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一幢住宅大廈局部倒塌踏入第6天,搜救人員繼續在瓦礫中搜尋倖存者,進度緩慢。當地消防透露搜救工作複雜,透露有救援人員曾從25英尺(約7.62 米)高的倒塌建築上墮下,相信仍要一定時間才能尋回所有失蹤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6月28日,當地消防部門副負責人雷迪·賈達拉(Raide Jadallah)表示,搜救工作很複雜,需要一定時間。他稱,當救援人員在廢墟中搜尋時,一名救援人員從25英尺(約7.62 米)高的倒塌建築上摔下,在現場等待失蹤者消息的家屬也親眼目睹了這一幕。

賈達拉解釋稱,目前的救援工作並不是將混泥土塊綁上繩子吊起挪開那麽簡單,救援工作之所以進展緩慢,是因為救援人員和遇難者的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截至周二(29日)晚,因事故而死亡人數上升至12人,仍有149人下落不明。

美國白宮29日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將於周四(7月1日)前往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縣的瑟夫賽德鎮了解。


1.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前夕,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次頒授七一勳章,29名有傑出貢獻的黨員獲授勳。習近平表示,黨員要永遠信黨、愛黨、為黨,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

七一勳章頒授儀式星期二(29日)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是黨內最高榮譽,一般在中共成立、逢五、逢十周年頒授。

29名黨員獲授勳人土中,包括曾於1949年渡江戰役中成功運送三批解放軍登岸的馬毛姐、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李大釗的孫兒、安徽政協前副主席李宏塔、去年6月在中印邊境衝突陣亡的解放軍官兵陳紅軍等。

習近平又表示要跟隨七一勳章精神,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2.港府將英國列為極高風險地區,周四(7月1日)起禁止當地客機來港。

香港政府稱持續發現多宗從英國抵港人士驗出帶有變種病毒,決定將英國提升為極高風險地區,周四(7月1日)凌晨起禁止所有英國客機抵港,並限制曾逗留於英國超過兩小時的人坐客機來港。

 

 

3.提倡「多元、團結」的同樂運動會2022年11月在香港舉行,主辦單位計劃舉行36項運動項目,包括龍舟、電競等,需要56個場地配合,當中21個已成功預約,全部為私人場地。另外35個康文署場地,只能在比賽前3至6個月預訂,主辦單位希望政府彈性處理,容許他們提早一年預約。

 

 

4.台灣新增54宗本土新冠確診病例,再創實施疫情三級警戒以來單日確診新低。

 

 


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前夕,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次頒授七一勳章,29名有傑出貢獻的黨員獲授勳。習近平表示,黨員要永遠信黨、愛黨、為黨,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

七一勳章頒授儀式星期二(29日)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是黨內最高榮譽,一般在中共成立、逢五、逢十周年頒授。

29名黨員獲授勳人土中,包括曾於1949年渡江戰役中成功運送三批解放軍登岸的馬毛姐、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李大釗的孫兒、安徽政協前副主席李宏塔、去年6月在中印邊境衝突陣亡的解放軍官兵陳紅軍等。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各條戰線黨員中的傑出代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永遠信黨、愛黨、為黨,在各自崗位上頑強拼搏。

習近平指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贏得民心,全黨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儉修身、永保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又表示要跟隨七一勳章精神,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1.香港天氣星期一(28日)早上不穩定,天文台一度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訊號,歷時2小時45分鐘。天文台表示,香港大部分地區曾錄得逾70毫米雨量,港島西、大嶼山南部及南丫島雨量一度超過200毫米。

多區下大雨,天文台清晨約五時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不足一小時,轉發紅色暴雨警告。兩個多小時後,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

西區摩星嶺10號近翠暉臺有山泥傾瀉,一段馬路被山泥覆蓋。屯門赤鱲角隧道一度水浸,慢線封閉。教育局宣布所有日校停課。

天文台預測星期二(28日)天氣仍不穩定,早上驟雨較多,隨後數天,天色逐漸好轉。

 

2.首間中醫醫院後日動工,預計2025年啟用。


「Why Hong Kong」研討會展示香港獨有優勢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由二月開始,(香港)律政司與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AAIL)合辦了一系列的「Why Hong Kong」網上研討會,隨着六月二十五日最後一場「Why Invest in Hong Kong – A Look to the Future」,「Why Hong Kong」系列正式圓滿結束。

研討會邀請了多位專業人士出席,他們分別來自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金融界及商界等,從不同層面探討香港的獨特優勢,所得的結論再次肯定香港仍然是投資,以及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的不二之選,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不可替代的地位。

究竟為何選擇香港?香港有何優勝之處?讓我從三方面解說。

(一)穩健的法律基建與金融體系

法律及商業活動密不可分。香港擁有穩固的法律基建及金融體系,提供方便營商和公平競爭的環境。香港穩固的法律基礎,包括久經考驗的普通法制,以及公開、透明和獨立的司法機關。

作為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香港的司法獨立和法治水平在國際間備受稱譽。《基本法》第85條保障香港特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而香港的案例不時在海外被引用,這正好說明國際法律界對香港司法和法律制度的尊重和信任。正如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在2021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指出:「獨立的司法機關對於香港的法治以及妥善執行司法工作極為重要;這對於公眾和商界(不論本地抑或海外)對我們的司法制度的信心,以及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一個法治社會所享有的國際聲譽,同樣重要。」

已故前英國首席大法官兵咸勳爵(Lord Bingham)曾經指出,司法獨立的意義在於「 可以自由決定案件的法律和事實價值,不受任何外部影響或壓力,並且公正無私」。香港的司法獨立主要是建基於《基本法》訂明的穩固體制之上 ,法官按法律和證據獨立地履行司法職責,不受任何干預。我十分同意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勳爵(Lord Sumption)今年3月在《泰晤士報》撰文指出:「香港司法機構完全致力於維持司法獨立和法治。香港歷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都曾在公開聲明中明確表示這一點。這些聲明並非口惠而實不至,而是代表了經驗豐富、有勇氣和有獨立思想的法官的信念。」。

與此同時,香港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設有多個獨立的監管機構,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確保金融市場正常運作。

香港的金融相關法例和措拖,亦有助促進發展。例如涵蓋金融業內多個新興增長機會的資助計劃、去年7月通過的《有限合夥基金條例草案》、今年4月通過的《2021年稅務(修訂)(附帶權益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以及設立外地基金遷冊來港機制的立法建議等,均有助吸引更多投資基金落戶香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二)香港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穩健體系亦需要有足夠專才和專業機構的支持。香港是個多元化和開放的國際樞紐,擁有經驗豐富以及具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不單在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業,還有在金融服務、會計、工程、航運及資訊科技等領域。

以法律界來說,香港現時有近12,500名律師和大律師,以及有逾1,525名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註冊外地律師和86所註冊外地律師行,可以處理涉及跨境和國際法律問題。

香港作為仲裁地的排名一直在世界名列前茅。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剛於五月公布的2021年國際仲裁調查報告中,香港再次獲評為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點的第三位,肯定了我們一直以來致力推展仲裁服務的決心。

(三)商機無限

香港擁有頂尖水平的金融專業服務,為本地、內地及海外企業提供良好營商環境。以下的數據可以充分反映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1)香港是全球最蓬勃、最活躍的股票市場之一。新股集資方面,香港的年度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在過去12年有7年名列榜首。2020年的集資金額更達3,975億港元,是2010年以來最高;

(2)香港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全球逾7成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截至今年2月,人民幣存款總額高達7,888 億元。

同時,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優勢。中央在「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四個傳統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為善用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優點勢,律政司一直積極落實新措施,例如:

(1)內地與香港跨境破產及債務重組的合作機制

我們與最高人民法院在5月14日簽訂《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協助破產程序的會談紀要》,開展內地與香港相互認可和協助公司清盤及債務重組的合作機制。這項合作機制有兩大突破:香港成為內地以外唯一的司法管轄區容許進行相互認可和協助破產的程序;合作機制亦超越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1997年頒布的《跨境破產示範法》的相關條文,明確涵蓋內地的破產和解和重整程序,以及香港的債務重組程序。

(2)仲裁保全措施的安排

自《內地與香港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在2019年10月生效,香港成為了首個內地以外的司法管轄區,作為仲裁地時當事人可以向內地法院申請保全(例如凍結資產、取證)。截至5月21日,香港作為仲裁當事人利用這措施涉及的金額達16億美元。

這些措施只適用於香港的仲裁及司法程序,有效推動商界及法律服務界在大灣區以至整個內地的發展。

展望未來,世界經濟重心正移向亞洲。一系列的研討會不但解答了「為何選用香港」的一些疑問,更促進國際社會對香港獨有優勢的了解,加強大家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信心。我期待再次與AAIL合作,繼續向各界推廣和解說香港不能被替代的重要角色。


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培養學生承擔公民責任

香港教育局局長 楊潤雄

 

香港是多元文化的國際都會,不同文化族裔人士共聚此地。每個人雖有不同的背景、志趣、理想和職業,但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既享有公民的權利,亦有應盡的義務。而香港的穩定和繁榮是全港市民的共同福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維護。國家安全是社會安定繁榮的先決條件,《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香港社會回復平穩有序發展,這是有目共睹。教育界亦逐步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讓莘莘學子加深明白國家與香港骨肉相連的關係,並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承擔精神。

正面價值觀教育 與成績同樣重要

學校不但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育人」之所。幫助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及積極人生態度是學校的應有責任。在中小學的課程文件,教育局已要求學校透過課堂及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和「同理心」。然而,香港社會競爭激烈,不少學校和家長側重學業成績,價值觀教育難免如逆水行舟。

在二○一九年的社會動亂中,有青年人被煽動以暴力和違法手段,破壞香港社會的秩序和安全,因而被拘捕、起訴及判刑,我們對此感到痛心。有見及此,很多社會人士和家長開始意識到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並支持教育局及學校加強立德樹人的工作。

國安法頒布實施 為學校帶來契機

二○二○年六月三十日,《香港國安法》正式頒布實施,在學校教育方面,條文清楚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而政府亦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涉及國家安全事宜。

回顧過去一年,《香港國安法》確實讓校園回復安寧,並為學校加強價值觀教育帶來契機。學校推行國家安全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國民身份認同,以及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成為尊重法治和守法的良好公民。

多重進路互相配合 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局於二○二○年七月向學校發出通告,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提示各學校須適時讓學生認識及遵守《香港國安法》;並在本年二月發出題為「國家安全:維護安全學習環境 培育良好公民」的通告,就學校行政、人事管理及教職員培訓、學與教、學生訓輔和支援,以及家校合作等各方面,提供更詳細指引和參考文件。而各學校均應落實相關的具體措施,並按學年依時向教育局提交工作計劃及報告,以便局方按需要提供協助。

國家安全教育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兩者一脈相承。在國民教育的基礎上,學校應促進學生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及其他方面的發展,以及《憲法》和《基本法》,並從中強化有關國家安全的元素。教育局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為學校提供支援,包括更新課程、發展學與教資源、為教師提供培訓,以及組織學生活動和師生內地交流等。

教育局在本年二至五月期間,先後公布了《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及15個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讓學校知悉如何透過各科課程內容自然連繫和有機結合國家安全的不同領域,例如國土安全、經濟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學校可通過全校參與、跨科協作,整體規劃相關科目的學與教安排,以及策劃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

豐富教學資源 加強專業培訓

教育局亦已逐步為學校提供更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當中包括國家安全的獨立單元、中學及小學版本的有聲繪本、網上問答遊戲、認識祖國網上遊戲系列、中國地理系列等;並會繼續為中小學生舉辦一系列有關《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網上課程。

教師必須了解國家安全的內容及香港的憲制,才可以有效協助學生學習。教育局已經為全港學校安排全面和有系統的國安教育教師培訓課程,包括邀請專家學者舉行多場知識增益講座,迄今已有8 000多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並推出已更新的網上自學課程及其他專業培訓系列。國家教育部部長更贈送《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讀本》給中小學老師,讓他們準確理解和推行國家安全教育。教育局又會舉辦教師網絡及學習圈,讓具豐富經驗的前線教師試教學與教資源和分享教學經驗,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

學生活動方面,教育局編訂了《基本法》教育校本活動年曆,涵蓋國慶日、國家憲法日及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日子,鼓勵學校安排相應的學習活動。我們又特意為本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整合學與教活動建議,並舉辦全港學生活動,例如網上問答比賽及校園壁報設計比賽等,協助學校推動國家安全教育。

社會家校齊合作 培養學生成棟樑

早前,我探訪東涌一所學校,該校除了定期舉行升旗禮、奏唱國歌及校長講話之外,亦為小學常識科和國民教育科悉心編排內容,按照學生的程度,讓同學可以由淺入深,逐步認識國家及中華文化,以及國家安全的基本和重要理念。

我欣悉家長對此十分支持,認為有助同學明白作為中國人的責任,自己與國家發展的關係,以及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從而好好裝備自己。事實上,家長是學校的夥伴,教育局早前特別製作「家長你要知」單張,鼓勵家校合作,讓家長明白自己在促進子女認識國家安全中,亦擔當着學習者、參與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我希望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能同心協力,並且以身作則,培養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對香港、國家,以至世界作出貢獻。


1.香港本屆政府只餘一年任期,高層官員再大換班。新華社報道,依照香港《基本法》有關規定,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和建議,國務院決定任命李家超為政務司司長、鄧炳強為保安局局長、蕭澤頤為警務處處長,同時免去張建宗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的保安局局長和鄧炳強的警務處處長職務。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五(25日)宣布任命安排時,與新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會見傳媒,林鄭月娥稱歡迎三人加入團隊,指提名是不論背景、用人唯才,林鄭月娥指有信心他們能推動特區施政。

63歲的李家超,是香港回歸祖國後,首位紀律部隊職系出身的政務司長,他在1977年加入警隊,2010年獲委任為警務處副處長,2012年出任保安局副局長,5年後獲委任為保安局長。

現年55歲的鄧炳強,1987年在中大社工系畢業後投考警隊,2018年出任警務處副處長,前年11月升任為處長,任內作風強硬,曾表明只容許可信的媒體進入指定採訪區域,並修改警察通例下的傳媒代表定義。

現年同樣55歲,出任警隊一哥的蕭澤頤,1988加入警隊,主要駐守前線行動單位, 前年升任副處長一職,同樣負責行動事宜。

被免去職務的張建宗表示感謝中央政府、各任特首對其信任與支持,又感謝政府同事、議員、社會各界對他的支持及諒解,並由衷感謝家人默默支持、鼓勵和諒解,為其工作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張建宗表示,未來樂意通過不同機會繼續服務社會、貢獻國家,謹祝願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長治久安,香港市民身心康泰。

70歲的張建宗,連續在政府工作49年,是香港史上在政府任職年期最長的人。他在1999及2000年先後出任勞工處和教育署署長,2007年獲委任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並在2017年接替當時請辭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

 

2.香港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的27歲機場男地勤,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體發現他的病毒基因排序屬Delta變種病毒,屬首次在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中發現。

團隊亦將個案的病毒基因, 與早前帶有L42R變異病毒的輸入個案做比對, 發現男子與最近印尼輸入的個案較為相近, 但仍未能確定個案感染源頭。

 

 

3.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幢住宅樓宇發生局部倒塌事故,造成最少1死11傷,有37人獲救,99人仍然失蹤,當局預料傷亡人數可能會大幅上升。

出事的住宅樓宇樓齡40年,位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海濱市鎮瑟夫賽德。當地周四凌晨一時半左右,大樓大約三分二的結構突然倒塌。130個單位逾半受影響,大樓有鋼筋外露,單位內的家具和電器清晰可見,警方正調查事故原因。

大樓目前正進行認證維修,天台有工程,但未知塌樓與此有無關係,而旁邊有一棟樓宇正在施工。

佛羅里達州州長發出緊急狀態令,向受影響家庭提供協助。總統拜登表示,已聯絡當地政府,承諾將提供聯邦協助。

 

4.加拿大再有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發現大批無名墳墓,總數可能超過700個,原住民組織指事件令人震驚。總理杜魯多表示,對相關發現深表哀痛。

被列為「犯罪現場」的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位於薩斯喀徹溫省,這所天主教學校於1899年建立,由羅馬天主教會管理,1997年關閉。原住民團體利用透地雷達勘探,估計地下埋有最少六百具遺骸,是有紀錄以來最多,大部分是兒童,估計曾有墓碑但後來被拆走。

今年五月,在卑詩省坎盧普斯市另一間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亦發現215具兒童遺骸,當地政府並無這些學生的死亡紀錄。

加拿大聯邦成立後,設立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制度,試圖同化原住民,包括禁止他們說本族方言,被指是「文化滅絕」。加拿大政府2008年在國會就虐待原住民歷史正式道歉。

 

5.澳洲和美國舉行兩年一度的大型軍事演習,英國、日本、加拿大、南韓和新西蘭等盟友有參與。演習項目包括兩棲登陸、地面部隊演習、城市作戰和海空戰鬥等。

 

6.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引起關注,美國總統拜登呼籲北京停止「打壓傳媒」。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批評美國總統拜登就《蘋果日報》發表的言論毫無事實依據。

趙立堅強調,香港警方嚴格依法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和公司採取行動,是維護法制與社會秩序的正義之舉,中方堅定支持。

他指,僅以涉案單位是個別新聞機構、涉案者是個別新聞機構負責人,就認為這是打擊新聞自由,不是裝糊塗,就是別有用心、顛倒黑白。

趙立堅說,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權說三道四。美方應停止為嫌疑犯包庇開脫,停止以任何方式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香港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的27歲機場男地勤,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體發現他的病毒基因排序屬Delta變種病毒,屬首次在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中發現。

團隊亦將個案的病毒基因, 與早前帶有L42R變異病毒的輸入個案做比對, 發現男子與最近印尼輸入的個案較為相近, 但仍未能確定個案感染源頭。

該名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為27歲男患者,他與父母居住的大埔運頭塘邨運亨樓,被驗出污水陽性,大廈約2100人前晚被圍封檢測。

該男患者6月21日病發,其父在大角嘴五金舖工作,有輕微咳嗽,送院檢測呈陰性;母親在沙田火車站任夜更清潔工,有時於大埔陸宜居茶餐廳洗碗。其姊及侄女間中在運亨樓留宿,分別為大埔卍慈中學任教師及大埔浸信會幼稚園學生,兩校暫停面授課等待檢測結果。男子另一姊姊早前在補習社任教。他病發前3天曾與家人到東涌金泰屋聚餐。

男子在機場任地勤,曾接待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台灣等9個貨運航班共32名機組人員,負責帶他們到中場客運大樓檢測及到貴賓室等待,其間甚少交談。他於本月16日最後上班,翌日、即病發前4天曾與50至80名機場同事拍照,其間曾除口罩。病發翌日,他到大埔新達廣場服務處任兼職,隔着玻璃為顧客登記積分。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連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約180人須檢疫,初步相信患者較大機率於機場受感染。


瘋傳的車CAM片段,顯示一架由觀塘駛往天水圍的269C線九巴,多次突然切線及收慢,並一度持續在兩條行車線之間行駛,險象環生,令尾隨車輛無法切線超越,網傳涉事巴士司機已被停職。

原片全長近9分鐘,紀錄了一輛269C線九巴由元朗博愛醫院附近,駛至天水圍近西鐵站的整個過程。

該輛九巴駕駛過程中多次急速切線,似有意擋住後車爬頭。期間當九巴駛至一條單線單程路時,車速明顯快速收慢,再次擋住去路。及後,該巴士司機乾脆把巴土駛至兩線之間,旁若無人。

九巴回覆時指已就事件完成紀律調查,涉事車長被解僱。九巴表示一向注重駕駛及乘客安全,車長須時刻留意路面情況小心駕駛,妥善控制車速,九巴會繼續秉持專業態度,服務廣大乘客。

 


香港高層官員再大換班,新華社報道,依照香港《基本法》有關規定,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和建議,國務院決定任命李家超為政務司司長,成為首位由警隊出身的政務司司長。而同樣由警隊出身的鄧炳強,則獲任命為保安局局長、蕭澤頤為警務處處長。同時免去張建宗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的保安局局長和鄧炳強的警務處處長職務。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五(25日)宣布任命安排時,與新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會見傳媒,林鄭月娥稱歡迎三人加入團隊,指提名是不論背景、用人唯才,林鄭月娥指有信心他們能推動特區施政。

63歲的李家超,是香港回歸祖國後,首位紀律部隊職系出身的政務司長,他在1977年加入警隊,2010年獲委任為警務處副處長,2012年出任保安局副局長,5年後獲委任為保安局長。

現年55歲的鄧炳強,1987年在中大社工系畢業後投考警隊,2018年出任警務處副處長,前年11月升任為處長,任內作風強硬,曾表明只容許可信的媒體進入指定採訪區域,並修改警察通例下的傳媒代表定義。

現年同樣55歲,出任警隊一哥的蕭澤頤,1988加入警隊,主要駐守前線行動單位, 前年升任副處長一職,同樣負責行動事宜。

被免去職務的張建宗表示感謝中央政府、各任特首對其信任與支持,又感謝政府同事、議員、社會各界對他的支持及諒解,並由衷感謝家人默默支持、鼓勵和諒解,為其工作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張建宗表示,未來樂意通過不同機會繼續服務社會、貢獻國家,謹祝願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長治久安,香港市民身心康泰。

70歲的張建宗,連續在政府工作49年,是香港史上在政府任職年期最長的人。他在1999及2000年先後出任勞工處和教育署署長,2007年獲委任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並在2017年接替當時請辭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高層官員任命安排:

https://youtu.be/0sQkYJLkR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