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樂(古仔)近日獲法國品牌邀請前往烏埃尚島,參與新品發佈活動並深入了解養蜂工作及蜜蜂保育。今次他化身養蜂人,親身體驗工作過程,並表達可能會向當地島民申請拍戲的意願。
古天樂首次到法國烏埃尚島拍攝。

 

視為喘息機會

作為一位一直忙於拍攝電影的藝人,古天樂直認今次行程不僅豐富多彩,而且極具環保意義。他對此感到非常興奮,並表示這是他喘息的機會。古天樂笑言:「一直都好想嚟,但係之前做嘢夾唔到時間,今年終於有呢個機會!」他把工作與娛樂融為一體,享受這趟大自然之旅,為未來的工作充電做好準備。

 

古天樂漫步法國街頭,感受另一番風味。

 

古天樂在烏埃尚島街頭漫步,感受異國風情。由於近年在香港很少進行戶外運動,古仔抓緊這個機會,騎著一輛裝滿鮮花的單車,漫遊在寧靜的烏埃尚島上。他享受著海浪聲和微風的陪伴,欣賞著綠油油的草地和壯麗的景觀,沉浸在大自然賦予的平靜之中,心情十分愜意。

 

古天樂踩住單車,漫遊烏埃尚島。

 

初嘗養蜂滋味

隨後,古天樂換上身上繡有他的英文名「Louis」的養蜂裝束,跟隨當地專業養蜂人,親身體驗日常養蜂工作。現場到處都是黑蜂,有些嘉賓初次參與可能有些緊張,但古仔面不改色,專心聆聽養蜂人的講解,學習各步驟。隨後,他正式嘗試養蜂工序,在養蜂人的指導下,初嘗養蜂的滋味。古天樂小心翼翼地拿起充滿黑蜂的蜂巢合照,生怕給珍貴的黑蜂帶來傷害,顯示出他對待蜜蜂的尊重和愛心。

在整天的養蜂體驗中,古天樂更意識到保育的重要性。他對品牌的邀請表示非常感謝,讓他有這特別的體驗:「又踩單車又養蜂,同養蜂人了解咗好多蜜蜂嘅生活同蜜蜂面對緊嘅危機,所以我都更加明白到保護呢個大自然同埋蜜蜂嘅重要。」古仔更稱希望把這個重要的訊息帶給大家,讓大家一同保護環境,使蜜蜂可以有一個安全和舒適的生長環境,為我們的地球盡一分力。

 

古天樂拿起充滿黑蜂的蜂巢合照。

 

作為品牌的長期合作伙伴,古仔曾多次為其拍攝新品。這次他的拍攝地點從熟悉的香港轉移到品牌的發源地法國,他對此感到興奮不已。他表示:「當然開心啦!以前都係喺香港拍,大家一齊想像個烏埃尚島出嚟,今次終於可以嚟法國呢個受保育嘅小島拍攝,真係好難得。下次我要嚟烏埃尚島拍戲可以直接搵呢度嘅島民幫手申請喇!」

 

 

 


收購美國美光、台灣地區三間晶片生產商相繼受挫,紫光今次把目光投向歐洲。路透社25日引述知情人士稱,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紫光)已在個多月前簽署協議,以約2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4億元)收購法國智能卡器件製造商Linxens 。

雖然交易距離簽署已經個多月,但雙方沒有對此作回應。路透社認為,今次收購將成為歐洲監管機構對中國在該地區投資立場的關鍵測試。知情人士透露,預計歐洲方面不會提出反對。

「觀察者網」發現,2015年,美光因擔心無法通過美國方面的審批,拒絕紫光總額230億美元的收購;2016至2017年,因未能及時通過台灣地區的監管審批,力成科技、南茂科技和矽品科技取消向紫光出售總計26億美元股份的計劃。受上述消息影響,紫光股份今天盤中一度漲停,紫光國微也一度大升近7%。

「看著不起眼,但潛力巨大」
對上述收購,集微網評價道:「Linxens的盤子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未來的安全和身份驗證市場,市場容量潛力巨大。如能收入囊中,對於紫光來說絕對是實打實的『彈藥』。」

據Linxens官網披露,該企業是安全和身份驗證市場基於組件的解決方案的世界級供應商,產品涉及RFID、生物識別技術、安全身份識別、dLoc等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物聯網、通信、交通、醫療等領域。

其中,dLoc是一個管理和驗證重要文檔的系統,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和近場通信(NFC)技術,任何文檔都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數字存儲、共享和實時驗證。

從紫光的佈局看,在收購美光失敗後,長江存儲成為其存儲器業務的主力。
另外,涉及手機晶片、無線晶片、安全晶片、FPGA等的紫光展銳、紫光國芯,則在深耕AI和5G晶片等領域。

集微網引述國外調研機構的預測,到2019年,網絡安全市場預計增長至1557.4億美元,其中,身份認證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

而從國內發展現狀來看,身份認證市場規模到2022年接近300億元。

對此,該網站評論道:
從業務重疊度來看,紫光國芯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卡安全晶片、存儲器晶片等,如果Linxens能夠與其雙劍合壁,再結合NFC和區塊鏈技術,那麼紫光集團在安全晶片領域的實力將更上層樓,也將進一步拓寬其應用邊界。

此外,路透社當天的報道還提到,Linxens是紫光從私募股權投資集團CVC手中獲得的。目前,這筆交易仍在等待法國、德國監管機構及公司工會的同意。

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紫光已完成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過橋貸款。

其中,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法國外貿銀行是這筆12個月過橋貸款提供方。貸款交易於本月稍早簽署並出資。

中企對歐投資加速
在中國與美國貿易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對歐洲投資處於上升之勢。

「觀察者網」早前報道,中國對歐洲的投資總量從2010年的6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550億美元;2014年至2015年,年投資額從180億美元增至230億美元。

新加坡《海峽時報》曾指出,2017年,中國在對歐洲直接投資增長44%,今年可能大幅飆升。

文章稱,歐洲對中國投資者吸引力日益增長有諸多原因。

2008年債務危機後,中國政府開始購買歐洲債券並投資基礎設施企業(譬如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

同時,在歐元貶值的推動下,歐洲正在去工業化(譬如意大利、葡萄牙甚至法國和英國),這為中企在汽車、能源、交通等領域提供了機會。

至於雙方關係,不如中美競爭那樣激烈。

不過,中企對歐投資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歐盟希望雙邊投資條約(如果在今年或明年簽署)可以改善局面。但中國增長模式的改變會導致資本持續外流,那可能會造成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淨債權國。

原文連結: 觀察者網


法國總理菲利普到訪中國,分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會面。習近平認為,當前世界局勢複雜多變,中方願與法國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合作,雙方要共舉多邊主義旗幟,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菲利普及李克強兩人25日進行會談,總理李克強表示,中方計劃今年向空中巴士採購大量客機,並承諾入口更多法國農產品。對中國及歐洲均與美國出現貿易爭拗,李克強稱中法雙方認同貿易問題,要通過對話解決。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總理菲利普半年內相繼訪華,體現法方對發展中法關係的高度重視,強調兩國是全面戰略夥伴,要強化夥伴意識,堅持互信、平等相待。他又稱,世界當前正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方願不斷豐富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強調雙方要強化夥伴意識,雙方要共舉多邊主義旗幟,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凖則。

法國總理菲利普表示,願繼續深化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推進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合作,又會加強歐盟與中國的合作關係。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繼續法國的訪問行程,並推介「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林鄭月娥表示,「一帶一路」為香港帶來一系列機遇,香港會擔當非常重要角色,期待與法國企業開拓商機。

林鄭月娥21日在巴黎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營商環境研討會,指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獨立司法制度、國際金融及商貿中心等優勢,有利在大灣區內發揮獨特的角色,與其他城市互補。她又參觀法國國民議會,出席法中友好小組主席設的午宴,並邀請小組來港訪問。

林鄭月娥在巴黎羅丹博物館館長Catherine Chevillot陪同下欣賞館內藏品。

林鄭月娥隨後參觀羅丹博物館。她指,隨著西九龍文化區等設施落成,香港未來會有更多藝術品展出空間,期待雙方合作,讓市民有機會在香港欣賞羅丹博物館的藏品。

林鄭月娥並到索邦大學參觀,她指本港希望透過政府、大學和企業合作,推動創科發展,合作的對象包括海外知名學府及研究機構,又說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出措施吸引海外機構落戶香港。

她隨後與居於法國的香港人會面,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林鄭月娥期望在法國的香港人能夠繼續在當地發揮影響力,支持香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