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傳媒引述香港教育局一份中史教科書的評審報告,部份一直獲批准沿用多年、並涉及香港及內地關係的描述內容,被評為「用詞不當」,要求修改,但未有多作解釋。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議員有關質詢時,指評審員是按前文後理檢視,而非個別句子。

楊潤雄認為評審時會看前文後理,而非其中一句,他舉例如「香港(特區)位於中國南方」一句,可以有不同解釋,如位於中國「境內」或「境外」的南方,語文上有不清晰的地方。

至於另一句「中國堅持收回香港(特區)主權」,他認為中國一直擁有香港 (特區)主權,故不涉及收回或由英國交回的概念。 不過翻查資料,無論中英聯合聲明、中國外交部文件,甚至已故國家前領導人鄧小平講話中,都有「中國收回香港(特區)」的字句。

有線新聞於4月17日播出的專題新聞環節《新聞刺針》中,引述香港教育局一份評審今年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報告內容,指部份沿用多年、本已通過評審的字句,如「香港(特區)位於中國南方」、「香港(特區)主權移交中國內地」和「中國堅持收回香港(特區)主權」等,今年突被評審小組評為「措辭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