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被英文新聞記者問及有關填海的土地政策問題時,建議新聞官日後準備即時傳譯,以免浪費時間(we don't need to waste time)。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稱對相關言論極度遺憾。林鄭月娥同晚深夜發表聲明,澄清言論並非針對英語,又對任何引起的混亂致歉。
香港電台英文新聞部一名記者在行政會議進行前,向林鄭月娥提問有關香港發展局旗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結果,會否影響其有關填海傾向的意向時,她以英語回答,指經常在答問環節以廣東話及英文重複相同答案,倡新聞處長在會見傳媒的場合,最好準備即時傳譯,以免浪費時間(we don’t need to waste time.)。
輿論對林鄭「浪費時間」言論感不滿
林鄭月娥的言論引起傳媒界不滿及託異,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稱對相關言論極度遺憾,無法接受特首以輕蔑態度回應英文提問,強調英文傳媒以英文提問有實際需要,與華文媒體同樣肩負監察政府的責任。融樂會發表聲明,對林鄭的「浪費時間」言論表示十分遺憾,指香港自稱是「亞洲國際都會」,面向國際,但香港英語資訊卻每況愈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辦主任陳國基事後受訪,強調現行「中問中答,英問英答」的安排不變。
林鄭深夜發聲明致歉
林鄭月娥同日深夜透過香港政府新聞處發聲明,表明會維持以記者提出問題時所用語言回答問題的承諾,並已確保所有重要發言均以兩種語言作出或發放,澄清當時考慮到會見傳媒環節時間較短,聲稱有關言論並非針對英語。她指考慮過香港政府新聞處意見後,無意改變現時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環節的操作模式,並對任何引起的混亂致歉。
政商界歷年沿用「中問中答,英問英答」
按現行沿用的做法,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一般於境內外不同場合,除以廣東話回應記者問題,亦一直都會以英語回應英文媒體問題,或以普通話回應普通話記者提問,以便傳媒取得相應語言的重點短句(soundbite)供播放。
繼續在歐洲訪問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德國出席「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她在酒會上致辭時指,創新科技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而培育人才對推動創科至為重要,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歡迎各地青年科學家加入。

林鄭月娥冀與奧地利加強科研合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地時間24日早上與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基金會主席、執行董事及理事會成員會面。她認為大會提供難得機會讓青年科學家與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對青年科學家們極具啟發性。林鄭月娥亦與三位同時獲諾貝爾獎及邵逸夫奬的學者會面,了解他們對推動科研的看法。
另外,林鄭月娥與奧地利教育和科研部部長會面,得悉奧地利重視科研,希望日後與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出訪當地,商討如何加強合作。

(香港政府新聞處)
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創辦於一九五一年,每年匯聚諾貝爾獎自然科學方面的得主與新世代優秀科學家交流知識和經驗,今年有約四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來自不同國家的六百名青年科學家參與。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繼續法國的訪問行程,並推介「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林鄭月娥表示,「一帶一路」為香港帶來一系列機遇,香港會擔當非常重要角色,期待與法國企業開拓商機。
林鄭月娥21日在巴黎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營商環境研討會,指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獨立司法制度、國際金融及商貿中心等優勢,有利在大灣區內發揮獨特的角色,與其他城市互補。她又參觀法國國民議會,出席法中友好小組主席設的午宴,並邀請小組來港訪問。

林鄭月娥隨後參觀羅丹博物館。她指,隨著西九龍文化區等設施落成,香港未來會有更多藝術品展出空間,期待雙方合作,讓市民有機會在香港欣賞羅丹博物館的藏品。
林鄭月娥並到索邦大學參觀,她指本港希望透過政府、大學和企業合作,推動創科發展,合作的對象包括海外知名學府及研究機構,又說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出措施吸引海外機構落戶香港。
她隨後與居於法國的香港人會面,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林鄭月娥期望在法國的香港人能夠繼續在當地發揮影響力,支持香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