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境局局長  黃錦星

 

全新郊野公園? 又點止咁簡單!

「近幾年,香港郊野公園整體覆蓋細咗、不變或是大咗?」

當今「後真相」時代,在不同場合我不時提出此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真相又是什麼?往往近乎十居其九我得到的回答,都與真相不符。

真相是過去5年,本地郊野公園整體增加了約50公頃;未來兩三年,再添約500公頃。同時,我不單單關注其「量」的進展,亦關心「質」的與時並進。我與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博士、北區民政事務專員莊永桓及相關部門同事走出辦公室,同行擬議中的紅花嶺郊野公園一帶山頭,在陽光下山野間汗水中「開會」互動,籌劃新郊野公園以至偏遠鄉郊復育的協作及創新。

近日,我與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博士(左二)、北區民政事務專員莊永桓(右三)及相關部門同事走出辦公室,同行擬議中的紅花嶺郊野公園一帶山頭,更登上紅花嶺山頂,此乃北區最高峰之一。
政府正密鑼緊鼓籌劃紅花嶺郊野公園。逢春夏季節,漫山紅色野杜鵑花開,因而得名「紅花嶺」。又相傳山中草坡常見雀科及鴝科等小型鳥類出沒,英文地名為Robin’s Nest,又稱「麻雀嶺」。(相片由「隨我行」提供)

5年間郊野公園已增50公頃

2013-2017年間,一系列「不包括土地」被納入郊野公園,以加強郊野保育、教育及康樂用途。當中包括西貢大浪西灣,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當地「自然管理協議」,透過村民、非政府組織及政府間協作,有機復耕農地、改善周邊的濕地生境、保育鄉土文物及建構生態導覽等,惠及村民與郊野遊人,有助偏遠鄉郊可持續發展。

近年西貢大浪西灣被納入郊野公園範圍,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亦正支持當地復育復耕。近月我再到訪其村民及農友,了解「山竹」超強颱風後情況。

近月「山竹」之後,我亦曾登山涉水視察超強颱風對當地的破損,並慰問村民及農友。當地荒田沉睡已近半世紀,今夏正試行復耕稻米,可惜遭風毀水淹,但願明年會轉好。

未來數年全新郊野公園約500公頃

政府正密鑼緊鼓籌劃紅花嶺郊野公園。紅花嶺位近沙頭角,高度海拔492米,是北區最高的山峰之一,逢春夏季節,漫山紅色野杜鵑花開,因而得名「紅花嶺」。又相傳山中草坡常見雀科及鴝科等小型鳥類出沒,英文地名為Robin’s Nest,故又稱「麻雀嶺」。

紅花嶺地緣獨特,緊貼邊境,東望沙頭角海以至印洲塘,北連深圳梧桐山,西接古村蓮麻坑,南眺八仙嶺及新界群山。新郊野公園的規劃,將有助提升深圳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及本港八仙嶺郊野公園間的生態連繫,強化此南北跨境「生態走廊」,有助兩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

從前紅花嶺一帶大都屬邊境禁區腹地,遺留不少相關歷史文物,包括多座「麥景陶碉堡」(Macintosh Forts)。(相片由「隨我行」提供)

從前此處大都屬邊境禁區腹地,遺留不少相關歷史文物,突出例子包括建於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多座「麥景陶碉堡」(Macintosh Forts),它為香港警隊的邊境山嶺特色「警崗」建築,外牆以墨綠為主色調,外圍亦架起重重鐵絲網,守衛森嚴。2009年,碉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從前在蓮麻坑村附近又有大型礦山,相傳始於19世紀初,1930年代為全盛期,至1950年代末停運。蓮麻坑礦洞已荒廢,部分卻演化為蝙蝠棲息地,此「蝠地」於1994年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因歷史機緣,紅花嶺一帶是保育及生態旅遊「福地」,須更有心思地研究及籌劃此全新郊野公園。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負責同事之一「娥姐」,今次亦同行視察,邊行邊說。我務請署長及相關同事,多與附近村民以至有關保育及生態專家互動協作,珍惜當地豐富及獨特的自然及歷史文化資源,用心創立香港第25個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以外還有偏遠鄉郊復育

新一屆政府除了正積極創新籌劃「紅花嶺郊野公園」,施政報告亦宣布了新設「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辦)以促進復育偏遠鄉郊。鄉郊辦的籌組已具雛型,初以客家古圍村「荔枝窩」及高原濕地蜻蜓天堂「沙羅洞」為先導目標地,以創新手法促進生物多樣性及鄉郊可持續發展,有利城鄉共生。

 

各位山友,近期正是行山郊遊好時節。現有24個郊野公園共覆蓋本港土地約四成,歡迎大家多多到訪。同時,我亦推薦大家暢遊荔枝窩等偏遠鄉郊,支持本土古村復育。大家遊歷郊野公園或偏遠鄉郊時,都請緊記「山野無痕」(Leave No Trace),包括「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走塑」減用即棄塑膠物品等,同行保育香江山水福地,同做生態情人。

本月初,我亦參加了「客家古村」荔枝窩的「豐禾·日荔 — 農樂節 」。支持本土古村復育,我推薦大家暢遊荔枝窩等偏遠鄉郊。

我與同事視察紅花嶺時,自然體現知行合一,自己水壺自己帶,「走塑」減廢。撐「揼少啲慳多啲」,在野在城都咪做大嘥鬼!

遊歷郊野公園或偏遠鄉郊時,請緊記「山野無痕」(Leave No Trace),包括「自己水壺自己帶」、「走塑」減用即棄塑膠物品等,同行保育香江山水福地。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
https://www.facebook.com/saiwanrehab/

隨我行FolloMe:神秘山寨 - 紅花嶺
https://youtu.be/VHitEyJ6M9I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
https://www.facebook.com/LCWMA/


港府與東歐的格魯吉亞政府經過八個月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內容涵蓋貨物協議、增加市場准入、格魯吉亞政府亦會開放96.6%的貨物免關稅等。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協議有助港商開拓格魯吉亞市場,有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商業和金融樞紐的地位,也有助本港應對中美貿易戰。他又認為香港堅持自由貿易能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施行貿易壁壘,非但無法保護該地區,雙方反而需付代價。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自貿協定》的涵蓋範圍全面,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及其他相關範疇,能為兩地提供有效平台,推動雙邊經貿關係進入一個新台階,有助港商開拓格魯吉亞和「一帶一路」倡議所涵蓋的高加索地區的市場。

服務貿易方面,《自貿協定》下的受惠行業包括金融服務、電訊服務、各種商業服務、批發及零售服務、仲裁服務、視聽服務、建造及相關工程服務、環境服務、各種運輸服務以及印刷和出版服務。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表示,協議具策略性、重要和高標準,可以敞開大部份和格魯吉亞的貨物貿易,又指本港雖與當地實際貿易不多,但簽署具有長遠策略地位,是開發新的「橋頭堡」。他認為透過簽署協議,在面對全球貿易糾紛蔓延下,亦能釋出本港的主流仍是自由貿易的信息,強調拆除貿易壁壘,加強區域和全球經貿發展的重要性。


早前有傳媒引述香港教育局一份中史教科書的評審報告,部份一直獲批准沿用多年、並涉及香港及內地關係的描述內容,被評為「用詞不當」,要求修改,但未有多作解釋。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議員有關質詢時,指評審員是按前文後理檢視,而非個別句子。

楊潤雄認為評審時會看前文後理,而非其中一句,他舉例如「香港(特區)位於中國南方」一句,可以有不同解釋,如位於中國「境內」或「境外」的南方,語文上有不清晰的地方。

至於另一句「中國堅持收回香港(特區)主權」,他認為中國一直擁有香港 (特區)主權,故不涉及收回或由英國交回的概念。 不過翻查資料,無論中英聯合聲明、中國外交部文件,甚至已故國家前領導人鄧小平講話中,都有「中國收回香港(特區)」的字句。

有線新聞於4月17日播出的專題新聞環節《新聞刺針》中,引述香港教育局一份評審今年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報告內容,指部份沿用多年、本已通過評審的字句,如「香港(特區)位於中國南方」、「香港(特區)主權移交中國內地」和「中國堅持收回香港(特區)主權」等,今年突被評審小組評為「措辭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