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6月以來,香港人忙忙亂亂,忙亂到忘記一件事,直到政府主動說起大家才想起來:原來,按2017年公佈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政府已經如期於今年6月在藍圖所規劃的一些地方安裝了首批50個智慧燈柱,未來3年將陸續安裝400個。

香港許多人瞬間就把眼光從街頭路面轉向路旁的燈柱,眼裡滿滿都是警惕和憂慮。
政府官員強調,智慧燈柱主要是爲了配合5G發展,是作為5G基站而建設,其它的功能是順帶的。考慮到市民的憂慮,目前只會啟用:

1.收集交通快拍;2.氣象;3.空氣質素等 3 方面的資訊。

不過這些解釋並不能釋除港人的疑慮。他們認為,現在不設置人臉識別功能,不等於永遠都不設置。

雖然每個人的臉都是公開示人,但港人對人臉識別的憂慮歷來深切。出入境香港,要驗身份證和指紋,但就不驗臉。

跟香港緊挨著的深圳,就加上了驗臉。

內地人的隱私權觀念比較淡薄。出入境驗臉,行。滿街都是監控裝置,行。監控裝置加上人臉識別功能,行。總之怎麼都行,不在乎。

到2017年底,中國內地已有 1.7 億台監控器,預計幾年內還要新增 4 億台,而且許多監控器後端都裝有能夠識別人臉的人工智能。

魯迅老師講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AI時代,螃蟹遍地,美國舊金山市反魯迅之道而行之,成為全球第一個「不吃螃蟹」的城市。舊金山的立法部門5月中旬通過一條禁令,禁止該市所有單位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包括警察局等政府部門。

香港還沒有舊金山人那麼害怕,政府說等到大家有共識了,才推進人臉識別監控,而市民除表示擔憂之外,似乎還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科技帶給人類的,不一定全是好東西,但人類仍會不顧一切地發展科技。遠古的人類從四條腿走路直立起來兩條腿走路,給人類帶來了很多好處,也帶來了很多壞處,比如胃下垂、腰骨痛、痔瘡等等毛病都是直立給人類帶來的,你要因此立法禁止人類直立嗎?你想回到四條腿走路?

監控系統雖然無處不在,但如果你沒什麽特殊表現,其實它是懶得關注你的。而智能時代,被全面監控是人類共同命運。程老漢對此欣然接受,過去、現在和將來,程老漢都不會在意被人看到或監控到。監控系統只監控公共場所又不監控私人的臥室茅房,怕啥?


 

1.大埔墟港鐵站附近凌晨有逾百名穿上白色上衣的人士,到「連儂隧道」撕走市民表達民主訴求的便利貼紙,改為貼上印有議員、藝人等的黑白頭像紙張,隧道口兩旁亦被放置花牌。至於隧道口上方寫有「連儂隧道」的紙張,則被換成「壽終正寢」,有市民早上自發到場清理,包括清走覆蓋巴士路線指示牌上的海報紙張。

2.深水埗區議會星期五(19日)早上開會,討論增建公立醫院等民生議題及修訂《逃犯條例》等事宜,期間數十名戴上口罩、支持警方執法的人士在現場叫囂抗議,會議多次被逼暫停,最後因秩序問題要終止。會議結束,有區議員與市民發生爭執,要報警處理。

事後約十多名深水埗區議員發聲明,強烈譴責會議因秩序問題被終止的事件,他們要求區議會主席張永森,下星期重啟重議,並確保會議順利進行。

3.三十多名前香港政府官員、學者等人,就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風波聯署,指警民衝突及暴力升級,呼籲政府主動促進和解,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的行動。聯署人士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前副局長邱誠武、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中大前校長沈祖堯、港視主席王維基、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等。

4.香港旅發局星期五(19日)公布,上半年訪港旅客有近350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四。旅發局認為未見到示威活動對六月訪港旅客數字造成顯著影響。

5.港鐵2017年發生荃灣綫列車車廂被縱火案,疑犯張錦輝被燒傷後傷重不治,另外造成18人受傷,死因庭星期五(19日)裁定張錦輝死於自殺。

6.英國城市斯蒂夫尼奇,有兩架汽車相撞後失控撞向人群,造成17人受傷。


1.歐洲議會通過涉及香港的無約促力決議案,促請香港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清場行動使用的武力等,並呼籲歐盟停止向香港出口「人群管制裝備」及非致命武器。中方批評是干涉香港事務。

2.因工程問題一直未能如期通車的港鐵沙中綫,將於明年初局部通車,首期先開通顯徑、鑽石山、啟德三個站,被稱為「屯馬綫一期」,而啟德至紅磡站會爭取2021年底通車,紅磡至金鐘段仍然未有時間表。

3.位於灣仔的香港警察總部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兩次被反修例人士圍堵,警方拘捕兩人涉嫌與事件有關。

4.英國首相文翠珊快將離任,她當地周三(17日)發表最後一次演說時表示,希望英中兩國發展良好關係,並繼續關注落實《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外交部重申,英方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對香港已無任何權利,希望英方「醒一醒」。

5.為解決港人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殺人的案件,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星期四(18日)早上提出私人草案修訂《逃犯條例》,容許單次以個案形式把疑犯移交至台灣,惟至傍晚時稱由於民間提出很多質疑,決定撤回並致歉。

6.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曾發聲明,譴責七月一日衝擊立法會大樓的示威者,引起部分港大學生、教職員及校友不滿,他答應星期四(18日)出席陸佑堂一個論壇,與師生及校友對話,數百人出席。張翔表示承認自己對和平示威者欠同理心,但仍認為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7.元朗發生巴士與貨車相撞的車禍,造成最少1死十多人受傷。事發於星期四(18日)下午兩點多,城巴一架969線巴士駛往天水圍期間,駛經大欖隧道收費亭時與貨車相撞,巴士司機昏迷,送往博愛醫院後證實死亡。

8.在日本京都伏見區,「京都動畫」工作室懷疑被縱火,造成33死、35人受傷,其中10人情況危殆,41歲男疑犯受傷被拘捕。


1.沙田新城市廣場爆發激烈警民衝突,逾千名市民不滿負責商場保安的新鴻基地產,事發前引領警員進入廣場佈防,他們星期二(16日)晚包圍商場客戶服務中心,要求交代事件,但未有結果。網上片段顯示,多名職員星期三(17日)早上清理貼於玻璃上的投訴表格。

2.沙田新城市廣場周日(14日)發生警民衝突,有媒體引述警方指,有警員被示威者用鉗剪斷手指。《傳真社》調查發現,被指鉗斷警員手指的工具,實為示威者從警員手上搶去的警棍,有關警員的手指事後完好無缺,報道雖然被刪,但警方事後未有澄清。

3.出發前往北京的律政司長鄭若驊星期三(17日)表示,對早前發生示威衝擊感到痛心不安,呼籲市民將愛香港和為香港的心,用更好方式表達。

4.香港大學表示,關注星期三(17日)凌晨有警務人員進入校園,並逗留數分鐘。大學的保安人員即時向警方查詢爲何有警務人員違反既定守則,進入校園範圍。大學會向警方作出正式投訴。

5.反對修訂逃犯修例運動多次釀成衝突,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和何君堯等二十五名大律師及律師,會為近日於警民衝突中受影響的市民提供法律支援。

6.一連七天的第30屆書展在灣仔會展舉行,參展商數目歷來最多。


 

1. 6.14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發生的警民衝突,香港警方被批評事發時圍堵出路製造「困獸鬥」,有市民不滿負責商場保安的新鴻基地產,疑在衝突中讓警員進入新城市廣場,星期一(15日)晚約九點到商場客戶服務中心,要求交代。

另外,新城市廣場表示,警方已取得裁判官手令,將向商場索取衝突當天的閉路電視錄影片段。

2. 6.14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發生的警民衝突,47人被拘捕,被捕廖偉濂、朱恩浩,星期二(16日)下午分別被押返住所搜證。另外,一名男子被控蓄意傷人及襲警等四項罪名,星期二(16日)下午在沙田法院提堂,獲准保釋候審。

3. 6.14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發生的警民衝突,香港警方被批評事發時圍堵出路製造「困獸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星期二(16日)在一個電台節目建議,可以考慮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

5. 8名台灣地區的疑犯,被指涉嫌電話詐騙,去年一月在捷克被拘捕,中國早前提出要求引渡,但捷克政府周一(15日)表示,將向8人提供「輔助性保護」,變相拒絕北京引渡要求。


香港有傳媒報道,指政府因應各區就逃犯修訂條例的示威活動,正研究頒布戒嚴令的可行性,保安局發言人指暫無其他計劃。

關於公眾遊行及集會,政府發言人表示會繼續沿用現行需通知警方及不反對通知書的機制處理,又指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計劃。


1. 香港沙田區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遊行周日結束後,警民晚上在沙田新城市廣場一帶發生激烈衝突,逾40人涉非法集結及襲警等被拘捕,另外28人送院,其中兩人情況一度危殆,香港政府強烈譴責示威者,強調社會絕不容忍暴力行為。

2. 對於沙田爆發警民衝突,建制派議員星期一(15日)聯署嚴厲譴責部分人有組織、有部署採取暴力違法行為。

3. 沙田新城市廣場發生激烈警民衝突後,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保安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先後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探望受傷警員,特首林鄭月娥事後形容沙田新城市廣場的示威者「暴徒」,批評他們破壞法治,又強烈譴責他們的暴力行為。對於有報道指林鄭月娥數次提出請辭被拒的傳聞,她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自己面對好大困難,仍有承擔繼續任內工作。

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則強調會全力調查追究到底,形容示威衝突每況愈下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3.部分新聞從業員過去在多次採訪反修例警民衝突期間,曾被警方暴力對待及阻撓採訪,新聞界星期日(14日)早上亦舉辦遊行,由金鐘夏愨花園遊行至特首辦,主辦的七個傳媒工會和組織不滿警方在反修例的示威活動,不合理對待前線記者,要求警方尊重新聞自由。香港記者協會及警方都表示,有逾千人參與遊行。

5.香港消委會測試多款洗手液,發現部分殺菌表現未如理想,13款樣本驗出可致敏防腐劑,5個樣本有游離甲醛、5個樣本含有抗菌劑,可能令部分人產生皮膚過敏反應。

6.香港消委會發現有喉糖樣本,每粒含0.25毫克地喹氯銨,沒有列明每日服用上限,指過量服用有機會出現舌頭或口腔痛。

7.在台灣地區,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國民黨內總統初選民意調查中勝出,將代表國民黨參加明年大選。


沙田上星期日(14日)遊行後,部分人士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港府發言人批評部分示威者故意堵塞道路,指他們以暴力襲擊警察,肆意破壞社會安寧,政府對這些違法行為,予以強烈譴責,發言人又指,法治是香港的基石,社會絕不容忍這些暴力行為。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屯門公園自娛區」,這7個字已經成為搜索引擎上的一個熱門詞條,你剛在對話框輸入「屯門」兩個字,「屯門公園自娛區」就跳了出來。這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個詞條被很多人檢索過。

屯門公園自娛區出名,源於7月6日的一場遊行,遊行的旗號是「光復屯門公園」行動。

「光復」云云,乃針對「淪陷」而來。屯門公園何時淪陷了?淪陷於誰?

看看遊行的標語口號,便知端倪。這場遊行,約300多人(大會表示有一萬人)參加,他們打出的標語有:「屯門大媽,阻住大家」、「光復屯門,刻不容緩」;喊出的口號有:「大媽成日演唱會、附近居民耳受罪」、「屯門大媽多、嚇親細路哥」口號。

他們說,屯門公園自娛區聲浪太高,女人很浪。聲高,是指有人在自娛區用擴音器播放音樂;人浪,是有人被指控在自娛區「跳豔舞」。

 

大批香港市民在酷熱下遊行,表達對屯門公園大媽表演有傷風化及滋擾的不滿。

 

聲高擾居民,豔舞傷風化,這還了得!9日,屯門區議會召開大會,會議在沒有區議員反對下,通過要求康文署「取消公園內自娛區」的議案,並將意見交予康文署。不過,取消與否還要看康文署,區議會說了不算。

可是,康文署膽敢不取消?小心遊行者包圍康文署!所以,那邊廂屯門區議會會議剛結束,這邊廂康文署當即停止接受使用自娛區的新申請。

世界上所有的公園,歷來允許遊人自娛自樂,或唱歌或跳舞,無須申請。而香港屯門公園格外不同,來這裡唱歌跳舞要向康文署提出申請,並且要在限定的「自娛區」裡進行。由於申請人多,還要通過抽籤才能取得自娛區使用權。現在可好,不接受新申請了。

媒體報道說,屯門居民英姐不同意取消自娛區。她說,自娛區由康文署管理,器材由署方提供,音量受制,並非噪音源頭。而且她持有康文署發出的認可牌照,表演是「合法」的。

不過,康文署被遊行隊伍嚇壞,表示說對取消自娛區持開放態度。

言下之意,實在要取消那就取消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務員做事就是這樣,古今一體,並無例外。

現在是遊行治港嗎?有理冇理,就看遊行人數多少?

萬一過些日子,公園裡的伯伯婆婆們也組織一次遊行,堅決要求維持屯門公園自娛區,如何是好?

【聲明】本文作者從來不曾、今後也不會到這地球上任何一處的公園裡聽歌唱歌觀舞跳舞打賞拿錢,與本地球上任何一處公園的自娛區都無利害關係。


1.修訂逃犯條例的風波未平息,多區利用「便利貼」貼紙表達民主訴求的「連儂牆」附近,再有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支持者繼續受暴力對待或滋擾。在大埔墟火車站附近的「連儂隧道」,一名男子據報星期四(11日)晚被兩人襲擊,導致手臂骨折受傷。在長沙灣港鐵站外的「連儂牆」亦被人破壞,牆上的貼紙等被撕毀,涉破壞的男子被拘捕。至於在香港仔湖南街天橋底的「連儂牆」,一名男子涉點火燒毀貼紙被拘捕,案件列作縱火案處理。

2.香港多區陸續出現市民自製「連儂牆」表達反修例訴求。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星期五(12日)表示,尊重和平理性、不影響行人及衞生的安排,希望發表意見的人,盡可能減少對他人影響。陳帆又表示,香港是多元包容的社會,希望市民用和平理性態度面對不同意見,不應用暴力解決。

3.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的連串風波持續引起關注,台灣地區的領導人蔡英文前往加勒比海四個邦交國訪問,她過境美國紐約期間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香港人走上街頭,表達對民主及自由的渴求,亦希望人權被尊重,希望港府回應有關訴求,讓香港社會回復穩定。

4.香港修訂逃犯條例連串風波繼續蔓延至商戶,香港的《文匯》《大公》報道,連鎖快餐店香港吉野家,曾解僱疑涉在公司Facebook專頁上嘲諷警察的廣告職員,並指吉野家已與有關廣告公司解約,事件引起網民譁然,有團體星期五(12日)下午就事件到吉野家油麻地一間分店外抗議, 批評吉野家嚴重踐踏打工仔權益,並把員工當成政治犧牲品。香港吉野家Facebook專頁星期五(12日)下午發文,否認有職員被解僱,但未有回應與廣告公司的合約關係有否改變。

另外,香港職工盟又透露已接獲七至八宗求助個案,指因個人政治取態,導致職場上受不合理對待,當中有人被解僱。

5.在6.12金鐘衝突事件中,被警方催淚彈擊中,導致受傷及心跳據報一度停頓的香港電台外判司機表示,事隔一個月出現後遺症,包括全身多處皮膚出現敏感和流膿等。對於部分香港傳媒工作者在採訪反修例運動期間,受到警方暴力對待或被阻撓採訪,七大傳媒工會星期日(14日)將發起黑衣靜默遊行,表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