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點新聞】11-10-2019

1.香港立法會新年度開始,財務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選舉正副主席,23名議員成為候選人,會議歷時約三個半小時後結束,未能選出正副主席。

2港鐵表示,除輕鐵外,所有鐵路綫車站恢復服務,各鐵路綫亦會維持正常,晚上10時起收車,屆時機場快綫只提供來往香港站至機場站的列車服務。

3.香港中文大學一名女學生出席與校長對話活動,聲稱被拘留期間,曾遭受性暴力,警方星期五(11日)表示,投訴警察課已經主動啟動調查,但暫時未能聯絡到受害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希望事主向警方提供更多資料。

 

4.一名15歲失蹤少女的屍體,上月22日在油塘對開海面被發現,香港警方星期五(11日)表示, 解剖結果顯示死者沒有表面傷痕,亦沒有被性侵的跡象,死者就讀學校的閉路電視片段顯示,她曾經將財物放在校園,並赤腳行去海濱公園方向,認為她的死亡情況和背景沒有可疑,又確認死者生前沒有因反修例活動而被拘捕。

5.反修例運動持續,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星期五(11日)宣布,鑑於近期社會情況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大會經審慎考慮後,決定取消原定10月27日舉行的「維港泳」。

6.天水圍天逸邨逸濤樓14樓一個單位,星期五(11日)下午二時許發生火警,並冒出濃煙,消防到場出動一隊煙帽隊用一條喉灌救,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三人疑吸入濃煙後不適,送往天水圍醫院治理。

7.今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由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奪得。43歲的阿比,推動埃塞俄比亞與鄰國厄立特里亞達成和平協議,結束20多年的戰爭。


香港入境處一連三天(8至10日)在全港各區展開代號「曙光行動」及「滙力行動」的反非法勞工行動,共拘捕11名懷疑非法勞工及六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人士。

 

行動中,香港入境處特遣隊人員搜查逾千個目標地點,包括停車場、地盤、鐘錶維修中心、公司、回收場、住宅單位及餐廳。被捕的疑非法勞工包括9男2女,年齡介乎25至69歲,其中一男一女涉嫌管有及行使懷疑偽造身份證,6名男子因涉嫌聘用非法勞工被捕,年齡介乎33至67歲。

香港入境處發言人表示,任何人違反有效逗留條件,即屬犯罪。同時,所有旅客在未獲入境處處長批准前,無論受薪與否,均不得從事任何僱傭工作,違例者最高刑罰為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兩年,協助及教唆者同罪。

入境處又警告,根據《入境條例》第38AA條,非法入境者或受遣送離境令或遞解離境令規限的人不得接受有薪或無薪的僱傭工作,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五萬港元及監禁三年。上訴法庭對違反有關條例的罪行頒定判刑指引,以監禁十五個月作基準。任何人使用或管有偽造身份證或他人身份證屬違法,違者可被檢控,最高可被判罰款十萬港元及監禁十年。

入境處發言人重申,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是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三年及罰款三十五萬港元。高等法院曾就此頒布判刑指引,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須被判即時入獄。

入境處引述法院判例,指任何人士決定聘用僱員前,必須採取一切切實可行的步驟,以確定是否可合法受僱,建議除查閱僱員的身份證外,僱主亦有責任向僱員作出查詢,而僱員提供的任何答案,不會令該人對僱用的合法性產生合理懷疑,否則法院不會接納以此作為免責辯護。入境處亦提醒,如求職者無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僱主亦必須查閱求職者的有效旅行證件,違者經定罪後,最高可被判監禁一年及罰款十五萬港元。

入境處指會根據現行機制的標準程序以審核及識別販運人口受害人,對所有行動中被捕的容易受剝削人士,包括非法勞工、非法入境者、性工作者及外籍家庭傭工,進行初步審核,倘結果顯示有任何販運人口指標出現,入境處會依據一份標準核對清單再作全面調查及識別程序,以確定當中是否有販運人口的元素,例如在招募階段是否涉及威脅及脅迫,以及是否存有剝削性質。被識別的販運人口受害人會獲提供各項支援和協助,包括緊急介入、診症和治療、輔導、收容或臨時住宿及其他支援服務,另外,入境處亦呼籲販運人口受害人應立即向有關部門舉報有關罪行。


【每日焦點新聞】10-10-2019

1.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星期四(10日)下午,在政府總部召開跨部門記者會,政府表示,推出的《禁蒙面法》是警方加強執法的法律工具,沒有影響言論自由。

對於港鐵近日提早結束服務時間,是否變相宵禁,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稱,港鐵接連受嚴重攻擊,除日常檢修外,要同時處理大量修復,工程人員需於較少壓力、較長時間的環境工作,確保鐵路安全,提早收車絕無其他考慮。

 

2.港鐵多個車站早前受廣泛破壞後,除將軍澳站外,大部分車站星期四(10日)重開,港鐵指列車服務會提早在晚上九點結束,以便工程人員繼續復修。輕鐵方面,路綫705、614、615及751P暫停,所有輕鐵列車不經友愛站、天榮站、銀座站、天湖站、天慈站、天水圍站。

3.中國台灣慶祝雙十節,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雙十節升旗典禮發表講話,強調要兩岸和平穩定,又批評有人整天拿台灣和香港相提並論。

6.蘋果公司一款可能透露香港警察及違法示威活動位置的地圖應用程式下架,蘋果指程式危害香港執法人員及居民,違反當地法律和蘋果公司的準則,應用程式所屬Twitter帳戶發文,指不同意有關解釋。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指看到最新進展,中方歡迎外國企業到華來投資,前提是要尊重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尊重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

7.擁有近30萬人口的天水圍區,一直沒有公營街市,香港政府宣布,在天秀路公園旁的空地設立臨時街市,最快2020年底前完工啟用。

8.天水圍發生命案,一名女子星期四(10日)上午六時許,在天恒邨恒健樓企跳獲救,警方在她的單位調查期間,發現另一名16歲女子倒臥房內,證實死亡,列作謀殺及企圖自殺案處理。


【每日焦點新聞】09-10-2019

1.全港多區於重陽節舉行的集會演變成衝突,有防暴闖入馬鞍山新港城中心商場內,保安人員一度擋門制止,五人據報星期三(9日)早上涉嫌阻差辦公被拘捕。

網上流傳的片段顯示,數名保安員用手抵住玻璃門,拒絕讓警員進入商場,但一名警員成功撞開門,其他防暴警員隨即尾隨,至於另一條片段可見,一名保安員在商場內張開雙手,企圖阻止警員推進,但他被推開。

2.《禁蒙面法》上周六(5日)實施以來,多個港鐵站設施遭破壞,有網民星期二(8日)晚拍攝到曾受破壞的港鐵上水站關站後,站內鐵閘有多名蒙名男子徘徊,其中一人曾手持閃光電筒,又舉起疑似胡椒噴霧,被拍攝的網民質疑是否警員喬裝,片段在網上流傳。

警方回覆,指留意到有人在社交媒體散播謠言,聲稱有警員假扮暴徒,進入港鐵上水站內破壞設施。警方指,因應近日有人在港鐵站進行破壞作出調查,在收到相關消息後,曾調派便裝警務人員進入上水站內執行任務,但強調所有警務人員絕不會進行任何違法行為。警方又稱,會繼續按實際需要,採用不同方式打擊罪案。

 


香港海關8日在元朗拘捕一名21歲疑涉案男子,相信與當局8月1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檢獲約3.5公斤懷疑氯胺酮案有關,估計涉及的氯胺酮市值約200萬港元,被捕男子獲准保釋候查。

 

 

海關8月1日檢查兩件從馬來西亞抵港的空運包裹時,發現疑氯胺酮被分拆成小包,並收藏在149個咖啡粉包裝袋內。

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最高可被判罰款五百萬港元及終身監禁。


【每日焦點新聞】08-10-2019

1.香港特區政府為止暴制亂而推出《禁蒙面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8日)否認新例有如「火水救火」 ,強調《禁蒙面法》是要增加阻嚇性,協助未成年人士,遠離政治活動及暴力行為,她又表示《禁蒙面法》成效未顯現,不等於無必要立法。對於會否再引用《緊急法》頒布其他禁制規例,林鄭月娥表示目前無計劃再啟動《緊急法》訂立其他規例。

 

2.前港督彭定康接受傳媒採訪時談及《禁蒙面法》,形容林鄭月娥「瘋掉」才會做出這種決定,擔心不久會有人被射殺,他又認為政府應與示威者對話,特別是屬於和平的一群。外交部駐港公署、官方《新華社》等先後發文批評彭定康,指他「虛偽冷血」,顛倒黑白禍害香港。

其中,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強烈譴責彭定康的言論,指他完全無視特區各界要求止暴制亂的主流民意,完全無視英國是《禁蒙面法》先行者的基本事實,充分暴露其虛偽、偏執、冷血的真實面目,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再敦促彭定康之流,立即收回干預香港事務的黑手,停止禍害香港的罪惡勾當。

新華時評指,不斷升級的暴力行為把香港引向危險的深淵,港府訂立《禁蒙面法》是讓暴徒罪行無所藏匿逃遁的合情合理合法之舉,有助於從根本上止暴制亂,讓香港回到正常軌道。

時評批評彭定康無視發生在香港的種種暴行,把特區政府制訂《禁蒙面法》說成是「絕對瘋狂」,其言論毫無根據,是非不分,形容彭定康與那些暴徒一樣,都是「與香港安寧和港人福祉為敵、與公理正義人道為敵的冷血狂徒」。時評又強調制訂《禁蒙面法》符合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

3. NBA休斯敦火箭隊總經理莫里,因表態支持香港示威活動,遭多間中國企業抵制。央視體育頻道發聲明,宣布即時暫停NBA賽事轉播安排。

4.香港立法會下星期復會,對於大樓可能再被示威者包圍,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君彥星期二(8日)承認無後備方案,由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梁君彥指施政報告關係到未來一年的利民措施,期望公眾能平和地讓立法會復會。

5.港鐵沿綫多個車站過去數天受到廣泛破壞,截至星期二(8日)傍晚六時,仍有11個站關閉,港鐵指為騰空更多時間修復,列車服務會提早於晚上八時結束,至於輕鐵綫方面,705、614、615及751P全日暫停。

6.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提到香港局勢,重申希望以人道方案解決香港示威,他又稱,香港的局勢可能損害美中貿易談判。

7.香港政府宣布歐陽伯權因冀專注其他公務,星期二(8日)離任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歐陽伯權現任職港鐵主席。

8. 休班男警劉志富涉嫌先後在葵芳及觀塘的連鎖服裝店UNIQLO內偷竊被捕案,被告於審訊前就兩項盜竊罪認罪,另一項拒捕罪名獲撤銷。辯方求情時表示,被告因情緒病犯案。裁判官判處被告以2000元簽保守行為12個月。


美國僱主9月穩步增加就業機會,失業率觸及50年來新低,意味整體經濟放緩下,就業市場未受影響。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9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13.6萬。失業率從8月的3.7%降至3.5%,為1969年12月以來的最低,當時失業率同樣為3.5%。至於平均時薪較2018年9月升2.9%,較前幾個月有所放緩,但仍高於通脹率。

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早前預測,美國9月失業率為3.7%,新增就業崗位14.5萬。8月和7月的新增就業崗位合計向上修正了4.5萬。

9月在職或正在尋找工作機會的美國人的比例穩定在63.2%。一項衡量失業和就業不足的更廣泛指標,包括那些過於沮喪而不願找工作的人,加上那些兼職但想要全職工作的人,從8月的7.2%降至9月的6.9%。

今年截至9月,僱主平均每月增加就業崗位16.1萬,低於上次衰退後就業開始回升以來的八年裡每月平均增加的19萬個就業崗位。

9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2000。包括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在內的其他行業就業崗位則強勁增加。

(華爾街日報)


香港自反修例事件以來,衝突持續升級,因應各區交通星期二早上(8日)可能受影響,教育局提醒學生及家長出門前注意交通消息及相關宣布,並建議學校按校本機制採取應變措施,彈性處理個別學生因交通問題而遲到或缺席的事宜。

香港教育局籲請學校作適當安排,妥善照顧已返校的學生,與家長保持溝通,並在放學時間,讓學生在安全情況下回家。

局方亦提醒學生,必須時刻以安全為大前提,放學後盡快返回家中,切勿在街上流連或前往可能有危險的地方,更不可參與違法活動。


珍惜香港 停止暴力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過去數月,示威遊行演變為極端暴力和衝突事件,近日的暴力程度更明顯升溫。激進示威者每每在不同地點非法集結,肆無忌憚作出破壞和攻擊,衝擊法治,破壞社會安寧,大大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窒礙商業活動。這些違法行為令人髮指,香港正處於嚴峻的情況。

在進行暴力破壞和攻擊時,激進示威者幾乎全部蒙面,意圖隱藏身分,以便能逃避警方的偵查,進行非法行為而逍遙法外。他們襲擊警務人員及持不同意見的市民、四處縱火、投擲汽油彈及雜物、攻擊警車及警署、蓄意破壞商舖和公共設施、癱瘓交通,以及大規模破壞港鐵車站等,視法律為無物,危害公共安全,令香港出現嚴重的公共危險情況。

 

 

作為有承擔的政府,我們不能對情況坐視不理,有現行法例卻備而不用,任由暴力升級,情況惡化。政府會決心盡一切努力,止暴制亂,盡快恢復社會秩序,而警隊會繼續竭力嚴正果斷執法。就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按《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以禁止任何人在非法集結、未經批准集結,或受規管的公眾集會及遊行的情況下,使用阻止識辨身分的蒙面用品。

《禁止蒙面規例》在星期六(10月5日)生效,旨在針對進行暴力破壞的示威者,阻嚇和減少蒙面下的暴力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協助警方的刑事調查及搜證,以及阻止暴力和違法行為;同時防止犯罪人逃避法律制裁及減低隱藏身分的人作犯罪行為的機會。我必須強調,政府訂定《禁止蒙面規例》是基於社會上出現了危害公安的情況,而絕對不是香港已進入緊急狀態。

值得留意的是,《禁止蒙面規例》無損市民的言論自由與和平集會的自由。市民在不使用蒙面用品的情況下,依然可自由參與合法、和平的公眾活動。

此外,《禁止蒙面規例》中有條文,讓市民在有合理辯解的前提下,使用蒙面用品。這充分說明政府雖然要阻止激進示威者隱瞞身分,進行違法行為並逍遙法外,但我們亦有顧及市民可能有正當理由而需要使用蒙面用品,並盡量在兩者間取得合理平衡。事實上,禁止在示威蒙面的法例亦不是香港獨有,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先進西方國家早已存在。

《禁止蒙面規例》是一項附屬法例,與所有附屬法例一樣,會由立法會以「先訂立後審議」的方式審議。政府已按立法會程序向立法會就《禁止蒙面規例》提供文件,待立法會在10月16日復會進行審議,絕不存在政府繞過立法會立法的説法。

政府訂立《禁止蒙面規例》是一個困難但必須的決定。考慮到目前危害公共安全的迫切情況,除根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制訂《禁止蒙面規例》外,並無其他及時的方案。

政府充分明白在遏止暴力行為,恢復社會秩序之外,亦必須繼續與市民真誠溝通,加強政策方面的工作,以解決深層次的社會問題,讓香港繼續向前。

政府會以不同的方式與社區對話,而立法會亦會在10月16日召開本年度(2019至2020年度)的首次會議,屆時行政長官會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我期望立法會工作能夠順利展開,讓政府可推動及落實多項有利民生及經濟的措施和項目。

此外,區議會選舉提名期亦已於上星期五(10月4日)展開,投票將在11月24日舉行,政府正全力進行籌備工作,會致力讓選舉在公開、公平和公正的情況下進行。近日社會氣氛緊張,暴力事件持續發生,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包括政黨及議員公開反對暴力,讓選舉能在和平的環境下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