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截至星期五(20日)下午五點,本港過去一天最少新增48宗確診個案,創單日新高,其中36宗有外遊紀錄,患者年齡介乎4至69歲。當中有患者曾與早前確診者到過同一間健身中心。

 

2.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上升。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最近一周確診感染人數,比3周前上升10倍,隨著更多海外港人返港,推算未來兩周,或有200名返港人士受感染,計及病毒的傳播速度,本港兩周內就可能會新增400至600宗確診個案。他形容本港已進入「戰時狀態」,認為應安排返港人士到酒店作獨立隔離。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香港疫情正進入最高風險時期。他分析過本港新冠肺炎病毒即時繁殖率,認為疫情將進一步擴大,很可能出現大型本地爆發。

何栢良星期五(20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不僅要留意死亡率,亦要留意嚴重個案的數字。他說,本港有理想環境的深切治療部病床只有54張,倘短期間內有大批需要插喉用呼吸機的嚴重個案,公立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床位將不敷應用,擔心有可能引發醫護人員受感染,甚至死亡。他形容,香港正面對「病毒大軍壓境」,現時要求返港人士家居檢疫並不理想,促請政府租用酒店進行檢疫。

何栢良又說,對比過去3周由機場入境的確診數據,確診人數以10倍計地增加,亦有入境的確診患者在發病後6日才被隔離,他指,香港的家庭環境擠迫,家居難以有獨立廁所及空間供隔離人士使用,要求返港人士家居檢疫並不理想,建議直接由機場安排入境者到自選的酒店隔離較可行。

他又說,酒店檢疫的做法不會重演2003年沙士時期京華酒店傳播病毒的情況,因為進行檢疫的人並無病徵,而且要全天候戴口罩,即使有隱形傳播者都可以從源頭控制。

何栢良又指,一般人汗水內含病毒的機會不大,但他呼籲市民要採取加強版的防衞措施,未來2至3周盡量不要到健身室或酒吧等場所,又認為無戴口罩者,應被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大廈。

 

3.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上升,不少屬於外地輸入。香港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星期五(20日)一致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要求禁止非香港居民入境,並對入境人士進行百分百病毒檢測。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稱,不排除推出更嚴厲措施。

 

4.對於本港單日最少新增48宗確診個案,有立法會議員形容數字驚人,認為外地返港的港人,有極大風險將病毒帶入社區,促請政府再採取措施,否則香港可能短時間會出現第二波社區爆發。

他認為,政府應全面封關,即所有非香港居民都不能入境,每位返港的香港居民都要接受病毒測試,未獲確定沒有受感染前不能進入社區。

 

5.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國泰航空宣布,四月及五月削減96%客運網絡運力,貨機不受影響。國泰旗下香港快運宣布,暫停3月22日起至4月底的所有航班。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理解香港快運暫時停航的決定。

香港快運星期五(20日)指,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於全球大流行的情況持續,導致香港及亞洲多國相繼頒布多項入境限制,及出現旅遊需求大幅下降,故決定暫停所有航班。

公司將密切留意疫情發展,計劃於5月1日恢復航班營運,官方網站亦繼續出售5月起出發的機票。公司指疫情發展至今,25條亞洲航線中,有23條航線、逾2000個航段已被取消。

 

6 繼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獲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香港體育學院星期五(20日)證實,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曾綺婷初步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曾綺婷與早前確診的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坐同一班機,一同前往法國集訓後返港,同機的另外2名空手道運動員及一名教練,19日起已獲安排隔離。

體院表示,已實施一系列措施,要求曾與確診者接觸的人士,需自我隔離14天。在李振豪確診19日當天,體院已經安排清潔公司進行全面清潔及消毒。

 

7.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歐洲疫情重災區意大利累計3400多人病逝,死亡人數超過中國,政府出動軍方協助移送死者遺體。疫情僅次於意大利的西班牙,死亡數字亦在一日內上升逾3分1。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在美國突破一萬宗、逾200人死亡,加州宣布全州「封城」。


1. 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持續,本港新增16宗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累計確診病例增至208宗。患者大部份有外遊紀錄,其中兩人曾到蘭桂坊Pure Fitness健身。

16宗確診者包括9男7女,年齡介乎9至51歲,他們大部分有外遊紀錄,包括曾到加拿大、西班牙、英國、意大利、美國、瑞士等地方。確診病人當中包括2名家居隔離人士,有1人是孕婦。

另外有3個確診個案沒有明顯外遊紀錄,其中一名29歲男患者發病前兩三日曾到蘭桂坊Pure Fitness健身,由於另一名確診病人亦曾去過上址,當局會追查蘭桂坊是否出現群組感染,重申市民應該避免聚會。

2.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繼續擴散,全球確診個案超過20萬宗。

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新增超過4000宗確診,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再創新高,有475人不治,累計確診突破三萬五千宗,死亡人數增至2978人。

西班牙的確診人數累計個案超過一萬三千宗。

德國確診突破一萬宗。

法國新增逾1400宗確診,累計個案超過9000宗。

美國五十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都出現確診病例,全國累計超過7000人確診,死亡人數破100。

英國新增676人確診,累計染病人數增至超過2600人。當局加強防疫措施,首相約翰遜宣布學校停課,並不排除倫敦封城,當地傳媒說最快周末實施。

內地至今累計超過八萬人確診,死亡人數3200多人,逾六萬九千人康復。

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同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師徒,星期三晚(18日)撤回刊登在《明報》、一篇批中國人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人忘記沙士教訓,沙士3.0將會重現。

袁國勇同日接受深圳衛視訪問時重申有關看法,並指出初期「我們有的地方做得不好,要承認的,不要迴避真實」,「面對真相的話,自然我們國家就會興盛的了,就會做得更好」。

對於撤回文章引起社會迴響,深圳衛視報道透露袁國勇「並沒有說得太多」,又引述他說,「或許沒人比我更愛國了」。

他又表示,面對香港及內地的感染數字突然上升,他感到很大壓力,至於英美歐洲等回來香港的學生,袁國勇指最擔他們會帶病毒返港引起爆發,指很希望能夠控制疫情發展。

3.港股跟隨外圍下跌,大市低開70點,之後曾經跌超過1100點,,再創超過三年新低, 不過下午跌幅收窄。恒生指數星期四(18日)收報21709點, 跌582點, 成交1910億5000萬元。

4.大眾書局旗下16間書店全線星期四(18日)起結業,公司表示,已通知受影響的百多名員工,到油麻地城景國際酒店與資方會面,會按法例遣散受影響員工,並盡量吸納他們加入非零售業務。至於消費者持有的書券和會籍,公司稍後會公佈安排。

母公司大眾控股稱,受影響員工將根據香港勞工法例遣散,支付包括代通知金,本月薪金及遣散費。公司會即場登記有興趣加入其他非零售業務的員工資料,研究若有合適空缺,盡可能吸納部分受影響的員工。大眾稱,有部分員工休假,公司以電話通知門市結業的消息,讓他們盡快領取代通知金及遣散費等。

至於消費者持有的書券和會籍,大眾稱會嚴肅跟進,稍後會公佈安排。大眾表示,過去10年香港的零售書業一直面對挑戰,收入在最近一年嚴重萎縮,但租金和其他成本仍然高昂,在嚴峻和不明朗環境下,唯有忍痛結業,形容今次是非常艱難決定。


湖北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英國政府近期提出「群體免疫」概念,引起廣泛關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廣州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不能靠群體免疫解決問題,冠狀病毒並非一次感染終生免疫,現在還沒有這種證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星期三(18日)在廣州市第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新冠病毒的平均傳播系數非常高,病毒大爆發帶來很多問題,包括病房、醫護人員的缺口等,各界學到聯防聯控的預防,指從源頭預防,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但往後很重要,是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冠狀病毒並非一次感染終生免疫,現在還沒有這種證據,下一步是要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需要很好的國際合作。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其徒弟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生星期三(18日)在《明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用「武漢肺炎」稱為新冠肺炎病毒是「通俗易明,方便溝通」,又指中國人為滿足慾望繼續食野味,「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更將「台灣」稱作「國家」,引起社會爭議。

 

《明報》深夜刊登報道稱,「18日刊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霍英東基金(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來稿《大流行緣起武漢 十七年教訓盡忘》,龍振邦及袁國勇現撤回文章。」

《大流行緣起武漢 十七年教訓盡忘》一文,袁國勇為第二作者,曾經作為「真普選醫生聯盟」參選選委的龍振邦為第一作者。

報道又稱,「龍振邦及袁國勇表示,他們是科學家,終身追求科學真理,不了解政治,也從來無意捲入政治。『文章表達不適當,用詞甚至有錯誤,並非原意,希望外界不要把我們捲入政治,留給我們一個空間研究。』他們稱,該文與政治無關,旨在提出尊重真相、移風易俗。若當中的手民之誤引起任何誤會,龍振邦及袁國勇表示歉意。」

《大流行緣起武漢十七年教訓盡忘》除表示「武漢肺炎」稱為新冠肺炎病毒是「通俗易明,方便溝通」之外,文章反駁美國為新冠肺炎病毒的病源地,但指病源可能為雲南中華菊頭蝠,稱中國人為滿足慾望繼續食野味,「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


1.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港府已向全球發出紅色外遊警示。截至星期三(18日)下午六點,本港暫時新增14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3人有外遊紀錄,另外亦新增8宗對病毒測試呈初步陽性個案。

他們包括28歲全職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曾跟隨美麗華旅遊西歐團的團友,及多名從英國回港的學生。

運動員李振豪二月曾到法國及奧地利集訓,3月15開始發病,成首位感染新冠肺炎的香港精英運動員,他返港後一直住在沙田體育學院宿舍。

另外,《南華早報》行政總裁向員工發內部電郵,稱旗下Young Post一名自由工作記者初步確診,成為本港首名確診記者。《南華早報》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及黃竹坑辦公,即時關閉至周末,所有員工在家工作。

2.內地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放緩,國內出現「病毒源於美國」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早前指是美軍將病毒帶入武漢。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新型肺炎病毒源自美國說法是「自欺欺人」,又指內地沒有汲取沙士教訓,繼續食野味,才令疫症出現,再不改善會出現「沙士3.0」。

3.去年8月31日在港鐵太子站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警方速龍成員及防暴警員制服暴徒時,涉嫌出動警棍及胡椒噴霧導致至少7人受傷。香港高等法院星期三(18日)頒下裁決,要求港鐵一星期內,向在831事件中被捕的教大學生會會長梁耀霆一方,交出當晚太子站及荔枝角站的閉路電視片段,以供梁耀霆向警方作民事索償案用途。

梁耀霆去年九月入稟,要求法庭頒令港鐵提交閉路電視片段,證明警方在行動中令他受傷。法官周家明於判詞中表示,港鐵要求入稟人向警方索取片段,但警方就要他向港鐵索取,事實上令梁耀霆無法取得片段。法官又不同意港鐵指,入稟人在太子站扶手電梯被捕,毋須索取荔枝角站的片段,因為入稟人已表示,需要片段指控警方在行動中錯誤將他拘留,因此頒令港鐵需向梁耀霆一方提供片段製作副本。

判令又列明,梁耀霆一方只可將片段用於民事索償,不能因其他用途複製、使用或披露錄影片段。

4.全球首宗確診染上新冠肺炎的松鼠狗,康復返家兩天後死亡。

該隻17歲松鼠狗是由其中一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周巧兒所飼養,本身有心臟病,覆檢對病毒呈陰性後,上周六(14日)交還主人。

漁護署指從狗主得悉,該松鼠狗周一(16日)離世,狗主不願意對狗隻驗屍確定死因。

5. 全球各地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本港近日錄得確診個案,不少患者曾外遊。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星期三早(18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本港正面對第三波新冠肺炎輸入個案,第一波是湖北輸入個案,第二波是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今次則受海外輸入個案影響,他預計目前規模會是最大。

林正財說,政府有可能禁止外國人入境,不過指從以往經驗看,每次(本港)做強制檢疫的工作,「基本上外國人都不會來」。林正財其後補充,暫時未見有人刻意來港求醫,當局會觀察情況。

至於防疫方面,林正財表示,不排除使用酒店作為檢疫中心。

6.全球各地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歐洲方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累積已逾五萬宗,歐盟27個成員國同意,即時封關30天。確診病例逾600宗的馬來西亞,亦於星期三(18日)起封關。澳洲則宣布限制居民出境。

南韓各地再出現新的群體感染,星期二(17日)再多93宗確診病例,累計染病人數逾8400,是連續第4天新增不足100宗病例,當中超過一半來自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其中大邱市內一間護理醫院爆發群體感染,至少74人染病,包括17名醫護人員。

中國台灣宣布由周四(19日)凌晨起禁止非台灣人入境,而獲准入境者不分國籍,都要居家隔離14日。

台灣至今累積77宗確診個案,近日的確診病例大多是境外輸入,星期二(17日)就有10宗境外輸入個案,創下單日最多。

至於澳門特區,星期三(18日)新增2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地至今累計15宗病例。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第14宗個案為1名印尼籍外傭隨行的42歲女家屬,而第15宗個案是1名菲律賓31歲男外僱,2人同被送往山頂醫院治療。

7.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全美50州全「失守」,華府提出約一萬億美元救市方案,國民最多獲派1000美元。

中美兩國近日亦就新冠肺炎源頭及字眼,觸發外交風波。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二(17日)在記者會上批評是對中國搞污名化,表示強烈憤慨,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

8.中美媒體戰升級,中國要求美國3份報章的美籍記者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國包括港澳地區採訪,作為對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媒體的反制措施,據報有最少13名記者受影響。

北京2月已驅逐3名《華爾街日報》記者,報復《華爾街日報》就中國的抗疫問題,刊登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評論文章。


新冠肺炎在香港持續擴散,截至星期三(18日)下午六點,本港全日暫時新增14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3人有外遊紀錄,另外亦新增8宗對病毒測試呈初步陽性個案。他們包括28歲全職空手道運動員、港隊代表李振豪、曾跟隨美麗華旅遊西歐團的團友,及多名從英國回港的學生。

運動員李振豪二月曾到法國及奧地利集訓,3月15開始發病,成首位感染新冠肺炎的香港精英運動員,他返港後一直住在沙田體育學院宿舍。

至於港隊代表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和吳翹充早前從吉隆坡返港,然而兩人乘坐的MH78客機中有一名女乘客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吳翹充指體育學院將安排他們作病毒測試。

同樣與確診病人身處同一班機的還包括港隊拳擊運動員曹星如及港隊單車運動員李慧詩,曹星如證實對病毒呈陰性反應,李慧詩檢測結果有待公布。

 

南華早報記者確診 兩辦公室關閉消毒

另外傳媒界方面,《南華早報》向員工發電郵指,一名任職「Young Post」的自由工作者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該人士在公司沒有特定工作位置,並在3月10日至13日到訪過時代廣場辦公室的19樓,13日到過公司餐廳「The Black Kite」。

南華早報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的辦公室已暫時關閉消毒,所有員工繼續在家工作。

 

《南華早報》即時關閉銅鑼灣時代廣場及黃竹坑South Island Place辦公室,今早起(18日)其他員工會在家工作,至於需要回到公司提取器材的員工,必須配戴口罩、與同事接觸時間少於10分鐘,並須於今日早上8時至中午12時回到公司。


1.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本年度經濟自由度排行榜,香港首度失落第一名,被新加坡超越,排名第二。

香港的經濟自由度得分89.1,下跌1.1,比新加坡低0.3分。各分項中,投資自由分數大跌10分。基金會指,香港得分下跌,主要受投資自由度得分下降拖累,認為持續的政治及社會事件,開始侵蝕香港作為最佳營商及投資地點的聲譽。除法治方面的評分上升,政府規模、監管效率及開放市場等項目,評分都下跌。

香港在1995年設立排名以來,連續25年獲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基金會說,本港傳統的開放及市場主導經濟,正與中國內地融合,包括貿易、旅遊及財務聯繫,影響香港的經濟自由度。基金會又指,港府去年提出的逃犯修訂條例草案,嚴重損害香港司法系統的獨立性。

其他國家或地區方面,新西蘭、澳洲及瑞士,分別排名3至5位,中國內地得分上升,但排名下跌3位至103名。

2.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香港特區政府會向全球各國發出紅色外遊警示,但不包括中國內地、澳門和中國台灣。而周四(19日)凌晨起,14天內境外返港人士一旦抵港,除澳門和台灣,必須進行14天家居強制檢疫。林鄭月娥指過去兩星期,香港九成確診個案也是由境外輸入,必須採取更嚴厲措施,並指未來防疫焦點主要是堵截輸入個案。

3.全港學校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農曆年假後一直停課,教育局早前指,最早4月20日復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17日)表示,不大可能於限期前全面復課,不排除疫情穩定後才安排中學復課,至於小學和幼稚園學生年紀較小,未來一、兩個月復課機會很小。

4.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本港星期二(17日)新增5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4人曾到外地,1人為懷疑本地感染個案,該名36歲男子,沒有外遊紀錄,與太太居於油麻地御金.國峯。

至於大埔富亨邨亨泰樓先後有兩組同一座向的住戶確診新冠肺炎,專家早前懷疑是「擾流效應」把霧化的病毒,經天台排氣口吹回屋內所致。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星期二(17日)表示,政府人員早前從亨泰樓採集12個環境樣本化驗,其中5個證實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包括來自低層單位的污水渠接駁位、高層確診者的氣喉外表,及頂樓天台的排氣口入面,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小組進行調查,研究成因。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將對中國內地、澳門及中國台灣以外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發出紅色外遊警示。有旅行社先後宣布取消星期二(17日)至4月的旅行團,旅遊業議會總幹事陳張樂怡表示,截至星期一(16日)中午,本港旅行社因應各國封關和檢疫措施,已取消逾4400個旅行團,受影響旅客人數接近14萬。

6.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再現新冠肺炎病例的澳門特區由星期三(18日)起,禁止所有非本地居民入境,內地、香港和台灣居民及外地僱員除外。另外澳門當地新增一宗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累積確診個案增至12宗。

7.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香港中文大學早前分析本港14位新冠肺炎確診者339個樣本,包括痰、鼻咽液、深喉唾液、血液、尿及大便,發現不論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糞便樣本均帶有新型冠狀病毒,中文大學計劃為檢疫中心隔離人士化驗糞便,希望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8.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周一(16日)晚上9時34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升空,但飛行出現異常,衞星疑未進入預定軌道,官方指發射任務失利,專家將分析事故原因。


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蔓延至全球逾百個國家及地區,確診個案逾15萬宗。航空顧問機構CAPA Centre for Aviation警告,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年5月底大部分航空公司或將倒閉,各國政府政府及業界需即時採取聯合行動,避免事情發生。

CAPA指,疫情導致多國實施「封關政策」,並限制遊客入境,大部分航空公司可能因為航班需求下降,宣布停飛或削減大量航班,迅速損耗現金儲備,繼而陷入技術性破產,或出現嚴重債務違約。CAPA亦指,即使仍起飛營運的航班,有逾半的座位為空置狀態,預料到5月底,大部分航空公司將會破產。

CAPA認為,各國政府致力應對疫情擴散,但均未有採取任何聯合行動,相關訊息亦混亂,每個政府的決定都未有考慮到措施對貿易夥伴的影響,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大部分歐洲航班前,事前未有諮詢歐洲政府。

早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料,今年全年航空業收入最多損失1130億美元,相當於8,814億港元。

 

(彭博)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在疫症下擁抱種族多元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朱敏健

 

 

聯合國於1966年將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藉此推動國際社會攜手消除基於種族的歧視,並鼓勵大眾關注種族共融議題。

今年這個日子特別有意義,事關在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全球下,各地出現了排外情緒和種族主義以至歧視。在不少歐美國家,一些居民將對冠狀病毒的恐慌投射到華裔人士以至亞洲人身上,將華裔人士標籤為病毒源頭和帶菌者,對他們辱罵、威嚇甚至暴力對待。而由於社交媒體普及化,這些種族偏見的信息散布得更快更劇烈。

各地出現排外及種族主義

正當我們以為地球已變得一體化,國與國的邊界越趨模糊,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價值觀念融合在一起之時,一場疫症卻將這些聯繫斬斷,各地進行大規模的封鎖措施,包括發出旅遊警示、停止外來旅客的入境簽證,以及停止公共交通運作。但更大更深的隔閡莫過於排外和種族主義,它們如巨浪般翻起了不同族裔和群體的矛盾。縱然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都指出,把病毒與某一個民族或群體掛鈎並無科學根據,但不少人仍是要將對病毒的恐懼宣洩到某些民族上。我們不禁反思,究竟這些現象是反映了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還是人們對病毒的恐慌,驅使他們失去了理智?

在香港,2019冠狀病毒病亦衍生了不同層面的歧視現象,包括酒店拒絕醫護人員入住、餐廳拒絕招待內地或說普通話的客人等等。這些措施或做法以對抗及控制疫症散播為擋箭牌,但難以掩飾它們的歧視性質,個別更摻雜政治在其中,製造社會矛盾、分化社會。過去數月,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便收到接近600宗與疫症有關的歧視查詢及投訴,包括針對這些措施的查詢和投訴。

舉例說,有餐廳拒絕招待內地或說普通話的客人,餐廳表示這是為了保障其他食客的安全,是自保措施。但有關措施真的有必要和有效用嗎?首先,餐廳這樣做是假設了所有內地客人都染上或有可能染上2019冠狀病毒病,有可能構成「殘疾歧視」。其次,餐廳的告示指不招待說普通話的客人,但卻沒有表示不招待其他語言的客人,例如說英語、法語的非華裔人士。而由於大部分說普通話的都是華裔人士,有關告示可能歧視華裔人士,違反《種族歧視條例》。

種族歧視定義

根據法例,「種族」的定義是指一個人的種族、膚色、世系、民族或人種。雖然「語言」並非條例下所界定的「種族」定義,但若某些語言的要求或條件並無理據,但卻令某種族群體人士因無法符合有關要求而蒙受不利,那麼有關要求或條件可能導致間接歧視該種族群體。

有人說,香港人與内地人同是華人,何來種族歧視之有。假若平機會控告光榮冰室,那麼便可印證香港人與內地人屬不同族群。這個觀念是完全錯誤的。違法的種族歧視絕對可以發生於同一種族內。以服務提供為例,會否構成歧視,主要視乎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時,會否因為顧客的族裔,而對其施予不利對待,至於服務提供者本身的種族並不在考慮之列。例如,一名華裔人士開設餐廳,他/她只准許美國白人光顧,拒絕招待華裔顧客,那麼該名華裔經營者便是直接種族歧視華裔客人。

又有人說,客人有權選擇光顧那間店鋪,為何店鋪沒有自由選擇顧客?要解說這疑問,我們先要明白,反歧視法例的目的是確保公眾在不同公共活動領域不會受到不利和歧視對待。現時反歧視條例規管的公眾活動範疇包括教育、僱傭、貨品、服務及設施的提供,還有進入、處置和管理處所等等。開設及營運餐廳和酒店既是打開門做生意,向公眾提供餐飲和住宿服務,因此要受現行的四條反歧視條例所規管。

從以上可見,所謂抗疫的措施是否屬違法歧視、為何違法,均有法律依據。事實上,平機會在執行反歧視法例時,必須有法律依據,有些言論和行為縱使極為不恰當,是徹頭徹尾的歧視,但若不在法例涵蓋的範疇,平機會亦沒有法律基礎去採取跟進行動,只可透過倡議或發放信息,呼籲公眾避免作出有關言論或行為。

是其是,非其非

有人認為平機會這樣是站在道德高地作出批判,有評論員甚至指平機會是「昧於現實,近乎虛偽」。對此我絕對不同意。首先,作為維護本港平等機會的法定機構,平機會有責任就歧視行為發聲。其次,平機會絕非昧於現實,我們明白市民對2019冠狀病毒病極度憂慮,但正如不少醫學和傳染病專家指出,最有效對抗疫症的是科學和理性的分析。以不招待內地人為例,政府已採取檢疫措施,要求從內地來港的所有人士進行14天隔離,截至3月中為止,感染冠狀病毒的絕大多數為本港居民。由此可見,不招待內地人的措施並非合理地需要的。

平機會並無意做「道德判官」,我們亦非「政府喉舌」,我們只是依據法例賦予的權力,忠誠地執行職務、履行職責,本著「是其是,非其非」的態度,為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人士和弱勢群體發聲。

結語

有人說危難揭開人性醜惡的一面,但我卻相信危難也展示人性光輝的一面。在疫症肆虐下,本港不少市民自發募捐抗疫物資,免費派發予弱勢社群包括本港少數族裔。由於與主流社會的隔閡,以及防疫資訊未能翻譯及時,很多少數族裔對於疫情的發展情況和防禦措施所知不多。因此,不少志願團體和個別人士紛紛自發製作短片、派發物資,助他們對抗疫症。這些舉措都叫人深深感動,體會到疫症無情,但人間有情。

的而且確,活在當下的世代,無論是面對地球污染也好、疫症也好,我們已不可獨善其身,與其他地域的民族又或社會上的不同群體完全分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日本早前捐贈物資予中國時所引用的佛偈。穹蒼之下,我們無分種族,同享一樣的清風與明月。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只有拿出勇氣,團結一致地共同努力,秉承包容尊重的精神,人類才可征服當下疫症的挑戰。在「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將臨之際,就讓我們擁抱種族多元,推動種族平等。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確診數突破15萬宗、造成5,700餘人死亡。隨著近日歐洲疫情也開始大爆發,連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都向聖戰士呼籲,盡量避免到疫情嚴重的地方,但若已遭感染,則要留在歐洲。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肆虐全球,連ISIS也開始感到害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指,ISIS的線上組織刊物(Al-Naba)發指示,倡在歐洲已被感染的所謂「聖戰士」留在當地,更強調「『瘟疫』是神給人們的折磨」,懷疑想藉此將病毒持續散播到更多「異教徒」。

該刊物更以「伊斯蘭教法令」呼籲健康的聖戰士,除打噴嚏時要摀住口鼻外,還要記得定期洗手,更應避免至歐洲進行聖戰等,避免他們遭受到感染。

此外,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報告也指出,就在ISIS滅亡後,伊拉克暫時成為多數聖戰士聚集之地,而目前伊拉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數高達110宗,更已造成當地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