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下月起擴大滬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四倍。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宣佈表示歡迎。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加大額度,主要是為六月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 A 股,市場需求活動可能增加而作好準備。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啟動以來運作暢順。擴大每日額度,將進一步提升交易流暢度和確定性,亦有助確保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納入A股的過程順利。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下月起擴大滬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四倍。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宣佈表示歡迎。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加大額度,主要是為六月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 A 股,市場需求活動可能增加而作好準備。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啟動以來運作暢順。擴大每日額度,將進一步提升交易流暢度和確定性,亦有助確保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納入A股的過程順利。
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除談及中美貿易摩擦、貨幣政策、虛擬貨幣、金融監管外,還宣佈了以下重磅措施:中國金融開放12大具體舉措,其中6項預計上半年落實,5項年內落實;滬倫通爭取年內開通等。
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除談及中美貿易摩擦、貨幣政策、虛擬貨幣、金融監管外,還宣佈了以下重磅措施:
中國金融開放12大具體舉措,其中6項預計上半年落實,5項年內落實;滬倫通爭取年內開通等。
詳細要點如下:
六項預計上半年落實的開放措施
1、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2、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
3、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證券公司。
4、為進一步完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機制,從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的額度擴大4倍,也就是說滬股通和港股通每日的額度,從130億調整為520億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人民幣。
5、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租業務。
6、放開外資保險經濟公司經營的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五項年底前落實的舉措
1、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濟、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
2、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
3、大幅度的擴大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
4、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的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
5、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滬倫通爭取年內開通
內地和香港從5月1日起互聯互通額度擴大,將把股市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也就是說滬股通和港股通每年由130億元人民幣調整到520億元人民幣。
目前滬倫通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爭取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中國不會以人民幣貶值來應對貿易摩擦
易綱表示,中國不會以人民幣貶值來應對貿易摩擦,“我們的貨幣政策是關注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它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中國哪怕關稅上升也不會讓自己的貨幣貶值。”
中國目前離流動性陷阱比較遠
易綱表示,中國目前離流動性陷阱比較遠,流動性陷阱對中國製定貨幣政策而言可以是一個極端情形參考,一直有考慮這個極端情形。
中國對虛擬貨幣一直是比較謹慎的
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比較少,有一些投機甚至洗錢和其他行為存在,因此中國對虛擬貨幣一直比較謹慎。 但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對虛擬貨幣的研究走在前列,在研究數字貨幣應以一種怎樣的形式服務實體經濟,包括區塊鏈技術、金融科技等。
大資管指導意見將出台意在減少監管套利
目前基本框架是分業監管,職責清晰,但從過去經驗看,跨市場跨產品和跨機構的風險傳染。 考慮大資管指導意見未來將要出台,資管業務不管銀行和證券在統一規則下監管,目的是減少監管套利。
(編輯:曾靜嬌)
荃灣海灣花園2座早前發生嚴重而罕見的升降機「急升」意外,一對夫婦受重傷,初步疑與制動系統失靈有關。涉事的升降機屬於舊式、已停產的韓國製「東洋」(DONG YANG)牌,據悉未有安裝鋼纜制動器,全港目前約有300部相同品牌的升降機。 實測發現,海灣花園購物商場一、二期及觀塘碼頭廣場的東洋升降機運作時,都有明顯不規則搖晃及發出較大雜音,令人關心升降機安全問題。
全港約300部的韓製「東洋」升降機,遍佈港九新界住宅及工商業大廈,資料顯示,包括尖沙咀華懋廣場、中港城、觀塘碼頭廣場、粉嶺名都商場、元朗交通廣場、屯門邁亞美海灣等。機電署已要求所有註冊承辦商兩星期內,檢查全部的東洋牌升降機。
記者試搭海灣花園購物商場一、二期及天橋的東洋升降機時,發現?門開關動作不暢順,有時甚至要等候一會才成功開啟。升降機運作期間,更出現不規則搖晃及震動。?內乘搭時,會感受到運行速度不一,機體不時發出「勒、勒」的雜音。
觀塘碼頭廣場的東洋升降機運行時,同樣有不規則搖晃及震動,機外則傳出疑似纜鏈驅動時的雜音。
至於元朗交通廣場、粉嶺名都商場經過翻新的東洋升降機,在試搭實測中暫時未發現明顯問題。
升降機製造商東洋自80年代被收購,該品牌升降機及自動電梯已於90年代前停產。
一對夫婦9日搭乘荃灣海灣花園2座升降機時,原本打算返回15樓寓所,但電梯沒有停下,繼續急升至24樓的?槽頂,並撞向電梯槽頂,兩人當場浴血,情況一度危殆。
粵港澳大灣區確實有些體制機制障礙,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便捷流動有一些規則的限制。 目前的關鍵是,怎麼能更好地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和天然形成的大灣區的優勢更加聚集起來,將其能量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強有力的增長。
朱麗娜 博鰲報導
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再次描繪了建設世界級灣區的美好藍圖。
“在亞洲發展大局裡面,粵港澳大灣區有十分特別的意義。由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層面,它的成功將決定於它的創新能否為這個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以及發揮中國與亞洲其他地區,以及全世界的重要聯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9日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時表示。
她在會上透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規劃很快將要出台,目前粵港澳三地政府正籌備舉行宣講會,準備一道去海外進行推廣。 她表示,隨著香港開通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等重大跨境基建,將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今年3月7日在參加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機遇,攜手港澳,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的城市群,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明確了發展的目標,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林鄭月娥坦言:“要建設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央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三地政府現在也希望能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台以後,中央有一個高層次的領導指導我們的工作,為我們排憂解難,把這個事情做好。”
“納入大灣區規劃的範圍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的九個市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土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約6800萬,均居世界四個大灣區的首位。”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論壇上表示。
馬興瑞介紹,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的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人民幣,擁有16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和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確實有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對於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便捷流動有一些規則的限制。 目前的關鍵是,怎麼能更好地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和天然形成的大灣區的優勢更加聚集起來,將其能量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強有力的增長。
在南豐集團CEO、香港前財政司長梁錦松看來,人才是知識經濟、創新經濟中最重要的角色,如何培養、留住、吸引人才,都是政府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在三地之間過關是需要排隊的。我經常到深圳開會,如果每天花在過關上的時間太久,就影響人才發揮的能力。建議三地政府為人才頒發’大灣區證件’,用高科技的過關方式,減少通關時間。”梁錦松表示。
同時,梁錦松指出,內地個人所得稅稅率較高也是很多港澳人才去內地發展面對的障礙之一。 據悉,目前港澳居民如果在內地一年內居住超過183天,就需要每月繳交5%至45%的所得稅,而同時也需要向香港稅局繳交薪俸稅。 此外,目前在內地工作或就讀的港人及其家屬雖然是中國籍公民,都被視為“境外人士”,無法以國民待遇享受內地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馬興瑞認為,成為國際性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是一個主攻方向。 因為粵港澳大灣區跟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紐約灣區相比,最大的短板就是在這個方面。 “我們恰恰是在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包括聚集人才上能夠佔領制高點上。”
馬興瑞坦言,香港能夠在特有的條件下,配置全球的創新資源要素,其能力在大灣區裡面是最強的。 “香港和澳門有一大批的科學家,有很好的原始創新的能力,這個有機的結合作用巨大。現在要打造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成為一個綜合的、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
至於如何將大灣區內現有的三個自貿區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論壇上認為,大灣區裡面有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建一個自由貿易區聯盟,先讓這三個試驗區和香港、澳門對接,先行先試一些新的做法。 “在一些有關貿易的做法上,例如關稅的對接,包括其他方面的互聯互通,都可以在這三個區域建起來。”
樊綱表示,香港亦可藉大灣區建設將本地大學科研技術進行轉移,與“中國矽谷”之稱的深圳進行角色互補。 目前香港與深圳的創新科技發展各有優勢,香港科研由大學主導,多從事上游尖端的研究,但本地製造業北移,使科研缺乏中游轉移及下游生產,而深圳科研則由產業主導,著眼於中下游應用研究。
以匯豐銀行為例,近日該行宣佈在廣東及香港設立專注服務創新科技企業的服務團隊,以拓展珠三角地區高科技行業帶來的商機,並通過更緊密的粵港聯動為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金融支援。
據悉,過去3年該行在廣東地區的高科技企業客戶數量增長超過一倍,未來“創新與科技業務團隊”將專注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尤其是新經濟領域內的中小企業。
對於作為國際金融、物流、航運中心的香港而言,粵港澳大灣區亦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幫助其突破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瓶頸。
林鄭月娥指出,無論是在創新或者是在聯繫方面,香港都可以為大灣區做出重要的貢獻。 首先,“一國兩制”這個創新的政策方針,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優勢。 粵港澳三地會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互補打造新的增長點。 第二,香港擁有自己的經濟、社會制度法律,加上自由開放的市場、優良的法制傳統,以及跟國際標準高度接軌的營商環境,一方面將國際的企業引進大灣區,另一方面助力內地的企業走出去。
香港既聚集了大量專業服務和國際人才,又擁有“一國兩制”的安排賦予的製度優勢,是跨國企業進入亞洲及中國內地市場的理想平台。 截至2017年6月底,香港共有3752家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代表其位於香港以外地區的母公司負責在中國內地及亞太區的業務。 事實上,香港近年已成為廣東企業“走出去”的首選融資平台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廣東企業佔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約21%。
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貨運量第一、客運量第三的機場,同時有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並擁有5所名列全球100強的大學和優秀的科研能力及文化藝術樞紐。
林鄭月娥表示,把香港有優勢的產業、醫療和教育落戶在大灣區,“要進一步發展,空間很重要,香港目前就是沒有這個空間,(香港)現在經濟發展的兩大局限,一個是土地,一個是人力,人力包括人才或者其他的人力資源。對我們來說,大灣區的出現尤其是現在已經提升到國家的戰略層面,馬上解決香港進一步發展的局限。”
至於大灣區內11個不同城市之間如何進行分工與協調,她坦言:“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重疊不是很厲害。除了港口以外,香港在金融服務業方面,無論是融資、投資,還是發債都是我們的強項。
此外,香港可以進行我們的研發、轉化和孵化。 而且,其他的大灣區的城市,無論是生物醫藥或者是人工智能的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需要融資或者上市又回到了香港來,大灣區是一個很好的方程式,讓每一個地方發揮它的優勢。 ”
對澳門在大灣區內的角色和定位,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論壇上表示:“我們的人數不多,地方不夠,我們也要尋求發展的空間,不可能每一個合作都是全面的合作,必須要精準。澳門在大灣區裡如何發揮作用,必須通過深度的研究。廣東省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產業特徵,我們必須看哪方面可以補充人家的短板,更重要的是符合國家所需,區域所需,精準地發力。”
(編輯:趙海建)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提供免費收集硬幣服務的收銀車,即日起可替兌換硬幣的市民,增值電子錢包。
本港目前的兩架收銀車在提升設備後,市民兌換硬幣時,可選擇掃瞄QR Code為電子錢包增值,包括支付寶香港、八達通O! ePay、拍住賞、TNG Wallet及WeChat Pay。
為促進硬幣循環再用、減低鑄幣開支,金管局自2014年10月推出收銀車,輪流停泊於全港18區,由上午10時至晚上7時,為市民免費收集硬幣,每輛收銀車會在同一地點停留一星期。
兩部收銀車至今,共收集3.4億枚總面值4.53億港元的硬幣。
天水圍天瑞邨一間手機店9日被爆竊,店內共八部總值約萬元的手機被盗,警方在邨內截獲疑犯,並搜出懷疑失物。
案發手機店左側玻璃門粉碎,玻璃碎散滿一地,懷疑被人以硬物擊碎。現場消息指,商場保安深夜首先發現手機店門被毀報警,警方翻查閉路電視追查,在瑞滿樓梯間發現疑犯,將其拘捕,店員拒絕評論事件。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家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二集:
石頭,看似平平無奇的建築材料,在創新工商業家的匠心獨運下,成為裝飾家居、裝飾高樓大廈的工藝品,兼具實用與美化的效果。來自香港的工業家,憑著自己對行業的熱情和創新精神,創造出一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工藝品。
面對諸如1881等歷史建築,他們如何在保育與設計中取得平衡?
九龍灣一架的士下午懷疑失控,幾乎直衝入行人隧道,失事的士事後凌空橫臥隧 道兩道欄杆之間,司機受傷送院。
一架市區的士9日下午兩點多,駛至九龍灣宏展街MegaBox側一個加油站附近時,懷疑失控,掃毀欄杆後,再直衝向一條行人隧道,整架的士橫臥行人隧道頂部兩道欄杆之間,的士司機一度被困,由消防員救出送院。
為宣揚愛護動物,香港警隊舉辦的「單手掌上壓挑戰」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後,7日正式閉幕,300名警員及運動員同場進行一分鐘單手掌上壓,成功破「最多人同時做單手掌上壓」的健力士世界紀錄,並為愛護動物組織籌得逾100萬善款。
警務處行動處處長鄧炳強7日在閉幕禮致辭時,感謝參與的運動員、藝人、名人等支持,為保護遺棄動物協會籌得超過100萬善款。
由警察公共關係科與保護遺棄動物協會首次合辦的「單手掌上壓挑戰」活動,自1月28日起舉行,警隊隨後在網上展開為期十星期的宣傳,鼓勵參加者藉做單手掌上壓,感受肢體殘缺動物的不便,宣揚愛護動物信息,並為被遺棄和殘障動物籌款。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家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香港工業總會作為香港四大商會之一,要了解香港工業的源頭,就不得不先從香港工業總會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