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星期一(9日)早上前往北京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前,他主動批評民主派議員近日在立法會以各種手段製造流會,干擾議會運作,並引用民調指他們不適合當議員。

 

2.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前學生動源成員陸海天,涉嫌協助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潛逃。

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及兩名前成員何忻諾及陳渭賢10月27日被捕,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鍾翰林被控一項分裂國家罪、一項串謀發布煽動性刊物罪及兩項洗黑錢罪,早前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案件押後至明年一月處理。

 

3.截至星期一(9日)凌晨,香港新增6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全部由外地輸入,沒有本地感染個案。

6宗輸入案分別由俄羅斯、哈薩克、沙地阿拉伯、英國及印尼抵港,其中5人無病徵。

鑑於大埔近日出現多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港府一連三天在廣福邨、富善邨及圍頭村設立採樣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為市民提供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樣。 在廣福邨的採樣亭,據報星期一(9日)早上有過百名居民排隊等候。

港醫管局指, 市民如出現病徵, 應到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求診, 安排接受檢測。

 

4.日本、南韓、加拿大和歐洲多國領袖,相繼恭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宣布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積極籌備接掌政權,新政府首要工作是抗擊新冠疫情,拜登將於當地時間周一公布12人抗疫專責小組名單。另外《華盛頓時報》指拜登準備上任,隨即簽署行政命令,推翻特朗普多項決策,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撤回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撤銷針對穆斯林國家公民的入境禁令,及恢復「追夢者計劃」。

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拒絕認輸,再質疑選舉存在舞弊,他的私人律師朱利亞尼表明,會在多個州份發起司法戰。

 


香港興業主席查懋聲周六(11月7日)逝世,終年77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深切哀悼。

 

林鄭月娥指查懋聲是成功商人,在多個領域發展成就卓越,在商界備受敬重。她並指查懋聲熱心社會事務,曾出任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亦獲委任為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發展出謀獻策,多年來對香港的旅遊和經濟發展貢獻良多。另外,查懋聲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亦為國家的發展出力。

林鄭月娥對對查懋聲辭世深感哀痛,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愉景灣之父」捲入過多宗糾紛

查懋聲1943年出生,為企業家查濟民長子,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有「愉景灣之父」之稱的查懋聲,從澳洲及美國留學發展返港,並接掌家族生意後其中一個代表作,就是發展愉景灣高尚住宅。

查懋聲過去曾多次捲入商業糾紛,包括2007年聲稱以十億港元入股亞洲電視,隨後先後引入王征及台灣的股東蔡衍明,但引發股權糾紛,觸發亞視走向衰敗的序幕。


美國2020總統大選,多間美國媒體宣布拜登當選,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訴訟在進行中,大選遠沒有結束。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Twitter上宣布,自己以大幅優勢勝選,但他繼續受到Twitter和某些媒體的壓制。特朗普表示,大選遠沒有結束,訴訟在進行中,並宣布週一起全面採取法律行動。

點票過程中,特朗普在白宮的演說中提到,選舉充滿舞弊行為和不公,但特朗普的講話被MSNBC、美國廣播公司、ABC等新聞媒體中斷轉播。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過程出現多起爭議,其中,密芝根州安特里姆郡據報發生過計票軟體錯誤事件,把共和黨的6000張選票錯算成民主黨,事件後來被認為涉及「人工疏忽」,與「軟體無關」。另外郵寄投票容易發生舞弊,也遭到各界質疑。


香港法律周打破地域界限圓滿結束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今年的香港法律周與香港法律樞紐開幕禮及「願景2030—聚焦法治」啟動儀式在十一月二日同時舉行,標誌著律政司在提升香港作為法律、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的國際法律樞紐的一個里程碑,並鞏固了我們的法治基礎。

香港法律樞紐由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及交易廣場二期部分地方組成,提供予知名的法律相關組織使用。國際、區域及本地組織在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設立辦公室,方便就國際法律進行交流;交易廣場二期連接市中心及香港國際機場,為國際爭議解決機構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地點;而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則集合了一些本地及區域重要的骨幹法律相關組織。連同律政司位於前中區政府合署中座、東座和部分西座的辦公室,這個地域組成了位於香港市中心的一個國際法律樞紐。

首屆法治大會是香港法律周2020的其中一個旗艦項目,講者分享了他們對完善現有法律援助系統的看法,以確保所有人都有平等訴諸司法的機會;同時,他們分享經驗和講解持續進行能力建設的必要性,以增強司法人員履行職能的能力,例如法庭可善用科技,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儘管香港仍然受疫情影響,令到香港法律周的體育爭議解決會議及調解會議必須改為網上舉行,但我們很高興獲悉反應十分踴躍。同時,因為不再受場地或地域所規限,網上舉行讓我們接觸到更多身處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群眾。

透過在這個星期內舉辦的會議,我們了解到該如何進一步探索建立專門的體育糾紛解決方案。

至於每年都舉辦的調解講座,今年的主題是投資爭端調解,亦是律政司一直推廣的政策。我們在下星期一將會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及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合辦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工作組關於「調解在投資者與東道國間爭議解決機制中的應用」的間會預備研討會,會議也是透過網上進行,如果你已經登記,你身處全球任何角落也只需連接互聯網便可以觀看。

我希望香港法律周2020的活動,不單帶給大家最新的法律資訊,更為大家構建一個探索合作機會的平台。如果大家有興趣重溫這星期豐富的節目,歡迎瀏覽香港法律周的專頁(https://www.legalweek.hk)。

疫情的出現突顯了科技的重要性及優異之處,為配合全球趨勢,律政司會繼續善用科技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同時,律政司亦會致力在法律、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方面推動法律科技,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積極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投身大灣區建設,以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為目標。


1.美國2020總統大選點票勝負未分,競逐連任總統的特朗普周四(5日)在白宮發表演說,質疑對手民主黨「竊取選舉」。《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三大電視網絡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及全國廣播公司(NBC),於特朗普演說開始數分鐘後相繼腰斬直播,質疑其有關選舉誠信的指控沒有證據。

特朗普自選舉夜後首度露面,揚言:「如只計算合法選票,我會輕易勝出,但計算不合法選票的話,對方就可竊取選舉。」特朗普又表示自己已早預警,對手會寄出虛假的選票。

至於拜登則呼籲支持者保持平靜,又指對自己最終能勝出,不感到懷疑。

特朗普團隊已在多個州提出訴訟,要求重新點票或暫停點票。其中,佐治亞州及密歇根州的訴訟都被法官駁回。

 

2.美國大選同時改選眾議院全部議席,及參議院約三分一議席。

根據美聯社推算,共和黨暫時在參議院的100席當中,拿到48席;民主黨暫時就有46席,兩黨都未取得過半數優勢。在佐治亞州,兩席有機會要重選。

至於眾議院的435席,民主黨暫時取得208席,共和黨暫時取得193席,亦未有政黨得票過半。

 

3.在北京,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接見訪京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多名問責官員。

韓正星期五(6日)早上表示,中央堅定支持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表示林鄭月娥帶領的特區政府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期望香港更好把握國家發展大局。韓正並指凡有利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中央都會全力支持。

 

4.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五(6日)下午總結在北京的訪問行程。林鄭月娥指,訪京期間與6個中央部委的領導人見面,形容自己就香港提出的意見都獲中央支持,反映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對於被問到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被捕事件,不少媒體一直利用查冊作新聞採訪報道,林鄭月娥回應指個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評論,又聲稱不會打壓新聞自由,但認為新聞從業員也要守法。

 

5.美國過去一天,錄得破紀錄12萬宗新型肺炎新增確診個案。


美國2020總統大選點票勝負未分,競逐連任總統的特朗普周四(5日)在白宮發表演說,質疑對手民主黨「竊取選舉」。《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三大電視網絡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及全國廣播公司(NBC),於特朗普演說開始數分鐘後相繼腰斬直播,質疑其有關選舉誠信的指控沒有證據。

特朗普自選舉夜後首度露面,揚言:「如只計算合法選票,我會輕易勝出,但計算不合法選票的話,對方就可竊取選舉。」特朗普又表示自己已早預警,對手會寄出虛假的選票。

 

特朗普講話片段:


1.美國總統大選的點票工作繼續, 有6個州未有點票結果, 競逐連任的總統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 都未夠票當選。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推算, 拜登暫時在21州勝出, 有253張選舉人票, 競逐連任的總統特朗普在23個州勝出, 手持213張選舉人票。

美國多個傳媒報道, 拜登在關鍵搖擺州份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也險勝, 會再多26張選舉人票。

特朗普陣營要求威斯康星州重新點票, 並在三個州提出訴訟, 要求密歇根州, 賓夕法尼亞州和佐治亞州暫停點票。消息指, 特朗普陣營正考慮對仍然點票中的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 採取法律行動.

拜登說, 他預計自己已經贏取足夠的州份, 足以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當選, 但他會在點票結束後, 才宣布勝出。

 

2.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後, 多個大城市有零星示威, 波特蘭和紐約市共有60人被捕。

波特蘭市中心的示威演變成騷亂, 有民眾破壞商店, 國民警衛軍到場協助維持秩序, 警方拘捕10人, 檢獲斧頭, 步槍和炮仗。

底特律有大約100人遊行, 要求點算所有選票, 和平過渡權力, 底特律和鳳凰城也有幾十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 到大選的點票中心外示威, 要求停止點票, 示威者在鳳凰城一個點票中心外的停車場聚集, 高叫口號, 不滿霍士新聞宣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亞利桑那州勝出, 警方封鎖點票中心所在建築物的入口, 當地官員關注有人散播有關選舉的失實資訊, 強調無論是郵寄抑或親身投票, 所有選票都要被點算, 才是民主。

 

3 國泰航空的新服務合約簽署限期星期三(4日)晚屆滿, 國泰表示, 有百分之98.5的機師, 及百分之91.6的機艙服務員, 已簽署新合約, 涉及2613名機師及7346名機艙服務員。

國泰指, 感激已接受新合約的員工, 不過, 表明所有員工明年將不獲加薪, 亦不會獲發今年度的酌情年終獎金。

國泰又說, 尊重部分員工選擇不再受聘的決定, 會為他們提供比勞工法例要求更優惠的離職方案, 不會與退休金供款對沖, 又指離職員工可獲退還, 今年參與自願性特別休假計劃的薪金。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 不少會員指不願意被解僱, 不過, 即使簽署新合約亦會尋找其他出路, 工會希望, 公司承諾定時檢討薪酬架構, 令員工願意留任。

 

4. 香港疫情方面,截至5日凌晨,本地新增7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 其中一宗是本地感染個案,源頭不明,本港累計確診增加至5355宗.

新確診的本地患者是40歲男子, 住錦田, 在機場任職飛機維修員, 工作時經常會跟機組人員接觸,正翻查患者的更表,調查他有無跟確診機師接觸。患者傳染期內無上班, 但有帶兒子到全港多個球場練波, 期間有跟其他家長談天, 亦有跟家人去過九龍灣Megabox商場及元朗448農莊。他兩名5歲及7歲的兒子,分別就讀天水圍靈愛小學及錦田聖約瑟堂幼稚園, 其中一人出現喉嚨痛, 另一名家人亦出現發燒, 要送院治理, 兩間學校要暫時停學。

輸入個案的患者, 就分別來自菲律賓、土耳其、巴西、印度及俄羅斯

 

5.香港天文台說, 熱帶氣旋艾莎尼會在星期五(6日)橫過呂宋海峽, 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內, 但預料環流較細小及緊密,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 艾莎尼會在星期五(6日)日間和本港保持一段距離, 進入南海東北部後會減弱, 天文台將密切監察艾莎尼的最新動向。


1.美國總統大選,多個州陸續點票。截至香港時間4日下午3時,多間美媒推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暫時在選舉人票方面,領先爭取連任的特朗普,但領先幅度大幅收窄。至於多個搖擺州,特朗普暫拿下搖擺俄亥俄,另在佛羅里達及得州獲勝。《紐約時報》亦同時預計,特朗普在關鍵游離州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也佔優,反映其勝出機會大增。

拜登已於19州獲勝,累計手握223張選舉人票,當中有民主黨票倉,多達55張選舉人票的加州。特朗普則順利拿下搖擺州份俄亥俄、佛羅里達及得州,連同他早前已勝出的州份,料將得到212張選舉人票。

拜登在家鄉特拉華州發表講話,指自己對選情樂觀,正邁向勝利,最終會贏出大選,呼籲支持者保持耐性,直到點票完畢。特朗普聲稱自己會取得大勝,並批評對手想「竊取」選舉,他不會讓這件事發生。

對拜登而言,暫最令人鼓舞的是亞利桑那州的選情,為特朗普2016年於選舉中贏下的州份。拜登還贏得特朗普曾期望翻盤的新罕布什爾州。

 

2. 美國大選點票進行期間,特朗普在白宮發表演說,指多個搖擺州份結果明顯,特別重要的是賓夕法尼亞州,認為對手難以追趕,將可勝出大選,正準備為勝利慶祝。他又聲言,選舉過程有重大舞弊,令國家尷尬,他將會要求最高法院叫停投票。

特朗普表示已勝選,並擬尋求最高法院停止點票的言論,刺激道指跌幅擴大,納指升幅收窄。

美國郵政指,有超過30萬選票下落未明,來自12個郵區,包括亞秀桑那州、喬治亞州、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州等。

據點票結果,特朗普仍未獲勝,雙方於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等重點搖擺州份選情仍拉鋸激烈。

3.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採訪需要查車牌時,被指涉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道路交通條例》被捕。廣播處長梁家榮和部分傳媒組織稱,擔心對新聞業造成寒蟬效應。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三(4日)回應時指,案件並非針對個別行業。

 

 

4.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採訪需要查車牌時,被指涉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道路交通條例》被捕。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星期三(4日)表示,記者一直以來都會查車牌,是香港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的一部分,批評運輸署早前無聲無息下,突單方面改變查冊聲明的選項,令記者無法填寫以採訪為目的查冊,記者查車牌頓變成犯法,認為是對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作出翻天覆地的改變。

 

 

5.螞蟻集團煞停A+H股上市計劃,集團說,將於星期三(4日)及星期五(6日)分兩批退回申請股款,以及相關交易費用。有銀行及券商表示,將會退回認購手續費及孖展利息。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採訪需要查車牌時,被指涉嫌作出虛假陳述,違反《道路交通條例》被捕。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星期三(4日)表示,記者一直以來都會查車牌,是香港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的一部分,批評運輸署早前無聲無息下,突單方面改變查冊聲明的選項,令記者無法填寫以採訪為目的查冊,記者查車牌頓變成犯法,認為是對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作出翻天覆地的改變。

 

https://youtu.be/OqbuXK0az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