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思維 果敢務實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上星期三(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主題為「珍惜香港 共建家園」,連同《施政報告附篇》,提出合共超過220項新措施,以改善民生為主軸,內容聚焦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經濟發展四個方面,推動香港繼續穩步向前。

香港正經歷風高浪急的困難時期,籌備《施政報告》殊不容易。正因如此,政府以更大決心、勇氣和力度處理困擾社會的「老大難」問題。

行政長官擺脫了過往傳統的官方思維,放膽採納一些以往政府有保留,但其實是不少市民樂見的政策措施。政府敢於擔當,銳意進取,嘗試以新思維尋找出路、以務實行動為主,發表一份果敢和關愛的《施政報告》。

跳出傳統思維框架 大膽回應市民訴求

首先,房屋及土地問題是最嚴峻、最棘手、最複雜的,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政府引入新思維著力解決問題,大刀闊斧地「覓地建屋」,提出多項短、中期措施,回應市民的住屋需求。

政策包括積極開拓土地,提出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可具發展潛力由私人擁有的新界土地等,作百分百公營房屋(包括公屋、「綠置居」、居屋)和「首置」發展,突破政府以往擔心出現法律挑戰的思維。

政府要求市區重建局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在重建項目中提供更多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予合資格人士。這做法突破以往市建局自負盈虧的模式和審慎的商業原則運作。

此外,政府會研究推出恆常現金津貼計劃,協助正輪候公屋、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政府將邀請關愛基金為非公屋和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低收入住戶(「N無人士」)提供「一次過生活津貼」,讓政府可以爭取時間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推出恆常現金津貼計劃的研究。

政府一改以庫房收入為考慮的思維,考慮新隧道落成後的交通情況,豁免連接大嶼山的道路(即青嶼幹線及將落成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以及將軍澳隧道及將落成的將軍澳 — 藍田隧道的收費,以紓減使用該些路段的所需開支。青嶼幹線的收費豁免將於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通車時(即約2020年年底)實施;而將軍澳隧道的收費豁免則將於將軍澳 — 藍田隧道通車時(即約2021年年底)實施。

政府一貫不會以公帑來補貼商業模式營運的企業。但是政府決定從離島居民可負擔能力角度考慮,建議為14條離島渡輪航線提供補貼,減輕加價壓力,並資助其中11條渡輪航線更新船隊及使用更環保船隻。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於施政報告公布後,曾多次出席電台節目闡述內容。(莊源豐攝)

 

改善民生 為民紓困 扶貧助弱 關愛兒童

市民面對生活困難,政府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政府關心普羅市民的生活需要,堅守扶貧助弱的信念。

扶貧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津貼計劃之外,政府提出改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以鼓勵就業,包括將每月最高豁免計算入息限額由2,500元增至4,000元(增幅達六成)、全數豁免計算從新工作所賺取的首兩個月入息(受助人須在過去兩年內未獲此項豁免)、加強就業支援服務、向合資格非長者的健全綜援受助人提供多項補助金和特別津貼、增加綜援家庭的租金津貼最高金額。此外,政府亦建議增加「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補貼比率至超出400元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的1/3,並把每月補貼上限提高至400元。

安老服務方面,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服務券會增加1,000張至總數8,000張;以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名額也會增加3,000個。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照顧不同兒童的需要,包括為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在未來三個學年每年增加1,000個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以期達到零輪候目標;以及明年初將推行為期20個月的試驗計劃,在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有特殊需要跡象的兒童提供早期介入服務。

由下學年起,政府將學習津貼恆常化,每名學生每年會獲得2,500元學習津貼,預計全港約90萬名日間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受惠。此外,政府加強課餘託管服務,包括增加2,500個豁免全費名額、放寬申請資格、提高資助額、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提供額外資助、簡化經濟審查程序等,料惠及逾5,700名學童及其家庭。

此外,政府提高在職家庭津貼金額,計劃下與工時掛鉤的住戶津貼將由16.7%增至25%,兒童津貼大幅增加40%,以進一步支援較低收入的在職家庭自力更生和紓緩跨代貧窮。措施推行後,一個育有兩名合資格兒童的四人家庭可領取的最高金額將由現時每月3,200元,增至每月4,200元,增幅超過三成。

政府重視兒童的身心發展,玩樂和遊戲是兒童的學習歷程。政府會在未來五年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公共遊樂空間,並鼓勵和促進社區參與,以及民間共議。

今年新制定的《施政報告附篇》摘要說明施政理念,結合本屆政府的工作落實與進展,以及闡述香港面對的挑戰。當中涵蓋良好管治、房屋及土地供應、多元經濟、培育人才、改善民生、宜居城市、與青年同行多個重要範疇。

儘管《施政報告》未能滿足所有人需要,尤其在這個艱難時刻,即使千頭萬緒,我們會以堅穩意志,一步一腳印向前邁進。

部分《施政報告》措施只有政策方向或可行方案,政府樂意用心聆聽市民的意見,豐富或調整政策的內容及細節。行政長官亦將會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和檢討,並向政府提出建議。同時,政府問責官員會繼續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確保日後施政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並且積極提升公眾參與。

社會現時氣氛緊張,行政長官宣讀《施政報告》期間亦遭議員阻撓打斷,改以視象方式發表。翌日的《施政報告》答問大會,同樣受到多次干擾。我要特別指出,《施政報告》不少措施需要立法會的支持,我期望立法會議員以市民福祉為依歸,讓議會工作能順利推展。

安全城市和法治社會是政府有效施政、市民安居樂業的基礎。但只要香港仍處於政治爭拗和暴力破壞之困局,任何政策措施也難以推行,甚至將香港推至暴力不止、法制不彰的危險邊緣。因此,止暴制亂不僅是香港的當務之急,也是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的大前提。香港是我們的家,廣大市民必須與暴力劃清界線。正如《施政報告》主題一樣,珍惜香港,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建香港這個美好家園。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儒家經典《大學》第一句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是個什麼意思呢?是不是「達到『至善』就停下來」呢?

對,就是這個意思。

朱熹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意思是,達到最好就不要變了。魯迅更直接,他在《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就把「止於至善」解釋為「凝固」,他說:「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程老漢定居香港之後,2002年請了老爸老媽來香港玩。他們,兩個福州人,一句廣東話不會,普通話帶著濃重的福州口音,福州以外的人聽起來很費勁。饒是如此,也沒攔住80歲的老爸和70歲的老媽,老兩口自己個「擅自脫隊」上街玩。

當時我住紅磡黃埔花園,他們逛啊逛的,離黃埔花園越來越遠,最後迷了路。他們沒帶手機,所以跟我聯繫不了,就自己瞎看公共汽車站牌,總算找到開往黃埔花園的大巴。等車的時候老媽去跟同樣等車的一個大姑娘搭訕,「同志,我們去黃埔花園,在這裡等車對不對?」香港那位「小同志」聽了好一陣才明白過來,連忙說,可以可以,我也是坐同樣的車,等一下車來了你們跟我上車哈。我爸我媽後來對我們說,香港那位「小同志」,普通話說得不好,聽起來很費勁。得,他們湊一塊兒了!

這兩個福州老人,沒有八達通,還沒帶零錢,一上車,老頭就拿出一百元港幣,要請香港「小同志」幫著交錢。香港「小同志」傻了眼。大家知道香港的公共汽車「不設找贖」,5塊錢的車費,你要是敢拿出一百塊來,那就算你捐了95塊錢,還沒有捐款收據。香港「小同志」自己拿出零錢來,替兩位福州「老同志」交了車費,一百塊錢還給老頭了。嘖嘖嘖!

車到黃埔花園,香港「小同志」就提醒兩位「老同志」下車,她自己並不下車,說還沒到站。又對兩位「老同志」說,你們一路回家要多找人問路,OK?老媽也給了她一個「OK!」

17年後回憶起這一幕,程老漢還兩眼潮熱。今時今日,香港再不可能發生這樣溫馨的事情了。今時今日,若發生這樣的事,全香港乃至內地的網路上,怕都衹會是各種拍磚。

那是香港的「至善時刻」。

情況是2003年之後發生變化的。

 

政府開放來港自由行後,內地來港旅客急增。(資料圖片)

 

2003年是香港轉折之年。那一年香港發生了許多大小事件,其中一件是,經港府請求,中央政府開放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自由行),當年7月28日起分批施行。

2003年全年,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是847萬。自由行推出之後,祖國內地就成為香港旅遊業最大的客源市場,每年到訪香港的內地遊客達到3000萬左右。2018年內地遊客佔整體訪港旅客的78%。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佈的數字,2019年7月,香港「兵荒馬亂」,內地訪港遊客人數仍有416萬。

原先一整年僅800多萬內地遊客,現在一個月可以等於原先的半年。人數之多,你可以想像了。

歷來,稀客才受歡迎。常客,只有做你生意的商家歡迎,但不做你生意的其他人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溫馨不再,只有說不完的煩心。

自由行推出11年之後,2014年4月15日,一個兩歲內地男童在他父母的協助下,於旺角西洋菜街當街小便。兩個香港男子對此不滿,與男童的父母爭論和撕扯。

 

2014年4月,一名自由行內地女子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抱着孩子當街便溺,期間有人以相機拍下過程而發生爭執。事件傳至內地網絡後,引起大陸網民激烈反響。(資料圖片)

 

男童這泡尿,沖散了香港人最後一層面紗,面紗後面,是一張張厭煩、厭倦、厭惡的臉。

寫本文時,意大利傳來消息說,旅遊勝地威尼斯市議會通過新法案決定,2020年7月1日起,將對進入威尼斯市區遊客徵收進城稅,並計劃從2022年起,實施遊客預約進入威尼斯景區。這是為了保護威尼斯旅遊景區,限制遊客過量進入水城的一系列措施的第一步。

 

大量遊客湧入意大利威尼斯,對當地環境造成沉重負荷,威尼斯當局今年五月起,針對一日遊旅客徵收「登陸稅」。(網絡圖片)

 

威尼斯本來是意大利的工業城市,最近幾十年來,旅遊業排擠了其它產業的生存空間,現在威尼斯除了旅遊之外一無所長。這樣的威尼斯尚且知道要控制遊客規模,保護古城,香港的旅遊業創造的產值僅佔本地總產值的5%,難道不應該控制控制嗎?

在全球化的語境裡,開放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自然、合理、無可厚非。但是,香港本來可以避免這樣低端的「全球化」,本來應該被保護起來,「止於至善」。此時此刻,程老漢寫這些文字,並不是鼓吹關門。程老漢衹想說,事到如今,你得想辦法打個補丁。

(聲明:本文作者程鶴麟居住在遊客罕至的香港新界,生活非常平靜,不曾受到遊客干擾。)


【每日焦點新聞】18-10-2019

1.台灣殺人案促使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而引起風波,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引述疑犯陳同佳稱,出獄後會到台灣自首承擔責任,他並希望自己自首可緩和香港的反修例風波。

2.香港政務司長張建宗星期五(18日)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重申,政府短期內沒計劃再引用《緊急法》訂立法例,他又表揚警隊在近期的衝突事件中,在高壓及困難環境下仍保持專業,政府短期內亦未有計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被問到政府會否考慮重組警隊,張建宗稱這並非首要議程,此刻亦非討論理論或學術性事情的時機,目前應處理危機,恢復社會秩序。

 

3.香港警方反對民間人權陣線星期日(20日)下午由尖沙咀出發至高鐵西九龍站的遊行申請,警方解釋根據情報和風險評估,認為過去幾個周末都有激進示威者會藉遊行來行動,嚴重危害參與遊行的市民、記者和旅客安全,加上找到無人機、投擲武器設備等,擔憂暴力情況重演,決定反對遊行。

4.香港首宗同性婚姻司法覆核案,高等法院星期五(18日)頒下判詞,指香港沒有同性婚姻並不違憲,裁定政府一方勝訴。

有女同性戀者早前提出司法覆核,要求高等法院裁定香港法例不容許同性婚姻及同性民事結合機制是違憲。

5.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按年增6%,增速較第二季進一步減慢。

6.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英國首相約翰遜有信心協議在國會過關


香港政務司長張建宗星期五(18日)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重申,政府短期內沒計劃再引用《緊急法》訂立法例,他又表揚警隊在近期的衝突事件中,在高壓及困難環境下仍保持專業,政府短期內亦未有計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持續逾4個月,有挪威女國會議員星期二(15日)表示,已提名「香港人」角逐202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中國外交部回應,指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政府、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涉,敦促有關人士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謹言慎行,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


【每日焦點新聞】17-10-2019

1.香港施政報告答問會星期四(17日)早上在立法會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過程歷時一個半小時,三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有機會提出質詢,他們都認為施政報告因循守舊。

 

2.美國眾議院當地周二通過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三項涉及香港法案及決議後,路透社報道,參議院據報最快下星期表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一旦獲參眾兩院通過,會再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

3.香港業餘田徑總會表示,原定今月27日在天水圍天影路舉行的十公里賽跑,被警方反對而要取消,該會表示會提出上訴。

4.三名警員及前警員被北區醫院閉路電視拍到,涉嫌在病房內毆打被捕人的案件,星期四(17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控方申請將案件押後,三名被告包括警員鄧文謙和歐國偉,及前警員林易昇繼續原有條件保釋。

5.西班牙最高法院判處九名加泰羅尼亞獨派領袖入獄,在當地連續第三天引發示威,共造成逾250人受傷。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後,多名議員星期四(17日)繼續阻撓進行行政長官答問會,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先後驅逐13名議員離場,歷時1.5小時會議,特首最終只回答三條問題,有議員譴責「議會內的暴徒」再阻礙會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三(16日)以視像方式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因循守舊,未能突破現時困局,未符合民建聯及市民的期望,期望政府止暴制亂上提供更具體策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