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設計 建造社區設施

香港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位於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前稱天水圍臨時街市)剛於上月開幕。項目由構思、撥款、興建以至落成啟用僅用約一年時間。

 

香港位於天水圍的食環署天幕街市(前稱天水圍臨時街市)上月開幕,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項目由構思、撥款、興建以至落成啟用,僅僅用了約一年的時間,令市民和租戶早日受惠。今次,我邀請了建築署的同事,講解他們如何迅速完成該項目,並分享街市的建築設計特色。

建臨時街市方便居民

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在西鐵線天水圍站對出的天福路路段興建新公眾街市。由於興建永久街市一般需時六至七年,政府在2019年10月公布,在附近天秀路公園旁的空地設立臨時街市,以期在新街市大樓工程完成前,讓市民有多一個購買新鮮糧食的選擇。

開始施工遇上疫情爆發

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陳敬德說,為令天幕街市盡快完工,食物及衞生局、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和建築署在多方面攜手合作,包括商討街市的布局安排、解決技術和環境問題,以配合食環署的營運操作等。承建商去年一月開始施工,但正正遇上新冠疫情第一波,內地廠房臨時關閉,建築材料供應亦緊張,幸而工程團隊即時作出應對,靈活調動施工程序,承建商亦與供應商緊密聯繋,作應變安排。他很慶幸有這隊高效能團隊,令項目在疫情下仍能於指定時間內完工。

約一年建成啟用

在施工方面,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說,一般街市由計劃至完成需約六至七年。然而,為配合地區需求,盡早建成臨時街市,署方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築物大部分組件先在廠房預製,然後運往工地裝嵌;上蓋則採用「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簡稱DfMA),避免「落石屎」等濕施工方法(wet trades);地腳採用突出地面的設計,減少挖掘工作,縮減施工時間和便利興建,令天幕街市只需一年時間便落成啟用。

 

建築署高級工程策劃經理陳敬德說,為令天幕街市項目盡快完工,食物及衞生局、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建築署在多方面攜手合作。
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左)表示,該署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來興建臨時街市,令街市可盡快落成啟用。右為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

 

臨時街市的大部分組件先在廠房預製,然後運往工地裝嵌。

 

建築設計一絲不苟

雖然天幕街市是臨時街市,但工程團隊在設計方面亦做到一絲不苟。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從美觀、實用和舒適中找到平衡,設計著重自然通風和採光。街市中央高樓底的中廊及兩旁開放式的設計,令日光進入室內,減低照明耗能,亦遮擋太陽直接照射,令使用者更加舒適。此外,街市直條的平面布局有利對流風,令街市空氣流通及涼快。斜屋頂則是基於香港多雨水的天氣而設計,適合去水。

 

街市中央高樓底的中廊及兩旁開放式的設計,令日光進入室內,減低照明耗能,亦遮擋太陽直接照射,令使用者更加舒適。
斜屋頂是基於香港多雨水的天氣而設計,適合去水。

 

街市兩旁設有綠化設施和長凳,方便長者和市民購物後稍作休息。

 

設多個出入口方便居民

天幕街市有36個固定攤檔,加上四個臨時檔位,共提供40個攤檔。街市行人通道十分寬敞,並設有無障礙設施,而主要出入口位於街市的東西兩方,另有四個副出入口,方便居民從公園、附近民居或車站進入街市。建築物兩旁則設有綠化設施和長凳,方便長者和居民購物後稍作休息。街市亦用了柔和的木系色調,配合天花不同的主題色彩—藍、橙、綠,與攤檔售賣的新鮮食物互相呼應。

 

街市天花髹上不同的主題色彩—藍、橙、綠,與攤檔售賣的新鮮食物可謂互相呼應。
街市天花髹上不同的主題色彩—藍、橙、綠,與攤檔售賣的新鮮食物可謂互相呼應。
街市天花髹上不同的主題色彩—藍、橙、綠,與攤檔售賣的新鮮食物可謂互相呼應。

 

把科技帶進社區

另外,在疫情下,為了讓市民放心逛街市,工程團隊特別引入新技術,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簡稱NAMI)和香港科學園的創科公司合作,在攤檔之間安裝防污抗菌的陶瓷板,亦把「納米塗層」技術應用於通風位置,減少塵埃積聚,以及安裝智慧垃圾回收機等,把科技帶進社區,同時為創新科技提供實地試點,推動本港科技發展。

 

建築署建築師盧宜璋表示,為了讓市民放心逛街市,建築團隊引入科技,在攤檔之間安裝防污抗菌的陶瓷板。
建築團隊把「納米塗層」技術應用於通風位置,減少塵埃積聚。

 

受租戶市民歡迎

街市啟用至今整體運作暢順,售賣蔬菜的租戶林小姐說,每日下午三時至六時,是人流最多的時候,加上街市環境舒適,吸引不少街坊捧場。開市一個星期,她已有許多熟客。售賣乾貨(模型)的租戶陳先生說,街市環境清潔整齊,故有家長會帶小朋友前來購物,適逢他的攤檔在聖誕假期開市,故生意不錯。街坊梁太亦表示,街市貨品種類繁多,加上位置方便,日後會再來光顧,購買日常所需。

街市是市民購買新鮮糧食的主要途徑之一。建築署的同事帶領工程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做好街市的設計,並與各部門同心協力,令工程迅速地完成,為市民提供便利設施,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同事們的用心。

 

菜檔租戶林小姐說,街市環境舒適,吸引不少街坊捧場。
租戶陳先生說,街市在聖誕假期啟用,不少家長會購買玩具給小朋友,令他的模型生意做得不錯。

 


維護司法獨立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香港的司法制度一直備受重視和國際推崇。香港的案例不時在海外的法學研究和討論中獲引用,一再說明國際法律界信任香港健全和高質素的司法制度。但近來我們的司法制度卻因為政治理由而成為攻擊目標。

律政司曾經指出,社會人士有權在法律容許的範圍內就法庭的裁決及相關事項發表意見,但肆意對法官作出人身攻擊,卻絕對不能容忍。當終審法院早前被誣衊屈服於壓力下作出裁決,律政司立即反駁這些惡意中傷司法機構的言論。而當律政司得悉有司法人員遭到恐嚇後,亦隨即發表聲明譴責該等暴行。

司法獨立是社會的基石。維護司法獨立不單是法律人員的職責,更是社會上每一個市民的義務。我在二零一八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的演辭已提到:「我有責任確保《基本法》明訂的司法獨立受到尊重,不會遭任意攻擊或批評。我籲請社會各界秉持同一立場。」社會上不同人士尤其作為法律界重要持份者的兩個法律專業團體—香港大律師公會和香港律師會,它們分別根據「規章及規則」和「組織章程大綱」,也有責任捍衛司法獨立。

由前年開始,法院設施及司法機構多次受到破壞及惡意攻擊,律政司每次均迅速作出回應,以捍衛司法制度。而針對法官及其他執行司法工作人員的起底活動有上升的趨勢,我作為公眾利益守護者,去年十月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針對司法人員及其家人的「起底」活動。法庭頒布禁制令的同時,也嚴厲斥責「起底」的行為,指出「絕不容許公眾評論或批評淪為人身攻擊,甚至公開鼓勵侵犯法官或司法人員或其家人的私隱,或對他們作出煩擾、威脅或企圖恐嚇的行為」。

任何違反禁制令的人有機會被視為藐視法庭,普通法所指的刑事藐視法庭,是指蓄意干擾司法工作妥善執行的行為,而相關行為有確實風險會對司法工作的妥善執行構成干擾。藐視法庭包括多種不同的行為:在法庭上作出擾亂聆訊或侮辱司法人員的行為、被法庭傳召為證人的人拒絕宣誓作供、在法庭外發布詆譭法院的言論或作出相關行為、發布影響案件的公平審訊的報道、妨礙執行法院命令等等。以上的例子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那些不妥當的行為對破壞司法公正構成真正的風險。刑事藐視的懲罰就是保持公眾對香港司法制度的信任,從而維護法治。律政司會客觀審慎考慮每宗個案中的行為是否構成以上所指的刑事藐視法庭。以誹謗法院的藐視法庭為例,過往有案件顯示藐視法庭者可被判處罰款及監禁。

我們留意到本港以至海外社會不時有個別人士對一些法庭正在審理的案件發表不當的言論,例如有政客無理地要求我們對被告人撤銷控罪甚至立即釋放,又或者針對履行檢控工作的人員作出不合理的抨擊。而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多。對於司法程序尚在進行的案件,我重申不單止是律政司,社會上所有人均不應肆意發表評論,亦即是「迴避待決案件」(sub-judice)的法律原則。任何人都應該待法庭作出裁決後,先閱讀判辭,才進行客觀和理性的討論,這樣就可以消除大家對法庭裁決的一些不必要誤解。


1.香港新冠疫情反覆,截至星期五(15日)凌晨,本港新增3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35宗屬本地感染,當中14宗源頭不明,另有有40多宗初步確診。再多2幢大廈需納入強制檢測名單,包括柴灣峰華邨曉峰樓及油麻地碧街15至27A號。

油尖旺區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近日急增,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會在指定地區作小區強制檢測,東至彌敦道、北至甘肅街、西至渡船街、南至佐敦道範圍內樓宇,如出現一宗或以上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該幢樓宇的居民等須強制檢測,星期五(15日)有20處地方會被納入,並須在1月16日至18日、3日內接受強制檢測,政府會安排流動採樣站及車輛為市民檢測;另外,陳肇始表示,在當區但非住在涉及大廈的居民,也應自行進行檢測。區內設於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的社區檢測中心,不少人排隊接受檢測。

鑑於近日有多宗涉及地盤的確診個案, 為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港府星期五(15日)起,為全港建造業工地人員,提供一次免費新冠病毒檢測。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因應新型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2021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及元宵綵燈會將會取消。

 

另外,內地確診個案繼續上升,過去一天新增144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當中135宗是本土病例,是本土個案連續三日破百宗。

國家衛健委公布,本土個案中,90宗來自河北、黑龍江佔43宗,廣西、陝西各有一宗。內地至今總確診個案增至87988宗,單日未有新增確診患者不治,死亡病例維持在4635宗。另外,內地單日新增66宗無症狀感染個案,20人當日被列為確診患者。

 

2.有港媒報道,一名官校教師被指使用不當及偏頗的教學材料被當局調職及調查,港教育局正考慮取消其教師註冊。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星期五(15日)表示, 一名官校教師涉嫌使用不當或偏頗教材的個案,仍在調查階段,認為目前討論如何處分是言之尚早,強調當局會跟足程序,楊潤雄又指官校教師本身是公務員, 如有失職行為,亦會按公務員規矩處理。

近月已先後有一名私校教師及一名津校教師因被指專業失德被「釘牌」。

 

 

3.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出席立法會視像會議期間,疑被拍攝到正在駕駛,或違反《道路交通條例》。郭偉強星期五(15日)就事件道歉,並指會深刻反省自己駕駛態度。

郭偉強表示,對事件引起關注向公眾致歉,並指會深刻反省自己的駕駛態度,承諾日後會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規則。他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自首,只指若日後有任何相關調查及行動,他會積極配合。

郭偉強星期四(14日)中午出席房屋事務委員會視像會議,在表決議員議案期間,他在鏡頭中使用虛擬背景,但隱約見到倒後鏡及安全帶,不時擰轉左面、擰轉右面張望,畫面曾閃現軚盤、汽車吊飾。他隨後解釋指,已即時找位置停泊才繼續會議,並指安全情況下,車廂是安全及寧靜的環境,郭偉強又指車廂是其「避寒中心」。

 

4.經濟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拖慢美國經濟復蘇,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宣佈總值1.9萬億美元(14.8萬億港元)的抗疫救市方案。

方案包含4150億美元的抗疫及疫苗接種措施;另有1萬億美元為家居紓困措施,當中約4400億美元用作協助受疫情打擊的小型企業及社群。拜登指,要復蘇經濟及加速新冠疫苗接種需要大膽投資,並稱一場人類苦難正在眾人眼前,採取相關援助措施刻不容緩。另外,拜登政府上任後,將再向每名美國國民派1400美元,連同早前派發的600美元,總額達2000美元。失業保險金方面,則由現時的每周300美元增至每周400美元。

 

5.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說, 當局去年六、七月和內地已有初步共識, 以核酸檢測或健康碼互認, 逐步恢復通關, 但因本港再爆發疫情, 加上內地也有零星爆發, 雙方目前共識是仍未具備條件恢復通關。

 

 

 


匈牙利總理府部長蓋爾蓋伊宣布,匈牙利已簽訂購買中國國藥新冠疫苗合同,首批交付疫苗100萬劑。

蓋爾蓋伊在記者會表示,歐盟疫苗項目分配給匈牙利的疫苗供應過慢,每周少於10萬劑。匈牙利將繼續就購買額外疫苗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談判,中國疫苗交付時間取決於匈牙利相關部門的審批速度。

逾十國已訂中國新冠疫苗  印尼總統電視直播接種

自去年12月以來,阿聯酋、巴林、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巴西、泰國、墨西哥、秘魯等全球10多個國家已與中國簽署新冠疫苗訂購協議。印尼批准緊急使用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總統佐科維多多成為首名接種者,並透過電視直播接種過程。

國藥集團疫苗分別在阿聯酋、巴林、埃及及約旦等多國,開展3期臨床研究,逾6萬名志願者接種,已在中國以外的5個國家獲批准緊急使用,阿聯酋上月指疫苗有效性為8成6。路透社報道,土耳其方面的試驗數據顯示,中國新冠疫苗有效性達到91.25%。巴西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科興生物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整體有效率為50.4%。

已訂購科興疫苗的港區官員周三(13日)表示,接種開展前,專家小組將根據臨床試驗數據對其進行嚴格審查。

 


1.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確診新型肺炎的人數突破9200萬人,超過190萬人死亡。

內地新增138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河北一名本土感染患者死亡,是相隔242天後,再次出現本土死亡病例。

世衛的10人國際專家組預計星期四(14日)飛抵武漢,開展病毒溯源工作,專家組會在武漢逗留約一個月,由於其中兩名專家有新冠病毒抗體,要再接受檢測,暫時未能隨團到武漢。

歐洲多國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嚴峻,西班牙單日新增近3.9萬宗確診,創單日新高。葡萄牙單日亦新增逾1萬宗確診。

英國公布再多1564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不治,創下單日死亡人數新高。

 

2.天津港保稅區有廠房發生爆炸, 最少一死七傷。

事發於星期四(14日)下午12時許, 一間汽車零部件公司車間發生爆炸後,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到場救援,傷者送院治理,暫未知爆炸原因。

 

3. 香港新增29宗新冠肺炎確診, 26宗本地個案中, 13宗源頭未明, 累計確診增至9414宗, 另外有30宗初步陽性個案, 再多三幢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名單, 包括朗屏8號一座、上海街163至165號, 以及石蔭邨仁石樓。

當中, 仁石樓有兩宗確診及一宗初步陽性個案, 全部涉及09室, 衛生防護中心擔心大廈出現垂直傳播。

中九龍幹線隧道工程群組增加兩宗確診, 累計個案增至22宗。

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群組再多兩宗個案, 累計40人受感染。

至於累計有27人確診的佐敦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唐樓,全部居民要撤離檢疫。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指, 過去一星期的確診個案中, 兩成九的患者源頭未明, 三成患者無病徵, 本地疫情未見持續、快速及大幅下降, 他指, 本港出現多宗工地確診個案, 當局1月15日起至月底, 會為地盤工作人員提供一次免費檢測。

 

4.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 被控查冊時虛假陳述, 涉嫌違反兩項「為取得道路交通條例下的證明書而作出虛假陳述」罪, 星期四(14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再提堂, 蔡玉玲否認兩項控罪, 案件排期至3月24日開審。

控罪指, 蔡玉玲在去年5月及6月, 為取得一部私家車的車輛登記細節證明書, 明知而作出在要項上虛假陳述, 表示申請證明書, 以作與交通及運輸事宜有關的用途。

 

5.美國眾議院以232對197票,通過指控總統特朗普煽動叛亂的彈劾案,令特朗普成為美國史上任內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參議院之後將進行彈劾聆訊,民主黨要求盡快展開聆訊。

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錄影講話,譴責上星期衝擊國會的民眾,指涉事者不是他的真正支持者。他重申必須停止暴力

繼Facebook和Twitter後,YouTube等互聯網平台亦封殺美國總統特朗普,Google旗下的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宣布,禁止特朗普的頻道上載新影片和進行直播最少一周,並關閉現有影片的留言功能。

 

6.取消訪台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 和台灣的蔡英文視像對話。大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批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企圖,是不得人心、也是徒勞,有關行徑是美國政府不信用的又一例證。

 

7.香港警方國安處星期四(14日)早上拘捕11人,指他們涉嫌協助12名港人偷渡,包括負責提供資金、安排偷渡路線和船隻等

香港警方去年十月拘捕9人,指他們協助12名港人偷渡。

深圳鹽田法院去年12月底,就12個偷渡港人中的10名成年人,判囚7個月至3年不等。

 


 

1.長洲居民郭卓堅及呂智恆早前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指丁屋政策違憲及違反《人權法》,要求廢除新界原居民丁權的案件,上訴庭裁定港府及鄉議局得直,推翻原審法官裁定私人協約及換地建丁屋違憲的決定。

 

2. 香港新增42宗新冠病毒確診, 全部屬本地感染, 當中11宗源頭不明, 累計確診9385宗 , 初步確診就有20多宗。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星期三(13日)早上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 第四波疫情涉及3個地盤, 認為工作環境有利病毒傳播, 萬一工人的居住環境較差, 而當局未有盡早控制, 目前反覆的疫情可能會有V型反彈。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星期三(13日)表示, 當局正在研究商場是否需要提早關門。她又指, 政府規管市民在家中的跨家庭聚會, 在執法上有困難, 呼籲市民自律及遵從社交距離措施

再多一幢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名單, 是黃大仙天馬苑駿威閣, 合共有4人確診, 涉及的兩個單位, 位於不同樓層和座向。

另外, 再多一名81歲男患者死亡, 累計161人不治。

 

3.寒冷冬季季候風正影響華南,星期三(13日)早香港市區氣溫一度降至10度左右,而打鼓嶺錄得最低氣溫零下0.9度,北潭涌清晨只有約零下0.5度,均為記錄站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此外, 新界部分地區有結霜報告。

截至星期三(13日)下午六點,香港天文台發出的火災危險警告為紅色, 表示火災危險性極高。另外寒冷天氣警告及霜凍警告仍生效。展望未來兩三日氣溫回升,下周初再度轉冷。

 

4.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莊事件一星期後, 特朗普正式公開露面, 他到德州阿拉莫視察連接墨西哥的邊界圍牆時, 回應國會因應事件發動彈劾他。特朗普說, 憲法第25修正案對他構成 「零風險」, 他不擔心。

他表示, 不需要為支持者闖入國會事件負責, 又批評眾議院推動對他提出彈劾議案, 形容是「政治史上最大獵巫行動的延續」, 是「荒謬至極」。

另外, 眾議院通過要求副總統彭斯引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 罷免特朗普,但彭斯表明不會這樣做。

眾議院稍後會表決由民主黨人提出彈劾特朗普的議案, 指控特朗普煽動針對美國政府的暴力行為。

 

5. 美國國務院宣布, 為確保未來8天新一任總統交接程序順利完成, 因此取消所有官員本星期外訪計劃, 包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問中國台灣的行程。

 

6. 金沙中國(01928)創辦人艾德森逝世, 終年87歲. 澳門政府表示哀悼, 讚揚他多年來投放大量資源, 協助澳門發展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7.世界衛生組織公佈, 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新增56萬6186宗, 累計達到8970萬7115宗, 新增9371人死亡, 累計194萬零352人不治。

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新增23萬5千人確診, 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278萬4千人, 新增4470人不治, 累計死亡37萬9551人, 死亡人數創單日新高。
美國疫苗接種計劃進度落後, 目前只有930萬人接種兩劑疫苗的第一劑, 佔總人口不到一成。

另外, 美國疾控中心宣佈, 由1月26日起, 乘搭飛機入境的旅客, 必須提供在起飛前3天內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

日本累計確診超過30萬宗, 去年12月下旬起至今的3星期新增10萬宗, 新增確診人數有加速趨勢。

繼首都圈1都3縣後, 日本政府把大阪府、京都、兵庫縣列入緊急事態宣言, 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115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本土病例佔107宗,其中河北有90宗,黑龍江有16宗,山西亦有一宗。境外輸入病例有8宗,上海有5宗,廣東有2宗,福建有一宗。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一宗疑似病例,為來自上海的境外輸入病例。

內地新增的38宗無症狀感染病例中,12宗來自黑龍江本土,黑龍江全省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一名村民涉嫌隱瞞密切接觸者的行蹤,受到行政處罰。

另外,當天轉為確診病例有42宗,境外輸入佔一宗;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有556宗,境外輸入佔256宗。

內地累計增至87706人受感染,4634人死亡。


通訊應用軟件WhatsApp要求用戶同意分享資料予facebook引起爭議,令多個國家不少用戶紛轉用另一即時通訊軟件Signal及社交平台MeWe。民建聯星期三(13日)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請願,要求私隱專員檢視WhatsApp變相強迫用戶接受修改的行為,是否違反香港私隱條例,及作業的指引,並與WhatsApp公司討論要求更新應用程式,加入選項,讓用戶有權在繼續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接納是次修改,以保障用戶個人資料。

 

民建聯指今次修改條款令WhatsApp可將用戶資料,包括電話號碼、相片、線上狀態及狀態訊息、最後狀態,聯絡人資料等,連同IP和定位資訊等,轉移到同一集團的其他公司,包括Facebook及其他成員公司。由於涉及轉移的資料項目十分廣泛,民建聯懷疑有收集過量資料的情況及產生超出收集資料所必需用途的問題。

多國用戶急轉會

《科技關鍵》博客(TechCrunch)1月12日引述阿普托匹亞公司(Apptopia)的數據報道,2012年5月創辦的MeWe全球累計有逾1,600萬下載量。但自1月6日以來,MeWe全球下載量達到近20萬次。單是1月9日至10日,MeWe於美國已錄得逾110,200次新下載。公司向《科技關鍵》博客透露,過去72小時有100萬新用戶登記,正以每小時多逾2萬名新用戶的速度增長。


香港近日天氣寒冷,部分地區跌至零度以下,網上近日流傳一則天氣消息,聲稱「根據國家氣象局預測,廣東省史上最冷的春節即將來臨」,在2月11日年三十晚最低只有負2度。天文台台長鄭楚明在Facebook澄清謠言,指「可以見到預報除夕的高溫會較初一的低溫還低6度,這是不可能的。」

相關「天氣消息」近日在社交平台瘋傳,引述國家氣象局預測,在1月底廣東地區會面臨「史上最寒冷的春節來臨,要做好保暖措施」。不過,在2017年已曾流傳過類似消息,但當時則是指「香港天文台預計今年可能是最冷的春節」,最低只有負5度。

鄭楚明亦於社交網站上貼出有關天氣消息,稱「可能有不少人收到類似的消息,細心一看,可以見到預報除夕的高溫會較初一的低溫還低6度,這是不可能的。」


1. 香港疫情反覆,至星期二(12日)凌晨,新增60宗新冠肺炎確診,較日前增加4成六,全屬本地個案,當中13宗源頭未明,累計確診增至9343宗,另外有近30宗初步陽性個案。

關連個案中, 9人是中九龍幹線隧道工程群組的緊密接觸者, 3人是青衣救護站的救護員, 另外有三宗與港九小輪群組有關。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指, 早前被納入強制檢測的新填地街26號, 再多兩個單位共3人確診, 而附近的20號及22號, 亦合共有三個單位有人確診, 當局要求在新填地街20、 22、 24和26號逗留超過兩小時的人士, 須強制檢測, 確診個案的同層住戶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而坪石邨金石樓和藍石樓的居民, 就要進行第二次強制檢測。

受疫情影響, 大埔林村許願樹由年初一起的「香港許願節」取消,許願廣場在初一至初九期間停止開放, 許願樹將會圍封, 盆菜宴等新春活動一併取消。

 

2.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兩元乘車優惠的合資格年齡門檻將會降至60歲,意味60至64歲人士都可受惠,但他們必須申請和使用新個人八達通,才可享用優惠。他預計, 發卡程序會在13個月內完成, 明年首季起逐步落實新措施, 並會在2024年覆蓋至所有長者。新優惠會擴至紅色小巴、街渡及電車。

羅致光指, 新的個人八達通會有相片及年齡等資料, 會鼓勵受惠人士向營辦商出示八達通, 亦正考慮是否加上使用者名字, 當局會在準備好軟、 硬件後,公布申請日期, 長者毋須急於申請。

他又說, 受惠的交通工具會擴展至街渡及紅色小巴, 但由於兩者屬自由定價, 為避免公帑被濫用, 需要向運輸署登記起點、 終點, 以及價格, 並安裝指定的八達通機。

 

3.英國月底起接受港人申請BNO留英「5+1」簽證方案,有建制派議員建議提出反制措施,禁止港人擁有雙重國籍。其中,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建議,要求欲離開的港人在外國國籍及居港權中「二選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12日)表示,國籍問題敏感,回歸前的討論亦令很多市民關心,礙於歷史原因,中英兩國政府對如何處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有共識。

她補充指,如有人單方面偏離共識,另一方要採取一些行動是理所當然,但到目前為止,特區政府沒有提出如何處理有關問題,但會配合中央採取反制措施;強調政府和行會沒有討論有關議題。

 

 

4.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只有三成七受訪者願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遠低於其他國家的六至九成, 認為市民對疫苗的接受程度不理想。

中大於去年7至8月訪問了1200人, 分別有六成受訪者表示, 疫苗的產地及臨床測試人數, 會影響他們的接受程度. 最願意接種的是65歲或以上長者, 而25至34歲人士的接受程度最低。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 調查結果亦顯示, 政府的建議是驅使市民接種疫苗的最大動力, 建議政府就疫苗的製造方式、 產地及製造商背景等, 多作解說, 但要謹慎考慮是否提供經濟誘因, 避免市民誤以為接種風險高。

 

5.世界衛生組織公佈, 全球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66萬零993宗, 累計達到8904萬8345宗, 死亡病例新增11061宗, 累計193萬零265人不治。

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 紐約市長白思豪說, 紐約市目前已有160個新冠疫苗接種點正運作, 目標是接種17萬5千劑. 紐約州州長科莫說, 預計有人群預約接種最長可能需要等待14星期, 呼籲聯邦政府加大供應疫苗。

紐約市衛生局表示, 紐約市目前庫存疫苗約23萬劑, 未來疫苗很可能供不應求.
出現新冠變種病毒的英國, 新增46169宗確診, 再多529人不治。

倫敦帝國學院等團隊研究發現, 對染疫的重症患者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 可降低死亡率約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