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10N3禽流感個案。

 

國家衛健委表示,H10N3男患者41歲,居住江蘇鎮江,4月23日出現發燒等症狀,五天後病情加重,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目前病情穩定,基本達到出院標準。國家疾控中心對H10N3患者標本展開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對H10N3病毒呈陽性,江蘇省對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未發現異常。

專家評估認為,病毒全基因分析顯示,H10N3病毒來自禽類,未具備有效感染人類的能力,全球以往未出現過H10N3病毒人類病例,相信今次是偶發的禽傳人跨種屬傳播,發生H10N3大規模傳播流行風險極低,建議公眾避免接觸病死家禽和活家禽。


1.港新增4宗新冠肺炎確診,全部屬輸入個案。

另外,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初步確診個案,涉及一名35歲男警務人員,住油塘油美苑淮美閣。他上星期五(28日)出現喉嚨痛、 咳嗽及流鼻水,30日遞交深喉唾液樣本,呈陽性反應。患者於灣仔軍器廠街1號灣仔警區及灣仔分區警署工作,兩個地點會被納入強制檢測,相關人士須於6月2日前接受檢測。

 

2.內地過去一天新增27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其中20宗是來自廣東的本土病例,其餘7宗由境外輸入。當局決定,離開廣州的人必須持72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另外即日起封閉式管理荔灣區部分區域。

廣東新增的20宗本土確診個案,廣州佔18宗,其中14宗是無症狀感染者,佛山則新增2宗本土確診個案。

廣州公布其中4宗新增本土確診個案詳情,患者均為廣州市荔灣區居民,分別是2男2女,年齡介乎51至63歲,均為早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或次密切接觸者。

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31日晚10時起,離開廣州的人士必須持有72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

 

3.官媒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上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會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會議又表示,有關政策將有利改善國家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4. 港府僱員6月1日起至8月底期間,接種每劑疫苗後,可獲一天「疫苗假期」,而所有已接種疫苗的政府僱員,亦可就每劑疫苗,申請在明年三月底前,放取一天「疫苗假期」。港府已要求各法定及公營機構同樣實行有關安排,並呼籲私人企業為員工接種疫苗,提供便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 運動,以期九月前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政府及社會各界將會推出多項鼓勵措施,包括疫苗獎賞計劃,她已去信逾百地產商、 零售協會、 僱主聯會及同鄉社團,呼籲他們響應。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會續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望6月10日起落實。她並稱倘第五波疫情來臨,會研究是否限制未打疫苗的人進入食肆、學校、宿舍及體育場地等場所。

 

 

 


港府宣布旗下僱員6月1日起至8月底期間,每接種一劑疫苗後,可獲一天「疫苗假期」,而所有已接種疫苗的政府僱員,亦可就每劑疫苗,申請在於明年三月底前,放取一天「疫苗假期」。港府已要求各法定及公營機構同樣實行有關安排,並呼籲私人企業為員工接種疫苗,提供便利。多間企業率先響應,包括平機會、消委會、港鐵、港海洋公園等。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31日指,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 運動,以期九月前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政府及社會各界將會推出多項鼓勵措施,包括疫苗獎賞計劃,她已去信逾百地產商、 零售協會、 僱主聯會及同鄉社團,呼籲他們響應。

 

港鐵指公司為鼓勵更多員工接種疫苗,除原有一天「身心健康假」外,倘員工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可獲額外多一天假期;如員工接種後不適,亦可以請假在家休息。

為鼓勵市民接種,港鐵又表示支持由商界提供誘因,包括將送出500張全年車票,持有人一年內可無限次乘搭港鐵本地車程,但不適用於機場快綫、 港鐵接駁巴士、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的車程及東鐵綫頭。

 

陳肇始:研究限制未打疫苗者進入指定場所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會續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望6月10日起落實。她並稱倘第五波疫情來臨,會研究是否限制未打疫苗的人士進入食肆、學校、宿舍及體育場地等場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w0AN-8xsM


多元文化的智慧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朱敏健

 

“Nihil de nobis, sine nobis”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我們的事,我們要參與。」)

我想借用上述在無障礙運動及經常被權益倡議者所使用的口號,以說明我的看法。多元代表性不再只關乎政治正確,而是防止政策失誤所必須做的,這可避免因忽略個別群體造成錯失而要付出高昂代價,甚或鬧出笑話。不單如此,不同數據及例子也證實多元思維文化可以提高生產力、創意和業績,而多元思維正正源自多元代表的意見交流。

政府決策影響廣泛而深遠,政治、外交、社會、經濟等無一不及。良政善治之始,在於聽取多方意見,尤其是代表不同受影響群體的聲音;要開闢廣言納諫之路,就必須讓不同持份者群體的代表有更多參與制定政策的渠道和機會。

香港的非華裔人士佔總人口接近8%,其中一半是外籍家庭傭工。一直以來,少數族裔社群相對低調,不常引起大眾關注。然而,隨着少數族裔人口不斷增加,在港出生和接受教育的少數族裔青年人口比例更明顯上升,他們已不再抱持「事不關己」的避秦心態,而是把香港視以為家,希望積極參與,為香港的發展出一分力。另一方面,轉變中的少數族裔人口結構,也為香港帶來一個極具潛能但尚待發掘的人力資源寶庫。族群中不乏能幹、自信、勇於發聲的成員,他們絕對可以在本港不同領域,包括管治方面,作出寶貴貢獻。

智庫兼慈善團體小彬紀念基金會,每年均會編製一份Diversity List,並把這份匯集少數族裔人才的名單推薦予政府轄下​不同的諮詢組織,以提高少數族裔參與決策的比例。這些少數族裔人才固然可就其所屬族群的事宜給予寶貴意見,但若只限於此,則甚為不智。首先,他們絕對有心有力,不囿於種族之局限,為所屬族群以外的事務出力。再者,若把他們限制在主流社群所設定的種族定型框架下,只在針對少數族裔的政策上才讓他們參與,則白白浪費了他們的多元文化背景可以為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無限可能。

提高少數族裔代表性的訴求並非只限於政府和公共領域,多元共融文化亦日漸被視為維護僱員福祉及提升業務成果不可或缺的元素。跨國企業爭相以此定立指標,致力實施多元政策及常規。此舉並非門面功夫,或旨在取悅少數族裔,而是基於對多元共融的信念,明白到接納多元聲音和思維所帶來的裨益。

傳播及宣傳媒體是另一個有意識或潛移默化地推動多元共融的重要領域。我經常強調,必須致力提升公眾對弱勢或小眾群體的了解和接納,讓大家知道來自不同族裔和年齡層、擁有不同才能和社經背景的群體,都是構建香港多元人才優勢的重要一員,共同為香港作出貢獻。為此,政府和商界應努力在推出的廣告、宣傳片和廣播節目內包含共融元素,反映社會的多元特質。我們發現,男性和女性在社會的參與程度已漸見平等,但在達致平等的種族多元代表性方面,道路依然漫長。訪港旅客若走進港鐵站,看見車站內的廣告板,可能會有香港是單一文化的社會的印象,與政府推廣「亞洲國際都會」形象有所落差。

每一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聯合國表示,「彌合不同文化間的差距,對於和平、穩定與發展不僅至關重要,而且是當務之急。」這世界日的目的正正是「加深我們對文化多樣性價值的理解。」香港地理位置獨特,一直擔當國際樞紐的角色。我們必須認識香港先天優勢所帶來的多元背景,並善加利用。

展望未來路向,我們必須更加認同多元的重要、融入多元觀點,並強化此多元優勢。


完善選舉制度促進均衡政治參與及廣泛代表性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香港)立法會在星期四(5月27日)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 (綜合修訂)條例草案》,這次修例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和修改後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而提出,目的是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和保障社會整體利益,有效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構建一套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選舉制度。

要完善一個地方的選舉制度,必然會先考慮當地的歷史背景、社會上的多元文化、政治思維,當然不能缺少當地的政制發展歷史和現狀及實際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時,已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有一些海外政客又聲稱修例違背《基本法》所列明的普選目標,但其實《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第六十八條規定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達至普選的目標依然保持不變。

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三月三十日公布經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後,我及律政司的同事已經與不同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團體和個別人士會面,向他們講解完善選舉制度的安排。進行本地立法時,政府將相關的政策與主體條例和附屬法例歸納一起,方便向議員講解,也讓他們更易掌握內容,了解政策如何具體落實。

選舉委員會現時獲賦予兩項新職能:(一)產生四十名立法會議員;(二)負責提名立法會候選人。這兩項職能都是選舉制度中的重要元素,通過選舉委員會擴大香港社會均衡有序的政治參與,讓它更具廣泛的代表性。因此選舉委員會無疑就似是一艘船的壓艙物,確保社會整體利益受保障,讓「一國兩制」得以全面貫徹落實。

至於新設立的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確認選舉委員會委員候選人、行政長官候選人和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確保候選人資格符合《基本法》、《香港國安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和《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以及本地相關法律的規定,充分體現「愛國者治港」的原則。

完善選舉制度後,過去在立法會出現的亂象應該不會再發生,反中亂港勢力和企圖勾結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違法分子不會再輕易透過選舉進入政治體制,議會將可以回復正常運作,讓有志服務社會的人可以客觀理性地參與政策討論,向政府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最後,我必須向參與這項立法工作的律政司的同事致以衷心謝意,他們不辭勞苦,全面配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處理相關的本地立法工作。為確保即將進行的三場選舉可以如期進行,律政司會繼續與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做好籌備工作。


1.港鐵連接馬鞍山綫及西鐵綫的屯馬綫,將於6月27日全綫開通,新車站包括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屆時亦會一併啟用。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屯馬綫繁忙時段列車間距約為三分鐘,全綫開通後,乘客可由烏溪沙直達屯門,乘客除可節省車程時間,亦有助進一步紓緩現時東鐵綫大圍至九龍塘段的擠迫情況。

至於屯馬綫票價「短貴長平」(短程較昂貴、長途較便宜)的問題,陳帆表示, 「短貴長平」是歷史遺留的情況,隨著每年調整票價,會逐步紓緩和解決。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就形容, 屯馬綫票價具有競爭力及吸引力, 定價時考慮包括距離、 方便程度和車程時間等。他又指, 東鐵綫過海段工程正全力追趕進度。

 

2.內地新增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全部是境外輸入, 內地累計確診個案有91045宗, 死亡個案維持4636宗.

廣東省新增5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 廣州有3宗, 深圳和佛山各1宗.

廣州市衛健委說, 廣州市累計的4宗確診個案和5宗無症狀感染個案, 同屬一個感染鏈, 佛山新增無症狀感染者是廣州另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 兩人星期一(24日)在佛山南海區一同參加培訓班, 佛山市南海區27日和28日對相關社區的常住人口, 展開大規模人員核酸檢測。

另外, 深圳市累計有9名無症狀感染者, 涉及鹽田區和龍崗區。為找出隱形傳播鏈, 鹽田港區的出租車和農貿市場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 要再次接受排查檢測

 

4.台灣地區新增55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有297宗是本土個案, 追加早前確診個案有258宗, 死亡個案增加19宗, 再創單日新高, 累計死亡人數增至78人。

新增確診個案中, 仍以新北市和台北市佔最多。

 

5.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中國政府持續損害香港的民主體制。

在北京, 外交部批評美方有關言論無視基本事實, 對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無端指責, 認為美方關心香港民主和港人權利是假,插手香港政治、干涉中國內政是真,重申包括選舉制度改革在內的香港事務, 純屬中國內政, 美方應尊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打疫苗抽獎隨時獨得1080萬港元。信和集團旗下黃廷方慈善基金與華人置業(00127)宣佈,共捐出位於觀塘的大型住宅項目「凱匯」全新單位壹個,作為疫苗抽獎活動的終極大獎,送予已接種新冠病毒病疫苗的香港居民,以響應港府籲市民接種疫苗計劃。

打疫苗抽獎有機會獨得「凱匯」單位

香港居民持有效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將有機會參與抽獎,並贏取終極大獎——位於香港觀塘的「凱匯」一房住宅單位壹個,樓面面積約449平方呎,價值約1080萬港元。

所有合資格參加者必須年滿18歲,並已於香港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較早前已在香港接種新冠疫苗的居民亦可參加。大抽獎參加者須於2021年9月1日或之前登記,參加辦法及詳情將於稍後公佈。

非永久居民亦可贏10萬簽賬額

至於持香港身份證的永久和非永久居民(包括持有香港工作簽證的人士,如家庭傭工),亦有機會贏得由黃廷方慈善基金送出的20個獎,每個為價值10萬港元的預付卡簽賬額,或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

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黃永光表示:「我們希望透過推出大抽獎活動,合力提高香港的疫苗接種率。社區疫苗接種是對抗大流行病的重要一環,藉此保護自己、親人、朋友和同事。」

供疫苗抽獎的大型住宅項目「凱匯」,毗鄰港鐵觀塘站,交通方便。「凱匯」分兩期,共提供1,025伙單位,面積由452至1,543方呎不等。「凱匯」附近設有大型住客會所GRAND CENTRAL PARK,內外總面積近10萬方呎,提供室外內泳池、健身室、兒童遊樂室、宴會廳、休閒雅座及閱讀室等設施。另「凱匯」有佔地約21,401平方呎綠化空間。

有意參加者於接種疫苗前應先諮詢專業健康建議,做足準備後可透過政府網站預約接種新冠疫苗(www.covidvaccine.gov.hk)。


1.港立法會三讀通過有關修改本港選舉制度的條例草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是在「一國兩制」下確保「愛國者治港」具重大標誌意義的時刻。港澳辦認為依法治港、撥亂反正重大制度成果。

草案以40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將增至1500人,立法會將由70席加至90席,地區直選議席減至20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完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確保香港的政治體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是繼實施《香港國安法》後另一個里程碑。她指,反中亂港勢力在立法會製造混亂、癱瘓特區政府運作,甚至勾結外部勢力損害香港的安全和利益,沒有一個國家或政府會對上述危害視而不見。林鄭月娥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將有助立法會恢復其憲制職能,作為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之間進行理性互動的平台,以切實提升管治效能。

林鄭月娥稱,《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兩項關鍵措施,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亦對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至為重要。

《條例草案》將於5月31日刊憲並生效。

 

 

2.台灣新增405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有401宗為本土個案,其餘4宗屬境外傳入,而過去一天新增13死亡個案,是連續兩天創下新高。

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新北市和台北市仍佔最多,分別有177宗和130宗。

疫情指揮中心說,台灣透過全球新冠疫苗保障機制,獲分配的第二批約41萬劑阿斯利康疫苗,5月19日抵台灣,26日傍晚完成核查後,分兩階段配送,第一階段會分配15萬劑疫苗,會優先為特定對象接種,包括醫護、警察及消防人員。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解釋,疫苗需要透過嚴謹的檢查程序,從拆箱、核對疫苗批號、清點數量、查核運送冷鏈,進行包含外觀、鑑別等多方面檢驗,確認一切檢驗合格,才會核發封緘證明書,進行配送及接種。

 

3.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琦通話,同意發展雙邊貿易很重要,未來繼續保持溝通。


香港立法會大會以大比數,三讀通過有關完善選舉制度的條例草案。港澳辦表示,標誌相關的本地立法工作全面完成,認為是依法治港、撥亂反正的重大成果,將開啟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是在「一國兩制」下確保「愛國者治港」具重大標誌意義的時刻。

 

草案獲以40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新選舉制下,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將增至1500人,立法會將由70席加至90席,地區直選議席減至20席。

港澳辦發言人說,以本地立法方式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將堵塞原有選舉制度的漏洞,有利於終結以往的選舉亂象,有效修補原有選舉法律的缺陷和不足。

發言人指出,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香港新選舉制度的落實有共同責任,中央有關部門,將全力支持特區持續加強宣介,嚴格規管選舉活動,堅決打擊破壞選舉秩序的違法行徑,確保即將舉行的三場選舉,順利有序進行。

香港中聯辦聲明指,香港通過新選舉制度,認為是充分體現香港社會廣泛共識,形容是具有民主、開放和進步的法案,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選舉制度。

 

林鄭月娥:繼實施《香港國安法》後另一里程碑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聲明表示,《完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確保香港的政治體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是繼實施《香港國安法》後另一個里程碑。

她指,反中亂港勢力在立法會製造混亂、癱瘓特區政府運作,甚至勾結外部勢力損害香港的安全和利益,沒有一個國家或政府會對上述危害視而不見。林鄭月娥認為,完善選舉制度將有助立法會恢復其憲制職能,作為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之間進行理性互動的平台,以切實提升管治效能。

林鄭月娥稱,《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兩項關鍵措施,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亦對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至為重要。

新選舉制實施 政黨對香港前景樂觀

香港多個政黨表示歡迎。自由黨認為新選舉制度,必能促使議員議政回復應有的效率和效能,讓特區政府能夠落實行政主導,集中精力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一國兩制」更能行穩致遠,令香港有良好的營商環境, 使長治久安的香港更能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經民聯期望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本港行政立法關係得以良性互動,管治架構實現良政善治,社會拋開政治爭拗,聚焦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從而惠及民生,令積存已久的深層次問題得以解決。


中國商務部網站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通電話。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進行了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雙方認為發展雙邊貿易非常重要,並就彼此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繼續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