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星期二(13日)起啟動在粵的港澳居民適齡人士接種國產新冠病毒疫苗工作。深圳市衛健委指,在深圳市自願接種的港澳居民可通過「粵健通」微信服務平台在線預約登記,預約成功後需按照相關通知和指引,前往指定接種點接種疫苗。

 

深圳市衛健委發言人表示,在廣東省內年齡18歲至59歲,以及部分60歲以上因特殊原因需接種、且身體基礎狀況較好的港澳居民,可在七個指定地點自願接種。

發言人指,目前深圳使用的是國產國藥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全程需接種兩劑。憑內地公安部門製發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內地醫保參保憑證,免費接種疫苗。在省內各類學校工作和學習的港澳籍師生,可參加所在學校組織的免費疫苗接種。符合免費接種條件的,需攜帶港澳居民居住證,或者內地醫保參保憑證,或者省內學校的教師證、學生證。

至於其餘港澳居民,可自費接種疫苗,費用為每劑100元人民幣。參加接種的港澳居民接種保障政策和措施與深圳市居民一視同仁、同等對待。

發言人提醒,在指定接種點接種前,需配合接種點工作人員完成規定程序,主動告知個人健康狀況,配合醫護人員詢問,簽署知情同意書和免責承諾書,由專業人員判定是否符合接種條件,接種後留觀30分鐘。他指接種期間,亦需按照當地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衛生防護,14天內應密切關注自身身體情況,如有不適需及時就醫。


台灣旱情持續惡化,以中部尤其嚴重。台媒星期一(12日)報道,目前供應台中用水的德基水庫儲水量不斷下降,僅剩4.6%,估計只能撐多23天。

 

台灣去年鬧水荒,入春後旱情持續嚴峻,加上水庫蓄水量不足,正經歷56年來最嚴重旱災。全台由北到南,休耕面積逐步擴大,全天要減壓供水影響上百萬民眾的生活。

4月6日起,苗栗、台中等地區再收緊供水,進入“供5停2”限水措施,實施地區分為甲、乙兩區,甲區周二周三停水,乙區周四周五停水,總計106萬戶民眾受影響,這一舉措將持續到5月底,又因為清明節雨況不如預期,兩地一度有說法稱,有可能之後要下調到“供4停3”“供2停2”。這是台灣近20年來第3次大規模分區供水。

 

早前,這些地方五金行的大型儲水桶被一掃而空。在苗栗頭份鎮的小北百貨,店內庫存的大圓桶被搶光,補貨後又被秒殺;店方欲再補貨,但供貨商表示要到隔天晚間才能送新貨。

台中的中山醫大附屬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發文稱,為應對50年從未發生過的狀況,加上無法預期艱困的日子持續多久,只好跟妻子一起到五金行買水桶,結果發現滿滿都是人,人人扛著至少一個大水桶。他感嘆,從小到大沒遇到過這樣的狀況,有種脫離現實的荒謬感。

除水桶外,有超市店員透露,最近因節水措施,不少民眾都跑來買免洗衣褲,貨架上的商品被搶光。水車也很搶手,多間科技大廠包下百輛水車運送工業用水,導致部分美髮業者和餐廳反映,根本叫不到車。

據台水利部門24日實時監測資料,位於中南部的曾文水庫儲水率目前僅為11.6%、鯉魚潭水庫儲水率8.4%,寶山第二水庫儲水率7.7%,白河水庫更完全見底。中南部地區用水尤其緊張。

至星期一(12日),供應台中用水的德基水庫儲水量不斷下降,僅剩4.6%,原本,島內經濟部門估計剩餘水量能撐28天,後來又表示可能只能再撐23天。至星期二(13日)上午,儲水量繼續下降。

從警方拍攝的監測畫面,可見大片河床外露,其餘地方只見泥沙,沒有水流;

早前,日月潭也因乾旱被爆出青山綠水不再,變成“土色地面龜裂成塊,潭底幹枯、寸草不生。”

面對如此嚴峻的乾旱,4月11日,台灣氣象部門負責人鄭明典直言,“沒見過”。

早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曾表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建議利用高速公路的交流道收集雨水,簡直不知所云,批評政府準備不足只會乾說話,認為是人禍。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12日表示,已收到約17萬名公務員簽署的聲明,表示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

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等相關法例規定,香港特區政府自去年以來先後分兩次推動所有公務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對特區政府負責。

聶德權12日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時表示,截至4月1日,共有129名公務員不理會、拒絕簽署,或拒絕交回聲明,相關部門已去信要求解釋,並收到部分回復。

聶德權表示,根據《公務人員(管理)命令》有關條例,基於公眾利益,對於未簽署或未交回聲明的公務員,特區政府將要求其離開公務員隊伍。

今年的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聶德權表示,公務員隊伍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骨幹,期望全體公務員,特別是剛入職的公務員,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全面配合特區政府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1.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日後將以「疫苗氣泡」 作為基礎,調整社交距離措施。至於現行社交距離措施會延長兩星期,至4月28日。

所謂「疫苗氣泡」,林鄭月娥舉例指,食肆如所有員工已接種首劑疫苗, 而所有顧客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作紀錄的話,可獲放寬營業限制,每枱人數可增至6人,堂食時間延至午夜12時。

進入第二階段,當所有員工完成接種,食肆可劃出特定範圍,容許已接種疫苗的顧客,進一步增至每枱8人,宴會人數上限增至100人。

至於第三階段,員工如已完成接種,及只接待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客人,每枱人數可增至12人。

林鄭月娥又指, 「回港易」計劃月底將擴展至內地其他地方的香港居民, 而五月中會推出「來港易」,身處內地的人士毋須十四天檢疫來港。

 

2.香港新增13宗新冠病毒確診, 兩宗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其餘全部是輸入個案, 累計確診增至11593宗。

另外,復活節假期過後,大部分學校恢復面授課堂,學生人數放寬至不多於全校三分二。

 

3.香港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表示,絕大部分公務員已簽署擁護香港《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聲明,涉及約17萬人。

聶德權在立法會財委會上指, 對於拒絕簽署或交回聲明的公務員,當局會因應個案實際情況,考慮根據《公務人員(管理)命令》基於公眾利益,著令他們離開公務員隊伍, 亦會給予他們時間作申述,有需要會徵詢公務員敍用委員會意見。

聶德權又指, 當召仍在研究是否通過立例方式, 禁止侮辱公職人員, 未有具體時間表。

 

4.澳門公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每名澳門居民將獲發5000元(澳門元,下同)啟動金(即消費額)及3000元立減額(即七五折消費即時優惠),可選擇透過移動支付或電子消費卡享用優惠,預計5月至12月網上登記及選擇享用優惠方式,6月至12月推行。

澳門政府稱,持永久或非永久居民身分證的所有年齡層均可獲得優惠。5000元啟動金與去年消費補貼計劃的使用方式基本一致,每日上限300元,3000元立減額則是採用七五折消費即時優惠形式,兩者可同時享用。換句話說,每日300元的啟動金上限加上100元立減額,實際上可購買400元的產品及服務。

澳門政府稱,消費立減全程自動化,在移動支付或電子消費卡的收據上,會顯示每次消費紀錄和剩餘總額(啟動金及立減額),不用自行計算。若5000元啟動金用完而立減額還有餘額時,居民可自行加值,繼續享有七五折優惠,並在使用上不設上限,直至立減額用完為止。

 

5.被譽為英國奧斯卡的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 (BAFTA Awards)公布得獎名單, 由華人導演趙婷執導的美國公路電影《浪跡天地》(Nomadland)奪得4項大獎, 包括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女主角獎及最佳攝影獎。

最佳男主角由資深影星安東尼鶴健士, 憑主演 《爸爸可否不要老》一片, 飾演患認知障礙的獨居父親與女兒的生活。

台灣導演李安獲頒終身成就獎。

 

6.電視廣播(00511)宣布, 由於李寶安希望在現年65歲退休, 及投入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 所以將於5月27日退休, 不再擔任公司副主席, 集團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職務。

另外, 他將於同日, 辭任行政委員會主席; 風險委員會, 投資委員會及法規委員會成員及公司旗下其他附屬公司董事職務.

電視廣播表示, 李寶安確認與董事局之間並無意見分歧。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朱敏健

 

Black Lives Matter風潮餘波未平,又隨即掀起Stop Asian Hate運動。針對種族的問題沒完沒了,這完全展示了人類的劣根性——喜歡尋找差異、製造分化,對此我深感失望。仇恨亞裔看似是歐美地區的問題,但想深一層,這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針對少數族裔、宗教少數群體、原住民的惡意定型和歧視,到處皆見,遍及全球,只是在歐美地區更加突顯出其暴力野蠻的性質而已。

 

 

相比於歐美,我們應當慶幸Hate Crime 在香港極少發生,然而,由於部份人士仍然對少數族裔有誤解、定型、及歧視的心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可察覺種族歧視的確存在。自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少數族裔在港面對的困境,更是有增無減。

從歐美訴諸暴力的種族仇恨風潮以至本港少數族裔所面對的被定型及歧視問題,我總結了一些觀察。

首先,很多人愛在出錯時諉過於人。社會需要尋找代罪羔羊,少數族裔及宗教少數群體往往首當其衝。這些事件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香港在疫情肆虐期間,同樣發生多宗針對本港人口某些群體的種族定型和歧視事件。

第二,有人說種族歧視源自無知。其實有時候資訊——或更準確地說不完整或錯誤資訊——也會導致種族歧視。文字訊息的影響力驚人,正如在疫情初期,病毒以所謂發源地命名而引發的風波,便可見一斑。在香港,一些對某特定群組或社群的文化認識不足而作出的公開評論足以使他們淪為眾矢之的,若再加上社交媒體散播錯誤和虛構信息,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第三,種族歧視來自主流群体排除「異類」的傾向。無稽的是,「異類」可以是純粹主觀地劃分,因個人的觀感、地點及時間而定。你認為某人是「異類」,但根據另一人的觀感,你可能與那「異類」是「同類」。在美國,東亞人和東南亞人常被誤以為是中國人而就針對,便是明顯例證。在香港,有時人們亦對來自南亞或東南亞的少數族裔的國藉產生混淆,並由此衍生出毫無理據的種族定型及歧視行為。

任何成熟的社會,都理應有能力和智慧以承認、接納和包容差異。可惜即使是經濟最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卻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實在十分遺憾。

更甚的是,很多人不認為自己存有種族歧視。他們基於自己沒有參與種族歧視活動,便會以非種族歧視者自居。然而,他們沒有察覺自己對於某些種族抱有偏見,亦沒有意識到自己因這偏見而產生的行為、語言或行動,也可能帶有歧視成分。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歡迎某種族的人士參與活動、避免坐在看似少數族裔人士旁邊,拒絕把房屋出租予少數族裔群體,全部是種族偏見和歧視的行為。

為何我們只待種族歧視演化為暴力時才驚覺、才發聲呢?在日常生活中,假若我們看到少數族裔同事遭受輕度冒犯(micro-aggression)、服務人員缺乏文化敏感度,或某人僅因膚色外表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同而遭無禮對待,我們應同樣感到不滿才對。只有「杜漸防微」,才可以杜絕種族歧視及其所可能衍生的暴力行為。

種族主義是棘手的議題,必須加以討論,才能改變現況。

我們更應注重自我教育,開放自己學習他人文化。我們這樣做,並非因為日後我們可能成為另一國家的少數,而是因為人類社會必須追求平等共融,才可以匯聚最大的力量,繼續創建未來。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稀釋後排入大海,會於13日召開內閣會議作正式決定。當地輿論認為,此舉勢必引起日本漁民及國際社會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妥善處置福島核電站廢水問題關係到國際公共利益和周邊國家切身利益,日方應該對國際公共利益負責。他又說,為維護國際公共利益和中國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過外交管道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要求日方切實以負責任的態度,審慎對待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

日本全國漁業協會會長岸宏4月7日表示,「反對(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的立場沒有絲毫變化」,重申反對日本政府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設想。2015年,東京電力公司曾向日本全國漁業協會作出「不輕易向海洋排放」的書面保證。

日本福島核事故至今10年多,核污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去年秋天,日本政府曾一度決定將把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但由於各方強烈反對等原因暫時擱置。日本媒體分析稱,日本政府決定排出核污水,原因可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核污水的儲存罐容量即將達到上限。《讀賣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現每天新增140噸「處理水」,估計到2022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上限137萬噸。

菅義偉今年3月在國會答辯時曾就核污水處置問題表示:「不應遲遲不決地擱置下去。將在合適的時間敲定處置方針。」共同社稱,日本政府已朝著最早4月13日召開相關閣僚會議的方向展開調整。保管核污水的儲罐最早明年夏季達到容量極限。雖然政府正在探討排放入海,但擔憂形象受損的漁業人員激烈反對。在菅義偉與岸宏的會晤中,能否得到岸宏的理解是焦點。根據會晤結果,相關閣僚會議的日程有可能微調。

有日本學者指,福島周邊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有日本媒體早前指,東京電力公司稱沒有土地修建新的儲存罐,但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有大量因輻射量過高而不宜居住的區域,這些閑置土地完全可用作新建儲存設施。「核能市民委員會」認為,「大型儲存罐在陸地上保管」或「用灰漿凝固處理」是現有技術下解決核污水問題的最佳方式,可確保核污水在陸地上妥善保管。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洛杉磯一對華人男女在餐廳被槍殺,閉路電視片段顯示,槍手槍擊兩名受害人後不但未有即時逃走,還淡定替手槍換彈匣,並向沒有動靜的受害人連補數槍後才離去。警方指遇害女子與懷疑華裔槍手為兩夫婦,相信不涉及歧視仇恨,行兇動機有待調查。一名疑涉案的38歲男子在墨西哥邊境被拘捕。

 

事發於當地4月5日,閉路電視片段顯示,下午6點半左右,一位男子手持紙袋進入加州洛杉磯蒙特雷帕克市(Monterey Park)一間名為「0410 音樂串吧」(0410 Music BBQ Bar)餐廳,直接步向一對在座位上傾談的華人男女,並從紙袋拿出手槍向華人男子連開數槍,對方當場倒桌不起,血流滿桌。女子見狀一度上前企圖阻止及大聲呼喊,但兩人拉扯中也中槍,倒地不起。

 

兇手淡定換彈再補幾槍

槍手作案後沒有馬上離開現場,而是淡定地從紙袋拿出新彈匣換彈,並走向已沒有動靜的兩位受害人連補數槍,牆壁上遺下彈痕。隨後,他又再換了新彈匣,持槍觀察兩人是否仍有動靜,直到在現場逗留20多秒後才離去。

根據片段,槍手逗留餐廳只有一分多鐘。警察趕抵現場時,兩名受害者已不治。

槍擊案距警局不足半英里

餐廳訂餐網站顯示,發生槍擊案的燒烤餐廳開業約3個月,經營正宗東北烤串。餐廳對街附近為蒙市警察局和市政府,與兇殺案發生的燒烤餐廳相隔不到半英里的距離。

兩名死者分別為37歲Zhaiming Li(音譯「李翟明」),及36歲LingLing Wang(音譯「王玲玲」)。洛杉磯警察局發言人表示,初步調查案件似乎並非隨機殺人或仇恨犯罪,相信槍手是有目的性的性針對死者行兇。懷疑行兇的槍手作案後曾企圖逃亡至墨西哥,但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和洛杉磯警局特遣隊採取行動下,4月6日在墨西哥邊境被拘捕。

懷疑涉及的38歲華裔男子Jing Yixin(音譯「景易新」),住蒙特雷帕克。據悉,與女性死者王玲玲屬夫妻關系,兩人育有兩名分別12歲和9歲的女兒。

疑兇景易新以200萬美元獲准保釋,4月9日在阿罕布拉高級法院出庭受審。

(KTLA電視台)

 


利莫大於治 害莫大於亂:
國家安全 關乎你我 人人有責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佳保障。無論是祖國或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國家安全都是頭等大事,不容有失。國家安全越有保障,人民生活越安穩,越有利於國家發展。

維護國安 人人有責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區域。中央對香港特區有關的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而香港特區則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和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同時我要指出,香港市民更應有一份自發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身體力行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藉本周四﹙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我與大家重溫國家安全的概念,了解國家安全對國家、香港特區以至每一位香港市民的重要性。這關乎國家發展利益、全國人民和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

近年,香港在國家安全體系方面明顯出現了缺口,是一個必須及時除去的隱患。2019年6月後的黑暴、反對勢力及鼓吹「港獨」、「自決」等組織公然挑戰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政權,境外和外國勢力介入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嚴重危害國家安全。2020年6月30日實施的《香港國安法》,是中央從憲制層面出手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舉措,填補了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缺口,恢復社會穩定,重建市民對香港的安全感和信心。「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制訂《香港國安法》是以人民安全,包括香港市民的安全為宗旨,是香港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點,相信香港市民對國家安全、以至社會安全有深刻體會。

確保政治安全 掀開新篇章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對於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政治安全是指國家主權、政權、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免受威脅、侵犯、顛覆、破壞的客觀狀態。

在制訂及實施《香港國安法》之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上月﹙3月﹚30日通過新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從憲制層面主導完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為香港特區進一步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以及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奠下堅實的基礎。

若徵得行政會議同意,《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將於本周三﹙4月14日﹚在立法會特別加開會議上首讀。此外,行政長官與我和多名司局長連日來分別出席多場解說會,向各界人士講解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互相交流,並爭取支持本地立法工作。

隨著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得以完善,有效消除制度機制方面存在的隱患和風險,香港從長期的政治爭拗和對立對抗中解脫,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得到保障,政治體制運行更加順暢,日後可以更集中處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總體國家安全觀
不少人談到國家安全,可能只聯想到政治安全、國土安全和軍事安全,往往以為這與自身沒有多大關係。

其實,新時代面對的挑戰不再限於傳統觀念的政治安全、國土安全和軍事安全。國家安全內涵豐富,涵蓋範疇相當廣泛,而且與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包括十多個其他重點安全領域: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數個新型領域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和極地安全)。

我要特別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總體」兩個字,應以宏觀的角度全盤理解、實踐和推動國家的整體安全。每一項都是國家安全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香港特區政府會增強憂患意識及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

此外,要貫徹落實大眾維護國家安全,教育、宣傳和推廣至為重要。我們會通過多管齊下,鼓勵香港市民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思考如何進一步維護國家安全。

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將於本周四﹙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舉辦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以「國家安全・護我家園」為主題,通過不同主講嘉賓及主題講座講者的分享,讓與會者及廣大巿民能從多角度了解國家安全的全面性,以及國家安全如何保障生活,人人安居樂業,維護香港長期穩定與繁榮。

另外,其他活動包括特區政府紀律部隊訓練學校開放日﹙即香港警察學院、入境事務學院、香港海關學院、消防及救護學院、懲教署職員訓練院﹚、公眾教育展覽、多媒體創作比賽、「全民國安・家安・同心匯 – 全民同心大拼圖活動」和「校園國安・家安・同心匯 – 全城師生大拼圖」等。1

防控疫情 生命安危 踴躍接種
持續超過一年的新冠疫情打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公共衞生的角度來看,眼前這場疫情防控戰,是生物安全方面史無前例的全球新挑戰,關乎到國家安全、香港社會安全,也關乎到廣大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危。

國家採取果斷措施成功遏制疫情蔓延,經濟社會快速復蘇,企業復工復產,人民生活已基本回復正常,提振了我們對抗疫的信心和決心。目前香港疫情緩和,個案數字在近日回落至較低水平。特區政府正持續全力推進新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自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共約791 300劑疫苗。

護己護人護社區,為讓本地經濟早日復元,讓港人出行回復正常,我再次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疫苗接種計劃。


為何在香港進行仲裁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今年二月舉行的「為何香港是無可替代」網上研討會非常成功,令大家了解到香港的優勢建立於基礎設施、人才與商機上。有見及此,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與律政司合辦一系列「為何香港」網上研討會。首場研討會「為何在香港進行仲裁」在三月三十一日舉行,我很榮幸獲邀發表主題演講。這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55個司法管轄區約600個登記申請參加,大家可前往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的網頁重溫當日的內容。我亦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眾講者的真知灼見。

大灣區發展的商機,帶出了保護知識產權以及有效地處理相關爭議的重要性。正如其中一位講者指出,知識產權一般來說屬地域性,有些國家基於公共政策考慮,知識產權爭議不可以通過仲裁解決。該講者在建議客戶選擇在香港作為仲裁地時,指出《仲裁條例》訂明知識產權爭議能藉仲裁解決,是一項吸引客戶的優勢。爭議方通常傾向選擇透過仲裁而非訴訟處理涉及知識產權的爭議,因為當中涉及的機密科技與知識技能可受到保障,不會對外公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龐大商機,是否可以申請保全以及執行保全措施,對仲裁地的選擇起着重要作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優勢,已經與內地簽署仲裁程序保全安排,在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時,容許由六間指定仲裁機構管理的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向內地法院申請保全。香港是內地以外唯一的司法管轄區容許進行有關保全安排。

投資及商業爭端經常採用第三者資助仲裁。講者提出第三者資助仲裁除了有助財力短絀的公司追討權利,亦普遍受到其他企業歡迎。《第三者資助仲裁實務守則》訂立了出資第三者須遵從的常規和標準,不單鼓勵更多人使用,也為受資助者提供了保障。第三者資助仲裁不僅是尋求公義的途徑,更可以用來緩解現金流的問題,尤其是在疫情下的困難時期。

網上研討會的最後一節談及投資仲裁,講者指出建造界擁有具豐富經驗的人才,對大部分項目均與建造有關的「一帶一路」尤為重要。香港作為一個通往內地及內地輸出的投資門戶,在CEPA框架下簽署的《投資協議》,促進和保護了兩地之間的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協議》下,投資調解是為解決投資爭端所設立的唯一機制。香港一直致力推廣調解解決投資爭端,亦提供相關培訓,目的是為亞洲區建立專門處理國際投資爭議的投資調解員團隊。「為何在香港投資:現今的機遇」將於今個月稍後舉行,屆時會進一步探討投資的機會。

其中一項在香港推出的新措施是研究如何在公平環境下,與其他容許採用某種形式的勝訴收費架構的熱門仲裁地競爭。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進行了諮詢,商討小組委員會就准許律師在香港及其他地方進行仲裁採用與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的建議。

最後,我注意到講者分享經驗時提出了同一個主旨——中立性:仲裁庭、監督法院和法律框架的中立性。我引述其中一位講者的說話,《仲裁條例》提供了「就中立而言的重要把關功能」。《仲裁條例》一直適時更新,盡快作出修訂以配合發展。我們剛在三月修訂條例,以實施去年十一月香港與內地簽署的《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補充安排》,加強香港在仲裁方面的實力。

《十四五規劃綱要》繼續支持香港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同時亦有明確政策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等。為把握當中的機遇,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會繼續善用此獨特優勢,積極推廣使用香港法律作為規管合同爭議的法律。香港法律在交易促成的重要性獲得一致公認,我們將會在五月舉行的「為何使用香港法律」網上研討會,進一步探討當中的優勢。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和香港律師會舉辦一系列的網上研討會宣傳香港,實在令人鼓舞。通過合作和協同效應,不同的團體將繼續攜手推動香港的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

世界經濟重心毫無疑問地正移向亞洲,交易增加無可避免會帶來更多爭端,基於成本和效率以及對該地區文化的了解,最理想的做法是在進行交易的地區內解決爭端。令人感到振奮的是亞洲其他地方亦陸續發展仲裁服務,透過公平、公開和廉潔的競爭以及合作,可以讓仲裁業界為客戶帶來利益。我相信香港繼續發展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樞紐,會創造更大的協同效應,有利衍生更多的交易。


1.歐洲藥物管理局將血栓事件,列為阿斯利康疫苗極罕見副作用。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今年內不會引入阿斯利康新冠病毒疫苗。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本港的疫情防控措施,她表示,本港目前使用「科興」及「復必泰」兩隻疫苗, 數量已足夠市民使用,指今年內不會引入阿斯利康疫苗,以免造成浪費。她又指正研究研究採購保護率更高的新冠疫苗。

另外多名議員關注新冠疫苗的接種率低,認為政府無推出足夠鼓勵措施,為市民接種提供誘因。陳肇始回應說,政府曾與一些業界或者未復業的行業探討,容許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復業,但行業意見不一,部分人未必願意,政府會繼續跟進。

 

2.香港星期五(9日)新增14宗新冠確診,其中2宗屬本地個案中,一宗源頭未明,另有少於10宗初步確診,有2宗住屯門友愛邨愛暉樓。連同早前確診的婆婆,大廈連續三層的09單位都有人確診。

再多兩名患者離世,分別是69歲男子及83歲女子,兩人都有長期病患,本港累計有207人死亡。

 

3.去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次大跌逾九成,為重振受疫情重創的香港旅遊業,香港旅發局推出消費換Staycation的「賞你住」計劃,4月9日早上10點起接受訂房。由於計劃的官方網站太多人登入,一度無法瀏覽。至下午3時,逾50間參與酒店折扣已滿額,超過參與酒店總數三分一。

計劃下,市民於本地零售及餐飲實體店消費滿800港元,即可享500港元本地酒店住宿折扣優惠。

4.旺角朗豪坊四年前發生扶手電梯事故,導致18人受傷。涉事承辦商奧的斯電梯(香港)有限公司,被裁定22項違紀指控全部成立,須予以譴責,並支付罰款96萬元, 及聆訊程序費用約59萬元。機電署歡迎裁決,指會繼續嚴格執行相關條例,確保升降機及自動梯服務的安全可靠。

事發在2017年3月,朗豪坊一部正在上行的扶手電梯突然停止, 並朝反方向運行. 機電署調查發現,奧的斯作為保養承辦商,未有確保定期保養妥善進行,奧的斯於2018年被法院裁定違反《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有關違紀行為轉交紀律審裁委員會進行聆訊。

 

5.美國商務部將7間中國企業,列入限制交易的實體清單。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政府為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和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及實體清單,不擇手段地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他又指,美國的遏制打壓,阻擋不到中國科技進步發展的步伐,只會更堅定中國自主創新的決心和意志。

 

6.香港海關出動過百人,到一個連鎖零售集團採取行動,指14款產品包裝上均沒有就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標示雙語警告或警誡字句,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規例》,檢獲約值40萬港元貨品,包括清潔劑、洗潔精及去污消毒產品,一名33歲公司男董事被捕,海關指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海關初步調查指,涉案產品從泰國進口香港,海關將就涉案產品作進一步安全化驗,以確定是否符合相關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