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6月7日早上起,於小組網站以問卷形式,收集公眾對土地供應意見。
香港發展局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自五月底已進踏入第二階段,小組陸續在全港十八區舉行巡迴展覧,並於即日起在網上提供問卷,供市民表達對土地發展的意見。
網上的問卷會先簡介土地需求及供應情況,包括小組主席黃遠輝及成員拍攝的短片,市民可分別選出短中期、中長期及概念性土地供應選項,參與問卷調查的網民可選寫多於一個選項,問卷隨後會自動計算所選選項,可提供多少公頃土地。
多個團體批評問卷誤導
環保觸覺、 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認為,問卷內容有三大問題,例如沒有諮詢市民是否認同1,200公頃土地的計算方法、問卷設計刻意引導市民選擇填海和「私人新界農地儲備」的選項,令人誤以為等同支持公私合營,批評問卷設計錯漏百出和要求政府收回問卷。
團體又指,填海所佔的500公頃土地中,大部分不是用作興建房屋,質疑政府誇大數字,他們亦指東大嶼都會的興建成本高昂,加上填海工程令海豚數目不斷下降, 認為相關選項無助提供更多房屋,同時批評政府先發展後保育的思維落後。
團體表示期望能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面,作出真正的公眾諮詢。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網站:https://www.landforhongkon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