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為年輕一代建設美好將來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2021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星期日舉行,這一次選舉是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後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將選出新一屆立法會的90個議席,包括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的40個議席、功能界別選舉的30個議席以及地方選區選舉的20個議席。

這一次選舉是回歸後首次所有功能界別均有競爭的選舉,候選人的年齡、職業和背景都比以往任何一屆選舉多元化,印證了港澳辦主任、政協副主席夏寶龍所指,新的立法會組成充分體現了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

我呼籲所有已登記選民在星期日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前往獲編配的投票站投票,共同參與這一場對香港極具意義的重要選舉,選出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同為香港、為年輕一代建設美好的將來。

自從全國人大決定完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本地及海外社會不時對香港的選舉發表意見。我必須強調,歐洲人權法院曾經一再指出,每個歐盟國家對參選資格訂立規則時,都享有酌情判斷權,採用不同方法。法院的其中一份判辭說明「歐洲各地的歷史發展,文化多樣性和政治思想等方面亦各有差異。每個締約國均有權按本國的情況塑造自身的民主願景」。聯合國大會也多次在其決議內提到世界上「不存在一種單一的民主模式,而且民主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

事實上,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已經充分考慮了香港的實際情況,並以落實「愛國者治港」和確保社會整體利益、有效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為目的,為我們構建一套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選舉制度。由此可見,中央行使主權完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既具有堅穩的法理基礎,亦有案例支持。

根據《基本法》附件一,所有候選人都必須經過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參選資格。換言之,他們均符合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因此,我有信心獲選的人都會真誠地服務香港,為市民謀福祉,這才是選舉的真正意義,更是民主的真締。


專訪:灣區規劃 創新思維–香港未來

 

中央政府公佈大灣區規劃綱要近3年,香港特區受黑暴與疫情影響,參與步伐緩慢,隨着陰霾遠去、與內地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在即,香港有必要加快參與步伐,政策必須積極進取,敢於嘗試、創新。「大千視界HK」推出「灣區規劃  創新思維」專訪系列,以嶄新角度探討香港發展新方向,冀拋磚引玉,率先為大灣區融合拆牆鬆綁。

 

第一集:重置葵涌貨櫃碼頭 釋放用地供20萬人居住

 

主持:林智生

嘉賓:陳宗彝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

 

專訪詳情, 睇片>>>>>>>


1.商場低層正進行翻新工程的銅鑼灣世界貿易中心中午發生三級火,大廈有外牆棚架受波及起火,大批人倉皇逃生,逾1200人疏散,約350人一度被困平台,全部獲救。火警中13人不適,要送院治理,其中一人危殆。火警4小時後被救熄,消防初步調查,發現電錶房有電線起火,原因有待調查,火警前曾應承辦商報告,指需要關閉消防裝置。

網絡流傳攝自大廈內一間餐廳的片段,店內充斥白煙,數十人在場不知所措,未有馬上逃走,有個別食客繼續從容不逼進餐,餐廳內燈光隨後熄滅,有人聲稱後樓梯「好大煙」。另一條片顯示有數十人在天台等候,有人手持紙巾掩鼻。

消防表示,由於世貿中心樓面面積相當大,增加救援難度,而不同樓層都有多人求助,需時處理。消防初步調查,發現電錶房有電線起火,原因有待調查,而他們火警前曾接獲承辦商報告,指有需要關閉消防裝置。

警方中午12時許接報,指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正進行工程的低層位置,有棚架疑被波及起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到場升起雲梯先後救出多人。火警下午1時左右升為三級,13人不適,其中1名60歲女子半昏迷,由救護車送往律敦治醫院治理,其餘不適者分別送往瑪麗和東區醫院治理,有約165人分別疏散到東角道和謝斐道。大廈內有人表示無法打開防煙門,要冒險搭升降機逃生,亦有數百人一度被困後樓梯。

 

2.香港高等法院頒令壹傳媒清盤。

高等法院法官黃健棠早上就政府對壹傳媒的清盤呈請,展開聆訊,在無人反對下, 頒令壹傳媒清盤,壹傳媒一方未有派代表到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考慮審查員提交的中期報告後,在9月底根據《公司條例》,向高等法院原訟庭提交壹傳媒的清盤呈請。

 

3.德國一艘艦隻駛入南海,是近20年來首次。

德國國防部說,艦隻已穿越南海,前往新加坡,預計需時幾天。

美國海軍定期派軍艦到南海巡航,確保航道自由,中方反對,指美方行徑無助推動和平穩定。

 

4.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午在北京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像會晤;歷時一個半小時結束。

習近平感謝普京反對離間中俄的企圖。表示期待普京在一個月後訪華,並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他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雙方在奧運會開幕儀式上見面。 普京亦表示,期待雙方2月能夠在北京會面,並參加冬奧會開幕式,俄羅斯和中國相互支持,不接受任何將體育和奧林匹克運動政治化的企圖,並形容中俄關係是21世紀國家間合作的典範。

今次是中俄元首半年內舉行的第二次視像峰會;外交部早前表示,中俄元首今次視會晤,將全面總結今年兩國關係和各領域的合作成果,並對明年雙邊關係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相信峰會將有力推動中俄“背靠背”戰略協作;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形容是重要談判,涵蓋的議程非常廣泛,預料峰會將持續很長時間,2人將討論歐洲的緊張局勢,以及美國和北約的侵略性言論。 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一個星期前舉行視頻會談,拜登當時警告,俄羅斯不要入侵烏克蘭,否則將面臨重大經濟後果。七國集團外長上周末開會,聚焦商討中俄議題。


低層正進行裝修工程的銅鑼灣世界貿易中心中午發生三級火,大廈有外牆棚架受波及起火,大批人倉皇逃生,約350人一度被困平台等候救援,火警中13人不適,要送院治理,其中一人情況危殆。網絡流傳攝自大廈內一間餐廳的片段,店內充斥白煙,數十人在場不知所措,未有逃走,有個別食客繼續從容不逼進餐。

 

警方中午12時許接報,指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正進行工程的低層位置,有棚架疑被波及起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到場開動兩條喉和兩隊煙帽隊撲救,並升起雲梯先後救出多人。火警下午1時左右升為三級,最少10人不適,其中1名60歲女子半昏迷,由救護車送往律敦治醫院治理,其餘不適者分別送往瑪麗和東區醫院治理,有約165人分別疏散到東角道和謝斐道。

自助餐廳突停電 有食客懶理三級火照食

火警期間,有目擊者在世貿中心六樓內自助餐廳Mr. Steak,拍攝到當時店內數十名職員及食客看似手足無措,並四處張望,部份人開始執拾個人物品,惟仍有一兩台食客繼續進食,從容不迫。有餐廳職員詢問拍片者:「你哋拎齊嘢未啊?我都唔知下一步係點啊,最緊要拎齊啲貴重嘢。」

未幾,餐廳燈光突熄滅,食肆變得烏燈黑火,食客驚慌地問:「停哂電」、「電都無埋?」等,氣氛變得凝重,有在場人士想尋找逃生路線。此時,一名男子指已到後樓梯視察,並形容後樓梯「好大煙」。拍片者亦說道:「要搵定後樓梯走。」

一至二樓電錶房疑為起火源頭

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有雙表示,起火大廈樓面面積廣闊,約100米30米,消防動員176人救火,派出兩隊煙帽隊及開動兩條喉灌救,派出45輛消防車到場,疏散1269人。消防調查發現一至二樓電錶房疑是起火源頭,成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受火警影響,介乎加寧街和維園道之間的一段告士打道往中環方向輔助道路,景隆街、一段謝斐道和駱克道要封閉,受影響巴士路線要改道行駛。


 

1.香港新增1宗涉及Omicron的變種病毒輸入個案,至今共錄得8宗Omicron個案。衞生防護中心說,全部個案均於機場禁區、指定檢疫設施或指定檢疫酒店確診,沒有出現社區傳播。

新增的Omicron變種個案屬於日前的確診病例,50歲男患者早前已在香港完成接種「復必泰」疫苗,上星期五(10日)從坦桑尼亞、 南非及肯尼亞,經卡塔爾抵港,在竹篙灣檢疫中心進行七天強制檢疫期間確診,患者星期日(19日)出現病徵,入院後進行的檢測Ct值少於20,對抗體呈陽性反應。

至於另外新增5宗輸入個案,2男3女患者年齡介乎21至55歲,分別由菲律賓、 美國、 意大利及巴基斯坦抵港,全部都已接種疫苗,並驗出帶變種病毒。

 

2.廣州發現首宗境外輸入Omicron變種病毒個案,為內地第2宗Omicron病例。

67歲男患者住在越秀區華樂街, 11月27日入境,集中隔離期間多次檢測呈陰性, 上星期六(11日)解除隔離後,乘飛機返回廣州居家隔離,翌日採集樣本結果呈陽性,目前情況穩定。

截至星期二(14日)中午,已有過萬名重點場所人員接受篩查,全部檢測為陰性,當局採集了132個環境樣本,其中4個陽性樣本在患者住所發現。

另外,內地過去一天新增76宗確診,本土病例佔51宗。當中,浙江有44宗,分別來自紹興、寧波、杭州;內蒙古有5宗;黑龍江及陝西各1宗,而4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全部在黑龍江。內地累計確診病例9萬9856宗,死亡人數維持4636人。

台灣新增10宗境外輸入個案,本土零確確,亦無新增患者死亡。

 

3.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的聯合研究發現,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會大幅減低「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目標是明年一月初擴「復必泰」疫苗第三劑接種計劃,容許所有合資格市民接種,兩個聯合科學委員會的專家會盡快開會商討。

 

4.印尼外海周二(14日)發生7.4級地震,當局針對附近海岸線一度發海嘯警報,未有傷亡及損毀報告。

荷蘭媒體BNO News報道,地震發生在當地14日上午11時20分,震央位於距離東帝汶(East Timor)西部弗洛雷斯島(Flores Island)城鎮毛梅雷(Maumere)以北約100公里的弗洛雷斯海(Flores Sea)。

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表示,位於地震震央1,000公里範圍內的海岸可能會發生危險的海嘯。印尼當局稱,地震可能會引發高達50厘米的海嘯。

 

 

 


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發生7.4級地震。當地氣象部門一度發出海嘯警報,未收到傷亡和損毀報告。而香港天文台錄得今次的地震強度是7.7級。

地震震央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弗洛勒斯島東北部11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2公里。震央附近的島嶼和鄉鎮有強震感。地震發生後半小時,附近發生過兩次分別為5.6級和5.5級的餘震。期間,不少村莊民眾驚慌走出屋外,有村民坐車、駕駛電單車或徒步,走到高地暫避。

印尼發生地震後,有民眾駕車逃往高地或更內陸地方。
印尼發生地震後,大廈內的民眾倉皇逃生。

印尼中部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2018年9月發生7.4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2000多人死亡。


 

1.港教育局早前建議全港中小學籌辦南京大屠殺84周年悼念活動,適逢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位於屯門的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上周四(9日),在小一的德育堂上播放官方提供的南京大屠殺教材,當中涉及日軍侵華處決平民等的歷史資料片段,引起部分學生恐慌。

校方及辦學團體保良局回應說,得悉有部分學生感到不安,校方十分關注,會疏導學生的情緒,已發通告予全校家長。 回應又說,校方日後會倍加留意,按不同級別的情況適切調整教材,讓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同時,亦會更顧及學生的情緒感受。

事件引發熱議,大部分家長受訪時認為,課堂上介紹慘痛國難進行愛國教育,並無過錯,但學校教學方式有改善空間,教育局的指導也有點模糊,建議明確相關教材的適用年級。

 

2.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首次就涉嫌違反「起底」行為採取執法行動,拘捕一名31歲男子。

公署表示,案件涉及金錢糾紛及起底行為,在事主舉報及公署調查後採取拘捕行動。 由於案件仍在調查中,公署未有透露具體案情。

公署說,即使在朋友間轉發涉及個人訊息,如未獲當事人同意,及令當事人和家人蒙受傷害,都會違反「起底」罪行。

 

3.海關破獲20年來最大宗走私香煙案件,檢獲4700萬支未完稅香煙,市值1億3000萬元,3名男子被捕。

 

4.去年的維多利亞公園非法集結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 副主席鄒幸彤等8名被告,分別被判監4個月2星期,至1年2個月不等。

其中經審訊後被定罪的黎智英被判入獄1年1個月,鄒幸彤判監1年,何桂藍判監6個月。至於認罪的被告中,李卓人被判監1年2個月,蔡耀昌判監1年,梁耀忠及梁錦威判監9個月,胡志偉就被判監4個月2星期。黎智英及李卓人的刑期,獲准與之前其他案件的刑期同期執行。

法官表示,社交距離措施並非打壓工具,目的是要防止群眾聚集,以免發生傳播,被告呼籲違反相關措施,要判處具阻嚇性刑罰。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將於星期日(19日)舉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除向保安局和各紀律部隊發電郵,呼籲各同事踴躍投票,更與副局長區志光和常任秘書長葉文娟拍攝短片,呼籲市民投票。

鄧炳強:實際行動支持
鄧炳強周一(13日)向保安局和各紀律部隊發電郵,呼籲各同事投票日行使公民權利踴躍投票,為香港選賢能。保安局轄下六個紀律部隊首長,亦分別呼籲各自部門同事謹記投票。鄧指今次選舉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首次立法會選舉,公眾期望新一屆立法會可以發揮應有作用,為市民做實事,謀福祉,投票不僅是每位合資格選民享有的權利,亦是熱愛香港的市民應有之義。他認為「作為公職人員,作為特區政府的骨幹,更應用實際行動支持這次選舉。」

李家超:為港為己投一票
保安局同日亦上載短片,片中鄧炳強與區志光身在政總餐廳,望住雞髀和西多士表情苦惱,葉文娟問他們的樣子為何「愁成咁」,區志光回應指正在苦惱接下來周日「點算」。葉文娟表示「禮拜日點算?唔使諗啦,梗係一起身就即刻去投票。」區志光指是在煩惱到底投票後「究竟食雞髀定西多好」。其後鄧炳強忍不到笑,邊笑邊說「無論雞髀定西多,千祈唔好諗咁多。記住呢個禮拜日十二月十九號出嚟投票呀!」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社交網站提到,在完善選舉制度下產生的新一屆立法會,將會更進步、更優越:「全港選民應積極投票,共同參與和投入今次選舉。讓我們一起再作出呼籲,『為港為己投一票』!」

今次選舉規模龐大,鄧炳強強調,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嚴陣以待,確保選舉安全有序、不受干擾。

為配合選舉,香港民政事務總署13日開始,一連六天派出宣傳車隊巡遊全港各區,多處場地大電視亦將播放早前製作的各輯選舉宣傳片,呼籲市民踴躍投票。

鄧炳強開餐拍片籲投票〉〉〉


中環近蘇豪區發生的驚險車禍,再有車CAM片段流出,可見涉事白色私家車高速滑下卑利街斜路後,隨即剷上士丹頓街行人路,直至撞向廟宇後才停下。期間,疑似途人被私家車撞飛後,復被後輪拖行,壓於車輪下被困。另一名身穿白衣的途人站在卑利街,同樣被私家車撞跌地上,幸她事後仍能自行坐起。附近路人見狀合力抬車救人。合共最少8人被撞到,其中2人被救出時無知覺,情況危殆。

晚上8時許,中環士丹頓街41號對出與卑利街交界,一輛私家車懷疑溜後並撞上行人路,至少8名途人被撞到,包括4男4女,其中兩名女子昏迷,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其餘傷者清醒,在現場接受治療。

意外後,不少附近熱心市民協助救人,網上片段見到,十多人合力推車,有人幫忙搬開雜物,希望及早救出被壓車底的傷者,期間有外籍人士緊張高呼。

車CAM:私家車斜路高速溜後 途人慘被拖行>>


中環近蘇豪區發生驚險車禍,一架私家車疑溜後並剷上行人路,最少8人被撞到,有途人被困車底,附近路人見狀合力抬車救人,其中2人被救出時無知覺。

晚上8時許,中環士丹頓街41號對出與卑利街交界,一輛私家車懷疑溜後並撞上行人路,至少8名途人被撞到,包括4男4女,其中兩名女子昏迷,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其餘傷者清醒,在現場接受治療。

意外後,不少附近熱心市民協助救人,網上片段見到,十多人合力推車,有人幫忙搬開雜物,希望及早救出被壓車底的傷者,期間有外籍人士緊張高呼。

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初步了解,當時車上無人。

 

 

中環士丹頓街私家車溜後2人命危 直擊眾人合力抬車救傷者>>>

片段:Elizabeth Ut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