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00700.HK)遭大股東減持1.9億股。

騰訊(00700)的大股東南非互聯網企業集團Naspers旗下的Prosus出售手頭1.9億股騰訊,每股作價575元至595元,較今日收市價折讓5.5%至8.7%,涉資145億美元(約1131億港元)。

該公司指出,新冠疫情加速集團數字化轉型,主要包括網上分類廣告,食品配送、支付及金融科技、教育及電子商貿。該公司將繼續支持創新的企業及企業家,期望創造未來互聯網消費參與者。

騰訊稱,已獲通知有關減持,並表示理解和支持。

 

 


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出軌造成 50 死逾 200 傷,台灣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公開裝設於列車車頭監視器最後錄影畫面,以及俗稱「黑盒」的行車紀錄儀數據。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表示,肇事列車事發時時速 125 公里,沒有超速,而事故中罹難的司機袁淳修目視發現橫臥鐵軌工程車的反應時間只有約 7 秒,不足以令列車完全煞停。系統顯示袁淳修曾全力手動煞車 4 秒,意味袁淳修已盡力企圖阻止意外發生。

 


公司查冊新安排合理平衡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香港財庫局早前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實施現行《公司條例》中保護公司登記冊上個人資料的有關條文,我亦將於4月9日到立法會向委員簡介建議及聽取意見。在提交文件後社會各界對擬實施的條文有不少討論、疑問甚至誤解。繼周三(3月31日)發布了新聞稿後,我希望通過這篇網誌的「五問五答」,向大家解釋建議實施條文的政策考慮。

相關條文已在2012年通過的《公司條例》中訂明,為何九年後的今天才有實施條文的需要?

2012年的社會環境及政治形勢與今天比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面對更倚重網絡平台及社交媒體作溝通渠道的今天,「起底」後所得的個人資料更容易在網上廣泛及快速地傳播,為受害人帶來更大傷害。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2019年6月至2020年年底共處理超過5,400宗有關「起底」的個案,揭示了有關問題的嚴重性。我們不能再容許個人資料被「武器化」,用作傷害被「起底」的人士。事實上,《公司條例》下就公眾查冊目的一直有明確規定,例如確定某公司的董事或其他人員的身分。所有人士都應在符合公共登記冊用途的前提下索取和使用資料,非必要的資料應當受到保護,沒有人可有特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歡迎政府加強保障個人私隱的措施。

在今年一月舉行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位議員表達了對「起底」問題的關注。其中,李慧琼議員及陳健波議員發言時都指出了公司登記冊公開董事住址和身分證號碼的安排,有可能令個人資料被濫用並助長「起底」問題。我們這次擬實施的相關條文,正好積極地回應了多位議員的務實建議。

條文實施後不再可以有公司查冊安排?

在新查冊安排實施後,所有查冊人士將可繼續取覽公司登記冊上的公司董事資料,當中包括董事個人的通訊地址(以取代現有的個人住址)和部分身分識別號碼(就香港身分證而言,為字母另加三個數字),其他現時可查閱的資料仍然可供查閱。這些資料連同董事的姓名及公司名稱,已足夠讓查冊人士辨認有關董事的身分。

刪去登記冊上部分個人資料,會影響商業運作以至勞工權益?

在實施新查冊安排的建議中,我們已兼顧對不同持分者的影響,亦將引入「指明人士」安排容許透過申請取得完整個人資料。以下簡述幾個媒體討論較多的持分者組別:

公司小股東:在新查冊安排下,可透過申請取得完整受保護資料的「指明人士」將包括公司股東,小股東的權益得以保障。

需進行客戶盡職審查的金融機構及專業團體:在新查冊安排實施後,金融機構及專業團體將可繼續透過現行機制即時取得董事個人的通訊地址和部分身分識別號碼。這些資料連同董事的姓名及公司名稱,已足夠確認有關董事的身分。然而,有關機構若仍要取得董事的受保護資料,他們可在獲得有關人士授權後向公司註冊處申請取得。我們留意到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亦對新查冊安排表示贊同,認為做法能合理和合適地平衡公司董事的個人私隱權和業務往來知情權的需要。

在勞資糾紛中需追討欠薪的僱員:在符合《公司條例》相關條文訂明的情況下,有充分利害關係的人士可尋求法院頒令,取得公司登記冊內受保護的完整個人資料。如通訊地址失效,公司註冊處處長亦可提供董事的住址讓公眾查閱。此外,政府部門及執法機關(包括勞工處)亦可經公司註冊處取得受保護的完整個人資料,以進行執法工作。

與國際上其他地區比較,香港擬實施的條文過於嚴厲?

我們擬實施的條文與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做法相若。英國、澳洲等地的公眾登記冊上都沒有載列個人身分識別號碼。就董事住址方面,英國的公司法訂明,每名董事可選擇把供送達文件的地址載入公眾紀錄,而住址則備存於另一紀錄之內,只限指定的公共主管當局等機構取覽。有其他司法管轄區容許公司董事提供「替代地址」,取代必須提供住址的要求。

傳媒不可進行公司查冊為報道搜集資料?

如在以上第二條答問所述,在新查冊安排實施後,所有查冊人士將可繼續取覽公司登記冊上公司董事的資料。傳媒亦可繼續以填報目前第七項(即為了確定該公司、其董事或其他高級人員、或其前董事(如有的話)的詳情)作查冊目的並透過現行機制即時取得董事個人的通訊地址和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以辨認有關董事的身分。

總結:新安排合理平衡

新查冊安排在繼續容許公眾獲取所需個人資料以確定公司的董事和其他主要人員的身分,以及保障個人私隱之間已經取得了合理平衡。事實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早於2015年發表報告,當中指出從公共登記冊取覽的個人資料,如在使用方面沒有考慮到原本收集資料及將其公開披露的目的,又或沒有適當的保障措施,會引發一連串的私隱風險,因而損害資料當事人的利益,並建議政府應把握契機恢復先前提出的建議,限制披露向公司註冊處提供的公司董事身分證明文件號碼及住址。當清晰看到社會上有人將個人資料「武器化」,以「起底」方式來傷害他人時,我們的確有責任採取措施堵塞漏洞。


剛踏入復活節長假期的首天,台灣台鐵發生半世紀最嚴重事故。太魯閣號在花蓮撞到從山坡滑下路軌的工程車後隨即出軌,由於列車未及完全剎停,首數卡車繼續直衝入隧道造成猛烈撞擊,50人死亡。

 

事發在當地上午9時多,台鐵表示,一列有8節車廂的太魯閣號408車次列車,由樹林駛往台東,當快進入花蓮縣大清水隧道時,撞到在路軌上的工程車,導致列車出軌,其中4至5節車廂變形,多人一度被困車廂。據悉,司機所在的首卡列車大半截被削至「消失」。

當地傳媒報道,多名乘客無生命跡象,救援人員在場搶救,暫未知事故原因。


 

1.香港政府下星期一(5日)起,恢復為市民接種「復必泰」新冠疫苗,當局會為暫停接種期間, 原定需要接種第二劑的市民, 主動預留今個月5至10日的接種時間,而原本預約接種首劑的市民會獲安排新的預約時間。政府會以電話短訊通知, 預約了在星期一或之後接種的市民, 可按原定時間接種。

負責統籌疫苗接種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說, 藥廠的中期調查結果指, 疫苗無品質及安全問題, 新一批30萬劑疫苗明日抵港, 兩批有包裝問題的疫苗, 在藥廠完成調查前會繼續封存, 不作使用。

他又說, 在暫停接種期間, 共有18萬3000名市民受影響, 當中約3萬人要盡快接種第二劑, 強調市民必須接種兩劑同款疫苗, 以達致保護作用, 否則會前功盡廢。

衛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 包裝樽蓋出現問題的兩批復必泰疫苗, 受細菌感染的風險相當低, 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不受影響, 呼籲已經接種的市民毋須擔心。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就指, 當局會將完成接種疫苗14日納入防疫措施, 例如豁免表列處所相關員工的定期檢測

 

2.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與8名民主派人士,被控前年8月18日在港島違法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其中7人否認控罪,經審訊後,各被裁定兩項罪名成立。

法官在判辭指, 辯方質疑《公安條例》容許警方就和平進行但未經批准的集結, 採取執法行動, 是不合比例及刑罰過重, 限制公眾集會權利, 但當中未能提出充分基礎, 市民受到保障的權利並非絕對, 法律可作限制, 並對違法者判處相稱刑罰。

同案早前已經認罪的兩名被告區諾軒及梁耀忠在庭上求情, 法官將案件押後至4月16日, 連同其餘被告一同判刑, 5名被告李卓人、吳靄儀、何秀蘭、何俊仁及李柱銘獲准繼續保釋, 黎智英及梁國雄因為其他案件已被還押。

 

3.港教育局向學校發出通函,公布高中四個核心科目最新課程內容及考核方式,新學年在中四級推行。其中「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維持必修必考,成績只分「達標」與「不達標」,新增「適用書目表」。校本評核取消,評核模式由兩卷變為一卷,只保留資料回應題,以往寫文作答,現時改為包括多項選擇題、短題目、短文章式問題等;亦會評估學生能否系統地表達論據、處理不同課題時展示能了解他人立場的態度等。

改革後課程分三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課程亦設有內地考察,讓學生認識國情及國家發展。

 

 

4.黃埔花園青樺苑發生倫常命案, 一名49歲男子持刀襲擊48歲妻子及兩名兒子, 夫妻送院後證實不治, 兩名兒子情況穩定, 仍然留醫, 警方將案件列作謀殺、自殺及傷人案處理。

警方初步調查指, 男死者早上先持刀襲擊熟睡的妻子, 再襲擊兩名兒子, 繼而將自己反鎖在廚房並自殘, 警方接報到場後, 發現女戶主倒臥在主人房內, 身旁有大量血跡, 頸上有利刀割傷的痕跡, 並在現場檢獲三把家用陶瓷刀。

警方指, 男死者生前經營電腦網絡公司, 相信事件與公司近半年經營及經濟周轉出現困難有關, 並估計他有殺死兩名兒子的動機, 屋內一隻由戶主飼養的狗亦被殺, 案中夫婦結婚25年, 無家暴記錄, 鄰居在案發前並無聽到任何爭執。


1.前年八月香港國際機場違法反修例集會,內地《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被暴徒無端用索帶綑綁和襲擊, 涉案4人早前分別承認暴動罪或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星期三(31日)在區域法院被判監13至45個月。

法官郭啟安認為在機場範圍犯案較街頭嚴重,破壞香港國際聲譽及旅客訪港意慾, 成為加刑因素,但因其中兩名被告認暴動罪,扣減刑期,判處監禁45個月。

至於另外涉案的廚師和清潔工當天在機場外的暢航路參與堵路,向警車投擲磚頭等,兩人早前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判囚13個月。

警方指尊重法庭判決,指刑期具阻嚇性,也反映法庭有捍衛公眾秩序及安寜的決心,警方重申尊重市民的集會及言論自由,但前提是以合法方式進行。

 

2. 21歲男學生前年8月25日在深水埗警署涉參與非法集結時被捕,警誡下承認同日下午曾在荃灣參與示威,期間曾以激光筆照向警方,他早前承認一項暴動罪,星期三(3月31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囚4年。法官判刑指出,雖然被告案發時只使用過激光筆,但其行為已屬協助在場的暴力行為,有支持和鼓勵之效,判刑必須具阻嚇性。

21歲被告承認前年8月25日在荃灣楊屋道參與暴動;另涉及深水埗非法集結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兩罪,獲留檔法庭不予起訴。辯方求情稱,被告犯案時只有19歲,他因此案未能完成學業,任救護員夢碎,希望法庭先索取勞教中心報告。

法官杜大衛判刑時表示,2019年6月至10月,香港經歷特別的公眾暴亂,多處地方的公眾安全受威脅,期間示威者暴力升級,多次發生堵路、擲汽油彈及襲警,法庭有責任維護公眾安全。對於辯方稱,被告只使用過激光筆,沒其他暴力行為,法官認為被告支持和鼓勵在場的暴力。被告雖然年輕,但指他當時裝備充足,離家時已攜帶裝備,不接納他是一時衝動犯案。法官認為,勞教中心不足以反映控罪嚴重性,以6年監禁為量刑起點,認罪扣減後判囚4年。

 

3. 香港47人因違法發起或參與立法會「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直被還押被告之一林卓廷星期三(31日)透過facebook表示,已向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遞信,辭任北區區議員一職。

 

4. 獲委任跟進劏房規管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向港府提交報告,建議立法規管固定租期為兩年,期間不能加租,並推行「優先續租權」,租客有權續租一次,即享有為期4年的租住權保障。

續租租金方面,小組建議,設「封頂」機制,租金加幅不能超過一成半。

對於坊間有意見提出設立「起始租金」,小租認為要制定客觀公平的「起始租金」並不可行,又指全港估計有超過10萬間劏房,特徵各有不同,若以行政手段訂立「起始租金」,無可避免引發大量業主與租客糾紛。

小組希望租管能盡快實施,但強調長遠解決劏房問題,始終是增加土地房屋供應。

 

5.彭博報道,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相信香港可能在周末前或下周初,恢復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他表示,新一批疫苗已經準備好付運;而有關疫苗包裝問題的調查結果將在數日內出爐。郭廣昌強調,瑕疵與運輸問題有關,不會影響疫苗的安全。

港府上周三(24日)因疫苗包裝瑕疵問題,暫停接種復必泰新冠疫苗。代理商復星醫藥早前向政府遞交調查報告,不排除與長途運輸過程中的環境因素有關,強調無證據顯示已抵港的兩個批次存在安全風險。

 

 

5.香港新增6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1宗源頭不明個案,其餘5宗為輸入個案。

內地新增1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6宗是本土個案, 來自雲南, 另外再多8名無症狀感染者, 有3宗本土個案來自雲南。

雲南省衛健委說, 新增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 都來自中國和緬甸邊境的瑞麗市, 其中四人是緬甸籍, 為防控疫情, 瑞麗市禁止外入進入, 並會檢測所有離開的人士和車輛, 只容許72小時內病毒檢測呈陰性證明的人士離開。

內地累計確診個案有90201宗,死亡個案維持4636宗。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在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指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覆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在文章中強調,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覆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文章指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在慶祝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覆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文章指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突出重點。第一,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第二,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第三,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本色。第四,進一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第五,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昂揚精神。第六,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

文章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務求實效。全黨要高度重視,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二是要樹立正確黨史觀。三是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四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創新。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发展史宣傳教育,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解放軍戰機和偵察機等共20架次3月26日進入台灣西南部空域,創下單日最高架次的紀錄。對於行動,國台辦星期三(31日)表示,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展有關演訓活動天經地義。

 

解放軍的軍機上周五(26日)早上,在兩個半小時內多次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據台灣媒體報道,解放軍出動10架次的殲-16戰機、2架次的殲-10戰機和4架次的轟-6K,連同運-8偵察機、運-8反潛機和空警-500機,合共20架次,刷新了單日最高架次紀錄。

台灣拍到解放軍軍機英姿。
大陸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台灣F-16戰機(左)2月9日緊急起飛。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於例行新聞發布會,被記者問及3月26日有20架次解放軍軍機據報進入台「西南空域」,被島內輿論解讀是針對台美簽署所謂「設立海巡工作小組備忘錄」,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展有關演訓活動天經地義。

朱鳳蓮指出,在台海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的形勢下,美國持續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居心險惡,既對「台獨」分裂活動推波助瀾,也給島內民眾帶來更多負擔和災難,最終利益受損最大的只會是台灣,敦促美國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妥善處理台灣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肆虐超過一年,針對亞裔的仇恨襲擊案件亦同步飆升。美國亞裔受歧視及仇恨問題近期引起關注,全國多地周末再有民眾抗議,要求停止針對亞裔的暴力。遊行人士表示,美國政界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造成反亞裔情緒愈來愈嚴重的原因,亦有非裔等其他族裔人士加入支持。

 

全美周五(26日)發起「全國行動及治癒日」,抗議針對亞裔的暴力,前日有約60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三藩市、洛杉磯、芝加哥、底特律、波特蘭等。在早前6名亞裔女性被槍殺的亞特蘭大,有人舉起「停止妖魔化中國和華人!」的標語,在華盛頓唐人街,亦有示威者在橫幅寫下「我不是病毒,也不是敵人,我是華裔美國人,我愛我的身份」。示威大致和平,在洛杉磯韓國城,有老人院長者推着助行器參加,亦有父母帶着年幼孩童遊行。

示威由反戰、反種族歧視團體ANSWER聯盟發起,代表人朱迪·張(譯音)指出,新冠疫情已蔓延一年,反亞裔暴力變得愈來愈嚴重,她將其歸咎於政界有聲音將中國視為威脅;來自紐約皇后區的示威者歐文·李(譯音)亦形容,美國的歧視亞裔暴力,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副產品」。

一個月3度被劫 立志保護社區

華人Wendy在奧克蘭華埠的示威上發言,提到自己曾在一個月內被搶劫3次,又說定居奧克蘭多年來,一直覺得住在華埠最安全,未料華埠的罪案率飆升,她更曾因戴口罩被人辱罵「中國病毒,滾回自己的國家」,她坦言有時出外都感到害怕。Wendy表示,後來在社交媒體看到其他華埠店主分享,有一名13歲的孩子問「爸爸,以後還有沒有華埠?」令她大為感觸,決定加入華埠義工團隊,在區內巡邏,保護居民安全。

在洛杉磯長大的非裔青年道爾則手持「黑人與亞裔團結」一致的標語,他直指不公義的事情到哪裏都不正確,他期望代表黑人族群支持亞裔,對抗美國內的仇恨。


1.一連兩天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議結束,會議上全票通過修訂香港《基本法》附件一,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附件二的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簽署主席令予以公佈。

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分別是工商、金融;專業界;基層、勞工和宗教界;立法會議員及地區組織;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代表共5個界別,各有300人,原本區議會議員所佔的117席全部被取消。

行政長官候選人須獲得不少於188名選舉委員會委員提名,而且需要於5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取得不少於15名委員提名。候選人資格審查方面,修訂亦提出,設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會安排先經警方國安處審核,再提交至國安委,然後再交由資格審查委員會處理。委員會的決定,不得提起訴訟。

至於立法會修訂後總議席將增至90席,並採取「432」方案,即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地區直選分別佔 40 席、30 席、20 席。

功能組別將會分為28個界別,當中高等教育界被取消,修改後只剩下教育界30席,意味教育界議席減少一半。 社會福利界亦由60席減至30席。醫學界和衛生服務界合併組成「醫療衛生界」,加起來同樣少一半議席。資訊科技界會被科技創新界取代。「超級區議會」兩席被剔除。另外新增「人大政協及團體代表界」,以及第三個商界席位。至於分區直選設10個選區,每個選區產生兩名議員。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30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特區政府完全支持和歡迎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強調有關修訂並非要單一化候選人,接納不同政治取向人士,只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例如不違反港區國安法,就能參與選舉。

 

2.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即時分階段收緊公司查冊安排,公司可拒絕公開提供董事住址、完整身份識別號碼,不少行業受影響。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30日)在行政會議前表示,須保障個人私隱受保護,稱公共名冊的存在已是一種平衡,重申「睇唔到點解記者要有特權」。

 

3.掌管香港電台運作的廣播處長李百全3月初上任後,多個節目被抽起,包括原於星期一(29日)播放的一集《鏗鏘集》。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30日)在行會前見記者,稱港台不但是公營廣播機構,亦是政府部門,須跟從《香港電台約章》的規則及指引;而廣播處長不但是部門主管,也有總編輯的身分及責任,有責任監察節目內容,如港台節目有違反《約章》甚至違反法例的情況,廣播處長要非常小心,她亦對廣播處長的做法表示認同。

林鄭月娥評價時,讚揚李百全上任以來一直表現「盡責」,並且做到她預期港台「總編輯」應做到的工作。

 

 

4.捷克首富克爾納,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一宗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喪生。

克爾納乘坐的直升機,當地星期六(27日)在阿拉斯加州一處冰川附近墜毀,機上包括克爾納在內的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