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報告稱,內地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對當地通訊安全帶來新風險。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的報告指,華為的網絡工程流程存在缺陷,為英國電訊網絡帶來新風險。監督委員會稱,只能有限度保證華為的英國業務,沒有為國家安全帶來威脅。他們正與華為解決工程缺陷,制定短期補救方案。

華為回應報告時否認指控,指網絡安全屬華為的當務之急,會繼續積極改進工程流程和風險管理系統。華為過去多次否認其產品存在安全風險,堅稱公司為一間私人公司,不在中國政府掌控下,在海外不受中國安全法約束。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生產商,也是英國寬頻和移動網絡設備的主要供應商。英國政府過去三次就華為發表的報告,都認為可處理華為產品所構成安全隱患。華為多次受到美國議員和政府官員的抨擊,批評它在中國政府的影響下營運。澳洲亦擔心中國會逼華為交出敏感資料,正考慮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規劃。


多間美國傳媒報道,美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名駐美前員工入稟當地法院,控告華為要求員工以假身份登記,以滲透 facebook 主辦的閉門會議,並竊取其他公司的商業機密,當事人聲稱因拒絕公司要求而於今年三月被解僱,向華為索賠1.05億美元。華為15日發表公開聲明,回應稱「完全是在造謠,不是事實」。
相片中人檔案疑為前華為技術員工Jesse Hong 。

入稟向華為索償的員工 Jesse Hong,2014年加入華為位美國的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任職軟件工程師。

疑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前員工Jesse Hong的入稟狀。

根據美國法院的起訴書表示,Jesse Hong 因拒絕華為參與刺探商業機密的工作要求,並勸阻管理層,今年 3月被解僱。

供詞表示,在 2016年,華為要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兩名員工,參加並出席由 facebook 舉辦的「TIP峯會」的閉門會議,但申請被 facebook 拒絕,華為遂要求兩名員工假借其他公司名義,混入facebook 參加原本被禁止參加的會議。華為隨後根據會議上內容,製作一份附有華為競爭對手計劃的報告,並將相關資料發回華為中國的產品團隊。Jesse 認為,竊取商業機密或將這類機密資料,發回中國的華為是違法行為,自己嘗試勸阻卻被開除,所以決定控告華為無理解僱。

據悉,電訊基礎設施項目(TIP)擁有500多間會員公司,其中大多數是與華為競爭的初創公司。


【編譯 觀察者網/張珩】

這兩天,中興被美國政府制裁,成為各大媒體頭條,但美國制裁的範圍似乎要擴大。

據《華爾街日報》4月25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正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制裁禁令,和伊朗進行貿易。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政府的調查具體指向哪個方面,華為也拒絕對此事作出任何置評。

但《華爾街日報》認為,調查將極大增加華為所面臨的風險,目前,華為在美國的貿易已經遭到諸多限制,如果形成連鎖反應,華為的海外生意將遭到重創,尤其是歐洲地區。另外,因為美國政府的調查,華為在其他部份重要國家的合作夥伴,已經開始變得越發警惕。

報道稱,美國政府對於華為的突襲,可能再度加重本來已非常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近期,特朗普政府還表態,美國如想在未來領先通訊科技,華為是一個「威脅」。除此以外,華為還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手機製造商,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消息人士稱,對於華為相關的犯罪調查,是在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辦公室發出正式要求後,才啟動。

《華爾街日報》表示,司法部門早前沒有對華為產生很大的興趣,但是現在的「犯罪調查」(criminal probe)代表著華為可能存在嚴重潛在「不當行為」(misconduct)。法律上來說,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可下達行政處罰令和監管制裁令,直接針對華為公司。

如調查最終結果顯示華為違反美國出口法,公司有可能面臨進一步「犯罪懲罰」(criminal penalties)。可能後果是,華為將被強加一名公司監事(imposition of a corporate monitor),而且涉嫌犯罪行為的個人,還有可能被逮捕起訴。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