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懷特島火山爆發,相信已造成13人喪生,除已確認死亡的5人,仍有最少8人失蹤,包括中國人,網上有人報稱兩名港人在意外後失去聯絡,當地警方相信失蹤者已全部罹難,有深切治療部醫護人員形容,災後現場如有切爾諾貝爾核災難般,全部被火山灰覆蓋。

火山爆發前一分鐘 仍有人從火山口離開

新西蘭地質災害管理局的鏡頭拍攝到,火山爆發前一分鐘,一群人正從火山口內的邊緣離開,未知他們的情況。

新西蘭紅十字會設立一個臨時網頁,刊登懷特島火山爆發後疑失聯人士的資料,根據網上未經核實的失蹤者名單中,兩名港人分別為58歲女子Li Shun Wa(音譯:李舜華,洋名Lorna)及69歲男子Chan Chi Keung(音譯:陳志強,洋名Kelvin)。

其他失蹤中國籍人士,包括26歲女子 Annie Yongan Lu、65歲女子Man Kuen Cheng及56歲女子 Xioman Zhang(Alice)。當地警方表示,島上情況仍未適合派人搜救,救援人員星期二(10日)進行過數次偵察飛行後,相信島上已無其他生命跡象。至於執行過搜索任務的AS350直升機,飛越火山一帶後已被火山灰嚴重破壞。

醫生指部分傷者或捱不下去

獲救的34名傷者中最少27人逾七成皮膚被炙傷,醫生指部分人傷勢嚴重,可能會捱不住,不少人呼吸道、肺部被炙傷,要用儀器協助呼吸。警方的資料顯示,島上的人來自西蘭、澳洲、德國、中國、馬來西亞、美國、英國等地。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已啟動應急機制處理事件,大使館引述當地警方表示,火山噴發時兩名中國公民在附近,當中一名中國公民受傷送院治療,使館已經派員到醫院探望,並要求當局儘快提供另一名中國公民的情況。

懷特島火山是新西蘭最活躍的火山,也是著名旅遊景點,每年吸引數以千計的人前來觀光,過去已有聲音質疑懷特島是否適合作為旅遊景點。

(英國廣播公司 / 路透社 / 衛報 / 澳洲每日電訊報 / 澳洲人報 )


1.新西蘭北島懷特島火山爆發,至少5人死亡,20人受傷,仍有多人失蹤,當地警方表示,死亡人數可能會上升,又說目前展開救援行動太危險,科學家指未能預測未能24小時會否再爆發。

火山當地星期一(9日)下午兩點半爆發,噴出大量蒸汽和黑色的火山灰,升上3660米的高空,警方說,島上事發時有約50名遊客,部分人已安全撤離,但仍有遊客滯留島上,多架直升機到場救援,獲救人士中全部都有不同程度被炙傷,部分人傷勢嚴重。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形容,新西蘭懷特島火山爆發的情況「嚴重且不斷進化」。

懷特島火山是新西蘭最活躍的火山,也是著名旅遊景點,由150,000年前火山活動所形成。火山爆發後,當局一度將警戒級別提升至第四級,代表火山會大規模爆發,由於火山活動隨後有所減弱,將級別下調至第三級。

 

2.香港因反條例風波持續,警方過去周末共拘捕42人,包括37男5女,年齡14至63歲。

6月至今,警方透露共使用近1.6萬發催淚彈、約1萬發橡膠彈、2000發布袋彈,及1850發海綿彈。另外警方承認,上星期六(7日)一名警員攜帶一支伸縮警棍在機場離境時被截獲,警方相信該名警員一時大意,已向警員作出訓示。

截至上星期五(6日),警方投訴警察課一共收到超過1300宗投訴,已經成立特別調查隊跟進。

3.香港反條例運動持續,民間人權陣線星期日(8日)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遊行和平進行,未有發生嚴重衝突,民陣表示有80萬人參與遊行,警方估計最高峰有18.3萬人。

4.美國經典電視節目《芝麻街》,一直深受全球觀眾歡迎,扮演大鳥的奧斯卡的演員Caroll Spinney周日(8日)於康涅狄格州家中逝世,享年85歲。

芝麻街工作室發聲明,讚場Spinney是名藝術天才, 50年來塑造及定義《芝麻街》,並指他擁有的天分及寬廣的胸懷很適合扮演大鳥,為幾代兒童及世上所有年齡層的粉絲帶來喜悅。


新西蘭北島懷特島火山爆發,至少5人死亡,20人受傷,仍有多人失蹤,當地警方表示,死亡人數可能會上升,又說目前展開救援行動是太危險,科學家指未能預測未能24小時會否再爆發。

 

火山當地星期一(9日)下午兩點半爆發,噴出大量蒸汽和黑色的火山灰,升上3660米的高空,警方說,島上事發時有約50名遊客,部分人已安全撤離,但仍有遊客滯留島上,多架直升機到場救援,獲救人士中全部都有不同程度被炙傷,部分人傷勢嚴重。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形容,新西蘭懷特島火山爆發的情況「嚴重且不斷進化」。

懷特島火山是新西蘭最活躍的火山,也是著名旅遊景點,由150,000年前火山活動所形成。火山爆發後,當局一度將警戒級別提升至五級中的第四級,代表火山會大規模爆發,由於火山活動隨後有所減弱,將級別下調至第三級。

( 美國有線新聞網/英國衛報)


立法會內會陷僵局 走出胡同刻不容緩
香港政務司長  張建宗

 

2019-2020立法年度(本立法年度)是本屆立法會任期内的最後一個立法年度,由現在至任期完結(即2020年7月)時間有限(只有七個多月),尚待審議的項目繁多。而政府對於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一直未能選出正、副主席對立法會事務的嚴重影響,更是十分關注。

內務委員會是立法會重要的「齒輪」,負責執行其憲制職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旨在為立法會會議作準備,並商議與立法會事務有關的事宜,包括負責監督處理法案的工作。

自今年十月起,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已舉行九次會議,經20多小時仍未能選出正副主席,令內務委員會完全「停擺」,不能正常運作,情況前所未見,絕不理想,令人深感遺憾。

立法會秘書處表示,內務委員會只會待完成正副主席選舉之後方能召開會議處理其職務。換句話說,內務委員會現階段 —

不能就2019年施政報告致謝動議的辯論安排作決定;
不可就政府提交的法案及附屬法例決定是否成立委員會審議;
不可聽取法案委員會的報告,以便為法案恢復二讀辯論作出準備;以及
不會聽取其轄下、研究附屬法例或政策事宜的小組委員會的報告。

雖然本立法年度自2019年10月16日開始至12月5日,立法會已通過三項政府法案1 ,但這些法案全是上年度已提交上立法會大會議程並原定於今年7月恢復二讀辯論的項目。

除了以上三項法案,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了18項法案,包括11項於上年度已首讀並正審議的法案,及七項於本年度首讀的法案。礙於目前內務委員會的困局,這七項法案在首讀後均停滯不前,未能決定是否成立法案委員會以便進行審議;而其餘於上年度已首讀並正審議的11 項法案當中,至少五項已完成法案委員會審議,卻因內務委員會未選出正副主席而未能提交上立法會大會恢復二讀辯論。此外,政府計劃再向立法會提交14項法案。這些法案當中,不乏和經濟和民生息息相關的項目,例如改善樓宇消防安全;打擊無牌酒店及賓館;延長法定產假由現時十周增加至十四周等。

政府預期在本屆立法會任期完結前(即2020年7月),立法會可完成審議並通過上述共32項法案;否則,這些法案全部都會失效。如要在下屆立法會再次引入法案,便要重新開始走足議會程序,這對於議會、政府,以至全社會的時間和資源,都是一種浪費。因此,如果內務委員會持續停擺,所有政府、立法會及各持分者在政策上下的功夫都會白費,嚴重影響經濟、社會及民生的發展。

我衷心希望立法會議員以務實的態度,不要讓政治凌駕公眾利益及市民福祉,突破困局,盡快選出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讓立法會事務重回正軌,履行立法會在基本法下的憲制職能,讓各項草案得以推展。

此外,財務委員會(財委會)亦有許多急需處理的撥款建議,更有數以十計已就緒的撥款建議有待納入財委會的議程。其中不少是利民惠民的項目。事實上,政府自2019年8月中先後宣布的一系列減輕市民財政負擔和支援香港企業的紓困措拖,不少要財委會審批才可及早落實,以協助市民和中小企業渡過時艱。

本年度是今屆立法會的最後一年任期,政府會全力配合立法會的審議工作,同時衷心希望議員能聚焦民生所需,有效利用會議時間,完成審議大量積壓的法案和撥款建議,以市民大眾的福祉為依歸。

本星期適逢是國際人權日。法治、人權、自由、司法獨立、包容、開放及多元是香港特區的核心價值,繁榮穩定是成功的基石,受到基本法明確及充分的保障。

根據美國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加拿大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以及德國腓特烈•瑙曼自由基金會自由研究所(Liberales Institut ofthe 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for Freedom)聯合發布的《2018年全球人類自由指數報告》,香港在人類自由指數世界排名第三。另外,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的司法獨立亞洲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八,這一切都顯示香港的傳統制度優勢多年來屹立不倒,我們要好好珍惜。

我熱切希望今日及往後的遊行及集會能夠和平有序理性地進行。


【瓜棚天下】程鶴麟:2019香港中產之亂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看到一段130秒的短片,2019年一個夏夜的香港中環,幾個正在執勤的防暴警察不知為什麼跟一對中環白領男女起了爭執。

防暴警察甲衝他們吼到:「回家啦,甴曱(蟑螂)、垃圾!」
白領男:「我工資高過你的(警務處)處長啊,垃圾?」
防暴警察甲:「我好驚啊!回家去死吧!死甴曱!」
防暴警察乙:「有人堵路,有人縱火,我現在要你走,聽到嗎?」
……
防暴警察甲:「任人破壞,垃圾!回家啊!」
已經走遠的白領男:「中環從來都不屬於你們這種人。」
防暴警察之一:「也不屬於你這班死甴曱的!回家啊!」
白領男用英語說:「I am working here! I get paid way more than your Chief!」(我在這裡工作的,我工資高過你們的處長。)

香港警務處長月薪26萬港幣以上,這位中環白領的收入可想而知。

 

片段所見,有警員不停向路過行人大叫「死蟑螂」,情緒有如失控,有人疑按捺不住才出言反駁。(港大編委會)

 

不過這位中環白領好像沒什麼見識。工資高過香港警務處長就高人一等嗎?話說香港警務處長雖然工資不如中環白領,卻又比美國總統高呢!沒聽說哪一位警務處長對美國人說,我工資高過你們總統。

今年夏天以來,程老漢一直在說,2019香港之亂是中產階級之亂。證據之一是他們列出的所有訴求裡,沒有一條跟民生經濟有關,全是政治訴求,說明提出訴求的人經濟狀況很好,比如那位中環白領就是代表性人物。

BBC中文網8月2日《香港中產示威者的自白,「我有樓,但更要自由 」》,採訪了兩個參與街頭行動但自稱不訴諸暴力的中產人士。一個是30來歲的阿明,科技界的才俊,一邊做科技生意,一邊在大專院校任教,年薪逾百萬港元。有一雙子女的阿明住在父母為他們買下的物業。另一個是35歲的阿祥,自稱是一名「富二代」,父親早年在大陸設廠,賺了不少錢,從小到大,不愁物質。父母供他到英國讀高中和大學,畢業後返回香港,在一間銀行從事行政工作,月入幾萬港元。雖然他們都不如前述那位中環白領那麼有錢,但也相當可以了。

 

被政府形容為「暴徒」的香港示威者,過去半年有5856人被捕,當中近四成是學生,而18歲以下的佔15%。

 

雖說2019香港之亂是中產階級之亂,但程老漢所見,真在第一線訴諸暴力的中產階級,真是少之又少。除了極少一些熱血衝上腦的中產階級之外,大多數中產階級只做這些事:在社交媒體為街頭暴力喝采、罵警察;在機場路上開車慢駛堵路;免費接送街頭示威者(編按:包括受影響路人),他們稱為「義載」;躲在街角給勇武派遞磚頭、遞傘;捐款或供應物資給街頭勇武派。程老漢看過一條短片,有個中產階級老太太,在街角對著一群蒙面人演講,涕淚交流:你們幹得好!你們要堅持到底!我會把錢捐出來支持你們!另一段短片顯示,11月18日,黑衣人在中環進行快閃堵路,中環白領列隊為他們鼓掌喝彩。

香港的中產階級在2019之亂中,會千方百計為街頭暴力化妝。香港「東網電視」10月中旬發佈過一部短片專訪,主人公是一位30多歲男子、一間網上叫車平台的老闆,他和他這個平台所聯繫的司機不停地到街頭去免費運載勇武派蒙面人。他把街頭暴力說成是「可能是有一些大家很不想看到的畫面」,但他認為,「當你睇返歷史,每一個地方都要經歷這樣的陣痛期的爭取,才可以有一個長治久安的環境。」所以,他不管平台一直虧損,也要義載到底。

11月24日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選舉結果意味深長。

 

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有分析認為是市民以選票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資料圖片)

 

香港區議會名曰議會,其實並不具有議會權力,只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區域諮詢組織,打個比方,很像內地的街道辦事處,職責是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上一屆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的拉票手段是列舉自己為選民做過哪些「小恩小惠」的事,並且向選民許諾,當選後會繼續做哪些事。而今年的選舉,泛民候選人喊的都是政治口號,硬生生把區選變成政治投票,建制派候選人全都傻眼。

結果是,建制派候選人慘敗,泛民大勝。香港無線電視台在區選後的報道裡,引用了一個中產人士的話。他說,「我們用選票告訴他們,我們不是港豬。」言下之意,建制派區議員那些辛苦,小恩小惠,今天組織個團購旅遊,明天組織個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後天爭取到一筆政府撥款在路邊建公廁,如此等等,都是把香港人當豬來喂,他們不需要,他們也瞧不上。

有錢就是任性。

(編按:德國納粹把送往集中營消滅的猶太人稱為「寄生蟲」,而二十多年前的非洲國家盧旺達發生滅族大屠殺,胡圖族便以「蟑螂」稱呼對方。香港前教育統籌局局長、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前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認為,把一個群組形容為「曱甴」,是製造「去人性化」的仇恨,是為施加暴力甚至殺人合理化以至正義化製造恐怖的藉口。)


受中美貿易戰及反修例風波影響,香港經濟雖轉趨疲弱,但百物騰貴及通漲下,打工仔加薪幅度仍備受關注,有政黨建議資方明年加薪平均幅度不少於5%,幅度已較去年少0.5個百分點。

 

有團體的總幹事蒙兆達指出,受環球經濟周期及中美貿易戰影響,加上反修例運動,今年第三季實質產值按年倒退2.9%,政府預測全年經濟將收縮1.3%,他認為雖然經濟收縮,但不少仍有可觀利潤,有能力合理調高薪酬。

蒙兆達指出,過去10年整體生產力及人均產值升26%,惟同期工資只升8%,兩者相差超過18個百分點,反映工資水平有很大上調空間,及過往企業賺錢下,工資水平長期滯後,他補充指僱主即使面對逆境,理應有足夠空間在其他方面調整,而不應以盈利減少為理由減薪或凍薪,僱主亦不應短視地以裁員及減薪應對經濟疲弱,否則只會打擊消費意欲,造成惡性循環。

主席吳敏兒表示,只有勞資合力,才可渡過難關,建議僱主與僱員透過集體談判,共渡時艱。她強調現時香港出現的經濟困境,部分原因是來自暴力,導致市民消費意欲減少,批評凍薪或減薪對僱員並不公道。


【每日焦點新聞】06-12-2019

1.香港航空陷入財困,空運牌照局本周一(2日)向港航提出兩項附加新條件後接獲回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空運牌照局仍在審視港航提交的資料,會在12月7日或以前公布決定,他又指港航目前營運正常。

2.受中美貿易戰和反修例事件影響,本港經濟增長放緩,有政黨建議明年加薪幅度平均應不少於5%,除維持薪酬的實質購買力外,亦追回歷年來工資與生產力增長的部分差距。職工盟主席吳敏兒指,大部份具指標性的企業上半年仍錄得巨額營利,呼籲企業如有能力勿待薄員工。

3.民間人權路陣線星期日(8日)發起於港島區舉行國際人權日遊行,為7.21元朗事件以來首次獲警方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早上赴京的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表示,希望遊行能和平有序進行,警方指一旦遊行有暴力事件發生,有機會終止活動,又呼籲民陣配合警方。

4.法國周四(5日)爆發廿多年來最大規模全國性罷工,逾 80 萬民眾上街,抗議總統馬克龍提出的退休制度改革計劃。大罷工癱瘓全國交通,多處爆發警民衝突,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至少 90 人被捕。另外,有香港網媒記者採訪期間受傷,其中一人腳部疑被警方彈藥所傷。

5.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已要求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撰寫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被問到推動彈劾是否出於憎恨特朗普,她強烈反駁。特朗普發Twitter回應指,若眾議院要彈劾他就請快點,讓他盡快在參議院獲公平審訊,讓國家重回正軌。


香港航空陷入財困,空運牌照局本周一(2日)向港航提出兩項附加新條件後接獲回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星期五(6日)表示,空運牌照局仍在審視港航提交的資料,會在12月7日或以前公布決定,他又指港航目前營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