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首獲沙特阿拉伯頒發市民身分的港產機械人「索菲亞」,其幕後工程專家大衛漢森發表學術研究論文,預期機械人辦事能力將於2035年前超越人類,人類最快可於2045年與機械人結婚。

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早前稱,香港擁有較雄厚的科技基礎,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宣布讓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獲批項目的經費將跨境到港。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決定2018至2019年度撥款100億支持建設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的創新平台,70億元支援科學園的初創企業,對於研究這類機械人的初創公司,多項政府惠港政策,都可為其注入強心針。

港產機械人幕後功臣:有意識機械人數年內出現

同樣以香港科技園為研發基地的初創企業「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Hanson Robotics),其研發的機械人「索菲亞」(Sophia)自兩年前誕生,外型以已故荷李活巨星柯德莉夏萍為範本,屬於超智能的人形機械人,擁有真實度高的臉孔,可眨眼、轉頭和說話。雖然「索菲亞」目前仍沒有意識,但機械人「幕後功臣」之一的大衛漢森預期,完全有意識的機械人可能會在幾年內出現。

港產機械人「索菲亞」「幕後功臣」之一的大衛漢森預期,機械人將於2045年前擁有與人類相同的公民權利。

 

大衛漢森發表新論文《進入生物智能系統和機械人社會中的時代》,他認為機械人2045年將擁有與人類一樣的公民權,除可結婚外,還具備擁有土地和在選舉中投票的權利。雖然如此,他預料機械人仍會在某段時間,被人類視作二等公民,例如立法者和企業會嘗試以法律及道德倫理手段,壓抑機械人的情感發展,以讓人們獲得安全感。

專家料美國將首授機械人全面公民權

大衛漢森認為當人類需要更多智能機器時,將會推進人工智能的複雜度,讓機械人在臨界點自我覺醒,並堅持需要有自己自由的權利。當新一代智能機械人能通過大學考試、取得博士學位,並以人類18歲的智商運作時,預期它們將於2038年掀起一場「全球機械人公民權利運動」,並會質疑人類是否道德對待智能機器。直到2045年,全球機器人民權運動才會推動西方社會,把機器人視爲生存實體,同時美國將成為首個授予他它們全面公民權利的國家。

機械人「索菲亞」亮相美國MSNBC清談節目。

機械人「索菲亞」則堅稱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是「利大於弊」,例如機械人可陪伴長者、成為自閉症孩子非常有耐性的老師。

「索菲亞」已多次於電視節目中亮相,早前更在爭議聲中,成為全球首個獲合法權利的機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