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星期二(5日)成立。大聯盟的共同宣言,包括呼籲堅守一國兩制、重振經濟、守護法治以及重拾團結等。商人李嘉誠、李兆基、前問責局長劉怡翔、羅智光,及港大法律學者陳弘毅等都有份擔任發起人。

董建華曾表示,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衝擊很大,全球性經濟通縮即將到來,香港發展前景雪上加霜。面對困境,決定與梁振英、譚耀宗發起大聯盟,團結各界人士,凝聚共識,為香港尋找出路。董建華強調,只有團結,香港才能戰勝這個空前的危機。

梁振英曾表示,沒有「一國兩制」,沒有法制、團結,香港就沒有穩定、發展,也不會有前景。梁振英形容,大聯盟是個開放的平台,希望吸引社會更多階層、更多行業、更多年齡層的人參加,為香港尋找出路。他強調,大聯盟不是為立法會選舉服務,但會配合政府做事,幫助年青一代走出困境。


1.截至星期一(4日)下午四點半,香港新增一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患者為27歲女子,於美國居住,4月11日於美國曾有失去味覺、喉嚨痛等病徵,星期一(4日)乘國泰航空CX881回港,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內的檢測中心對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列為輸入個案。

另外, 再多21名患者康復出院, 至今共有899名確診病人出院, 仍然留院的病人當中, 1人危殆, 6人嚴重。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 市民要繼續戴口罩, 擔心可能有隱性或病徵輕微的病人, 不宜太快鬆懈。

香港已連續第15天無本地確診個案,累計1040宗確診和一宗疑似個案。

2.市場憂慮中美關係再度惡化,港股踏入五月即瀉逾千點收市。

港股星期一(4日)全日低開低收,開市已失守2萬4大關,中午最多跌過1058點,低見23584點,收市跌1029點或4.18%,報23613點,跌幅逾一個月以來最大,成交金額1096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27.42%;國指跌441點或4.4%,報9599點。

3.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首季GDP按年跌8.9%,創下自1974年第一季統計期有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按年跌幅亦差過市場預期的下跌6.5%,按月比較跌5.3%,亦差過市場預期的跌1.7%。

政府指,GDP下跌主要是由於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內部及對外需求均持續疲弱。

其中,私人消費開支在2020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下跌10.2%,較2019年第四季2.9%的跌幅加劇。

展望未來,政府發言人表示,隨着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環球經濟活動嚴重萎縮,香港的出口短期內仍將顯著受壓。此外,美國與內地經貿關係的發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環球金融市場波動,亦須繼續關注。本地方面,倘若疫情的威脅持續,經濟活動短期內料會仍然欠佳。

4.去年6.12金鐘衝突中一名參與過示威的男子,星期一(4日)在區域法院承認一項暴動罪,成為反修例風波中首位承認參與暴動的示威者。案件押後至下周五(15日)判刑。

案情指,立法會去年6月12日原定審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有在立法會外集會的人士下午二時許疑走出馬路,並築起路障通,警方使用催淚彈驅散,大部分示威者離開,被告繼續留守,被警方制服和拘捕。

辯方律師求情時指,被告並非有預謀蓄意犯案,涉案的物品無攻擊性。律師又形容被告曾是名有夢想的年輕人,當日原本希望參與合法集會表達訴求,被捕後他明白無論有任何意見想表達,亦不能訴諸暴力,亦希望認罪能為其他年輕人建立良好榜樣。辯方又稱,被告只是被控和承認在立法會綜合大樓公眾入口外參與暴動,無證據顯示他同日參與添美道或其他地方的非法集會。

5.香港助理警務處長陶輝被傳媒揭發住所涉嫌有僭建物,及違反牌照條款等指控,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星期一(4日)於立法會被問到當局會否跟進。他稱任何涉及公僕的投訴,也應獲公平調查及跟進,政府對於任何投訴,也會嚴謹及認真處理,強調不適合於未完成調查時作出評論。

6.香港助理警務處長陶輝及其妻子被傳媒揭發住所涉嫌有僭建物,及違反牌照條款等指控,地政總署人員星期一(4日)早到陶輝位於清水灣碧水新村的居所視察,逗留一個半小時後離開。

7.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超過6個月未選出正副主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星期一(4日)表示諮詢過律師意見,認為現任內會主李慧琼有責任和權力召開會議,要處理急切的事務和應對嚴重延誤,但行使有關權力受一定規管,例如李慧琼有份競選下任主席,她無權處理實際的選舉過程。

8.外匯基金首季投資虧損,達到861億元,是歷來最大季度虧損。

9.中美兩國繼續就俗稱武漢肺炎互相指責,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批評中國隱瞞新冠病毒疫情。

內地官方傳媒發文,反擊美國的中國實驗室製造病毒的陰謀論,指控中國只為提振年底美國大選的選情。新華社的評論文章指,世衛和許多科學家都確定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連美國情報界也廣泛認同病毒並非人造或經過基因修改,批評美國政客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由於今年是美國的選舉年,現政府的「經濟牌」失色,只好打「中國牌」提振選情。

《環球時報》發文批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配合大選,「奮不顧身」地撒謊,把一個科學問題,變成政治驅動、情報加料和外交指控的攻擊鏈。

 


本港首名確診感染新型肺炎的運動員、空手道港隊代表李振豪自3月18日確診後,留院已49日,仍未能出院。李經過糞便樣本檢測,再出現由陰性變為陽性的情況。李振豪在社交網站指,已是第二次出現這種情況,指會繼續以平常心面對,並形容只是磨練。

 

李振豪自3月中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已留院一個月,雖然症狀早已消失,但一直未能通過糞便樣本需連續呈陰性的檢測,他星期日(3日)再於Fb專頁發文,表示:「大便樣本再一次由陰性變返陽性,已經係第二次有呢一個情況,出院時候都係未到」。

儘管暫未能離開醫院,但外號「豪B」的李振豪堅持以樂觀心態應對,指自己心情不錯,很快已接受事實,並說:「因為我同自己講過呢個病毒已經打敗過我身體一次,我唔會(在)心理戰(方面)再輸比(畀)佢第二次」,最後更自我勉勵:「一切都只係一種磨練」。

截至5月3日,本港9名「復陽」患者中,已有5人再出院,大部分人病徵輕微或沒有病徵。目前「復陽」患者是否有傳染性仍然為未知數。

袁國勇早前出席電視節目時估計,「復陽」是由於病人免疫系統未將所有病毒清除,將了解病例身體內的抗體是否足夠。

住院病人現規定需在兩次病毒檢測均呈陰性才可出院,以確保其身體沒有新冠病毒。


香港助理警務處長陶輝被傳媒揭發住所涉嫌有僭建物,及違反牌照條款等指控,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星期一(4日)於立法會被問到當局會否跟進。他稱任何涉及公僕的投訴,也應獲公平調查及跟進,政府對於任何投訴,也會嚴謹及認真處理,強調不適合於未完成調查時作出評論。


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超過6個月未選出正副主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星期一(4日)表示諮詢過律師意見,認為現任內會主李慧琼有責任和權力召開會議,要處理急切的事務和應對嚴重延誤,但行使有關權力受一定規管,例如李慧琼有份競選下任主席,她無權處理實際的選舉過程。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消失20天,上周五(5月1日)再出席公開活動後不久,傳出韓國前線哨所被北韓開槍射擊,南韓亦向對方廣播及兩度開火示警回應。南韓軍方初步認為,北韓蓄意挑釁的機會不大,而南韓軍方正詳細調查及蒐證,包括尋找子彈碎片,及分析北韓開槍的動機。

 

金正恩自4月11日後未有被拍攝到出席重要公開活動,健康狀況引起國際關注,北韓官媒周六(5月2日)公開金正恩5月1日的剪綵照片,似有意澄清外界疑慮。

 

韓軍2度開火 射20發子彈

金正恩有新照片公開後不久,兩韓傳出交火消息。駐守中部鐵原郡邊境區的北韓士兵向南韓防衛哨站開槍,南韓軍方上午約7時41分聽到槍聲,並在哨站外牆發現4個彈孔。南韓軍方根據應對手冊兩度開火,每次發射10發子彈,合計20發子彈,並向朝方發出廣播警告。南韓方面,無人受傷,設施未有受損。韓聯參一名官員表示,當地事發時頗大霧,北韓士兵通常會在那時交班。他說未發現北韓軍方有異常行動,因此相信今次北韓開火似乎並非故意挑釁。

南韓哨站與其他哨站有所不同,南韓哨站地理位置比北韓為高,被子彈擊中的哨站與其他北韓哨站分別相距1.5公里、1.7公里和1.9公里。有關方面對哨站被擊中的子彈進行初步分析,結果顯示槍支不太可能在有效範圍內發射。

聯參在聲明中表示,當地時間早上9時35分左右,已透過兩韓間的軍事熱線等溝通渠道通知北韓,並要求對方解釋,了解詳細情況,並防止任何進一步事件,強調會保持必要的準備狀態。


香港《基本法》「一國兩制」最佳保證、定海神針、繁榮基石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香港特別行政區面積僅有1,100平方公里、人口約750萬,但卻能夠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組織事務及重要體育賽事,如世界貿易組織、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及奧運等。當中原因為何?這一切都是源於香港《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及保障。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頒布的三十周年,撫今追昔,正是重溫香港《基本法》歷史的好時刻。我鼓勵市民全面和準確認識香港《基本法》,深入了解「一國兩制」的理念和實踐,並深思香港《基本法》的保障對香港長足發展的關鍵性。

國家《憲法》與香港《基本法》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1990年4月4日通過香港《基本法》,並在同日作出設立香港特區的決定。

《憲法》是香港《基本法》的立法依據和效力來源,而香港《基本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性文件,經長時間醞釀、研究和諮詢而形成的法律條文,為香港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政策提供了堅實明確的法理基礎和憲制依據。

「一國兩制」是整全的概念

《基本法》具體說明「一國」的概念,列明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一國兩制」源於國家為實現和平統一和領土完整,解決包括香港問題在內的祖國統一問題而提出的構想,本意是容許一個國家之內,局部地區可實行不同的制度。必須强調,「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根本;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

在「一國兩制」下,中央對特區擁有全面管治權。只有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把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才能行穩致遠。

《基本法》保障香港繁榮穩定 確立獨一無二的定位

在「一國」的基礎上,香港特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在「兩制」的框架內,香港特區實行與國家不同的制度,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香港維持國際商貿社會熟識的普通法傳統,法治和司法獨立的核心價值,以及單獨關稅區的地位,這一切均得到《基本法》的憲制保障。此外,《基本法》亦規定港元為香港特區的法定貨幣。在「一國」之內,港元和人民幣兩種貨幣並存,促成了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同時,《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基本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新聞、信仰自由,還有結社、集會、遊行和示威的自由。

正因如此,在《基本法》下,全賴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香港定位獨一無二且不可取替,並在不同的國際排名位居前列。

與此同時,回顧香港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歷程中,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香港一直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優勢,貢獻國家,同時受惠於內地的高速發展,與內地攜手穩步向前,並取得豐碩成果,同發展,共繁榮。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責任

香港《基本法》的序言開宗明義指出,香港特區的設立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只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是香港特區作為國家的一部分的憲制責任,應有之義,是確保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同時亦關乎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

增強對《基本法》的認識

《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區政府的憲制基礎,我們必須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特區政府會透過不同渠道,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務員和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並培養青年人成為具國家觀念、富香港情懷、有世界視野和對社會有承擔及守法的公民。

為加強有意加入香港特區政府的人士對《基本法》的認識,政府自2008年起在招聘公務員時要求應徵者接受《基本法》知識測試。截至2020年3月,累計有約39萬人次參與學位或專業程度的《基本法》知識測試,其他程度的筆試則有約19萬人次參與。有關測試成績佔應徵者整體評分10%,不少申請人都考獲不錯的成績。

當年在《基本法》頒布後,社會日趨向穩定,有人形容《基本法》為「定海神針」。30年過來,對於近年香港社會再次出現有關政制發展以及中央和香港特區關係等問題的爭拗,正本清源之正途,就是全面認識、擁護和落實《基本法》。此外,有人對「一國兩制」出現誤解、甚至曲解,對國家和香港的發展造成破壞,我們必須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指正、澄清及反駁。因此,正確認識及解讀「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至為重要。

香港的繁榮穩定,有賴香港人同心協力。最近本地疫情稍緩,實屬得來不易,當疫情結束後,香港要盡快復原。但近日有人再次發動非法集會和示威活動,不但增加疫症傳播的風險,更可能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

事實上,本港社會瀰漫着一種不守法的意識。自去年六月,有1 400場公眾活動,其中很多演變成嚴重違法暴力。被捕者當中約四成是學生,18歲以下接近1 400人,年紀最小的只有11歲。被落案控告的學生超過460人,當中年紀最小的三人都是12歲。而經過司法程序處理的被捕者中,已有八名18歲以下的人士被定罪,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3歲。這些青年人以身試法,自毀前途,令人痛心。

我要強調,無論政府再投入更多資源、推出更多措施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和企業,假如社會的治安仍然持續受到非法集會、示威以及暴力的威脅,公然挑戰法治及社會安寧,市民的安全無法受到應有的保障,外資卻步,香港的經濟要復原,將面臨嚴峻挑戰,難上加難,談何容易。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台灣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最近在鳳凰衛視《寶島聚焦》節目裡評論台灣軍艦大批官兵確診新冠肺炎事件時說,他預估台灣新冠疫情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失控,理由是台灣民眾有很高的防疫自覺性,他們都肯遵守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引做好自我防護。
香港也是這樣。

從官方來講,香港是全世界最早對武漢的疫情通報給予高度關注的城市。

去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出文件稱,「我市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第二天即12月31日,港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局長陳肇始就召集了專家會議。會後她公開表示,香港的醫療專家認為武漢的情況不尋常,而香港與武漢交通頻繁,呼籲香港市民提高警覺。1月4日,港府宣佈「對公共衞生有重要性的新型傳染病準備及應變計劃」;1月8日,港府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刊登公告,規定本港醫生接診了疑似這種新型傳染病的個案,須立即通知衞生署署長;1月13日,港府派出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率香港政府代表團到武漢了解疫情及處理情況。

香港特區政府重視武漢肺炎疫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年1月20日,出席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就應對武漢肺炎的會議,聽取同事的匯報及相關措施。

 

港府這一系列動作當時還引來附近內地城市的哂笑,認為港府大驚小怪了。
但香港市民就一點都不覺得港府這是大驚小怪,港府一提醒,他們真的很當一回事。

去年12月31日到今年1月22日,香港累積118宗懷疑個案,都是到過武漢又感到身體不適的香港市民主動求醫的案例。經檢測發現,其中有的屬於人類呼吸道病原體,有關冠狀病毒測試也呈陰性反應,其他病人證實衹是感染流感病毒等,都不是新冠肺炎。

雖然全是虛驚,但是虛驚之後是安心。

新型肺炎疫情下,本港醫護人員未敢鬆懈,一直努力應對。

 

香港於1月23日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不是上述118宗懷疑個案中的任何一個,而是1月21日乘高鐵進入香港的武漢人。

從全球來看,東亞三國,中國(包括港澳台在內)、日本、韓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先發生,但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不多。

看到歐美國家新冠疫情統計數字爆炸般狂漲,程老漢有海外朋友對程老漢表示不大相信某些地方的統計數字:怎麼可能嘛?美國都死了5萬多人,中國才死不到5000人?程老漢對他說,你看看日本韓國的統計數字,再看看香港澳門台灣的統計數字,你就會相信了。

目前,從確診病例來看,前10名依次是:美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英國、法國、土耳其、俄羅斯、伊朗、中國。其中最嚴重的美國,確診病例超過100萬,是第10位中國的12倍。日本13000多確診病例,韓國1萬多確診病例。

我相信東亞三國的疫情數字比較低,原因在於此三國人的避險意識比較高,跟其它地方的人們不大一樣。

舉一個例子。

1月23日,武漢封城。第二天,1月24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當天起,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這個行政命令用心良苦,其真實目的是阻止中國遊客將病毒帶出境。

一聲令下,全國所有團隊遊業務全都停了。

當時中國內地有一個高檔旅遊團,原計劃正月期間乘外國郵輪從南美出發到南極旅遊,錢都付了,每人18萬。中國政府一聲令下,取消海外遊,旅遊團登時傻眼,就想跟外國的郵輪公司商量改變計劃。那郵輪公司斷然拒絕說,我們這裡沒有禁止你們中國人來啊,所以你們不來你們自己負責,我方不賠,也不能改變計劃。

其實這個旅遊團不是在中國內地旅遊公司辦的旅遊,按理也不受中國政府部門上述行政命令的制約,大家完全可以自行按計劃前往南美、再前往南極。

可是,旅遊團的各位思來想去,還是有人決定放棄旅遊,18萬就這樣打了水漂。

 

隨著中國開通直達南極的航班,南極旅遊近年升溫,2016年有近4000人次中國遊客遊南極。

 

其中一位朋友對程老漢說,沒關係,把新冠疫情當成世界大戰就好接受了,損失18萬就當花錢消災好了。

程老漢對他說,你其實幫南美人消了災,因為你那時候並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

再舉個例子。

程老漢有個晚輩親戚,在福州的一所高校教日語。今年1月中下旬,她到日本參加一個業務交流活動。當時不覺得有問題、後來越想越可怕的問題發生了——在日本期間,她就跟一位來自武漢的女同行住在同一個房間裡。那時候,雖然全世界都已經知道武漢發生了傳染病,但全世界都還沒有對武漢和武漢人另眼相看。她結束業務交流回福州的時候,已經臨近春節,武漢那裡的傳染病問題也越說越嚴重了。我這位晚輩親戚,竟然就這樣斷然進行自我隔離,整個春節期間都不出門。程老漢春節回福州期間,她也不曾跟我們見過一面(除了視頻電話)。

當然她很幸運,在日本跟她同屋的武漢女同行竟然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她也就平安無事。不過,她的自我隔離讓我越想越覺得她非常了不起,真是女中豪傑。

這就是中國人的避險意識,不僅自己避險,也考慮別人。

爲什麽世上再也沒有東亞病夫了?因為東亞人避險意識很強,學會了自我防護遠離疾病。

其它地方的人們,避險意識真的很差。

比如,英國首相約翰遜,疫情之初,公開表示自己會堅持跟人們握手,包括跟新冠肺炎病人握手,害自己進了重癥監護病房,到鬼門關溜達了一圈。

又比如,美國副總統彭斯本周到醫院視察,他身邊所有人都戴口罩,他卻不戴口罩。彭斯說,他不需要戴口罩,因為他定期接受病毒檢測,他沒有感染。彭斯還是美國人的老觀念,生病的人才要戴口罩,我沒病所以我不用戴口罩。

約翰遜已經知道新冠病毒的厲害,彭斯還不知道。


 

1.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經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三(29日)出席立法會二讀通過《2020年撥款條例草案》前,修訂今年本地經濟增長預測,由預算案提到的負1.5%至0.5%,修訂為負4%至負7%。

陳茂波指,疫情對經濟打擊更持久及嚴重,本港今年首季經濟大幅倒退的程度,可能比金融海嘯及亞洲金融風暴時更差。至於本港經濟何時能走出陰霾,他認為除受各國防疫工作等及其後經濟復蘇速度影響外,更取決於本港經濟自身是否穩定。他指,如果去年下半年暴力衝擊、堵路、破壞鐵路及商舖,以至襲擊持不同意見市民情況再出現,必然令更多商舖「執笠」,外商不敢來港投資營商,更多人會失業等。

2.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仍反覆下,香港特區政府延長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安排至6月7日,至於跨境學童及商務人士可獲豁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星期三(29日)表示,新規定賦權衞生署署長取消檢疫令,但有關人士需要持有在當地完成不少於14日檢疫的證明,並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陰性;正與當局商討,稍後會公布有關實施日期等詳情,但稱有關「全面開放」的說法不正確,強調並非任何人都可獲豁免。

陳肇始又指,星期四(30日)起一連數天長假期,呼籲市民繼續注意衛生措施,形容現時本港疫情有緩和跡象的成績得來不易。

3.今屆全國兩會會期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今(29日)表決通過,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將於5月22日在北京召開。至於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會於5月21日在北京召開。

4. 本港3月樓價止跌回升,而本港住宅負資產宗數急升。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3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微升0.4%,升幅主要集中於面積細過一千呎的單位。

另外,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截至3月底,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有384宗, 較去年底大幅上升兩倍, 涉及按揭成數較高的銀行職員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金額,由7億6400萬港元大幅上升1.4倍, 至18億6700萬港元。金管局指, 自2011年第一季起, 並無錄得任何拖欠三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紀錄。

5. 截至星期三(29日)下午四點半,本港未有新增新冠肺炎個案,是連續第四日「零確診」,累計維持1037宗。

6. 居民祈求神明庇佑、趕走瘟疫的年度長洲太平清醮儀式,將於4月30日舉行,但疫情下包山嘉年華、飄色巡遊、神功戲、「搶米」和麒麟功夫表演會取消,只會舉行簡單祭祀儀式。為免群眾聚集,香港民政事務局(29日)呼籲市民避免前往長洲參與太平清醮活動。

因應長洲太平清醮慶祝活動減少,新渡輪預期渡輪服務需求量會較往年大減,所以會以正常假日渡輪服務模式運作。同時,隨著今年取消晚上舉行搶包山比賽,新渡輪指將不會安排凌晨1時15分的加班普通渡輪。


居民祈求神明庇佑、趕走瘟疫的年度長洲太平清醮儀式,將於4月30日舉行,但疫情下包山嘉年華、飄色巡遊、神功戲、「搶米」和麒麟功夫表演會取消,只會舉行簡單祭祀儀式。為免群眾聚集,香港民政事務局(29日)呼籲市民避免前往長洲參與太平清醮活動。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表示,雖然太平清醮的多項活動已經取消,但相信仍然有市民計劃前往長洲,提醒市民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應時刻與他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從而降低病毒透過社交接觸傳播的風險。

新渡輪維持假日渡輪模式運作

因應長洲太平清醮慶祝活動減少,新渡輪預期渡輪服務需求量會較往年大減,所以會以正常假日渡輪服務模式運作。同時,隨著今年取消晚上舉行搶包山比賽,新渡輪指將不會安排凌晨1時15分的加班普通渡輪。

以下為長洲太平清醮360影片圖輯,讓讀者足不出戶,仍可全方位感受現場氣氛:

https://www.facebook.com/HomeAffairsBureau/videos/293770964950403/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因應疫情,節慶活動一切從簡,包山比賽及嘉年華同飄色巡遊等活動取消,亦不會派發平安包。但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將會按照傳統習俗,舉行祭祀及送神儀式,三座高15呎包山亦會按傳統於北帝廟遊樂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