡米拉對檢測呈陰性。

查理斯在去年3月曾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英國每日郵報/天空新聞)


香港疫情嚴峻,連續日增逾千確診,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網上記者會,表示港府雖然已收緊防疫措施,但未必可即時降低病毒傳播,相對「封城」可減低傳播率達85%,他促請當局積極考慮。

梁卓偉稱港大醫學院進行的流行病學模型推算,如維持目前的社交距離措施,可以遏止約77%的疫情,但到三月中至底,仍會有1.1萬人有徵狀確診,每天2.8萬人受感染,每天有468人需要入院,料港醫療系統會超載,四月中平均15至20人死亡,將令累計死亡人數在六月中增至近1000人。相反,若當局實行封城,則至六月中只會有115人死亡,將能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但前題是政府要堅持封至零確診,否則疫情便會隨即反彈。

他促請當局應積極考慮,同時應以立法或行政手段等更嚴厲的措施控制疫情。

 

 

港大醫學院第五波疫情發展模擬模型記者會:〉〉〉


疫情持續在社區蔓延,消息指,港周四(10日)新增986宗確診個案,另至少300宗初步確診。消息同時指,由於近日個案數字上升,檢測量超出負荷,數字未必可反映全面真實情況,即意味仍有部份已接受採樣市民要等候而尚未列作正式確診,或當局未及完成覆檢其檢測結果。


 

1.港新冠疫情越趨嚴峻,周三(9日)新增116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是首次單日破千,亦是自2月7日起,連續第三天單日創個案宗數新高,當中1153宗屬本地感染。大部分疑感染Omicron,其餘疑感染Delta。兩名年長確診者死亡,兩人本身都有長期病患。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個案仍涉及很多家庭群組,都曾於新春期間聚集過,其中很多家庭主婦、長者、退休人士到過商場、街市等。張再呼籲市民減少外出。

多間院舍有住院長者及職員確診。當中,深水埗溫暖護老院一名76歲長者確診,在明愛醫院離世,患者無打針。一名73歲男病人因肺部感染,入住明愛醫院接受監察,病情急劇惡化,個案轉交死因庭跟進。

醫管局表示,約30名醫護人員確診或初步確診,涉及多間公立醫院,包括葵涌醫院一個醫生。局方指,近日確診人數倍增,各區急症室已嚴重超出負荷,並影響緊急救治服務,確診者可能要等幾日,才會獲安排入院,呼籲檢測呈陽性、徵狀輕微市民勿自行前往急症室。

局方9日起已放寬出院要求,沒有臨床徵狀的患者,毋須等14天後才出院。

另外, 一名網媒記者初步確診,最後於上周六(5日)上班。據悉,該記者曾多次出席疫情記者會及特首林鄭月娥主持的記者會。其就職的網媒公司,所有非新聞部員工下午5時前要撤離辦公室,稍後所有樓層辦公室要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公司會向相關同層工作員工派發「快速檢測試劑」供自我檢測,已自我檢測的數十名員工結果呈陰性。患者因其所居住、位於大圍的住宅大廈疑出現傳播,周二晚(8日)晚被圍封強檢時發現染疫。

 

2.內地新增73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病例,幾乎全部來自廣西省百色市,全市實施「不進不出」措施。

台灣增54宗確診,本土病例佔10宗,當中4人涉及高雄的不明感染源頭群組,其餘涉及桃園的物流公司、台北補習班及板橋一家4口群組。

 

3.全球持續爆發禽流感疫情,繼波蘭及南韓,德國北萊茵亦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港暫停進口德國部分地區的禽類產品。

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指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多蒙特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港食物安全中心指示本地業界,暫停從多蒙特市及其毗鄰的恩訥珀-魯爾縣區和波琴市,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

統計處資料,港去年從德國進口約470公噸冷藏禽肉,以及約106萬隻禽蛋。

 

4.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在紐約州的野生白尾鹿身上驗出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憂慮牠們可能成為宿主,令新冠病毒再衍生新變種病毒株。

美國研究人員在紐約州斯塔滕島上捕捉了131隻白尾鹿,採集血液及鼻咽拭子樣本,發現近一成半對Omicron抗體檢測呈陽性,反映這群白尾鹿曾感染新冠病毒,容易再感染新變種病毒株。

雖暫未有證據證明動物會傳染新冠病毒予人類,但研究人員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而且病毒亦有更多機會變種。

美國人員過去曾從貓、狗,大猩猩及水貂等多種動物身上驗出新冠病毒。

 


香港一名網媒記者初步確診,最後於上周六(5日)上班。據悉,該記者曾多次出席疫情記者會及特首林鄭月娥主持的記者會。

 

所有非新聞部員工撤離辦公室後,所有樓層要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初確診的網媒記者,據悉曾於2月4日及5日,出席政府總部特首宣佈抗疫措施記者會、及疫情記者會,衞生防護中心說,同場的人有戴好口罩,指不用強制檢測。

其就職的網媒公司,所有非新聞部員工周三(9日)下午5時前要撤離辦公室,稍後所有樓層辦公室要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公司會向相關同層工作的員工派發「快速檢測試劑」供自我檢測,已自我檢測的數十名員工結果呈陰性。

患者因其所居住、位於大圍的住宅大廈疑出現傳播,周二晚(8日)晚被圍封強檢時發現染疫。

 

初確診的網媒記者,據悉曾於2月4日及5日,出席政府總部的特首記者會及疫情記者會,衞生防護中心說同場的人不用強制檢測。

港新冠疫情越趨嚴峻,周三(9日)新增116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是首次單日破千,亦是自2月7日起,連續第三天創單日個案宗數新高,當中1153宗屬本地感染。大部分疑感染Omicron,其餘疑感染Delta。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個案仍涉及很多家庭群組,都曾於新春期間聚集過,其中很多家庭主婦、長者、退休人士到過商場、街市等。張再呼籲市民減少外出。另外,再有多間老人院舍有住院長者及職員確診,多兩名確診長者不治。

 

有住院長者及職員確診的多間院舍,當中包括深水埗溫暖護老院一名76歲長者確診,在明愛醫院離世,患者無打針。而一名73歲男病人因肺部感染,入住明愛醫院接受監察,病情急劇惡化不治,個案轉交死因庭跟進。

醫管局:陽性市民勿自行往急症室

醫管局周三(9日)表示,約30名醫護人員確診或初步確診,涉及多間公立醫院,包括葵涌醫院一個醫生。局方指,近日確診人數倍增,各區急症室已嚴重超出負荷,並影響緊急救治服務,確診者可能要等幾日,才會獲安排入院,呼籲檢測呈陽性、徵狀輕微市民勿自行前往急症室。

另外,局方9日起已放寬出院要求,沒有臨床徵狀的患者,毋須等14天後才出院。

 

港府周二(8日)就沙田美林邨美楓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及強制檢測公告。

消息指,港周三(9日)新增超過110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香港周二(8日)新增625宗確診,大部分屬本地感染,至今累計確診個案共1664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