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檔案處網站8月1日,上載70張 70年代中期彌敦道建築物和街景的珍貴照片,讓香港市民懷緬香港歷史。政府檔案處發言人希望照片,能喚起市民對彌敦道的集體回憶,並透過照片推動市民欣賞歷史檔案。
該批由香港地政總署移交的照片,記錄了1970年代興建太子站至尖沙咀站地下鐵路時,建築工地的路面情況。當年一些地標建築物,及那些越來越少人提起的家傳戶曉名字,如普慶戲院、「泰林」、「平霸」重現,市民閱覽照片時,可不妨比較現時與1970年代彌敦道的今昔經濟面貌。
位於香港九龍的彌敦道建成逾150年,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為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起由英軍工兵修建,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後來前香港總督彌敦爵士主張發展九龍半島,方便發展前九廣鐵路英段,決定擴闊及延長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由於當年九龍半島人煙稀少,此舉一度被譏為「彌敦的蠢事」,結果歷史證明其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