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菲律賓籍、正準備接受變性手術成為女性的跨性別在囚人士,在香港販毒被捕後,自2014年起服刑,她不滿被香港警方及懲教署當成男性看待,包括被男執法人員裸體搜身、獲安排到男性囚室、又延遲接受荷爾蒙療程六星期,認為違反人權法、殘疾歧視等法例,提出司法覆核。香港高等法院8月3日(星期五)裁定她部分勝訴,又建議當局加入為變性人搜身的指引。

法官:執法人員有酌情權  保障囚犯基本人權及私隱

根據《警察通例》和《監獄守則》,為被羈留人士搜身時,要由與被羈留人士相同性別的執法人員進行。法官區慶祥認為,有關規則只屬一般性規則,執法人員有酌情權決定如何恰當處理,保障囚犯基本人權、尊嚴及私隱。

法官:懲教署署長失職

至於延誤治療方面,法官認為署方延誤入稟人接受荷爾蒙療程做法不合理。23歲的申請人,自12歲起接受賀爾蒙療程, 一旦停止接受治療,身體可能會出現不能逆轉的傷害,出現男性特徵,如男性體毛、皮膚粗、長出喉核和聲音變沉,香港懲教署在羈留初期,應盡快安排她見相關醫生,以便得到相關治療,卻要她與其他囚犯一樣輪候排期見醫生,是不合理延誤,又認為懲教署署長失職。

香港懲教署指尊重判決。入稟人透過律師回應指,與法律團隊研究判詞後,會考慮下一步行動。

申請人入稟時認為香港警方和懲教署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和《人權法》,及質疑《警察通例》和《監獄守則》違憲。


今屆香港懲教署結業禮上,共38名新入職懲教主任及59名二級懲教助理完成訓練。兩個懲教職級優秀學員的榮譽獎項,包括「院長盾」由新懲教主任李家傑及蕭昌鴻獲得,二級懲教助理鄺煜樺及林凱婷則同獲「金笛」。蕭昌鴻表示,期待可在工作崗位上以「生命影響生命」。
獲獎的二級懲教助理林凱婷(左)、懲教主任蕭昌鴻(中)和懲教主任湯麗莎(右)。

港隊男排隊員幾誤入歧途 入伍盼「生命影響生命」

25歲蕭昌鴻為現役香港男子排球隊員,曾參與多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學時為兼職排球教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健康與體育運動科學系。蕭透露自己中學期間幾乎誤入歧途,在師長協助下重回正軌,所以希望加入懲教署以「生命影響生命」,幫助在囚人士重返社會。

對於坊間指在囚人士待遇及居住環境多年未改善,蕭昌鴻回應,指部門近年積極改善在囚人士居住條件,亦有重建大樓、懲教所等,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及重返社會。他又相信打架、爭執等在院所發生的突發事件,將是崗位上的最大挑戰,會以冷靜態度、按部門指引依法處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頒發最優秀學員「院長盾」予懲教主任李家傑。

至於27歲李家傑曾於香港醫院管理局擔任資訊科技長官,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互聯網及多媒體科技學系,他表示希望成為懲教主任後,能為懲教署資訊科技發展注入新動力。

 


負責羈管及提供更生服務的香港懲教署,六月八日午在赤柱職員訓練院舉行學員結業會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結業儀式,並檢閱38名懲教主任及59名二級懲教助理。結業學員中4人獲頒最優秀學員獎,包括懲教主任李家傑及蕭昌鴻獲頒「院長盾」,二級懲教助理鄺煜樺和林凱婷則獲頒「金笛」。

林鄭月娥出席致辭時讚揚懲教署,多年為香港成為安全城市作出重大貢獻。她指法治是香港基石,而完善刑事司法制度、精鋭專業的執法隊伍,是香港賴以穩健發展的後盾。林鄭月娥表示懲教署作為香港刑事司法體系的重要一環,致力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的羈管環境和為更生人士提供市場導向的職業培訓計劃,幫助他們順利重投社會,防止罪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赤柱懲教署職員訓練院出席學員結業典禮,並與結業學員合照。旁為懲教署署長林國良(前排左五)和懲教署副署長胡英明(前排右五)。

更生人士再犯率改善  懲教署預防罪行功不可抹

她表示,2017年香港整體罪案率為每10萬人口758宗,較2016年下跌8%,是自1971年以來的新低。同時,更生人士的再犯率由2000年的39.9%下跌至2015年的27.1%,治安持續改善。

林鄭月娥特別提到,由於保安理由職員需恪守嚴格規範,如不可攜帶手提電話進入懲教院所。她理解懲教人員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但希望學員接受挑戰,成為盡忠職守的新一代懲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