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性侵問題嚴重。當地媒體報道,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鮑德審理案件時,竟要求性侵疑犯迎娶被害人,以逃避法律制裁,引發印度人權團體抨擊,甚至有民眾連署,要求他辭職。

 

拉吉斯坦省(Rajasthan)官員證實,一名26歲女子到阿爾瓦縣(Alwar)一間警察局投訴丈夫,卻遭負責案件的50多歲警察和警察局副局長,在警局內性侵3次。

印度執政黨政治人物及許多持印度教至上民族主義的高層人士,多數都曾有過「婦女遭性侵可能是未能潔身自愛(如衣著暴露、夜間出門)」的言論與觀念,對解決性侵問題雪上加霜。

印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鮑德(SA Bobde)3月1日在最高法院合議庭審理一名被控性侵女學生的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技術員申請保釋案時,提出要被告娶被害人的建議,遭到女權和民權人士抨擊。

新德里電視台(NDTV)引述上述性侵案被告委任律師說,鮑德告訴他和當事人,如果被告願意娶被害人,法院可以提供協助,否則被告將失業且入獄。

報道引述被告律師說法指出,鮑德當時表示,「我們(最高法院合議庭)沒有強迫你(娶女學生),因為你可能會宣稱法院強迫你娶女學生」。

鮑德上述言論傳出後,立刻引起印度許多女權人士、維權人士、知名作家和藝術家抗議,指責鮑德的言論,等於鼓勵性侵犯以婚姻作為解決性侵案的靈丹妙藥;他們寫信給鮑德,要求他收回相關言論且道歉,甚至還有超過5000人連署,要求鮑德辭職。

鮑德趁國際三八婦女節對外表示,「我們沒有要求性侵案被告娶被害人,我們沒有說出『娶』誰這樣的字眼」;他還強調,最高法院一向給予女性最高的尊重。

許多印度網友仍不買帳,指控鮑德的行為對女性沒有任何尊重,留言要求鮑德下台。


繼英國和德國撤銷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旗下英語新聞頻道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播放牌照後,澳洲公營廣播機構SBS聲稱接獲「人權組織投訴」,周六(6日)起暫停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及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新聞節目,直至完成審視投訴;中方批評是政治迫害,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媒體的正當利益。

澳洲公營廣播機構SBS,每天都有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以及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的新聞節目,不過周六開始就會暫停。

SBS在其網站上稱,英國通訊管理局吊銷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在英落地許可證後,一個名為「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的「人權組織」投訴,指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在2013年至2020年播放有關認罪的片段內容,侵犯「人權」和「私隱權」,並通過CCTV-4台和CGTN向全球播放。

SBS發言人表示,目前正審視有關投訴。「由於事件引起高度關注及所涉及材料的複雜性,已決定在對有關服務進行評估的同時,暫停播放來自海外的CGTN和CCTV的新聞簡報。」

而SBS節目World Watch,一向會播放CGTN 15分鐘的英語新聞和CCTV30分鐘的普通話節目。澳洲廣播公司(ABC)5日披露,SBS電視台播放有關新聞節目時,會附上「免責聲明」(disclaimer ),稱其內容不反映SBS的有關準則,內容可能會「令人不安」。

中國外交部批典型政治迫害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SBS決定是典型政治迫害,呼籲有關方面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又稱中方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媒體的正當權利及利益。

上月英國當局吊銷CGTN在當地廣播牌照,指其持牌公司不符合英國廣播法例。不過近期法國當局,向CGTN批出廣播執照,在歐洲跨境電視協議機制下,意味CGTN可以在英國復播。


1.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就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草案,作出說明。他提出將透過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二,以完善特首及立法會選舉制度,確保由「愛國者治港」,有利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利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說特區政府會全面配合,通過本地立法切實執行完善措施,堅持實踐「愛國者治港」原則。澳門政府表示,堅決擁護和支持。

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等領導人出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重申, 要繼續全面準確貫徹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方針,完善特區與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他又說,要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王晨發言時表示,香港自2019年修例風波以來,反中亂港勢力、本土主張分裂勢力,公然鼓吹「港獨」,利用立法會、區議會平台及公職人員身份,肆無忌憚、反中亂港,阻撓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策劃透過非法預選,企圖取得立法會主導權,進而奪取香港管治權。

他表示,要調整優化選舉委員會的規模、組成和產生辦法,繼續由選委會選舉產生行政長官,並由選委會選出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並會設資格審查制度。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聲明回應,指未來12個月有多場選舉,立法工作刻不容緩,特區政府定必全力以赴,反映香港社會各界意見,協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基本法》附件一、二,並按稍後經通過的附件條文,制定修改本地的相關選舉法例,交立法會審議。

澳門特區政府回應,指會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根本原則,根據澳門的實際不斷完善本地選舉制度。

 

 

2.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工作報告,重新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設定6%以上。

總理李克強向全國人大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說,這個經濟增速是綜合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於6%以上,是考慮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

李克強說,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後目標平穩銜接,有利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他預計,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升幅約3%,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3.香港新增1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中3宗為輸入個案,4宗屬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其餘4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初步確診少於十宗。

4宗源頭不明個案分別為47歲任職長沙灣政府合署的勞工處職員、一名18歲大學生、37歲外籍兼職家務助理及一名48歲文員。

香港康文署表示,一名初步確診新冠病毒人士曾到荃灣公共圖書館,圖書館暫停開放一天,以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4.47人涉違法發起或參與香港「立法會初選」被控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15人獲准保釋後,律政司一度向所有相關被告提出覆核決定申請。至星期五(5日)下午,決定不覆核4人保釋決定,包括楊雪盈、劉偉聰、呂智恆及林景楠,他們會被押送至西九龍裁判法院處理保釋。至於其餘11名原本獲法庭批准保釋的被告,律政司會繼續覆核決定,預料星期六(6日)會於高等法院提訊。

 

5. 新西蘭周五(5日)凌晨起不足8小時內發生3次強烈地震,強度最高達黎克特制8.1級。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在首兩次地震發生後發布全區海嘯警報,新西蘭一度疏散北島東岸數以千計民眾至高地,未有傷亡及損毁報告。至本港時間早上8時30分,當地民防緊急管理部下調海嘯風險評級,並稱撤離民眾可返回家園。

新西蘭於當地時間周五(2日)清晨首先發生一次7.2級地震,震央位於北島以東約900公里,隨後再發生7.4級及8.1級地震。新西蘭官方表示,地震引發的海嘯可能造成高達3米高的海浪,安排民防部協助普倫蒂灣大區(Bay of Plenty)的民眾疏散至高地暫避,一度引發交通擠塞及混亂。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亦發布全區海嘯警報,警告位於太平洋的瓦努瓦圖及新喀里多尼亞,可能受3米高海浪衝擊,並預料某些海岸會有破壞性海嘯,海浪最遠可達日本、俄羅斯、墨西哥及南美。居民拍攝到大浪衝入北島托科馬魯海灣的情況。


多位聯合國人權專家稱,美國對中國、俄羅斯、古巴、伊朗、委內瑞拉等多國實施單邊制裁,嚴重侵犯這些國家的人權,呼籲美國全面遵守國際人權條約,防止有關制裁對人權產生負面影響。在北京,外交部星期五(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單邊制裁進一步加劇了貧困、饑餓和不平等,促立即停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聯合國有關人權專家的表態;個別國家罔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罔顧國際法準則,動輒採取單邊制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汪文斌指,實踐一再證明,單邊制裁強烈衝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嚴重破壞受制裁國調動資源、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危及生命權、挑戰自決權、損害發展權,構成對人權的持續性、系統性大規模侵犯。

汪文斌強調,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單邊制裁更是造成了數千萬民眾缺食少藥,危及無數人生命健康,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權利,進一步加劇了貧困、饑餓和不平等。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強制措施,敦促有關國家正視國際社會的正義之聲,立即停止實施單邊的強制措施。


十三屆全國兩會分別開幕,外界紛紛關注中央政府在兩會會否提出更多內地今年社會經濟政策、十四五規劃方向細節,料會涉及國家三大增長引擎,包括消費、創新及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措施。受全球疫情影響,會期同樣縮短至7天。至於香港方面,新華社報道,今次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議案。人大會議期間,將審議10項議程,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位列第7項議程。

 

全國人大會議4日晚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張業遂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職權,從憲制層面對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作出決定,既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責任。

他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的情況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需要與時俱進作出完善,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至於決定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議程包括:

-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審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发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

-審查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的議案

-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的議案

-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1.全國政協會議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發表工作報告。

汪洋說, 政協委員堅定支持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就加強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展開調研、協商。

汪洋又說,過去一年,政協強化港澳委員政治責任, 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 並鼓勵港區委員圍繞推動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等持續發聲, 針對美國所謂涉疆, 涉藏和涉港等法案, 以及個別政客反華謬論, 透過發表聲明和組織座談等方式, 予以嚴正駁斥。

 

2.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接受路透社訪問,被問到會否排除再選特首,他向路透社稱,會做任何事服務好香港和國家。

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透過視像訪問方式,接受路透社訪問。他再被回到會否參選特首時表示,做特首要求需為年滿40歲的中國公民、並在香港居住多於20年,他是數百萬名合資格競選特首的港人之一,又強調卸任特首後,過去3年並非「什麼也不做(not been exactly sitting on my hands )」。

梁振英去年11月接受港台訪問時,被問到會否再參選特首時說「目前無」。

 

 

3.香港一名63歲男子接種科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兩天後死亡,令公眾關注新冠疫苗安全性。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委員初步一致認同死亡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在港台節目稱,未能完全排除死因與疫苗接種是否有非直接關係,指由於解剖及化學化驗等報告需時整理,可能要一至兩星期,屆時會再向公眾交代。孔繁毅重申,毋須叫停疫苗接種計劃,建議市民如對疫苗接種有疑問,可先徵詢家庭醫生意見。

 

4. 緬甸反軍事政變的示威持續, 軍警再開槍驅散。有報道引述消息指, 聯合國安理會應英國要求,預計星期五(5日)會召開閉門會議,討論緬甸局勢。

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伯格納說,星期三(3日)有最少38人在示威中死亡,包括4名小童,是軍方政變以來最血腥的一日,累計有超過50人死亡。

有目擊者說, 最大城市仰光星期三(3日)有最少8人被殺, 再多約300人被扣留, 有市民夜晚燃點蠟燭, 悼念示威中的死者。

法國總統馬克龍再呼籲立即停止在緬甸的打壓行動, 釋放被捕人士。歐盟說, 緬甸軍警槍殺手無吋鐵的平民和醫護人員, 明顯違反國際法, 軍方加強打壓傳媒, 有更多記者被捕和起訴, 必須有人為事件負責, 並恢復緬甸的民主。

 

 

5.瑞典發生疑恐怖襲擊,造成8人受傷, 其中3人傷勢嚴重。疑兇被捕。警方搜查疑兇的住所搜集證據,並向鄰居問話。

案發在當地星期三(3日)下午, 一名20多歲男子持刀, 在南部韋特蘭達市火車站附近五處地點, 襲擊多名途人, 最少8人受傷, 警員到場拘捕疑兇, 封鎖現場調查。

當地傳媒報道, 疑兇被警員開槍擊中受傷, 送院治理。

警方說,疑兇屬當地居民,曾涉及輕微罪行, 瑞典首相勒文譴責襲擊事件。

 

6. 香港新增9宗新冠肺炎確診,是繼2月18日以來首度有單位數字確診,6宗本地個案中,1宗源頭未明,累計確診增至11055宗。另外有少於10宗初步陽性個案。

源頭不明個案為一名69歲男子,住天水圍天晴邨晴滿樓,在深水埗鴻福大廈任職保安員, 兩幢大廈都要被納入強制檢測。

 

7.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2021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與澳門首次被剔出評級,併入中國計算,排名107位。


緬甸反政變示威持續,據報軍警周三(3月3日)再以實彈鎮壓示威,至少38人喪生。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伯格納形容,是政變發生以來最血腥的一日。有目擊者指保安部隊發射實彈和橡膠子彈。緬甸救助兒童會表示,最少4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14歲少年。

伯格納形容從緬甸傳出來的片段,畫面令人震撼,又指當地保安部隊人員,似乎在鎮壓行動中採用實彈。從當地記者上傳到社交平台的片段所見,軍警拖行相信已失去知覺的示威者,警察更毆打手無寸鐵的志願醫護人員。另有片段顯示一名示威者被開槍擊中,很可能已命喪街頭。她說詢問過軍火專家,對方看過片段後認為緬甸警察採用衝鋒槍,因此應該是用實彈射擊。她估計政變發生至今,最少已有50人被殺,多人受傷。不只示威者遭到軍警攻擊,義務急救員也被毆打,一段網上影片顯示義務急救員被警方以車子帶走,下車後被警方以槍托重擊頭部多次。

而緬甸救助兒童會表示,最少4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14歲少年,他被一輛經過的軍車上士兵開槍射殺,屍體被丟上貨車載走。而最大城市仰光有大約三百名示威者被扣留。爭取民主的活躍人士矢言今日會發動更多示威,無懼軍方的血腥鎮壓。爭取民主的活躍人士貌桑哈(Maung Saungkha)表示,他們將繼續戰鬥,最終目標要將軍政府趕下台,把他們連根拔起。周四在仰光會舉行多場示威,貌桑哈說:「我們知道會被實彈所殺,但在軍政府底下活著是沒有意思的,所以我們要選擇這條危險道路逃出去。」

伯格納促請國際社會以非常強硬措施回應事件,但指自己與緬甸軍方溝通時對方說早已習慣制裁。

路透社引述目擊者報道,在中部城市蒙育瓦,軍警向示威者開火。當地傳媒報道,至少有4男1女死亡,另外數十人受傷。

據報,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在警方的鎮壓示威者的現場傳出槍聲,一名19歲女子被擊中頭部,另一名37歲男子胸部中槍,二人傷重不治。在最大城市仰光,目擊者指有多人中槍死亡,軍警亦圍捕多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亦譴責緬甸軍方鎮壓示威者,指美國正制訂政策應對。他再次呼籲中國扮演建設性角色,指美國已透過不同管道向中方傳達有關信息。他又關注多名記者在緬甸採訪期間被捕或受襲,要求軍政府立即釋放他們,停止恐嚇和騷擾傳媒。

教宗方濟各亦對緬甸局勢表示傷感,呼籲緬甸當局以對話代替鎮壓,國際社會亦要確保緬甸人民的願望不被扼殺。

聯合國安理會應英國要求,將於周五(5日)召開閉門會議商討緬甸局勢。但由於須要獲成員國一致通過,相信在中國和俄羅斯反對下,安理會難以就採取實際行動達成共識。伯格納呼籲中俄兩國認清軍事政變不單純是緬甸內部事務,更關乎地區穩定。


1.香港出現首宗接種科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死亡個案,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26日)元宵佳節接種內地科興新冠疫苗後,兩天後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抵院後不足5小時死亡。港衛生署未有叫停接種計劃,指今次事故未確認是否與疫苗有關。而港醫管局至死者離世兩天才通報,伊院見傳媒時否認延遲公布。

63歲男子於2月26日在官涌體育館打科興疫苗,2月28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自行前往伊利沙伯醫院求醫,急症室醫生初步診斷病人患支氣管炎,於周日(28日)凌晨約3時轉送內科病房。病人其後情况迅速惡化,延至早上約6時離世。據悉主診醫生在病房搶救時,無仔細看其接種紀錄。有關部門覆核有關病人個案時,才察覺病人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患者在接種疫苗兩天後,才出現呼吸問題,認為與疫苗有直接關係的機率低。

 

2.一名63歲男子在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死亡。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說,目測早上人流較平日疏落,估計有三分一至一半人沒有按原定時間到場,也有10多名市民到場徵詢醫學意見後,決定不接種。他又表示,中心無市民病歷,無法得知他們的情況,是否接種疫苗仍要市民自行決定。

 

3.日本和南韓都有一男一女,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

其中,在南韓京畿道高陽市,一名50多歲住在療養院的男子,星期二(2日)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翌日心臟病發死亡。死者據報曾中風及有多種慢性疾病,當局會研究他的死因,是否與疫苗副作用有關。

至於日本的個案是一名60多歲女性醫護人員,她在二月底接種輝瑞疫苗,3天後死亡,死因是蛛網膜下腔出血,但無法判斷是否與接種疫苗有關,厚生勞動省說,可能是偶發性案例,但會進一步收集資料,判斷真正原因。

 

 

4. 5個優先群組星期三(3日)早上9點起,可於網上預約接種復星/BioNTech的「復必泰」疫苗,首批名額超過14萬個。市民預約後,可由下星期三(3月10日)至3月30日,在7間醫管局營運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當中港島及新界各有兩間,九龍區有3間。

優先組別的市民亦可在網上預約,到8間接種中心,以及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內地科興疫苗,亦可自行選擇向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預約接種。

 

5.緬甸反對軍事政變的示威持續,軍警據報以實彈向人群射擊,造成最少9人死亡。

緬甸政變後局勢持續動盪,聯合國周二(3月2日)出現緬甸政權合法代表爭議。獲緬甸文人政府委任的常駐聯合國代表覺莫吞,去信聯合國大會主席博兹基爾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明自己才是合法代表,並指非法奪權者無權撤回總統溫敏的合法權力。

緬甸軍政府上周六(2月27日)已宣布解除覺莫吞職務,並任命外長溫納貌倫為臨時代辦。

聯合國發言人迪雅里克證實發生緬甸駐聯合國代表「鬧雙胞」事件,並形容情況特殊,聯合國正進行審查及努力梳理法律文件,研究如何處理。

 

6.警方國家安全處星期二(3日)在中區拘捕一名61歲壹傳媒集團前執行董事丁家裕,涉嫌「欺詐」,被扣留調查獲准保釋。

丁家裕是壹傳媒前執行董事、營運總裁及財務總裁、薪酬委員會成員。警方曾指壹傳媒集團涉嫌以欺詐手段騙取低價使用廠房的權利。資料顯示,丁家裕於2016年1月1日起已離任。

警方去年八月, 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及串謀欺詐等罪名, 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他兩名兒子及集團多名管理層, 案件至今已拘捕11人。

 

7. 香港新增14宗新冠肺炎確診, 全部屬於本地個案, 8宗源頭未明, 累計確診增至1萬1046宗。

不明源頭患者包括3男5女,年齡介乎23至69歲,3名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後確診的患者,全部無病徵,當中包括一名安老院舍負責人,他一直在家工作。一名家庭主婦3月1日出現咳嗽和發燒,到播道醫院求診,檢測對病毒呈陽性。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236宗個案,超過8成屬本地個案,69宗源頭不明。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球王比利在巴西的家鄉接種由中國研製的新冠疫苗,並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上,上傳一張豎起大拇指的照片,形容是「令人難忘的一天。」

有球王之稱的比利現年80歲,他注射疫苗的當天,也是其所在城市為80至84歲長者接種疫苗的首天。

由於比利行動不便,醫療人員需前往他位於聖保羅州海濱城市瓜魯雅的家中完成。據悉,比利接種的是由中國科興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巴西政府及醫療專家的認可,成為巴西第一款用於廣泛接種的新冠疫苗。

比利在其發布的動態中表示:「今天是令人難忘的一天,我接種了疫苗!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需要遵守規定,保護其他人的生命,因為很多人仍然沒有接種疫苗。請大家好好洗手,並盡可能留在家中。如果必須外出,請不要忘記戴好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如果我們能為他人著想,並幫助其他人,疫情終將成為過去。」

截至當地3月1日,巴西衛生部公布,當地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58萬宗;累計死亡達25萬宗。巴西累計確診病例數僅次於美國和印度,排全球第三,但巴西疫苗接種至1月才啟動。

目前,該國已授權緊急使用兩款新冠疫苗,分別為中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研發的克爾來福新冠疫苗,以及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巴西《環球報》報道,巴西衛生部希望確保今年獲得3.54億劑疫苗,從而為全國83%的人口接種。其中最多的是阿斯利康疫苗(約2.1億劑,當中一半從中國訂購原料生產,一半靠本國原料生產),其次是中國克爾來福疫苗(1億劑),餘下的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獲得。截至目前,巴西主要仍依靠中國疫苗,在本地生產阿斯利康疫苗的進度緩慢。

當地時間2月6日傍晚,首批由中國企業生產的英國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活性成分運抵巴西里約熱內盧。這些原料將用於在巴西本地生產280萬劑疫苗,預計3月中旬可投入使用。

《巴西利亞郵報》稱,克魯茲基金會預計,首批28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預計到3月中旬才可投入使用。未來一個多月內,巴西衛生部下屬的國家衛生監督局還需要對基金會生產的疫苗進行一系列檢驗。

根據中巴雙方簽訂的協議,今年6月底前,中方每個月將為克魯茲基金會提供兩批生產新冠疫苗所需的活性藥物成分。利用這些活性藥物成份,克魯茲基金會將為巴西「新冠肺炎國家免疫接種計劃」生產新冠疫苗。


香港出現首宗接種科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死亡個案,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2月26日)元宵佳節接種內地科興新冠疫苗後,兩天後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抵院後不足5小時死亡。港衛生署未有叫停接種計劃,指今次事故未確認是否與疫苗有關。而港醫管局至死者離世兩天才通報,伊院見傳媒時否認延遲公布。

 

衛生署周二(2日)晚10時公布,指接獲醫管局通報,懷疑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報告,63歲男子於2月26日在官涌體育館打科興疫苗,2月28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自行前往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同日死亡。據悉主診醫生在病房搶救時無仔細看其接種紀錄。有關部門覆核有關病人個案時,才察覺病人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死者周日(2月28日)凌晨約1時半前往急症室,當時清醒,但呼吸困難,並稱曾於上周五(2月26日)接種新冠疫苗。急症室醫生初步診斷病人患支氣管炎,於周日凌晨約3時轉送內科病房。病人其後情况迅速惡化,延至早上約6時離世,個案會交由死因裁判官跟進。發言人又稱,有關部門周二(2日)覆核個案時,才察覺病人曾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