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滬、深交易所以「內地投資者對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缺乏了解」為由,禁止將香港首間「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小米集團(01810)納入港股通可買賣股份名單,意味內地投資者將不能通過港股通機制,買進具超級投票權架構公司的股票,措施可能令香港更難吸引其他大型內地科技公司未來數月來港上市。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Hang Seng Indexes Co.)早前宣布稍後將小米納入恒生一系列指數的計劃,其中包括恒生指數及富時中國50指數。市場消息憧憬下,原本在上市日表現低迷的小米,13日(上周五)收報21.45元。

恒生指數所覆蓋股票佔香港主板市場總市值95%,內地投資者基本可通過港股通交易指數所有成分股,但滬深交易所上周末(14日)的決定,意味小米股票暫時不納入互聯互通。

港交所稱,互聯互通機制允許兩地交易所剔除部分成分股,自開通至今,兩地交易所未曾剔除新增指數成分證券。港交所又稱,已採取額外投資者保護措施,希望「儘快」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互聯互通,而港交所、內地滬、深交易所早前已同意外國公司和合訂證券,暫時不納入股票互聯互通機制。

小米曾考慮利用中國存托憑證(CDR)在上海雙重上市,但上月擱置計劃,原因包括CDR規定尚不完善,及小米與監管機構就發行條款有分歧。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下月起擴大滬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四倍。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宣佈表示歡迎。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加大額度,主要是為六月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 A 股,市場需求活動可能增加而作好準備。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啟動以來運作暢順。擴大每日額度,將進一步提升交易流暢度和確定性,亦有助確保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納入A股的過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