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特區政府出現高層官員人事變動。

國務院4月22日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及建議,4名局長離任,包括羅智光、劉怡翔、劉江華及楊偉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平調做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入境處處長曾國衞、機電署署長薛永恒加入問責班子,分別獲任命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升任民政事務局局長,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就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深信新任命的官員能勝任,迎難而上服務社會,特別繼續嚴控疫情及為重振香港疫後的經濟部署。她解釋,官員調動是用人唯才,強調與近日的香港基本法22條爭議無關。

林鄭月娥被問到未上任行政長官時,曾提及香港內部事務毋須香港中聯辦操心,她解釋當時意思是認為中聯辦毋須協助政府拉票,但認為近期的爭議已到另一層次,指有人挑戰中央政府的機構就香港事務發言及監督的權力,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說明兩辦應有的權力。

2. 對於聶德權被調任為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聶德權出任問責官員前已有多年公務員經驗,有關安排並無甚麼企圖。

3.香港特區政府出現高層官員人事變動,林鄭月娥提到組班比三年前容易,指今日香港形勢較三年前上任時更困難,反映面對香港目前困局,不少對香港有心有力的人,都希望出一分力,迎難而上。

4.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官員更替很正常,期望新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盡快著手九月立法會選舉工作,確保選舉公平公正。

5.離任的4名局長,同時透過政府新聞處發表聲明。

楊偉雄稱尊重行政長官決定,樂意離任、無怨無悔;又稱自己今日剛滿65歲,離任後會展開人生新一頁。

劉怡翔表示,萬事都有定期,此時離任是難忘里程碑,行政長官已選擇他的接任人選,相信會為財庫局帶來新氣象。

羅智光就指非常榮幸過去近三年,有機會與優秀同事並肩作戰;又指大眾對政府的期望與日俱增,新局長任重道遠。

6.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指,由去年七月至今,共偵破十多宗炸彈案,提醒市民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必須要提防本土恐怖主義萌芽,已要求警方加強執法,包括引用反恐條例、凍結有關人士資產。另外,李家超拒絕評論有警員涉嫌自導自演警署汽油彈案,只重申警方會嚴肅處理。

 

7. 立法會就撥款條例草案星期三(22日)恢復二讀辯論,民主派不滿警隊開有議員支持預算案, 並要求政府盡快向市民發放一萬元。

8.美國密蘇里州成為首個因應新型肺炎疫情向中國興訟的美國州份,總檢察長指控中國政府處理不當,入稟法院要求賠償。

在北京, 外交部批評這些所謂的訴訟純屬是惡意濫訴, 有違基本法理, 根據國際法上的主權平等原則, 中國各地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所採取的主權行為, 不受美國法院管轄, 美方現在的正確做法, 應當是駁回濫訴。

密蘇里州的總檢察長入稟當地的地區法院, 指控中國官員要對疫情在全球造成大量死亡和感染個案, 以及經濟損失, 承擔責任, 未有如實公開病毒的危險性和高感染度。

9.本港再有4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全部都是由英國返港, 包括一名兩歲大的男嬰。

對於一名24歲港大醫科生在私家醫院接受檢測初步陽性, 其後化驗結果呈陰性。竹衛生防護中心認為, 可能是假陽性現象, 或者該名男子曾經染病但康復, 體內有病毒殘餘, 情況反映社區上可能有隠性傳播鏈, 需要再了解他接觸過的朋友, 有否外遊紀錄。

另外, 一名康復的女患者因不適再入院, 再檢測對新型肺炎病毒呈陽性。醫管局指, 病人的病毒數值低, 相信是殘餘病毒, 但謹慎起見安排留院觀察。

所有機場抵港沒病徵人士, 22日起都要到亞洲博覽館進行檢測並等候結果, 如果需要通宵等候, 會安排到九龍城富豪東方酒店暫時留宿。衛生防護中心指,22日晚會有300人被送到酒店, 預計23日下午會有檢測結果。

1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累積的確診個案突破255萬宗, 有超過17萬人死亡。美國累計超過82萬人確診,4萬5千多人死亡。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暫停移民入境60天,措施只適用於綠卡申請人。

西班牙在過去一天, 新增421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435名患者不治, 累計確診20萬8389宗, 累計死亡2萬1717宗。首相桑切斯將出席國會會議, 提出再度延長緊急狀態期限的要求。

俄羅斯單日再新增5236宗確診, 57名患者不治, 累計確診增至接近5萬8千宗, 累計死亡513宗。

新加坡新增1016宗確診個案, 累計有10,141宗, 新增患者大部份是外勞。

南韓新增11宗確診個案, 累計有10, 694宗, 再多1人不治, 全國死亡個案有238宗。南韓防疫部門說, 分析25名患者後發現, 近五成康復患者體內殘留病毒, 推測患者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後, 仍未能完全消除病毒, 病毒殘留在體內的時間各有不同。


國務院4月22日決定,任命聶德權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國衛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許正宇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薛永恆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另外免去羅智光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江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職務,聶德權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怡翔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職務,楊偉雄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職務,曾國衛的入境事務處處長職務。


1.國務院港澳辦星期二(21日)連發三稿, 其中一篇指, 中央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區高度自治權, 並不意味中央沒有或放棄監督權, 中央對香港自治範圍内的事務, 一般不會過問, 但如果出現嚴重影響一國兩制方針, 和香港基本法全面準確實施的情況, 中央就必須過問, 並依法加以糾正。

港澳辦指, 近日香港一些人認爲, 香港中聯辦與中央其他部門一樣, 受基本法第22條規限, 不能「干預」香港事務, 這種看法沒有充分考慮到香港中聯辦的特殊性, 是不準確, 指中聯辦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 負責代表中央處理香港有關事務, 完全有權力、有責任對涉及中央與特區關係事務、 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正確實施等重大問題, 行使監督權。

國務院港澳辦並再次批評議員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濫用權力, 故意拖延立法會内務委員會主席選舉, 行爲偏離誓言, 涉嫌公職人員行爲失當。

發言人說, 郭榮鏗等議員就任時, 宣誓擁護基本法, 效忠特區, 但他令内委會長期停擺, 公然宣稱是爲阻止國歌法等法案的通過, 種種行爲蓄意違背誓言、 涉嫌公職人員行爲失當, 鐵證如山。

發言人又說, 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第104條解釋, 宣誓人作虛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爲, 依法承擔法律責任。而香港特區《宣誓及聲明條例》也規定, 立法會議員如果違反誓言, 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另外,國務院港澳辦表示, 堅決支持香港警方依法拘捕黎智英、 李柱銘、 李卓人、 梁國雄、 何俊仁, 及吳靄儀等15人, 形容是維護香港法治、 秩序和社會正義的正常執法行動。

港澳辦批評, 美英政府和一些政客, 急不可待地跳出來說三道四, 公然爲違法行爲開脫罪責, 卻將警方的正當執法行爲, 污蔑爲政治化執法, 認為是對香港司法獨立和高度自治權的公然干預, 對中國内政和主權的粗暴干涉, 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港澳辦強調, 將繼續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 支持香港司法機關公正司法, 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 安全, 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民建聯回應港澳辦連發三稿, 認為反映中央非常關注香港正面對政治攬炒, 癱瘓香港的困局, 呼籲各界支持中央及特區政府所作的應對措施。

 

2.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21日)表示,特區政府上周六(18日)發出新聞稿,令外間對港澳辦及中聯辦角色及定位感到混亂,表示歉意。

3.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持續,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星期二(21日)發出新指示,所有就餐飲業務、表列處所及禁止群組聚集已實施的要求會延長14日至5月7日,同時在星期四(23日),撤銷食肆顧客數目,不得超過座位總數一半的規定,但仍會維持最多4人一枱,及每枱距離最少1.5米的限制。

局方又表示,截至星期一(20日)凌晨零時,各執法部門共向35名違規營業,或未有遵守營業指示的餐飲或表列處所負責人提出檢控,其中一名酒吧負責人被法庭判監一星期;就禁止群眾聚集方面,執法部門發出了131張定額罰款告票,並向3宗涉嫌違反限聚令的個案提出檢控,各部門會繼續派員巡查。

4.消息指, 香港特區政府問責團隊會出現大規模人事調動。

其中入境處處長曾國衞將會加入問責團隊, 接替聶德權, 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而聶德權將會平調, 接替羅智光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機電署署長薛永恒, 就會接替楊偉雄, 成為新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 就會重返民政事務局, 接替劉江華出任局長。金發局行政總裁許正宇, 就會接替劉怡翔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各任命有待日內公布。

 

5.新加坡衛生部初步確定,星期二(21日)新增1111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 是連續兩天單日新增個案數字超過一千宗, 累計確診9125宗。新增個案患者, 多數是住在宿舍的外籍勞工, 另有20名患者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當局呼籲民眾, 隔離措施期間, 應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行程, 盡可能留在家中。

6.本港相隔一日, 再有4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累計個案增至1029宗, 全部都是輸入個案。

新個案中, 包括一對從美國抵港的夫婦, 他們在美國時分別出現不適, 包括鼻塞、肌肉痛以及喉嚨痛, 其後好轉,抵港後在亞博館經檢測確診。

另外兩名患者從英國抵港, 包括一名13歲留學生, 兩人都沒有病徵.
醫管局指, 再有19名患者康復出院, 累計出院人數增至649。372名留醫患者中, 8人危殆, 5人嚴重。新增4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 全部是外地輸入, 累計確診個案維持在1029宗。

7.紐約5月期油再度跌至負數,較早時報負4.53美元一桶,較上日收市升逾33美元,星期二(21日)早在亞洲時段曾在1美元以上水平。

受油價影響,觸發環球主要股市下跌,港股跌逾2%收市。恒生指數低開83點後,跌幅逐步加劇,失守24000點關口,最多跌654點,收市跌536點,報23793點。主板成交1108億元。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逾3.4萬人死亡,經濟大受打擊,總統特朗普及華府的抗疫工作備受嚴厲批評,連帶可能影響共和黨在11月大選的選情。美國周日(19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45%受訪者認為總統特朗普處理新冠肺炎疫情欠佳,另外,49%受訪者支持民主黨總統選舉參選人拜登,暫時比特朗普高出7個百分點。《紐約時報》報道,共和黨人愈來愈傾向相信,如果要挽救選情,最佳辦法就是炒作「中國導致新冠病毒擴散」的說法。

 

民調由全國廣播公司及《華爾街日報》於上周一至上周三(13 至15日)進行,訪問了900名已登記選民。調查顯示,69%相信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提供疫情準確資訊,52%受訪者不相信特朗普提供的疫情資訊。

不少共和黨國會議員近期頻頻在保守派媒體霍士新聞亮相及推出政治廣告,將疫情責任諉過中國,當中以有意角逐總統寶座的參議員科頓和霍利,對中國的批評最為肆意,其中霍利要求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委員會,調查新冠病毒源頭,形容疫情是「這世代的911事件」,促請特朗普向中方施壓。特朗普的競選連任團隊亦採用這個策略,早前發佈廣告,將幾乎已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描繪成對中國軟弱,廣告中更出現一些美籍華裔人士包括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的影像,被外界視為企圖挑起對華裔的仇視。長期擔任共和黨策略師的拉西維塔指出,特朗普一直擅長將責任諉過於人,現在中國正是「完美的代罪羊」。

 

特朗普被指立場搖擺

不過《紐時》報道亦指出,特朗普在疫情爆發後的對華言論,未有徹底配合共和黨的策略。他曾多次稱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好朋友,並在與習近平通電話後,停止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共和黨參議員克雷默透露,他上周四曾私下致電告訴特朗普,指出南達科他州一間爆發疫情的肉類加工廠,是由中國企業擁有,特朗普當時卻回應說「我對中國感到厭倦」。

特朗普立場搖擺不定早已司空見慣,他上周二在每日簡報會上,批評世界衛生組織偏袒中國,但又稱讚中國在處理疫情上具透明度,稱「我與中國關係很好。」

到上周五(17日),特朗普一方面稱懷疑中國少報死亡人數,卻又說「不希望令我喜歡的國家和領袖感到尷尬。」特朗普對華態度頻改,其競選團隊難免憂慮會招來競選對手話柄,因此將攻擊矛頭對準拜登,拿他去年淡化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言論大造文章。拜登則反擊稱特朗普未有對中方施壓,讓美國疾控中心人員到中國調查疫症。


外電報道,匯豐控股(00005)裁減部分投資銀行業務的高級管理層職位。

路透社引述匯控一份內部備忘,指匯控已裁減投行部門的部分高級管理職位,當中包括環球銀行與資杠市場部門地區主管職位。其中,亞太區主管將休假6個月,美洲區主管則留任至年底,之後待進一步通知,歐洲區主管改為專注分拆當地業務。

匯控行政總裁祈耀年三月曾向員工發出內部通知,指現階段暫緩大型裁員行動,招聘計劃會暫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內地的疫情趨緩和,部分企業陸續復工,江蘇省蘇州市一間家具工廠近日舉行「慶復工賽接吻」活動,安排員工隔住一層經消毒處理的透明玻璃接吻,廠負責人聲稱是「為了讓大家放鬆一下心情」,並強調已做足防疫措施。

 

廠內流出的資料顯示,「接吻」活動吸引十多對男女員工參加,部分參加者並非屬情侶或夫妻關係,但見到眾人均拉下口罩,隔著透明玻璃「接吻」,其他員工在旁熱烈鼓掌帶動氣氛,場面熱鬧。

馬姓工廠負責人認為,疫情讓大家很壓抑,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員工放鬆心情,以免緊張的工作情緒導致工作容易出現意外。他又強調,為免發生防疫漏洞,聲稱兩人中間相隔的玻璃板都已先用酒精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危機,市場預期原油需求大幅萎縮,拖累國際油價今年以來一直下挫。油價遭瘋狂拋售下,紐約油價於尾市跌至負數,5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每桶-1.43美元。

對於美國原油價跌至負數,總統特朗普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財政緊縮,但相信這樣的狀況不會持續太久,他表示:「與其說這是石油困境,不如說這更像是財政問題。」由於各州因防疫採取封鎖措施,隨著企業、工廠都關門,人們駕車需求亦降低,石油瞬間失去40%至50%的市場。

特朗普表示,將審視一項提案,停止從沙國購買原油,藉以支持國內飽受打擊的石油產業。

外電引述挪威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頁岩研究部門主管阿伯拉莫夫表示,油價在30美元已經相當糟糕,一旦降到20美元或甚至10美元,就是一場噩夢。許多油公司在榮景時背負太多債務,有些將無法熬過這次的景氣低潮。

據他估計,油價若在20美元,2021年底前會有533家石油探勘和生產的公司聲請破產,降到10美元則會有超過1,100家公司聲請破產。他說,若油價降至10美元的話,幾乎每家有債務的美國能源公司都必須聲請《破產法》第11章的保護,或者考慮策略聯盟的機會。


1. 俗稱武漢肺炎的全球疫情持續,香港在過去兩周錄得確診個案中近八成為輸入個案或其密切接觸者,香港特區政府星期一(4月20日)宣布星期三(22日)起,所有經機場抵港而沒有出現病徵、並需要通宵等待檢測結果的人士,需要前往衞生署在富豪東方酒店內設立的檢測結果中心暫時留宿。

發言人說,新安排下,乘搭清晨及上午抵港航班的乘客在衞生署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收集深喉唾液樣本後,將會留在該中心等候同日獲發檢測結果。至於下午或晚上抵港的乘客,由於檢測不會在同日完成,署方會安排他們乘坐專車到富豪東方酒店等候結果。衞生署會按法例向所有機場抵港的乘客發出檢疫令,有關人士不能離開酒店房間,更不能在酒店隨處走動。

發言人又指,衞生署等候檢測結果中心設有基本保安服務,確保受檢疫人士不可擅自離開酒店,酒店會提供住宿期間的基本膳食。一般而言,他們只會入住酒店一晚,在第二天有檢測結果後便會被安排離開,如果檢測結果呈陰性,他們將獲准離開酒店並立即返回家居或到指定地點繼續完成14天強制檢疫。至於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將分別直接由救護車及政府安排的車輛送住醫院和指定檢疫中心,食環署將對確診者入住的房間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發言人說,相信有關安排不會對酒店所處的社區帶來額外風險,又指現時有不少酒店都主動為有關人士提供14日的「住宿套餐」作檢疫之用,認為在衞生署等候檢測結果中心等候結果人士的風險,不會比一般在其他酒店接受14日強制檢疫的人士高。

2.本港在疫情下就業情況進一步惡化, 最新失業率為4.2%, 較上季度升0.5個百份點, 是超過九年來的高位,就業不足率是2.1%, 上升0.6個百份點, 是近十年來的高位。

大多數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均上升。當中,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急升至6.8%, 為2009年8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最高水平。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 分別急升至8.6%及5.4%。建造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 分別急升至8.5%及7.1%。

失業人數上升至16萬2200人, 增加約28100人, 82800人就業不足。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 勞工市場在短期內將繼續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港府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紓緩措施, 總額為2,875億港元。

3. 英美政府及多個國際法律組織, 關注香港警方早前拘捕15個政界知名人士, 中國外交部譴責西方政客干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說, 香港是法治社會, 各方應該尊重。

4 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省發生槍擊案,增至17人死亡,死者包括槍手和一名女警,是當地30年來最嚴重的槍擊案。

警方星期六(18日)晚接報, 一處民居有多人傷亡, 警方通宵調查, 要求民眾留在屋內, 直至翌日(19日)早上, 警員在高速公路上發現疑兇,展開追捕, 疑兇穿著警員制服, 假扮警員, 駕駛一架疑似警車, 在多處地方開槍行兇和縱火, 期間在一個油站和警員駁火, 兩名警員一死一傷, 51歲的疑兇證實死亡, 部份死者和槍手並不認識, 暫時未知行兇動機, 相信疑兇單獨行兇, 並非隨機犯案。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發表聲明, 向死者表示哀悼。

5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宣讀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 他說因應疫情衝擊, 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應對疫情的相關開支將超過500億澳門元, 今年將是澳門回歸以來, 第一個赤字財政預算的年度。

賀一誠說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相信疫情的短期衝擊, 不會改變澳門中長期發展趨勢。一旦疫情過後, 澳門經濟可望逐步得到恢復, 進入新發展階段。

不過賀一誠承認, 澳門回歸後, 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狀況未有改善, 而且加劇。疫情發生後, 博彩旅遊業大幅度下滑, 衝擊其他相關行業, 再次充分暴露澳門經濟, 過度依賴博彩旅遊業的巨大風險。他說會加強協助博彩業渡過疫情難關, 繼而恢復遊客到澳門,適當時候會請求中央政府, 恢復內地到澳門旅遊簽註審批, 增加自由行城市。

6.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指基於疫情影響,暫時批准免費電視持牌機構,不需播放本地製作的兒童節目。香港電視娛樂Viu TV上月向通訊局提出,疫情影響到節目製作的人手和設備,希望豁免播出本地製作兒童節目的要求。通訊局表示同意,將由五月起開始豁免,為期6個月,但指注意到兒童由於停課和其他公眾場所關閉,須留在家中,對兒童節目有很大的需求。

7. 本港星期一(4月20日)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累計維持在1025宗。本港對上一次沒有新增確診個案是3月5日。衛生防護中心沒有召開疫情記者會,改在網上公佈疫情信息。


總部設於香港的「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亞太第一衛視(One TV),被香港通訊局裁定因在2019年7月31日至2020年2月26日期間,有頗長時間未能提供非本地電視服務,並且未能提供及維持足夠的備用設備和所需的維修或更換,以避免或盡量減少服務中斷;以及未能按照其持牌機構建議書推出非本地電視頻道開展計劃,因而違反其非本地電視牌照條件第10.1條及第26條的規定。

香港通訊局星期一(20日)表示,經考慮個案的情況和第一衛視的申述,決定向第一衛視發出嚴重警告,敦促它嚴格遵守相關牌照條件。通訊局亦批准第一衛視更改頻道的開展計劃,於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間逐步推出其餘的5條頻道。

通訊事務管理局指,第一衛視因運作上的問題,於2019年7月31日暫停其非本地電視服務。第一衛視在2020年1月10日恢復服務後,直至2020年2月26日期間,仍因設備老化而多次中斷服務。此外,第一衛視現時只推出一條節目頻道,並沒有按照其持牌機構建議書所述,在2018年5月或以前推出共6條電視頻道。

第一衛視曾涉欠租逾541萬

亞太第一衛視去年三月曾被指拖欠九龍灣傲騰廣場錄影廠的租金和管理費等,遭業主入稟高等法院追討逾541萬港元及要求遷出。

入稟狀指,原告於2017年5月與被告亞太第一衛視傳媒集團達成為期兩年的租賃協議,原告於首年以47.6萬港元月租,將21樓全層全租予被告,又於2018年以51.17萬港元繼續出租予對方。惟被告多次逾期交租,更自去年8月起拖欠月租、管理費、地租差餉和逾期交租的利息,共約541.3萬港元。

亞太第一衛視主頻道於2013年5月6日開播,提供時事、政治、經濟、文化、新聞、娛樂、體育、戲劇及電影等內容,資料指逾六成節目在香港製作。


日本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確診人數已超過1萬宗。神戶大學感染症專科教授岩田健太郎周一(20日)表示,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押後一年的東京奧運,能否如期於明年舉行感到悲觀。

岩田批評日本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反應不當。他說:「老實告訴你,我不認為奧運有可能在明年舉辦。」受到疫情影響,在運動員以及各國體育總會的壓力下,日本和國際奧委會在上月達成協議,同意把原定今年7月24揭幕的東京奧運延後到明年7月23舉行。但最近幾天,隨著疫情仍繼續在全世界蔓延,引發了奧運延後一年是否足夠的疑慮。

岩田在一場新聞簡報會上說﹕「舉行奧運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日本疫情獲得控制,二是全球每個地方的疫情獲得控制,因為必須邀請全世界的運動員和觀眾前來。」岩田說,日本或許能夠在明年夏天前控制疾病,「我希望我們可以,但我不認為這能夠發生在地球上每個地方,基於這點,對明年夏天舉行東京奧運,我非常悲觀」。岩田表示,只有作出重大的改變,東京奧運才有可能在明年舉行,「例如沒有觀眾,或是非常有限度的參與」。

岩田在今年初曾登上媒體頭版,當時他公開批評日本政府處理爆發疫情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手法不當。日本政府起初傾向採取在船上隔離的做法,結果導致船上超過700人確診,13人喪生。外界批評日本政府在感染地隔離大量乘客是造成船上疫情嚴重的因素。

另外,日本全國實施緊急狀態後,雖然政府多番呼籲請民眾避免外出以防疫情擴散,但鄰近東京都的觀光勝地、神奈川縣鎌倉市,周日的海濱道路等處出現塞車景像,從車牌來看很多車都是外地來的,令地方觀光協會透過社交網站,呼籲民眾不要到鎌倉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