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2018

1.香港的油尖旺區議會以15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終止旺角行人專用區試驗計劃的動議。香港運輸署指,將統計西洋菜南街繁忙時段車輛和行人流量,分析取消旺角行人專用區後,對附近交通造成的影響,署方會再與其他部門研究擴闊行人路、調整交通燈號等措施的可行性,估計最快需時四個月。

2.香港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不滿工時過長,25日會如期從首班車起,發起有限度按章工作。九巴僱員工會呼籲會員配合行動,嚴格執行準確埋站才上落客、巴士車廂黃綫外不准站立、拒絕大型行李上車等規定,該會屆時會在指定地點拍攝違法超載車長,有需要會向警方舉報。工會又稱,將繼續爭取全體員工,包括文職等各工種,今年加薪12%。香港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稱會密切留意交通情況,必要時會聯絡警方及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作適當安排。

3.高鐵香港段列車試運期間再出現新問題,車輪損耗較預期嚴重,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鐵路任何彎位都會磨蝕車輪,港鐵需於試運期間測試潤滑劑量,認為是所有新鐵路工程必需進行的工作。高鐵香港段上周五試運期間,米埔附近一段高鐵路軌信號系統,懷疑受潮導致不穩定,列車需要暫停試運行逾一小時,事後發現隧道有滲水跡象。至於西九龍站天花上月亦一度漏水。

4.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在全球六十三個受評估的經濟體中跌至第二,美國則連升三位,取代香港成為第一,第三至第五位,依次為新加坡、荷蘭和瑞士。中國則上升五位,排名第十三,台灣地區排第十七位。在四個主要競爭力因素分析中,香港「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連續四年排名第一,「經濟表現」排名升兩位至第九位,但「基礎建設」排名由二十位跌至第二十三位。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報告再度肯定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之一,面對其他經濟體的激烈競爭,必須努力鞏固競爭優勢,包括優良法治傳統、自由開放市場、高效公營部門,及穩健體制,港府會繼續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提升香港人力資本,擴闊香港經濟基礎。發言人又說,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資源提升科技基建、完善初創企業生態環境,匯聚及培育更多創科人才。隨着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料中國及亞洲會是環球經濟的火車頭,香港可於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扮演獨特角色,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5.香港多個市區的士團體計劃申請加價,落旗加三至四元,隨後每跳加一至三毫;停車等候時間,由六十秒縮短至四十五秒一跳。

6.香港教育局公布初中中史科及歷史科的修訂課程大綱。新公布課程大綱,未有按第二階段諮詢稿建議,把香港史列作獨立課題,中史方面,新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改革開放中香港發揮的作用。專責委員會表示,諮詢過前線老師意見,認為香港發展史會與其他課程有關聯,融入其他課題教授會較理想。修訂的課程大綱最快於2020年9月,從中一級開始逐級實施。

7.香港天文台下午兩點多,在尖沙咀總部錄得最高氣溫33.5度,是55年來首次於5月,連續8天錄得33度或以上的氣溫。酷熱天氣警告仍然生效。天文台表示,下午多處地區氣溫上升至33度左右,其中大美督一度錄得最高氣溫35.2度,上水及屯門分別為34.7度及34.4度,展望未來數日天氣持續酷熱。

8.香港房屋協會旗下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項目,分判商偷步採用不合格的鋼筋,工程可能要延遲一兩星期。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指,事件純粹源於分判商「偷工」,採用不合格檢測報告的鋼筋,無跡象顯示為「減料」,形容是個別事件,又指其他地盤有緊密監察系統,未發生類似情況,暫時不需報警。

9.尖沙咀海港城23日晚發生劫案,一間珠寶鐘錶店被兩名持刀賊人搶去一批首飾,價值500萬元,警方正追捕兩名懷疑涉案男子。案發在晚上七時半左右,一名疑犯在海洋中心太子珠寶鐘錶,用硬物撬開一個飾櫃,搶去六件珠寶手飾,包括兩隻鑽石戒指、一隻鑽石手鐲、兩條鑽石頸鏈和一粒鑽石原石後逃去。


23-05-2018

1.高鐵香港段列車試運至今一個多月來發生多宗事故。繼列車「出軌」後,西九龍總站有樓層出現嚴重滲漏,港鐵解釋是由於四月十五日的雨水,經電線孔及電線槽流入車站導致,但本網翻查香港天文台紀錄,發現漏水前六小時沒有任何雨量紀錄,至於漏水前七小時,亦只錄得最高每小時12毫米雨量。港鐵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至於高鐵香港段近米埔隧道因為出現滲水,影響信號系統,一度暫停試車。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港鐵事後已立即通知有關政府部門,當局正跟進事件,強調最重要在試運行期間找出問題。

2.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本港出席一個講座時表示,香港是國際科學高地及創新鎮地,香港大學排名前列、具有金融、法律及知識產權的專業人員隊伍,科研基礎好,內地與香港在創新的優勢可以互補,當中包括科研人才。他又認為,中國要建設成科技強國,必須成為世界創新人才的「創新驛站」。他認為香港完全可以,也應該擔當「創新驛站」的角色。萬鋼又提到,中央科研資金跨境到港的問題,指現時仍屬「試水」過程,今後會更穩定,希望受惠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

3.近期先後有兩宗香港記者在內地合法採訪期間被暴力阻撓或遇襲,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質疑港府未有作出譴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香港立法會問答大會時,正與港澳辦研究如何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4.本港近月發生最少兩宗嚴重升降機意外,其中一人死亡,對於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質問,港府會否設立維修基金,資助更換舊升降機。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願意為改善升降機安全作財政承擔。當局會考慮參照現時推行的「樓宇更新大行動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研究撥款資助。地區團體「西九新動力」過去兩星期,以問卷訪問逾200名九龍西區舊樓居民及法團代表,近七成人認同所居住的大廈要換升降機,九成半人支持政府資助升降機更換計劃。

5.香港高等法院早上審理五人涉嫌「非法佔領行動」期間,阻礙警方清場,違反法庭禁制令的案件,一名居於香格里拉酒店、自稱法律人員的女子,被發現疑在庭內拍照片,她向法官陳慶偉指喜歡拍照便拍照,喜歡的話更可與法官合照,形容只是小事。法官多次追問她有否拍照時,她回應指今次是公開審訊,同時拒絕交出手機,法庭書記最終沒收其手機,並交予法官,法官下令下午四時半開庭處理事件。司法機構報警處理。

6.屬於新民黨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就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涉搶走保安局職員手機的事件,在立法會大會上動議提出譴責。議案將交由調查委員會處理。預料委員會完成調查後,會向大會提交報告,將由大會表決是否譴責許智峯,如獲在席三分二議員通過,主席將宣告許智峯喪失議員資格。

7.香港天文台錄得氣溫攝氏35.1度,為今年以來最高,坪洲最高氣溫錄得36.7度,屯門一度錄得36.4度,九龍城及上水36.6度,跑馬地36.3度。至於其餘觀塘、流浮山及赤鱲角等區,最高氣溫則錄得35度以上。

8.旺角通菜街馬路凌晨有水管爆裂,路面下陷,出現一個約五米五米大洞,香港水務署在現場進行搶修,預計星期四下午重開路段。


高鐵香港段列車試運至今一個多月來發生多宗事故。繼「出軌」後,有人拍攝到西九龍總站有樓層出現嚴重滲漏,港鐵解釋是由於四月十五日的雨水,經電線孔流入車站導致,但本網翻查香港天文台紀錄,發現漏水前六小時沒有任何雨量紀錄。

此外,西九龍站測試消防系統時,部分水流湧入位於底層月台。米埔段隧道則懷疑出現地下水滲漏,並出現信號系統不穩,試車因而受阻逾一小時;港鐵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高鐵香港段試營運期間,港鐵職員在控制中心監察情況。(港鐵提供相片)

西九站「雨水」六小時離奇瀉入車站

港鐵事故頻生,港人已習以為常,然而耗資不菲的高鐵香港段,於試運期間已接連發生事故。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總站有樓層被揭出現嚴重漏水,大量的水持續從天花板傾瀉如下。

有傳媒引述港鐵發言人透露,事發於四月十五日晚上六時,有職員注意到有水從高鐵西九龍站地下一層售票大堂附近假天花滲出,相信雨水沿安裝中的電線穿牆孔,流入連接的電線槽,再進入車站下層,稱事件無影響車站設施,工程人員已把有關電線穿牆孔封好。

本網翻查資料,發現四月十五日早上十時左右,錄得最高每小時12毫米雨量。
本網發現西九龍站天花漏水當天,該區自中午十二時後已沒有錄得任何雨量紀錄。
直至發現漏水的六點左右,該區過去六小時都沒有任何雨量紀錄。

不過本網翻查香港天文台當天雨量紀錄,發現該區當天除早上9時45分至10時45分,錄得每小時12毫米雨量外,其他時段只錄得微雨量,中午12時45分後更全無雨量紀錄。

另外,西九龍總站早前測試消防系統時,疑系統不堪水壓「爆水」,水流波及最低層的B4層七號及八號月台。

至於高鐵香港段近米埔段隧道的路軌信號系統,本月十八日曾出現不穩定狀況,維修人員檢查時,發現有地下水滲漏,信號系統受潮,個多小時後恢復試車。

港鐵接受本網查詢時,未有作任何回應。

 

 

 

 


香港郵政將於下月七日推出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集郵品。

 

一套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於六月七日(星期四)推出發售。
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配合手語及點字,方便不同人士。

為宣揚共融溝通,香港郵政特以此為題,發行一套六枚特別郵票和一張郵票小型張。六枚郵票以中英文顯示六個常用的友善詞語,分別為「朋友」、「早晨」、「你好」、「加油」、「愛」和「謝謝」。

郵票左側配以線條簡單的漫畫人物,並輔以手語動作表達相關詞語內容;郵票表面則印有該詞語的點字,以質感豐富的凸字油墨印刷而成,供有殘障需要人士使用。同系列的郵票小型張更採用光柵技術印製,立體呈現「共融溝通」的手語動作。

本地各郵政局將於5月24日起發售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一元三角。郵票及相關集郵品當天起在郵政總局、尖沙咀郵政局、荃灣郵政局、沙田中央郵政局和屯門中央郵政局展出。另外,各集郵局至5月30日會接受預約自備封蓋銷服務。


22-05-2018

1.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上星期五試運期間,米埔附近一段的路軌信號系統,一度因地下水受潮出現不穩定,需要停駛逾一小時,路政署指接獲港鐵通報,已要求港鐵盡快展開詳細調查及補救。港鐵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2.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地盤發現的膠袋藏屍案,香港警方再拘捕三名男子,懷疑與案件有關,令案件被拘捕人數增至十人。32歲死者的屍體本月四號在赤鱲角東岸路一個地盤內被發現,警方稱14日及22日,先後在馬鞍山和旺角拘捕多三個人,年齡介乎32至83歲,其中兩人獲准保釋候查。至於早前拘捕五男及兩女,其中四男一女合共被暫控一項串謀謀殺罪,其餘的一男一女已獲准保釋候查。

3.香港警方首輛「水炮車」抵港,預計第三季完成驗收,年底正式投入服務。警方把「水炮車」定名為「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共購入三輛,耗資近1,700萬,其餘兩輛預計下月抵港。警方是因應2014年「非法佔領運動」後購入,處理騷亂或大型持續公眾集結,獲香港立法會撥款通過。警方又要求在車上安裝360度攝錄系統。

4.香港天文台下午一點錄得室外氣溫攝氏34度,最高達34.8度,成為72年來最炎熱的佛誕,但高溫無阻近二萬名市民及遊客觀賞,及參與一年一度長洲太平清醮飄色會景巡遊及搶包山的雅興。太平清醮壓軸的搶包山比賽午夜舉行,郭嘉明第八度成為「包山王」,女子組胡穎瑜首次奪冠。至於下午的飄色巡遊主題繼續諷刺時弊,有小朋友扮成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隊伍由北帝廟廣場起步,圍繞長洲主要街道一周,歷時約兩小時。


21-05-2018

1.香港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星期五發起有限度按章工作,參與的車長會把車身靠準巴士站才上落客、禁止超過大小或重量的行李上車、不會超載,抗議運輸署修訂的《車長工作指引》,未能解決工時長問題,行動將持續至早上十點結束。聯盟表示如運輸署或巴士公司未有正面回應,不排除會有進一步工業行動。

2.香港審計署報告早前發現,本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人數大增,香港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就融合教育問題,展開聆訊。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表示,局方在融合教育、小學加強輔導教學等計劃下,為公營學校額外提供的資源,加強學校教師團隊穩定性,讓學校靈活運用資源,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當局又會考慮修訂學習支援津貼模式,支援有較多被識別為有較大困難學生的學校,加強校本教育心理服務。他又說,教育局會積極跟進審計報告建議,聆聽各界人士意見,與相關政府部門和不同持份者合作,努力把融合教育政策和措施做得更好,協助學校更有效地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3.本港上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扣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4月基本通脹率為2.2%,較3月2.6%為低,主要由於旅遊費和新鮮蔬菜價格升幅收窄。價格在4月錄得按年較大升幅的類別,包括食品、電力、燃氣及水,及外出用膳;至於耐用物品價格則錄得按年跌幅。政府發言人表示,4月份通脹壓力大致維持溫和,基本通脹率回落,主要是由於今年復活節假期較早開始,令旅遊費用錄得較低的按年升幅。4月份整體通脹率較基本通脹率低,主要是由於政府自今年第二季起上調差餉寬減的上限。發言人預計,如強勁經濟狀況持續,通脹壓力年內會上升。

4. 5月21日屬於中國廿四節氣的「小滿」,香港天文台下午兩點多錄得最高室外氣溫34.7度,再創今年最高紀錄,也是歷年最炎熱的「小滿」。其中沙田及九龍城區均錄得最高氣溫35.4度,為全港最高的兩個分區;上水錄得最高35度,屯門最高34.3度,天文台預計本周天氣持續酷熱。酷熱天氣警告生效下,一名女子下午一點多在南丫島行山時,懷疑中暑需要送院。

5. 香港公務員今年加薪淨指標,為2.84%至4.51%,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表示,稍後會約見公務員團體聽取意見,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最後決定。至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及計劃興建的公務員學院,他稱港府已大致有選址,會盡快向香港立法會申請撥款。

6.全日空航空一架從日本東京飛往香港的客機,早上準備從成田機場起飛時,機艙突然冒出白煙,需要緊急疏散機上所有人,8名乘客感到不適。涉事客機屬於波音767-300型號,載有137人。事發於21日早上十時左右,航班編號NH809的全日空客機,機艙起飛前冒煙,機組人員及乘客需疏散,該班機其後取消起飛。日本當局初步調查,懷疑機尾的輔助引擎漏油,燃料揮發導致霧狀氣體流入客艙。

7. 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飄色會景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會於22日舉行,香港運輸署預計,當天使用渡輪服務的乘客達55,000人次,與去年差不多。運輸署按往年經驗推算,由中環及香港仔往長洲的渡輪服務,最繁忙時段約為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至於從長洲往中環及香港仔的渡輪服務,最繁忙的時段則會在飄色巡遊結束後,即約下午4時至7時。當局呼籲乘客應盡量避免在繁忙時段乘搭渡輪進出長洲,渡輪公司會加開中環和香港仔往來長洲的渡輪服務,巴士公司亦會加強往來碼頭的通宵巴士服務。


為免美韓軍演會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韓領袖金正恩舉行峰會前製造緊張局勢。美國國防官員透露,南韓主動提出退出聯合軍演,美國上周決定取消美國B-52轟炸機與南韓軍機的軍演。

美國特朗普政府早前多次重申,在北韓尚未放棄核武器項目前,將繼續對北韓施加最大限度的經濟和軍事壓力,且美國並未改變其軍演規模。

美國有官員表示,南韓政府已要求退出原本由美國、南韓和日本聯合舉行的三國空軍演習。美國暫未就南韓的決定公開評論。


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為「嫦娥四號」轉駁訊號返回地球的通訊衛星「鵲橋號」,5月21日5時28分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升空。衛星由火箭送入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40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陪伴地球已逾45億年。它對地球地軸指向、自轉穩定、週期潮汐、夜晚照明等有巨大意義。

1.人類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受到地球強大引力影響,月球也付出很大代價:地球將它自轉週期減慢為與圍繞地球公轉週期完全一樣,也就是潮汐鎖定。

在這種效應下,身處地球的人類基本永遠只看到月球的「正面」,只能在月球的天秤動效應下(月球軌道是橢圓,在軌道不同點的公轉速度不同,月球自轉也相對地球軌道面有一定傾角)看到月球「背面」一小部分(積累下來的極限是18%)。但總體來看,人類是無法看到全月球背面。

人類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的月球正面(左)和看不全的背面(右)(NASA)

即使到了載人航太時代,由於月球整體阻攔,背面形成地面通信禁區。在過去60年,人類已發射超過百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非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8/10/11/12/13/14/15/16/17看到過月球背面,沒有任何一個能夠進行月球背面著陸。

也正因如此,人類關於月球背面的陰謀論和謠言甚囂塵上,諸如外星人基地、納粹殘餘、月球人家園,這些廣泛出現在各種科幻作品中,各種演繹充滿想像力。月球背面甚至得名「月之暗面」(儘管實際上背面也能被太陽照到,只是人類看不到而已)。

為實現月球背面探測、登陸與研究,就必須把信號傳遞到那裡。現在這個方案就是中國「嫦娥四號」月球登陸器通訊衛星,為人類歷史上首個。

2. 通信衛星是什麼?
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載人飛船環繞地球運行時,90分鐘左右就能繞地球一周,如果到地球背面時,該怎麼聯繫?

主要有三種方案:
1.全球佈網測控站,但需要世界範圍內都具強大政治影響力,還有海洋無法建站因素,顯然很難;

2. 建立移動測控站,例如中國前後7艘遠望號測量船中的2艘左右,會在火箭發射時駛入大洋,但顯然每次都航行到地球另一側並不現實;

3. 在太空中建立通信衛星網路,它們運轉在距離地面35,786千米高的軌道,與地球自轉同步,只要3至4枚足夠覆蓋全球,它們就是「天眼」,但技術難度顯然最高。
第三種提到就是通訊衛星,負責接收、加工、轉發其他衛星資訊,換句話說:「衛星的衛星」。擁有這個技術的國家/地區有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但目前處在完整工作狀態下的通信衛星通訊系統中,只有美國和中國能覆蓋全球。
典型例子包括2003年中國航天首位太空人楊利偉進入太空,當時他只能在飛到中國附近衛星測控站時,才能與地球聯繫。無論是跟國防部長通話,抑或跟家人問候,一次大概5分鐘就必須草草結束。

2013年神舟十號,太空人王亞平就已能在太空中實現51分鐘太空授課,期間飛船繞了地球大半圈。到了神舟十一號,太空人景海鵬和陳冬已能收看地面電視直播。
他們依賴的就是中國覆蓋全球的四顆通信衛星「天鏈一號01星」。

4. 為了「嫦娥四號」,我們也送一枚通信衛星去到月球?
為探測月球背面發射信號中繼衛星,在19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NASA準備阿波羅登月專案時就提出過,直到任務結束也沒有完成可行性研究。目前最多應用是在眾多火星軌道器上,它們既探測火星,又為地面上的火星車和著陸器中繼信號。
「嫦娥四號」將在年底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踏足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既然月球擋住背面,為協助「嫦娥四號」和「玉兔號」月球車轉發信號,其信號中繼衛星需要提前出發準備,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月球信號中繼通信衛星。

嫦娥四號信號中繼衛星帶有一個口徑4.2米的傘面天線

通信衛星在2018年4月24日中國航太日被命名為「鵲橋」。不過與大型的天鏈系列衛星有別,「鵲橋號」採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100衛星平台,屬於微小衛星通用平台,「鵲橋號」也的確「身輕如鵲」,只有包含燃料也僅有幾百千克。
為穩定在遙遠的太空,同時保證對地月通訊的穩定,「鵲橋號」必須定位在一個叫做地月拉格朗日二點的位置附近,選擇一條獨特的Halo軌道。在早前2014年的嫦娥五號T1測試飛行器,已經驗證相關軌道轉移和控制技術。

拉格朗日點又叫做平動點,對兩個天體而言,它們的綜合引力影響在這些點(共計5個)達到平衡,那麼航天器處在這位置附近的Halo軌道時,將會相對兩個天體幾乎靜止。拉格朗日二點就是引力平衡、在較小天體外側的點,在月球背後。因此,選擇這個點有三大優勢:
a. 隨著這兩個天體一同運動,並與二者處在幾何關係幾乎不變的狀態;
b. 兩個天體引力平衡,衛星所需要的軌道維持燃料極少;
c. 沒有天體遮擋,一直暴露在日照下,太陽能豐富。

中繼星與地球、月球的軌道關係

因此,對設計壽命5年的通信衛星而言,它能輕易穩定在軌道數十年,足夠中國、乃至葉培建院士提出,可幫助其他國家類似月球背面任務使用。
「嫦娥四號」在2018年底抵達月球背面時,這個「鵲橋號」「天眼」將會執行任務的指令發送、信號轉發、資料下載等功能,成為連結地球與月球的「鵲橋號」。

中繼星實現地月信號傳遞的路徑

同時,這個中繼星還攜帶鐳射反射器,驗證中國超遠距離鐳射測距技術。中國2018年1月27日實現地月距離鐳射測距,而通信衛星將會把距離進一步增加約8萬千米(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狀態是40萬千米)。

由於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四號丙火箭發射「鵲橋號」尚有剩餘運載力,這次任務還將攜帶兩顆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組成編隊實現天文干涉測量實驗。他們可以利用月球背後幾乎不被地球干擾的特點,實現更加純粹的觀測。宇宙「黑暗」時期到底有什麼,由它們來揭秘,也是人類首次採用這種方式觀測宇宙。

兩枚衛星組成的「太空天文台」

在最近航太日上,中國也宣佈兩顆衛星的命名「龍江一號」和「龍江二號」。衛星的主要設計團隊來自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全日空航空一架從日本東京飛往香港的客機,21日早上準備從成田機場起飛時,機艙突然冒出白煙,需要緊急疏散機上所有人,8名乘客感到不適。

涉事客機屬於波音767-300型號,載有137人。事發於21日早上十時左右,航班編號NH809的全日空客機,機艙起飛前突冒煙,濃煙瞬間滿佈客艙,機組人員及乘客需緊急撤離,該班機其後取消起飛。

日本交通當局初步調查認為,未有證據顯示機艙曾發生火警,懷疑機尾的輔助引擎漏油,燃料揮發導致霧狀氣體流入客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