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製涉港法案,抹黑中方對港政策,插手香港內部事務,大肆干涉中國內政。

1、2019年11月27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為顯示對反中亂港勢力支持、阻撓中國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努力,簽署美國國會炮製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口相關彈藥物項法案”。有關法案污蔑中國中央政府破壞香港高度自治,授權美總統對中方相關官員採取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制裁措施,並要求美國務卿每年提交香港事務報告,禁止美國向香港出口催淚瓦斯、胡椒噴霧、橡膠彈和電擊槍等警用裝備。

2、2020年7月14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該法要求制裁所謂與中方違反涉港義務有關的外國個人或實體,以及同相關個人或實體進行重要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並支持所謂受“迫害”香港居民入境美國。同日,特朗普簽署13936號“關於香港正常化的總統行政令”,認定香港局勢對美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威脅,並據此宣佈國家緊急狀態,包括暫停和取消給予香港的特殊優惠待遇、授權對香港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等。

3、2021年2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外委會主席米克斯提出所謂“譴責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侵犯香港民眾權利自由的決議案”,污蔑抹黑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維護法治和社會秩序穩定、保護香港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的努力,該案於4月19日獲眾議院全會審議通過。

4、美國國會正在審議數項涉港消極法案,包括:2021年1月25日和2月8日,美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柯帝士和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分別在眾議院、參議院提出“香港安全港法案”,要求美政府給參與香港暴亂的“港獨”分子提供難民身份;2021年3月18日,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魯比歐提出所謂“譴責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在香港實施鎮壓,包括拘捕民主派人士、一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的決議案”;2021年6月24日,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薩斯提出“香港民主國會金質獎章法案”,鼓噪向黎智英、羅偉光、張劍虹、周達權、陳沛敏、張志偉、楊清奇等香港《蘋果日報》高管及該報所有工作人員頒發美國會金質獎章;2021年6月30日,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馬利諾夫斯基提出“2021年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要求為反中亂港分子、違法犯罪人員提供庇護,為他們提供赴美便捷通道;2021年6月30日,共和黨聯邦眾議員佩里提出“香港自由法案”,要求授權美總統承認香港特區是“獨立國家”。

二、悍然實施制裁,妄圖阻撓香港國安法和中國全國人大有關決定在香港順利實施。

1、2020年5月29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和香港商業優惠措施。

2、2020年6月29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即日起禁止美防衛裝備出口香港,並限制美國防、軍民兩用技術出口香港。

3、2020年6月29日,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發表聲明,正式取消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待遇,禁止向香港出售軍民兩用高科技裝備,並將繼續評估取消香港其他特別待遇。

4、2020年6月30日,美國商務部宣佈終止香港出口許可例外待遇,禁止向香港出口國防設備和敏感技術。

5、2020年8月7日,美國政府以實施香港國安法、破壞香港高度自治為由,宣佈制裁11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

6、2020年8月1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自9月25日起,香港出口美國商品必須注明來源地為“中國”,禁止使用“香港製造”標籤。

7、2020年8月19日,美國國務院宣佈暫停或終止同香港簽署的移交逃犯、移交被判刑人員、豁免國際船運利得稅等三項雙邊協議。

8、2020年10月14日,美國國務院根據“香港自治法”要求向美國國會提交首份涉港報告,將10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列為所謂破壞香港自治人員,威脅對與上述人員有關的金融機構實施制裁。

9、2020年11月9日,美國國務院以所謂威脅香港和平、安全和高度自治為由,宣佈制裁4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

10、2020年12月7日,美國國務院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取消4名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資格等為由,對14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

11、2021年1月1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以香港警方拘捕55名所謂民主派人士為由,對6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實施制裁。

12、2021年3月16日,美國國務院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以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有關決定和實施香港國安法等為由,宣佈更新涉港制裁人員名單和追加金融制裁措施。

13、2021年7月7日,美國白宮發佈所謂《與香港有關國家緊急狀態繼續實施的通知》,宣佈延長所謂“針對香港局勢宣佈的國家緊急狀態”,延長美國對港制裁措施一年。

14、2021年7月16日,美國國務院、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和財政部以特區實施香港國安法、《蘋果日報》停刊等為由,炮製所謂“香港商業警告”,抹黑香港營商環境,唱衰香港發展和“一國兩制”前景,並宣佈制裁7名香港中聯辦官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發表所謂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聲明,詆毀國安法,攻擊中國政府對港政策。

三、污蔑詆毀特區事務,妄議香港警方執法行動,破壞香港繁榮穩定。

1、2019年2月25日,時任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達對特區政府擬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的擔憂,聲稱修例可能影響美國和香港的雙邊協議實施。

2、2019年3月2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9年香港政策法報告”,妄稱香港言論自由被侵蝕,中國政府加大幹預香港事務,在多方面對香港造成損害。

3、2019年5月7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表報告,污蔑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侵蝕香港的自治”,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美國在港經濟利益構成嚴重風險。

4、2019年5月16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誣稱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威脅香港法治,對此感到擔憂。

5、2019年6月19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在《基督科學箴言報》早餐會發言時,無視反中亂港分子的各種極端暴行,聲稱“有200萬人上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那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嗎?”,公然縱容和鼓勵反中亂港分子採取違法暴力手段同中央和特區政府對抗。

6、2019年7月26日,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院外委會主席恩格爾誣稱香港警方在處理示威中使用暴力,令香港在管治和司法方面的國際聲譽受損。

7、2019年9月17日,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舉行香港局勢聽證會,美化反修例暴力示威遊行,抹黑特區政府與香港員警有關處置,誣稱其破壞“一國兩制”和香港自治。

8、2019年9月28日,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就香港“占中”五周年發表聲明,抹黑“一國兩制”和中央對港政策。

9、2019年10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希望香港抗議問題人道解決,香港民眾很偉大,他們揮舞美國國旗,有超過200萬人參與抗議,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

10、2019年10月24日,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發表反華演講,多次提及香港“修例風波”,妄稱“香港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表明中國如果擁抱自由將會發生什麼”。

11、2019年11月21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審議後發表公開講話,妄稱“中國對香港完全自治的承諾已被打破”,刻意歪曲“一國兩制”、混淆是非。

12、2019年12月10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在香港《明報》撰文,揚言“美國對香港人權承諾始終如一”,妄稱“美制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表明美對普世價值的承諾,反映美關注北京侵蝕香港自治”。

13、2020年5月22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發表聲明,將香港國安法污蔑為“強加”,“破壞香港高度自治”。

14、2020年5月27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次就中國全國人大即將審議通過香港國安法發表聲明,妄言美國希望香港作為“自由堡壘”能夠成為“專制”中國的榜樣,並向美國國會“證實”香港不應再享有1997年7月前美國法律賦予其的待遇。

15、2020年5月28日,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提交“2020年香港政策法報告”,證實香港不能繼續享有美國法律規定的特殊待遇。

16、2020年6月30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誣稱實施香港國安法破壞“一國兩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所作承諾。

17、2020年7月1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在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後誣稱,香港國安法對香港是“殘酷和全面的鎮壓,破壞香港自由,標誌‘一國兩制’的死亡”。

18、2020年7月6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接受採訪時誣稱香港國安法侵蝕香港人基本人權自由,營造自我審查氛圍,是香港的悲劇。

19、2020年7月14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支持香港反對派非法舉行的所謂“初選”。

20、2020年7月23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所謂“共產黨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反華演講,惡意攻擊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政治制度,散播中國威脅論,污蔑所謂中國共產黨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將羅冠聰等反中亂港分子美化為民主鬥士。

21、2020年7月31日,時任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納尼表示,美方反對香港特區政府取消反對派候選人資格。

22、2020年8月7日,美國駐港總領館發表聲明,誣稱“香港國安法的目的不是營造安全,而是要迫使民主派人士噤聲”,公然抹黑攻擊香港國安法。

23、2020年9月11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12港人偷渡案發表聲明,對案件指手畫腳,幹預中國司法主權。

24、2020年11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聲稱,中方剝奪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資格的行為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美方將確認並制裁剝奪香港自由的責任人。

25、2020年11月12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4名反對派議員資格被取消發表聲明,將中國全國人大的合法決定污蔑為“對香港自由的猛烈攻擊”,叫囂將“追究侵蝕香港自治與自由的官員責任”。

26、2021年1月6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香港警方依法逮捕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53名香港反對派人士發表聲明,叫囂要求中方“立即無條件釋放有關人員”,並揚言威脅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

27、2021年1月14日,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發表所謂“2020年度報告”,誣稱“一國兩制”框架已被摧毀,揚言通過本國法律庇護香港違法犯罪分子,對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蠻橫施壓。

28、2021年3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妄議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誣稱中國持續攻擊香港民主制度,打擊香港民主進程。

29、2021年3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發表聲明,妄稱這是“對香港自治、自由和民主進程的直接攻擊”。

30、2021年3月30日,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2020年度國別人權報告”,污蔑香港國安法,抹黑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警方嚴正執法。

31、2021年3月3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21年香港政策法報告”,誣稱中方破壞香港自治,削弱港人權利和自由,聲稱香港不再享有美國法律此前給予的特殊待遇。

32、2021年4月1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接受媒體採訪並在《南華早報》、《明報》等媒體發文,公然污蔑中方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和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的重大舉措,誣稱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將使香港選舉結果不再有意義,並以所謂制裁相威脅,極力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

33、2021年4月16日,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推特發文,誣稱逮捕李柱銘等反中亂港分子是“北京攻擊法治的又一跡象”並“感到悲傷和不安”。

34、2021年4月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特發文,誣稱以政治動機判刑“不可接受”,呼籲“釋放”反中亂港分子。

35、2021年5月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特發文,妄言“美國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並拒絕判決,呼籲“立即釋放”反中亂港分子。

36、2021年5月2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網站發表聲明,誣稱中國政府破壞香港民主制度,呼籲釋放所有根據香港國安法被逮捕的人並撤銷指控。

37、2021年6月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網站發表聲明,聲稱要與要求中國政府尊重所謂“普世人權”的中國人士“站在一起”,並稱反中亂港分子為“勇敢的活動家”。

38、2021年6月4日,美國駐港總領館在該館辦公室窗內點亮電子燭光,呼應反中亂港勢力搞所謂“燭光紀念”。

39、2021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特發文,公然聲稱被反中亂港勢力鼓舞,無理要求“立即釋放被逮捕香港人士”。

40、2021年6月11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接受路透社採訪,污蔑國安法的實施在香港創造了一種“強制氣氛”,威脅到香港的自由及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

41、2021年6月21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打著“新聞自由”幌子,抹黑香港特區政府以香港國安法壓迫獨立媒體、扼殺言論自由。

42、2021年6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網站發表聲明,以新聞自由為藉口,誣稱《蘋果日報》停刊“對媒體自由來說是悲傷的一天”,標誌著“北京正在加強鎮壓力度”。

43、2021年6月29日,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舉辦關於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圓桌會議,妄議香港人權、法治。

44、2021年6月30日,美國駐港總領館罔顧事實,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之際,誣稱香港國安法破壞香港言論自由,公然詆毀香港國安法。

45、2021年7月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2021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國別報告”,其中涉華內容詆毀貶損特區打擊人口販運的努力和成效,妖魔化香港國安法。

46、2021年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誣稱中國持續削弱香港自治,破壞香港營商環境,呼籲國際社會關注。

47、2021年7月21日,美國國務院發佈所謂投資環境報告,其中涉及香港內容再次炒作所謂香港國安法風險,抹黑香港營商環境。

48、2021年8月2日,美國駐港總領館網站刊登所謂香港國安法“見證清單”,列出所有依法被處理的反中亂港分子姓名、被逮捕時間、被指控時間、被指控罪名、判刑結果等資訊。

四、包庇支持反中亂港分子,為其兜售“港獨”主張、散播政治謊言提供平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為違法分子說項。

1、2019年3月17日,美國駐港總領館安排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工作小組”代表團訪港期間同陳方安生、李柱銘、黃之鋒等座談。上述人員在會見後向媒體表示,他們同美方討論了特區政府取消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候選人參選資格、擬修訂《逃犯條例》、香港政制發展等議題。

2、2019年3月19日至26日,陳方安生、郭榮鏗、莫乃光等赴美竄訪,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時任美國務卿高級政策顧問餘茂春、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等官員以及美國務院打擊人口販運辦公室、美“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等機構人員分別會見。陳方安生等人請求美國政府制裁香港,乞求美支援香港反對派組織反修例運動。美方並安排上述人員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凱恩研究所、傳統基金會等機構演講,為他們兜售“港獨”主張、散播政治謊言提供平臺和支援。

3、2019年5月13日至17日,李柱銘、李卓人、麥燕庭、吳靄儀、塗謹申、羅冠聰六人赴美竄訪。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等會見。美“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組織安排上述人員參加所謂香港問題聽證會,敦促特區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4、2019年5月14日,“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就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舉行所謂“對香港公民社會和法治的新威脅”主題研討會,並組織李柱銘等反中亂港分子參會,與會者呼籲立即採取行動,制止“惡法”。

5、2019年7月7日至11日,反中亂港分子黎智英赴美竄訪,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助理國務卿史達偉等官員會見。黎智英極力推動美國插手幹預香港事務,同美方討論特區修例事態發展及香港所謂“自治地位”,並獲得美方積極回應。

6、2019年8月6日,香港媒體報導,“港獨”組織“香港眾志”頭目黃之鋒、羅冠聰等人同美國駐港總領館官員會面,呼籲美儘快制訂“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對港進行制裁。

7、2019年9月17日,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組織安排黃之鋒、何韻詩、羅冠聰、張崑陽等參加所謂“香港抗爭之夏”及美方政策聽證會,為上述人員兜售“港獨”主張、散播政治謊言、抹黑中央和特區政府等提供平臺和支持。

8、2019年9月17日,美國聯邦參議員陶德·揚在國會山參加“港獨”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成立記者會。

9、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美國聯邦參議員克魯茲訪港,會見黎智英、陳方安生、郭榮鏗、莫乃光、梁穎敏等反中亂港頭目,並公然身穿黑衣出現在示威現場,對媒體稱“沒有看到暴力”,污蔑克制執法的香港警隊是“暴力鎮壓”。

10、2019年10月22日至26日,反中亂港分子黎智英、李柱銘等赴美竄訪,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時任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主席麥戈文以及多名美國會議員會見。

11、2020年2月4日,美國聯邦參議員斯科特邀請反中亂港分子羅冠聰參加總統國情諮文演說。

12、2020年3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助卿幫辦費德瑋和美駐港總領事史墨客會見莫乃光等反中亂港分子。

13、2020年3月21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會見黃之鋒、張崑陽、梁晃維等,接受黃遞交的所謂“請願信”。黃乞求美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制裁特區政府官員和警員。

14、2020年4月18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對香港警方拘捕反中亂港分子妄加指責。

15、2020年5月27日,美國聯邦參議員霍利會見黃之鋒等反中亂港分子。

16、2020年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委會舉辦聽證會,安排反中亂港分子羅冠聰、李卓人等通過視頻方式參會,為其抹黑香港國安法和中央對港政策提供平臺。

17、2020年7月21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倫敦單獨會見潛逃英國的“港獨”分子羅冠聰,為其撐腰打氣。羅大肆抹黑中央和特區政府,呼籲美加大對華施壓。

18、2020年8月10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發表聲明稱,美方對黎智英等民主人士被捕深感不安,呼籲中方廢除香港國安法。

19、2020年12月1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安排“港獨”分子羅冠聰以視頻形式參加聽證會,羅聲稱香港國安法限制港人言論及示威自由,呼籲美國給予更多港人庇護。

20、2021年1月6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對50多名反中亂港分子被捕表達所謂關切。

21、2021年1月1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次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依法逮捕包括1名美國律師在內的反中亂港分子說三道四,要求中方立即釋放被香港國安法制裁的個人,並撤銷有關指控。

22、2021年1月31日,麥戈文、魯比歐、默克利等9名美聯邦參、眾議員聯名致信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提名所謂“香港民主運動”參評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

23、2021年2月2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推特譴責香港特區政府對香港“親民主派”候選人的拘押和指控。

24、2021年4月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就李柱銘、黎智英等反中亂港分子被判刑事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抹黑。

25、2021年7月8日,美國駐港總領館政治經濟處處長何朝華旁聽特區法院依法審理涉嫌非法策劃、組織、實施所謂“35+”和“攬炒十部曲”的相關人員,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誣稱香港國安法打壓港人自由,為有關反中亂港分子美化開脫。

五、多邊串聯施壓,糾集盟友聯手干涉香港事務,通過發表聯合聲明等方式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1、2020年5月27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表聲明,公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討論香港問題,妄稱香港問題“具有全球緊迫性,牽涉到國際和平與安全”。

2、2020年5月28日,美國糾集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四國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就中國全國人大涉香港國安立法說三道四,妄加指責。

3、2020年6月17日,美國等七國集團外長、歐盟高級代表發表涉港聯合聲明,鼓吹所謂香港國安法可能破壞“一國兩制”和香港高度自治,敦促中國政府重新考慮有關決定,妄圖對中方施壓。

4、2020年8月9日,美國聯合“五眼聯盟”國家外長發表涉港問題聯合聲明,要求中國全國人大撤回取消4名香港反對派議員資格的決定,無端詆毀中央對港政策。

5、2020年11月18日,美國聯合“五眼聯盟”國家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詆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抹黑中方對港政策。

6、2021年1月9日,美國糾集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四國外長發表涉港聯合聲明,就香港警方依法逮捕55名反中亂港分子表達所謂嚴重關切,妄稱香港國安法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破壞“一國兩制”框架,限制港人權利與自由。

7、2021年3月12日,美國等七國集團外長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發表涉港聯合聲明,妄稱中國政府修改香港選舉制度旨在消滅香港異見聲音,破壞香港高度自治。

8、2021年5月5日,美國等七國集團外長會發表聯合聲明,抹黑中國中央政府對港政策,歪曲“一國兩制”,妄評特區內部事務,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美國還在此次會議上推動成立所謂“香港之友”的國際組織,拉攏西方國家幹預插手香港事務。

9、2021年6月13日,七國集團峰會發表新聞公報,妄議香港局勢,要求中國“尊重香港的人權和基本自由,保障《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

10、2021年6月21日至7月14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7屆會議期間,美國與43個國家連署加拿大發起的反華聯合發言,對香港“踐踏人權”的行為表示“關切”。7月1日,美國還組織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主題邊會,拉攏20個國家政府和9個非政府組織參加,再次污蔑詆毀香港國安法和特區法治。

11、2021年7月10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表美歐等21國所謂“媒體自由聯盟”成員聯合聲明,對《蘋果日報》停刊、逮捕反中亂港分子表達強烈關切,並無理指責特區依法辦案,抹黑香港國安法,詆毀中央對港政策。

 

原文連結:中國外交部


 

1.因應長者接種率低,政府外展隊一連三天在葵涌石籬社區會堂,提供一站式的健康諮詢連新冠疫苗接種服務。另外,醫院管理局即將於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和瑪麗醫院設「復必泰」疫苗接種站,為覆診人士接種新冠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試行如順利,可能推展到其他醫院。

 

 

2.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緊接的十月十日「雙十節」,市民切勿意圖做出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來的行為,或鼓勵甚至煽動其他人做這些行為,屬嚴重罪行,警方一定會嚴正執法。至於臨近的國慶,鄧炳強稱當局絕不能掉以輕心,一定全力加強保安工作。

鄧炳強升任保安局局長三個月,接受報章專訪時表示,局方首要重點工作是確保國家安全、香港安全。

鄧炳強特別關注十月十日「雙十節」可能出現的違法情況。他解釋,根據中國憲法,台灣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任何人意圖想將台灣區從中國分裂出去,或鼓勵其他人做這些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必然會採取果斷執法行動,呼籲任何人千萬不要做這些行為,指這是非常嚴重罪行。」

 

3.為紓緩公營醫療人手流失,醫管局決定將臨床前線醫護人員僱用期,由60歲延長至65歲,並會新增副顧問護師職,加強護士專業階梯。

醫管局原定的退休年齡為60歲,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引述人事部估算,醫管局未來10年大約有1千名醫生、5千名護士和1萬名支援職系人員到達60歲的退休年齡,局方希望其中一部分人能在醫管局繼續為市民服務,因此延長退休年齡主要對象為臨床前線醫護人員。

醫管局指,可以於員工退休前5年開始與其商議延任,並選擇60歲後延任的時間和年期, 局方將會簡化審批機制,預計未來5個年度,會有1650名醫護及4000名支援員工延任。醫管局又指,明年起會陸續聘請超過140名副顧問護師,預料未來10年新增職位,涉及額外開支超過59億港元。

 


為紓緩香港公營醫療人手流失,醫院管理局決定將臨床前線醫護人員僱用期,由60歲延長至65歲,並會新增副顧問護師職,加強護士專業階梯。

 

港醫管局原定的退休年齡為60歲,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引述人事部估算,指醫管局未來10年大約有1千名醫生、5千名護士和1萬名支援職系人員達60歲退休年齡,局方希望其中一部分人能在醫管局繼續為市民服務,因此今次延長退休年齡的主要對象為臨床前線醫護人員。

醫管局指,可以於員工退休前5年開始與其商議延任,並選擇60歲後延任的時間和年期。局方將會簡化審批機制,預計未來5個年度,會有1,650名醫護及4,000名支援員工延任。醫管局又指,明年起會陸續聘請超過140名副顧問護師,預料未來10年新增職位,涉及額外開支超過59億港元。

 

(Teddy Cheung攝)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及行政總裁高拔陞會晤新聞界>>>


香港部分地區星期四(23日)早上天氣惡劣,曾於中秋期間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打卡、位於觀塘海濱長廊對開的巨型「月亮」裝置一度被吹落海並泄氣,外形有如塌下的山根,有關單位事後展開「海底撈月」。

 


1.中央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後首場選舉,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結束,約4380名投票人投票,投票率近9成,成功為13個界別分組選出364個委員。港府指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順利舉行,確保特區政權掌握在愛國愛港人士手中。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都指,今次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2021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以政黨佔比計算,民建聯佔150多席,工聯會有76席,新民黨有21席,自由黨指有最少15席,經民聯則指最少有40席。而其中,保險界和社福界有候選人得票相同,需要抽籤定勝負。

港府發言人指新一屆選委會,涵蓋多個界別分組具廣泛代表性,在政治體制中擔當重要角色。而這個新的憲制職能有助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理性互動,以切實提升特區政府管治效能。選舉順利舉行,象徵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政治體制踏進一個新里程,確保特區政權掌握在愛國愛港人士手中,從而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

港澳辦指,新的選舉委員會增加到1,500人,具體組成和產生辦法進一步完善,使選舉委員會覆蓋面更廣、代表性更強,提升了民主質量,將為接下來成功舉行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打下良好基礎。

香港中聯辦聲明就指,今次選委會選舉是香港實現由亂及治重大轉折後迎來的首場重要選舉,貫徹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彰顯了新選制的進步和優越性,是在香港特色民主發展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強調選舉開啟了香港社會走出「泛政治化」漩渦、構建理性建設選舉文化的歷程,不僅讓民主政治邁出堅實步伐,也讓良政善治真正成為可能。

 

2.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點票涉及4300多張選票,但整個點票過程花了14小時才完成,有界別的點票工作更於選舉結束後六小時才開始點票,多名選委當選人及候選人批評時間過長,社福界選委當選人狄志遠形容點票過程失敗,認為工作人員訓練不足,要求選管會向公眾進一步交代。

投票時間結束,部分票箱遲遲未能運抵灣仔會展中央點票站,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最初解釋是有職員未有帶齊所需文件,亦因為部分程序加入了電腦,形成雙重流程。

至開始點票,其實仍有票箱仍未到齊。到晚上十一時許,最後一個荃灣票站的票箱才運到會展。投票結束了七小時後,首批完成分類的選票才送到掃描區,用電腦軟件點票。不少選票不被電腦接納或無法自動處理,再要用人手逐一核對有關選票。

至凌晨三時有首個界別選舉結果,涉及55票。至早上近八點,全部結果才出爐,今次選舉共有約4,380票,但要近14小時處理。

馮驊承認時間超出合理預期,對此感到抱歉,會詳細檢討。

 

3.香港股市顯著受壓,恒生指數最多跌逾1000點,插穿24000點,跌至逾11個月低位。收市仍重挫821點。

地產及金融股急挫,拖累恒指一度瀉逾1000點,一度插穿24000點,跌至23871點,是去年10月初以來最低水平,午後跌幅略為收窄,收市仍跌3.3%,報24099點,錄得近兩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大市全日成交逾1417億元。

市傳內地要求本港發展商協助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地產分類指數重挫逾6%,跌至逾5年低位。恒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及新鴻基地產挫逾10%,是3大跌幅藍籌,連同長實集團及信和置業,5隻本地地產股市值單日合共蒸發逾830億元。

 

4.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賢學思政三名成員,涉嫌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國安處指,組織近日變本加厲,向在囚人士提供物資及在旺角開設中心,企圖招攬志同道合的人。

警方國安處拘捕賢學思政三名骨幹成員,包括召集人王逸戰,秘書長陳枳森及前發言人朱慧盈,年齡18至20歲,涉嫌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國安處指,組織去年五月成立,最少41次擺街站及在社交平台發表煽動仇恨政府、不服從法律、分裂和顛覆政權的訊息,包括呼籲抵制「安心出行」,並指「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不是口號,是民族信念。

 

5.香港特區政府將安排第二批區議員星期五(24日)宣誓,涉及九龍五個區的區議員。

第二批區議員的宣誓儀式,將於本周五在北角社區會堂舉行,涉及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黃大仙及觀塘五個區的區議員,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監誓。

 

6.全運會男子花劍團體賽,港隊在銅牌戰力挫江蘇隊,繼上屆賽事後再度奪得銅牌,令香港在今屆全運獎牌數目增至1金4銅。

至於女子花劍團體賽,港隊同樣躋身銅牌戰,正同陝西隊進行賽事。

 

 

7.耗資約40億元興建的香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星期二(21日)正式開放,首兩日及周末預訂爆滿,預料開放初期每天有四千多人次入園。

 


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點票涉及4300多張選票,但整個點票過程花了14小時才完成,有界別的點票工作更於選舉結束後六小時才開始點票,多名選委當選人及候選人批評時間過長。政制事務局指會嚴肅跟進。

 

投票時間星期一(20日)下午六點結束,惟部分票箱遲遲未能運抵灣仔會展中央點票站,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最初解釋是由於有職員未帶齊所需文件,亦因為部分程序加入了電腦,形成雙重流程。

至開始點票,其實仍有票箱未到齊。到晚上十一時許,最後一個來自荃灣雅麗珊社區中心票站的票箱才運到會展。投票結束了七小時後,首批完成分類的選票才送到掃描區,用電腦軟件點票。不少選票不被電腦接納或無法自動處理,再要用人手逐一核對有關選票。

至翌日凌晨三時,選管會才開始公佈首個界別選舉結果,涉及55票。

由於等候選舉結果時間太長,新聞中心提供餐飲的飲食區關閉,加上會展場地安檢嚴密繁瑣,食物及飲品無法運入會場。而場內的人一旦離開,要重新接受安檢登記,不少候選人嫌麻煩,進退不得。由於會展內冷氣強勁,各人苦候期間飢寒交迫,鼓譟不滿。

輾轉等候至早上近八點,全部結果才出爐,今次選舉共有約4,380票,但花近14小時處理。

馮驊承認時間超出合理預期,對此感到抱歉,會詳細檢討。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務局發言人表示,安排上一些環節上安排有欠妥善,包括點票時間超出公衆的合理預期,而派發選票的櫃檯數目以及點票安排等,都令部分選民在繁忙時段輪候投票的時間過長。

就有關情況,發言人表示局方會與選舉管理委員會及選舉事務處嚴肅跟進,積極和認真地總結今次經驗,並加以改善,以確保稍後兩場重要選舉得以順利舉行,一方面提高選舉的效率、準確度及安全性,同時亦致力為選民提供最大便利。

發言人強調,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對「一國兩制」重回初心正軌,行穩致遠,以及特區良政善治、長治久安至關重要,呼籲每位市民都全力支持未來的兩場重要選舉。


香港恒生指數在本地地產股拖累下,最多急挫逾1000點,一度失守24000點關口。恒生指數收市報24099點,跌821點,跌幅逾3%,創近1年收市低位。

恒生指數低開280點後隨即急轉直下,最多跌1,048點,低見23,871點,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但兩萬四關口有支持,全日報24,099點,跌821點或3.3%。

恒地(00012)全日大跌13.19%,屬於表現最差藍籌。摩通料新地(00016)股價有下跌20%的風險,股價跌10.34%;長實(01113)及新世界(00017)的下行風險最細,股價分別跌9.32%和12.27%。四大地產股總結單日市值蒸發超過792億港元。


202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星期日(9月19日)舉行的投票中,13個有競逐界別分組,當選的364名候選人:

商界(第三)
------
沈華
游偉光
連少冬
黃火欽
譚岳衡
郭珮芳
朱立偉
辛聰金
李浩然
趙珺
姚來文
趙爽
郭彥麗
莊惠明
王磊
吳楚珠
劉崧

金融服務界
-----
伍子權
黃仲文
鄧聲興
李耀新
詹劍崙
李彤
熊力頲
楊玳詩
孫劍峰
蔡思聰
李細燕
陳銘潤
林向紅
李惟宏
戴志强
張德熙

保險界
---
陳照男
潘榮輝
許金桂
詹美清
管胡金愛
黃漢興
黃貴泉
陳炎光
馮偉昌
徐志堅
劉少文
鄧子平
陳沛良
鄭國屏
張健強
譚國榮
伍榮發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
--------------
劉文君
黃浩明
呂浩源
陳澤華
林雲峯
陳旭明
何力治
何鉅業
黎定國
呂慶耀
黎漢群
盧鎮威
賴旭輝
林力山
周偉強

中醫界
---
呂愛平
楊卓明
張群湘
陳永光
何國偉
盧鼎儒
王冠明
曾超慶
繆江霞
黃傑
黃賢樟
彭祥喜
張煒生
朱恩
馮玖

教育界
---
莫仲輝
梁永鴻
何漢權
邱少雄
方仲倫
廖鳳香
潘淑嫻
蘇炳輝
張勇邦
林翠玲
孔美琪
招祥麒
黃錦良

法律界
---
許文傑
梁定邦
范凱傑
胡振輝
鄭程
盧懿杏
湯家驊
藍德業
劉漢銓
麥慶歡
彭韻僖
李連君
蔣瑞福
何淑瑛
蕭詠儀

醫學及衞生服務界
--------
梁世民
張佩華
林哲玄
張漢明
梁禮賢
吳鳳亮
龐愛蘭
黃柏良
蘇潔瑩
盧寵茂
郭寶賢
徐錫漢
張旭紅
李夏茵

社會福利界
-----
狄志遠
郁德芬
黃一峰
葉振都
朱麗玲
余秀珠
文孔義
楊羅觀翠
陳晴
李漢祥
夏中建
黃萬成

科技創新界
-----
錢國強
鄭振華
盧煜明
于常海
吳自豪
孫東
鍾國輝
鄭松岩
李帆風
朱嘉盈
冼漢廸
徐海山
邱達根
任景信

勞工界
---
馮鈺鋒
楊連碧
程岸麗
江惠周
范强
陳文慧
許培婷
李永富
李秀琼
林天賦
楊榮輝
張凱榮
王國強
鄭秀娟
馬志成
陳兆華
謝愛紅
黃平
李達偉
王宏業
唐賡堯
謝宏儒
李廣宇
湯仲敏
葉偉明
王吉顯
李子健
吳智敏
胡明峰
魯志薪
林冠良
張桂英
曾志文
謝景華
麥少芬
朱育青
陳鄧源
林錦儀
李方冲
陳萬聯應
梁頌恩
丘燿誠
葉柳青
譚金蓮
儲漢松
蘇栢燦
譚志聰
王麗萍
孔繼明
李煒敏
吳慧儀
馬光如
雷潔嫻
郭慶桓
楊開强
林志挺
周小松
蔡宗建
張錦靈
林偉江

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
------------------------------
譚肇卓
陳麗芳
潘國華
洪錦鉉
李德康
李清霞
呂曉東
李碧儀
鍾港武
洪超群
張培剛
顏汶羽
吳寶強
陳燦標
林梓鴻
黃才立
簡銘東
葉傲冬
曾鳳珠
楊嘉成
王子成
簡志豪
張志聰
李漢雄
劉珮珊
陳郁傑
黎榮浩
劉偉光
梁文廣
李少榕
陳國偉
鄭強峰
袁國強
鍾澤暉
梁思韻
陳東
曾耀棠
姚逸華
呂鴻賓
林佑碧
黃頌良
朱浴龍
陳南坡
張琪騰
林煒橋
張姚彬
劉慶揚
程莉元
呂東孩
朱立威
李莉
孔昭華
羅詠詩
周超常
邱松慶
林峰
趙鳳儀
林永祥
何顯明
陳家珮
黃達東
梁鉅海
鄭承峰
陳美燕
劉佩玉
林玉珍
鄧小梅
鍾子權
雷啟蓮
陳欣耀
郭耀偉
陳華裕
梁騰丰
梁國鴻
李鎮強
賴榮春

新界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
------------------------------
邱玉麟
莊元苳
鄭彥鈞
莊健成
鄧開荣
姚國威
陳灶良
文嘉豪
劉志成
馬淑燕
吳育智
鄺月心
呂堅
陳藹怡
凌偉漢
陳偉趯
徐帆
黃碧嬌
劉舜婷
林宇星
葉文斌
區子安
文裕明
盧婉婷
李洪森
曾國家
林港坤
陳國旗
姚銘
賴心
陳笑權
蕭浪鳴
張展鵬
葛兆源
胡綽謙
簡兆祺
蒙建强
華美玲
歐志輝
温和達
羅少傑
宋嘉桓
温啟明
高維基
陳嘉輝
朱浩賢
姚嘉俊
李世榮
湛家雄
梁昌明
鄭臨
古揚邦
王舜義
陳文洲
劉興華
吳超洪
鄧焯謙
李冠華
張彥南
李家良
龍瑞卿
梁嘉銘
李聖潑
鄧鎔耀
招文亮
林楚昭
王惠成
吳毅榮
潘國山
葉長春
祁麗媚
甘文鋒
傅曉琳
陶錫源
吳仕福
陳有海
潘志成
邱帶娣
郭晋昇
巫成鋒


2021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結果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界別: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劉文君                 53*

黃浩明                 45*

呂浩源                 44*

陳澤華                 45*

林雲峯                 45*

符展成                 29

陳旭明                 44*

何力治                 53*

何鉅業                 47*

黎定國                 47*

呂慶耀                 52*

黎漢群                 49*

盧鎮威                 46*

賴旭輝                 48*

林力山                 44*

周偉強                 44*

王寳龍                 19

 

保險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陳照男                 70*

梁煥榮                 41

潘榮輝                 65*

許金桂                 72*

詹美清                 62*

管胡金愛                68*

黃漢興                 44*#

黃貴泉                 66*

陳炎光                 75*

馮偉昌                 56*

徐志堅                 45*

尹志德                 38

王覺豪                 44

劉少文                 64*

鄧子平                 60*

陳沛良                 77*

鄭國屏                 69*

張健強                 64*

譚國榮                 70*

伍榮發                 63*

 

商界(第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沈華                  82*

游偉光                 83*

連少冬                 82*

黃火欽                 83*

譚岳衡                 83*

郭珮芳                 84*

朱立偉                 84*

辛聰金                 86*

李浩然                 85*

趙珺                  81*

姚來文                 84*

趙爽                  80*

郭彥麗                 84*

莊惠明                 83*

王磊                  83*

吳楚珠                 80*

劉崧                  84*

曹偉勇                 18

 

法律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許文傑                 28*

梁定邦                 26*

范凱傑                 25*

胡振輝                 29*

鄭程                  27*

盧懿杏                 26*

湯家驊                 28*

藍德業                 26*

劉漢銓                 26*

麥慶歡                 24*

彭韻僖                 29*

李連君                 29*

蔣瑞福                 26*

白濤                  9

何淑瑛                 27*

蕭詠儀                 26*

 

中醫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呂愛平                 42*

楊卓明                 41*

張群湘                 40*

陳永光                 40*

何國偉                 45*

盧鼎儒                 43*

關之義                 22

王冠明                 39*

曾超慶                 38*

繆江霞                 36*

黃傑                  44*

黃賢樟                 43*

彭祥喜                 28*

張煒生                 43*

朱恩                  43*

馮玖                  35*

 

科技創新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錢國強                 53*

鄭振華                 53*

黃廣揚                 9

盧煜明                 53*

于常海                 51*

吳自豪                 51*

孫東                  54*

鍾國輝                 53*

鄭松岩                 53*

李帆風                 53*

朱嘉盈                 46*

冼漢廸                 52*

徐海山                 54*

邱達根                 52*

任景信                 51*

 

醫學及衞生服務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梁世民                 63*

徐佩宏                 12

張佩華                 57*

林哲玄                 69*

張漢明                 63*

梁禮賢                 64*

何崇漢                 11

吳鳳亮                 61*

龐愛蘭                 65*

黃柏良                 65*

顧慧賢                 12

陳子中                 13

蘇潔瑩                 64*

李靖汶                 9

盧寵茂                 67*

陳麗紅                 14

朱建華                 6

郭寶賢                 59*

徐錫漢                 63*

崔俊明                 16

張旭紅                 57*

余詩思                 14

李夏茵                 56*

曾憲紀                 19

 

醫學及衞生服務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梁世民                 63*

徐佩宏                 12

張佩華                 57*

林哲玄                 69*

張漢明                 63*

梁禮賢                 64*

何崇漢                 11

吳鳳亮                 61*

龐愛蘭                 65*

黃柏良                 65*

顧慧賢                 12

陳子中                 13

蘇潔瑩                 64*

李靖汶                 9

盧寵茂                 67*

陳麗紅                 14

朱建華                 6

郭寶賢                 59*

徐錫漢                 63*

崔俊明                 16

張旭紅                 57*

余詩思                 14

李夏茵                 56*

曾憲紀                 19

社會福利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馬麗莊                 48

程志剛                 30

關鋭煊                 31

陳麗雲                 51

陳文宜                 41

狄志遠                 55*#

吳兆文                 32

梁佩如                 42

周賢明                 37

郁德芬                 63*

黃一峰                 55*#

葉振都                 66*

朱麗玲                 70*

余秀珠                 98*

文孔義                 57*

楊羅觀翠                91*

陳晴                  84*

李漢祥                 85*

鄭國輝                 49

夏中建                 59*

劉婉儀                 55

黃萬成                 79*

葉嘉威                 45

 

金融服務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伍子權                 137*

黃仲文                 136*

陳志華                 34

鄧聲興                 131*

李耀新                 124*

詹劍崙                 161*

李彤                  145*

熊力頲                 137*

楊玳詩                 148*

孫劍峰                 140*

蔡思聰                 134*

李細燕                 135*

陳銘潤                 145*

林向紅                 148*

李惟宏                 148*

戴志强                 134*

張德熙                 145*

 

教育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莫仲輝                 1,040*

梁永鴻                 1,059*

何漢權                 1,076*

邱少雄                 1,068*

方仲倫                 1,036*

廖鳳香                 1,040*

趙曾學韞                423

潘淑嫻                 1,123*

蘇炳輝                 1,093*

張勇邦                 1,123*

林翠玲                 1,097*

孔美琪                 1,096*

招祥麒                 1,034*

黃錦良                 1,003*

 

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譚肇卓                 752*

陳麗芳                 754*

潘國華                 779*

林博                  136

洪錦鉉                 762*

李德康                 753*

李清霞                 757*

呂曉東                 749*

李碧儀                 771*

鍾港武                 790*

洪超群                 731*

張培剛                 747*

顏汶羽                 750*

吳寶強                 745*

陳燦標                 724*

林梓鴻                 731*

黃才立                 737*

簡銘東                 754*

葉傲冬                 782*

曾鳳珠                 753*

楊嘉成                 750*

王子成                 741*

簡志豪                 764*

張志聰                 728*

李漢雄                 747*

劉珮珊                 754*

陳郁傑                 740*

黎榮浩                 757*

劉偉光                 731*

梁文廣                 746*

李少榕                 740*

陳國偉                 727*

鄭強峰                 741*

袁國強                 763*

鍾澤暉                 748*

梁思韻                 746*

陳東                  742*

曾耀棠                 740*

姚逸華                 745*

呂鴻賓                 751*

林佑碧                 736*

黃頌良                 763*

朱浴龍                 734*

陳南坡                 726*

張琪騰                 750*

林煒橋                 726*

張姚彬                 730*

劉慶揚                 736*

程莉元                 735*

呂東孩                 756*

朱立威                 743*

李莉                  743*

孔昭華                 752*

羅詠詩                 746*

周超常                 740*

邱松慶                 743*

林峰                  743*

趙鳳儀                 765*

林永祥                 725*

何顯明                 757*

陳家珮                 794*

黃達東                 746*

梁鉅海                 732*

鄭承峰                 750*

陳美燕                 726*

李嘉盈                 175

劉佩玉                 749*

林玉珍                 759*

鄧小梅                 733*

鍾子權                 738*

雷啟蓮                 742*

陳欣耀                 725*

郭耀偉                 727*

陳華裕                 741*

梁騰丰                 723*

梁國鴻                 744*

李鎮強                 736*

賴榮春                 709*

 

勞工界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馮鈺鋒                 331*

楊連碧                 299*

程岸麗                 301*

江惠周                 299*

范强                  296*

陳文慧                 301*

葉永勝                 110

許培婷                 294*

李永富                 328*

陳培浩                 64

李秀琼                 289*

林天賦                 293*

黃德智                 36

楊榮輝                 322*

張凱榮                 301*

王國強                 300*

鄭秀娟                 281*

馬志成                 328*

陳兆華                 298*

謝愛紅                 327*

李文昌                 154

黃平                  324*

盧嘉麗                 105

李達偉                 297*

王宏業                 292*

唐賡堯                 305*

謝宏儒                 296*

李廣宇                 305*

湯仲敏                 301*

繆泰興                 190

陳健麟                 29

葉偉明                 306*

王吉顯                 293*

李子健                 328*

利葵燕                 139

吳智敏                 293*

鄭宇曦                 150

黃永權                 192

胡明峰                 286*

呂乃星                 94

魯志薪                 319*

林冠良                 294*

張桂英                 283*

曾志文                 329*

謝景華                 294*

麥少芬                 302*

朱育青                 296*

陳鄧源                 315*

林錦儀                 294*

李方冲                 285*

陳萬聯應                308*

梁頌恩                 323*

丘燿誠                 325*

葉柳青                 296*

譚金蓮                 319*

儲漢松                 310*

蘇栢燦                 321*

譚志聰                 306*

王麗萍                 293*

孔繼明                 317*

馮傳宗                 94

李煒敏                 290*

吳慧儀                 302*

馬光如                 325*

雷潔嫻                 295*

郭慶桓                 288*

楊開强                 288*

林志挺                 323*

周小松                 317*

蔡宗建                 294*

張錦靈                 291*

林偉江                 323*

 

新界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界別分組選舉結果如下:

候選人               所得票數
———               ————
邱玉麟                 687*

莊元苳                 690*

鄭彥鈞                 687*

莊健成                 691*

鄧開荣                 689*

姚國威                 687*

陳灶良                 694*

文嘉豪                 683*

劉志成                 688*

馬淑燕                 686*

吳育智                 681*

鄺月心                 679*

呂堅                  685*

陳藹怡                 686*

凌偉漢                 678*

陳偉趯                 675*

徐帆                  683*

黃碧嬌                 691*

劉舜婷                 680*

林宇星                 679*

葉文斌                 690*

區子安                 675*

文裕明                 691*

盧婉婷                 683*

李洪森                 685*

曾國家                 674*

林港坤                 677*

陳國旗                 674*

姚銘                  684*

賴心                  678*

陳笑權                 685*

蕭浪鳴                 683*

羅成煥                 95

張展鵬                 679*

葛兆源                 684*

劉德榮                 91

胡綽謙                 679*

簡兆祺                 677*

蒙建强                 671*

華美玲                 681*

歐志輝                 680*

温和達                 683*

羅少傑                 684*

宋嘉桓                 669*

温啟明                 681*

高維基                 676*

陳嘉輝                 681*

朱浩賢                 676*

姚嘉俊                 681*

李世榮                 678*

湛家雄                 682*

梁昌明                 676*

鄭臨                  671*

古揚邦                 680*

王舜義                 673*

陳文洲                 675*

劉興華                 679*

吳超洪                 674*

鄧焯謙                 680*

李冠華                 670*

張彥南                 682*

李家良                 681*

龍瑞卿                 677*

梁嘉銘                 686*

李聖潑                 678*

鄧鎔耀                 670*

招文亮                 681*

林楚昭                 672*

王惠成                 685*

吳毅榮                 663*

潘國山                 685*

葉長春                 676*

祁麗媚                 667*

甘文鋒                 675*

傅曉琳                 681*

陶錫源                 671*

吳仕福                 626*

陳有海                 682*

潘志成                 675*

邱帶娣                 675*

郭晋昇                 666*

巫成鋒                 667*

 


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星期日(19日)順利舉行,投票下午6時圓滿結束。至晚上約9時許,選管會主席馮驊連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等,一同倒出已運抵位於灣仔會展中央點票站的首個票箱。馮驊表示,共4380名已登記投票人投票,投票率近九成,投票率最高的三個界別分組分別是法律界、建築界及科技創新界,全部投票率均皆為百分百。對於有個別票站早上一度排長龍,馮驊稱會留意程序未來可否加以簡化。

 

馮驊指出,所有票箱均會運至灣仔會展中心中央點票站進行點票,票箱運到後已按照界別分組分類,檢查完後入點票機點算。如果機器無法閱讀,會由人手輸入電腦點算;如選票出現其他問題,選舉主任將根據法律裁決無效。

馮驊又指,星期日(19日)共接獲5宗投訴,其中2宗關於投票資格,2宗關於投票安排,另有1宗為選票字跡太小。問及今日早晨投票處大量排隊的情況,他回應稱希望將來立法會選舉時能夠增多幾個票枱;此外將留意程序可否更簡化,並加強針對職員的訓練等。

(Teddy Cheung攝)

 

港選管會主席馮驊於會展中央點票站開票箱後見傳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ZFKjee1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