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截至星期二(21日)下午四點,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本港新增約80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累計確診病例將會超過2000宗。

2.再多兩名新冠肺炎年長患者死亡, 累計死亡人數增至14人。

其中, 77歲的男病人, 住在慈雲山慈康邨, 有長期病患, 他上星期二(14日)因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 其後確診, 轉送至瑪麗醫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 病人兩天後情況轉差, 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氧氣支援, 延至星期二(21日)凌晨離世。

另一名死者是87歲港泰護老中心男院友, 有長期病患, 於7月9日入住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 他當時發燒, 情況穏定, 病人病情惡化, 延至星期二(21日)凌晨離世。

3.英國宣布即時及無限期暫停執行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並將香港納入武器禁運適用範圍,聲稱此舉是對香港實施國安法的回應。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批評,英方多次圍繞香港國安法做出錯誤言行,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中方已多次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外相藍韜文在國會宣讀聲明,指英方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但北京的做法嚴重違反國際義務,港區國安法的執行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英國與整個世界會注視,強調英方會捍衛本身價值,並要中國履行國際義務。他又表示,會為300萬持有BNO護照的港人提供入籍英國的途徑,最快明年初實施。

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稱,英方不顧中方嚴正立場與一再交涉,變本加厲,一錯再錯,對於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回擊。中方又敦促英方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4.全球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累計超過1440萬宗, 超過60萬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 全球單日新增接近23萬宗個案, 5100多人死亡。美國仍是疫情最嚴重國家, 連續7日單日確診破6萬宗, 累計382萬人確診, 超過14萬人不治. 其中, 加州單日新增1萬1千宗確診, 至超過39萬8千宗, 是當地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全球疫情第二最嚴重的巴西, 新增2萬宗病例, 確診個案升穿210萬宗, 增至8萬多人死亡。巴西再多兩位內閣部長確診受感染。

歐洲疫情反覆, 西班牙的新增個案, 在3星期上升3倍, 集中在加泰羅尼亞地區, 當局須要重新實施禁制措施。

法國已開始強制戴口罩規定擴展到超級市場、商場等室內地方。
羅馬尼亞的瓦斯盧伊縣一個雞場, 有59名員工集體感染, 大多數人無徵狀。當地新增確診681宗, 累計3萬8千人確診, 2千人不治。

日本東京新增230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是東京連續三日, 新增個案超過二百宗。

另外南韓新增45宗確診病例, 一半是社區感染, 由於首爾市一間護老院發生集體感染, 9人確診, 令到首爾新增的確診較多。

在中國,國家衛健委公佈, 內地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個案11宗, 當中本土個案佔8宗, 全部來自新疆, 境外輸入個案佔3宗. 累計確診個案有83693宗, 治癒出院累計78817人, 累計死亡人數4634人。

6.南韓一個物流中心發生大火, 造成至少五人死亡及八人受傷。

物流中心位於京畿道龍仁市, 火警期間, 69人在物流中心工作, 工人在地庫第4層把冷凍食品裝上貨車,貨車突然發生爆炸,引發火警, 五人被困死亡。

 


英國宣布即時及無限期暫停執行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並將香港納入武器禁運適用範圍,聲稱此舉是對香港實施國安法的回應。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批評,英方多次圍繞香港國安法做出錯誤言行,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中方已多次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外相藍韜文在國會宣讀聲明,指英方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但北京的做法嚴重違反國際義務,港區國安法的執行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英國與整個世界會注視,強調英方會捍衛本身價值,並要中國履行國際義務。他又表示,會為300萬持有BNO護照的港人提供入籍英國的途徑,最快明年初實施。

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稱,英方不顧中方嚴正立場與一再交涉,變本加厲,一錯再錯,對於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回擊。中方又敦促英方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1.香港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星期一下午(20日)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記者會表示,本港新增73宗確診個案,其中66宗為本地個案,當中39宗與早前個案有關,其餘7宗為輸入個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同日早上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如果7至14日後確診個案數字仍呈幾何級數上升,應該實施居家令。

2.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本港疫情嚴峻,為保障教職員及學生的健康,國際學校及幼稚園,不會早於8月17日開學,其他各類學校的開學日期,會視乎疫情發展再決定,暫時目標是在9月開學,但中三以下跨境學童在新學期或要在家學習。

中學文憑試星期三(22日)放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學校應盡量利用網上公布成績,透過電話或社交平台輔導學生。

另外有關放榜後的安排,部分自資院校改為提供網上報名及面試,以珠海學院為例,校方推出專為文憑試而設的快捷報名系統,學生可透過系統即時報名、預約面試,並即日獲知取錄結果。

 

3.本港最新失業率為6.2%,再創超過15年新高。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星期一(20日)表示本地疫情趨嚴,國際學校及幼稚園於8月中開學已是不可能任務。他表明有關學校不會早於8月17日開學,而各類學校的學校時間要視乎疫情發展,局方會給予校方有兩星期的安排。

https://youtu.be/7T6GOEQgAHQ


香港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冠疫情持續擴大,截至星期日(19日)凌晨零時,單日有過百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大部分屬本地感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本港疫情比之前嚴峻和棘手,現時未有受控的跡象,稍後可能會強制市民在室內公共場所均要佩戴口罩。而特區政府星期一(20日)起只會提供緊急及必須服務,其餘公務員會在家工作。至於限制處所營業的措施,包括「晚六朝五」禁堂食等,會多延長一星期。

 

香港新增10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83宗為本地個案,大部分屬家庭群組;另外25宗為輸入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解釋,由於星期日(19日)凌晨零時後錄得的個案太多,中心需時處理資料,因此數字以截至凌晨零時計算。

張竹君表示,其中35宗本地個案與早前確診個案有關,包括慈雲山中心薀莎餐廳及翠河餐廳群組;旺角雅蘭中心稻香聚會群組;新蒲崗捷菁乒乓球體育中心打乒乓球群組。

另外,有48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包括3名的士司機,以及於紅磡街市凍肉舖工作的人。

港府或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

林鄭月娥星期日(19日)表示,行政會議稍後召開特別會議, 商討訂立新法例或修訂法例,規定市民在室內公共場所必須要戴口罩。政府發言人強烈呼籲私營機構僱主按運作需要,盡量讓員工在家工作,以減少社區人流和社交接觸。

香港中學文憑試星期三(22日)放榜會採取特別安排,港府會要求學校盡量透過電子方式,通知考生成績及提供輔導工作。如必須回校取成績單,應安排學生分批回校。

林鄭月娥宣布,會將鯉魚門度假村及亞洲博覽館,作為社區隔離設施,接收無病徵或穩定病人,由香港醫管局接管。鯉魚門度假村將提供300個單位,而亞博需要改裝,會盡量研究能提供多少單位。

林鄭並承認,港府每次推出強制措施都會有所代價及反效果,難保會再「出招」控制疫情。她又再次呼籲業主,為了香港的未來及經濟復甦,為租戶提供租金紓緩。

 


人生考場處處見 多元發展路路通

香港教育局局長 楊潤雄

 

各位中六同學,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星期三便放榜了,也是大家多年努力的一個總結。過去一年,文憑試受疫情影響而需要延期,但憑着大家強大的抗逆力和抗「疫」力,你們做到了!恭喜各位同學,你們快將踏進人生另一階段。

充足本地升學學額

政府一直重視培育青年人,致力為中學畢業生提供靈活、多元、多階進出的升學途徑。在二○二○/二一學年,各院校共提供約52 600個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專上課程學額,可滿足今年約44 600名日校文憑試考生的升學需要。因此,同學無須過分憂心,只要大家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路,必定能在不同的領域中盡展所長,綻放光芒。

現今世界急速轉變,社會需要多元人才。本港高等院校積極回應社會對STEM學科的重視,由二○一九/二○學年起已開辦更多跨學科的STEM課程,例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環球衞生及發展」學士課程等。部分院校近年亦不斷開拓非主流的學士學位課程,讓一些擁有不同才能的中學畢業生,透過非學術範疇的優秀表現入讀大學。近年有大學新設以「演藝」為主修的「藝術學士」,便是一個好例子。

自資專上課程及資助計劃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自資專上院校同樣是好的選擇,同學可因應個人興趣及能力修讀資助或自資專上課程。自資專上課程都能提供認可資歷,以及明確的銜接階梯,讓有志繼續升學的青年人逐步獲取更高程度的學歷。

為協助同學修讀自資專上課程,考獲「3322」或以上成績並修讀合資格院校開辦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均可獲得免入息審查資助。在二○二○/二一學年,「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的資助金額將增至每年32,100元。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

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着重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課程可達至學位程度,例如建築及城市規劃、工程及科技、健康科學等。政府重視職專教育,並藉此擴大青年人的學習機會及培育必要的人力資源,以支持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政府透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每屆約3 000名學生修讀十個與人力需求殷切行業相關範疇的指定自資學士學位課程,以及每屆約2 000名學生修讀選定範疇的指定副學位課程。由於這些課程都是配合本港人力需求,其前景及就業機會均有一定保證。面對人口高齡化及新型疫症,例如2019冠狀病毒病,公共醫療服務對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資助計劃下有多個與護理相關的課程可供有志投身護理界的學生選擇。

政府一直推廣職專教育,自二○一九/二○學年起把職業訓練局(職訓局)的「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計劃」轉為恆常計劃,鼓勵更多學員透過「邊學邊賺」模式投身需要專業技能的行業。我們亦已推出全新以「我才先決」為主題的網上宣傳計劃,鼓勵同學在選擇升學路徑時,以自己的興趣和才能為先,考慮選擇職專教育,發掘自己的潛能,實踐「我才先決」。

內地和海外升學途徑

除本地學位、職專教育或毅進文憑課程外,部分學生或會選擇負笈內地或海外。在二○二○/二一學年,共122所内地高等院校參與「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較前一年增加11所,為本港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途徑及連繫國家發展的機遇。

與考生共勉

中華文化蘊含不少人生智慧,教育局最近推出了「中華經典名句」活動,目的就是鼓勵分享睿智名言。在此,我以《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與應屆考生共勉。青年人可以多方面學習,汲取更多知識,除了廣博學習、詳細求教外,更要慎重思考、明辨是非,最後還要身體力行,成為社會棟樑。人生是一場長跑,目前只是長跑中的一小段,未來路向握在你手,需要大家持續向前,每天每步都是對自我的跨越。記着,無論是誰,只要努力,也可成材。


趕在午夜前準備好的金融發展盛宴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還記得上任一個多月時接受報章訪問﹐當時記者問我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加入「熱廚房」。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香港這個廚房需要有人用心烹調﹐讓大家吃得飽也吃得舒心。而且﹐這個廚房有齊全的設備、新鮮的材料,以及最重要的是幹勁十足的伙計,因此我有信心可以在財經事務及庫務的範疇內煮出一道道好菜。戴上廚師帽將近三個月後﹐我了解到財庫局需負責的宴會不少﹐其中一個就是在立法會推動通過政府法案。在我的工作重點金融發展上﹐財庫局趕在本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前煮好了「五道菜」,全部都是我們精心炮製、只此一家。

《有限合夥基金條例草案》:

此法案為香港引入了新的基金結構﹐容許私募基金以常用的有限責任合夥制度形式在香港成立及營運。配合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 (OECD) 的最新規定﹐即要求資產管理業務於所在地課稅﹐法案的通過正好讓香港可充分把握基金結構和活動由離岸轉為在岸的機遇﹐吸引更多私募基金落戶。我知道業界對這道菜式期待已久﹐因此在立法會通過法案後﹐會很快在本年8月31日起﹐由公司註冊處實施新的註冊制度。

《2019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

我早前在網誌已談及「積金易」平台對香港金融科技發展,以及為強積金制度創造減費空間的重要性。在通過這條法案後,積金局將設立全資附屬公司﹐負責建立、擁有和營運「積金易」平台。此外﹐積金局亦將開始向受託人收取註冊年費﹐以維持其財政上的可持續性,繼續履行其法定責任。這道菜的「顧客」特別多﹐涵蓋約440萬名計劃成員,當中包括廣大打工仔及自僱人士﹐因此我們由準備食材到烹調的過程都十分用心。例如﹐我們會明確禁止受託人將註冊年費的費用轉嫁到計劃成員身上﹐以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

《2019年稅務(修訂)(與保險有關的業務的利得稅寬減)條例草案》:

此法案為直接保險人所有的一般再保險業務 (Reinsurance)、特定一般保險業務及保險經紀的特定業務提供50%利得稅寬減 (即稅率為8.25%) 。在一般保險業務的範疇上我們預計這將有利市場把握新商機﹐例如開拓海事保險業務及專項保險業務如空運、農業及巨災等。事實上﹐全球其他金融中心都在煮調低公司稅稅率這道菜﹐例如瑞士已從2020年1月1日起把有關稅率由平均17.06%減為12%至14%。這條法案的通過可及時提升香港保險業的競爭力﹐也令我們的有關稅率水平可大致媲美新加坡。

《2020年保險業(修訂)條例草案》:

此法案為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 (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ILS”)提供新的規管制度。ILS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容許保險或再保險公司以發行證券的方式將風險轉移至資本市場﹐而巨災債券就是一種常見的ILS。隨著氣候變化和都市化令巨災事件愈趨頻繁﹐我們的確觀察到此類ILS的發行額顯著增加。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於去年11月公布政策措施﹐支持內地保險公司在香港發行巨災債券。法案的通過因此有利於我們把握這個新的業務機遇。ILS這道菜有個特點﹐就是可能因觸發特定事件 (如巨災) 而導致投資損失﹐並不適合所有人享用。我們在制定法案時已充分考慮到保護投資者的需要﹐所以會禁止將ILS售予合資格機構投資者以外的散戶投資者﹐違反此規則將屬可處罰款及監禁的罪行。

《2020年保險業(修訂)(第2號)條例草案》:

最後一道菜與保險集團的監管相關。目前保監局的職能著眼於監管在香港或從香港經營業務的單一實體公司﹐未有權力直接監管跨國保險集團在香港成立的控權公司。為了與國際標準更趨一致以及使香港成為跨國保險集團在亞太區的理想基地﹐我們有需要通過此法案去優化監管架構。

要烹調出色的佳餚﹐聆聽顧客的意見非常重要。我們在制定這五條法案的過程中﹐充分諮詢了相關行業組織及從業員的意見﹐期望可實現發展市場及優化監管的目標。此外﹐立法會議員可謂我們的「食評家」﹐負責嚴謹地評核我們的菜式及批准我們將菜式正式推出市場。我想借此機會感謝本屆各立法會議員﹐在會期結束前完成審議及通過了財庫局提交的議案﹐讓我們可以及時煮好這次的金融發展「五道菜」。這次的烹調準備過程特別難忘﹐我和財庫局團隊就菜式的評核出席了立法會會期最後一天在晚上八點召開的會議﹐終於在午夜會期結束前煮好了所有菜式﹐趕及完成了這場為金融發展所準備的盛宴。

政府的團隊不乏廚藝高超的同僚﹐大家各司其職負責不同菜式。我這次可趕及在會期結束前提交這五條法案,要感謝各監管機構和公務員團隊同事的不懈努力,亦要蒙其他政府同儕承讓,令到這些議案可以排在議程上最前位置。事實上,財庫局在本屆立法會會期共提交了28條法案,並獲得通過,當中絕大部份都是為推動金融業的發展加入動力。今次這「五道菜」,更會為疫後經濟復甦打好基礎,鞏固我們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萬眾一心 全力抗疫

堅定不移 維護國安

荊棘滿途 迎難而上

 

近日,本港短期內出現多宗確診個案,當中不少是源頭不明,第三波疫情可謂來勢洶洶。

萬眾一心 全力抗疫

政府處理疫情始終堅持「嚴陣以待」、「迅速應變」和「公開透明」。為應對第三波疫情,政府於上周宣布新一輪防疫措施,包括收緊限聚人數及社交距離和加強邊境防疫措施,並制訂新規例,對乘跨境交通工具到港旅客實行嚴格要求。此外,政府會為特定高風險群組1 提供免費病毒檢測。

我明白,禁止食肆晚間供應堂食的措施,令一些市民感到不便,但實施此措施的目的,在於減少人群聚集,從而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盡早切斷傳播鏈,繼而盡快控制疫情。我呼籲全港市民配合和忍耐,以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同心抗疫。

設置檢疫設施是政府控制疫情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上周一到竹篙灣視察剛完工的新增檢疫中心。該中心提供800個單位,並預期本周投入服務。至於在竹篙灣預留作旅遊發展之用地興建的檢疫設施,初步估計可於9月底前提供額外700個單位。

為協助受疫情及防疫措施重創及影響的企業和人士,政府先後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政府在考慮疫情的發展、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和議員的意見及實際經營環境後,亦透過由我主持的防疫抗疫基金督導委員會,批出九個額外項目。

上星期三(13日),我聯同三位局長出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聆聽議員對防疫抗疫工作、健康碼,以及支援企業和市民措施的意見。議員都關心到新實施的防疫措施的成效,以及對不同行業的影響。

政府會繼續留意疫情的持續發展,以及企業和市民的需要,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善用防疫抗疫基金下的應急款項,以優化和推出適當的措施。

堅定不移 維護國安

國安法方面,西方政客繼續通過各種方式頻頻插手,干涉中國內政。美國當局上星期將美國國會通過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為美國法律,並以總統行政命令推出一連串措施,特區政府就此發出嚴正聲明,表示堅決反對、極度反感和強烈不滿。
美國政府的做法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粗暴干預。特區政府會全面配合中央政府將採取的反制措施,不容美方的霸權主義得逞。

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享有單獨關稅區的獨特地位,是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並獲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組織認可,而非個別國家施予或可以撤銷。

美國出於自身的政治考量,以人權、民主和自治為藉口,違反國際法推出措施,目的是藉香港問題製造事端,打擊中國;令人氣憤的是美國不斷破壞香港特區和中央在「一國兩制」下的關係,並以「支持港人」的政治口號來美化其行為,做法虛偽。此舉亦勢必損害中美和港美之間的關係和共同利益,為美國企業和人民帶來極大損害。

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來合理化法案和行政命令的措施,但卻把中央為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視為削弱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這明顯是雙重標準,是我們絕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香港美國商會清楚指出,美國取消香港特區的特殊貿易地位會損害1 300家美國駐港企業的利益,而香港更是美國出口的強大市場,美國長期享有龐大的貿易順差。

 

立法會:荊棘滿途 迎難而上

第六屆立法會的四年會期於上周五(17日)結束。本屆特區政府非常重視行政立法關係。行政長官上任初期,特意很頻密地出席立法會大會,每個月都親自出席,以及用短問短答的方式,直接回應議員的質詢和提問,加強良性互動、有效溝通。

然而,近兩年以來,立法會的討論,即使涉及民生和經濟議題,明顯傾向政治化,秩序問題也越見嚴重,令行政長官難以在立法會與議員進行理性的溝通和討論。去年十月,立法會的紛亂情況,令行政長官不能在立法會完成宣讀2019年施政報告的演辭,可謂史無前例。

非建制派議員不斷以政治手段凌駕市民福祉,令特區政府在推進立法和申請撥款的工作舉步維艱。立法會的拉布情況持續,嚴重影響議事效率。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運作更因非建制派議員的刻意阻撓及拉布手段而完全停擺近七個月,嚴重影響立法會制定法律的重要職能。

立法會應該是透過理性溝通而尋求最大共識的地方。但近年,有議員長期政治掛帥,不惜代價癱瘓立法會的正常運作,罔顧經濟以至社會民生發展。

儘管行政立法關係荊棘滿途、風雨飄搖,在建制派議員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同事的迎難而上、努力不懈下,我們仍然在立法和爭取資源上取得一定成效。

在立法工作方面,特區政府於第六屆立法會共提交了89項條例草案,共78項獲得立法會通過,其中幾個重要例子包括:

–《國歌條例草案》讓特區履行憲制責任,體現「一國兩制」的精神。
–《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以實施「一地兩檢」安排,為香港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兩項《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分別將男性僱員的法定侍產假由三天增至五天,以及把十個星期的法定產假增加至十四個星期。

在財務委員會方面,今年開會多達200多小時,審議了87個撥款項目(批准了85個項目),涉及承擔額超過4,400億元。

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9月6日舉行,提名期由昨日(7月18日)開始至7月31日。政府會一如既往,確保選舉在公平、公開、誠實及有序的環境下進行。


韓聯社引述平壤的科學研究組織報告,指當地有科學家正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從7月開始進行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

 

報道指,有關研究由北韓國家科學院的醫療生物研究所領導進行,已確定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正討論下階段臨床試驗。

疫情爆發以來,北韓至今從未公布過任何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1.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截至星期五(17日)下午四點半,新增58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當中50宗屬本地個宗, 累計確診增至1713宗。另外, 一名71歲有長期病患的確診者不治, 令死亡個案累計增至11宗。黃竹坑的朗逸居老人院舍出現集體感染, 一名院友及兩名員工確診, 同房5名院友列作密切接觸者, 會被送入檢疫中心。

其餘新增個案多宗與慈雲山群組有關, 港泰護老院、 翠河餐廳、 百匯軒、 蕰莎群組再有新增患者。在慈雲山中心內, 一名保安員、 元氣壽司一名洗碗工確診, 以及兩名菜檔職員亦都確診。

18宗不名源頭個案中, 包括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百老匯電器一名售貨員、 中環置地廣場工作的售貨員, 及一名駕駛新巴23號線的車長及太太。衛生防護中心指, 未能判斷本港疫情是否「到頂」, 不排除會有更厲害的爆發. 中心再次呼籲市民做減少外出及不必要活動

2.確診患者中,新巴一名駕駛23號線的車長染病,情況穩定。

該車長7月13日至14日,亦即本周一及二上班,期間有戴口罩,涉及的4輛巴士車身編號分別為3828、4062、4072、4076。他於周三(15日)休假期間出現病徵,前往診所求醫,星期四(16日)放病假,晚上入院隔離及進一步檢測,星期五(17日)早確診。

發言人說,公司星期四(16日)晚徹底消毒及清潔涉及的4輛巴士、北角碼頭巴士總站、蒲飛路巴士總站的站長室及員工休息室。

3.因應疫情,慈雲山中心商場及街市星期五(17日)及星期六(18日)兩日關閉,以便消毒;牛池灣街市及深水埗北河街街市,亦提早在星期五(17日)晚7時關閉,以進行4小時消毒清潔。

4.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未有證實或否認總統特朗普政府是否考慮,制裁中國官員及其家屬。在北京,外交部稱若美國真的這樣做,就是公然選擇與14億中國人民作對,批評是完全違背中美兩國人民的意願及21世紀的潮流,是非常荒唐。

華春瑩表示,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贏得獨立自由和解放,任何國家或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否定中國人民選擇的正確道路,也沒有能力阻擋中國繼續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華春瑩認為,美國人民及政府要選擇開放包容,還是選擇關閉大門自我孤立,相信世界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