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一(17日)到北京述職,上午首先獲總理李克強接見,李克強指高度肯定林鄭月娥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工作,又讚揚林鄭月娥積極改善民生關注的議題。李克強稱,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來之不易。


美國與加拿大兩國於周三(9月5日)在華盛頓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談判前夕暗示,在核心事項上不會妥協。

杜魯多指出,在重議NAFTA過程中,雙方將有很多事情要討論。他堅稱,沒有NAFTA協議,較簽訂一份對加拿大不利的NAFTA協議好。

杜魯多又強調,加拿大將「堅定不移地捍衛」保留NAFTA第19章仲裁機制。他亦提及,要防止美國媒體集團收購加拿大同業,以維護加拿大文化產業。

有知情人士向美國《華爾街日報》透露,加拿大總理明年面臨大選壓力,不能輕易在貿易談判上讓步。由於加拿大75%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約佔國內經濟產出的20%,大部分分析師認為,如果加拿大被排除在協議外,經濟損失相對更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1日聲稱,把加拿大保留在NAFTA協議中,已沒有政治必要性,又指如果在遭受數十年的貿易不公後,無法為美國帶來公平貿易,加拿大就要出局。特朗普又認為,NAFTA是歷來最差的貿易協定,美國因此喪失成千上萬的公司和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特朗普更警告國會不要插手談判,否則將立即終止現有的三方談判框架。

《華爾街日報》指出,本周是對特朗普高壓談判風格的一次測試。支持者認為,這種強硬風格已經令很多貿易夥伴重返談判桌。

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加拿大與美國去年雙邊商品和服務貿易額達6730億美元,而加拿大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

美元兌加元9月4日全日波動微跌,但過去一周普遍上揚。美股星期二開市不久,美元兌加元升至1.32關口,為7月20日以來首次。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訪華結束之日(21日)宣布,取消中國資助的東海岸鐵路及沙巴和馬六甲天然氣管道計劃。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對合作中出現問題,應從兩國友好和雙邊關係長遠發展出發,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

外交部回應馬國取消東海岸鐵路工程:

問:馬哈蒂爾總理在離開北京前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因為國債問題,馬來西亞決定取消東海岸鐵路計劃和兩項油氣管道計劃。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中方一貫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同各國開展經貿和投資合作。中馬經貿領域合作一直保持積極發展勢頭。馬哈蒂爾總理本人訪華期間也一直強調中國的發展對馬來西亞是機遇,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馬經貿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當然,任何兩個國家之間開展合作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在不同時期也可能出現一些不同的看法。對於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應從兩國友好和雙邊關係長遠發展出發,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我可以告訴你,這也是馬哈蒂爾總理今次訪華期間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

馬哈蒂爾曾批東岸鐵路無任何回報

「東岸鐵路線」總長688公里,成本約140億美元,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交通建設承包。中國國務委員王勇2017年出席動工儀式時形容,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計劃的旗艦項目。馬哈蒂爾早前批評,馬來西亞無法負擔這條鐵路線,認為它達不到任何目的,也不會帶來任何回報。


法國總理菲利普到訪中國,分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會面。習近平認為,當前世界局勢複雜多變,中方願與法國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合作,雙方要共舉多邊主義旗幟,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菲利普及李克強兩人25日進行會談,總理李克強表示,中方計劃今年向空中巴士採購大量客機,並承諾入口更多法國農產品。對中國及歐洲均與美國出現貿易爭拗,李克強稱中法雙方認同貿易問題,要通過對話解決。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總理菲利普半年內相繼訪華,體現法方對發展中法關係的高度重視,強調兩國是全面戰略夥伴,要強化夥伴意識,堅持互信、平等相待。他又稱,世界當前正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方願不斷豐富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強調雙方要強化夥伴意識,雙方要共舉多邊主義旗幟,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凖則。

法國總理菲利普表示,願繼續深化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推進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合作,又會加強歐盟與中國的合作關係。


意大利持續三個月的政治危機終於化解,國會兩大黨聯盟黨和五星運動黨5月31日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協議,並獲總統馬塔雷拉接納。兩黨推舉的孔特將出任總理,孔特及其內閣稍後會宣誓就職。

五星運動黨領袖Luigi Di Maio在社交網Facebook上表示,政府變革已成現實。

孔特獲推舉出任總理

新政府將由具法律兼學界背景的孔特出任總理,是兩黨首次嘗試組建政府時提出的總理人選,新政府將於周五宣誓就職。

孔特表示,將努力實現政府合約的政治目標,決心提高所有意大利人的生活質量。

孔特公布了一份同時包含黨派中堅分子和外部人士的部長名單。兩個執政黨的領導人掌管政府主要部門,將有能力對新總理施加重大影響。經濟部長由沒有政黨背景的經濟學教授特里亞出任,曾被總統拒絕出任經濟部長、「疑歐派」的薩沃納,則轉任歐洲事務部長。兩位黨派領袖也將出任副總理,實際權力甚至可能超越孔特。目前兩黨領袖正尋求兌現移民和振興經濟方面的承諾。

意大利今年三月初大選後陷入政治僵局,大選贏家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和極右翼聯盟黨籌組內閣,推舉沒有從政經驗的孔特為新政府總理,但由孔特提名的經濟部長人選不獲馬塔雷拉接受,孔特於是放棄組閣。

馬塔雷拉隨後任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高層科塔雷利為臨時總理,不過兩大政黨反對,五星運動更一度計劃彈劾總統。最後兩黨同意在經濟部長人選上讓步,才成功解開死結,避免重新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