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反修例運動持續,不少示威者行動期間會選擇蒙面,有人建議政府盡快訂立《禁蒙面法》,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25日(星期三)重申,政府正進行法律研究,至於會否推行要考慮眾多因素,例如對社會的影響、後果或效果。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香港反修例運動持續,不少示威者行動期間會選擇蒙面,有人建議政府盡快訂立《禁蒙面法》,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25日(星期三)重申,政府正進行法律研究,至於會否推行要考慮眾多因素,例如對社會的影響、後果或效果。

1.修例風波未平息,香港特區政府周四晚舉行首場「社區對話」,探討現時社會不滿及尋求解決方法,名額一百五十個,政府共收到逾兩萬份申請,屆時將與問責官員出席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24日)表示,對話只踏出第一步,亦不可能達成共識,但她稱無論如何艱難,政府都會持續與社會對話。
2.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表示會考慮所有有助止暴制亂的法律,包括引用《緊急法》處理現時香港局勢,林鄭月娥星期二(24日)表示要審慎研究。

3.因應近日社會氣氛,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十一國慶升旗禮,將改為室內觀禮,約12000位嘉賓獲邀出席升旗儀式和國慶酒會。
4.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十月一日早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軍方透露,會按閱兵式及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全長約80分鐘,接受檢閱的兵員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多架、裝備580台,分59個方隊,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會安排多個部隊部分新型武器裝備受閱。
5.南韓京畿道金浦市一間療養院起火,造成2人死亡、36人受傷,當中6人傷勢較重。火警在當地早上約9時發生,事發時療養院內約有130名院友。50多名消防員趕到現場救火,警方初步認為,是機房首先起火,大火已被救熄。
6.香港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星期二(24日)早在天水圍天業路健康中心附近,被三名男子襲擊,送往天水圍醫院治理。
鄺俊宇表示,事發於早上十時許,當他準備取車返立法會時,被三名男子圍毆,另外一人拍攝過程,歷時約一分鐘,鄺俊宇頸椎、臉、手部等受傷。


1.香港過去的星期六(21日)及星期日(22日)分別有多個針對修例的民間活動,警方表示有82人被拘捕,其中年紀最小只得13歲,令總拘捕人數增至1556人。


2.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香港特區政府宣布當日會有升旗儀式暨國慶酒會,並會推出重新編排的「幻彩詠香江」燈光音樂匯演,在LED屏幕展示慶祝國慶的元素,另外各區主要街道、政府建築物外牆、政府場地及口岸,本周開始陸續懸掛國慶的燈柱彩旗及橫額。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一(23日)在社交網專頁發文,聲稱「對話平台正式啟動」,又寫上「再艱難,也有出路,讓我們對話」,帖文配上一幅地面裂縫中長出幼芽的配圖。
當局早前公布,首場社區對話周四晚上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至星期一(23日)中午截止申請,當局會電腦抽籤150人出席。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一首鏗鏘有力、激情飽滿的《團結就是力量》9月22日響徹香港工會聯合會(下簡稱「工聯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的會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工聯會會員一起引吭高歌。
林鄭月娥致詞時表示,隨著國家迅速發展,香港亦在「一國兩制」之下,發揮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繼續保持繁榮穩定,而且不斷進步。香港的發展除了有賴國家支持,工聯會和一眾工友的貢獻都是功不可沒的。多年來,工聯會秉持愛國愛港的宗旨,以勞工基層和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積極維護勞工的權益,謀求工人的福祉。

香港工會聯合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的會場。主辦方供圖
「回歸以來,工聯會一直都是特區政府的堅實夥伴,支持特區政府有效施政,對於促進社會發展,起著積極和關鍵的作用,我在此對工聯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支持和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謝意。」林鄭月娥說。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講話時指出,在近期香港社會發生的反修例風波中,工聯會始終堅定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始終堅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發揮了維護法治、反對暴力、促進社會穩定的中堅作用,展現出令人敬佩的鮮明立場和使命擔當。

香港工會聯合會的前身是成立於1948年的港九工會聯合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港澳同胞精神振奮,愛國情緒空前高漲,紛紛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大會。港九工會聯合會在駱克道會所升起一面五星紅旗,慶祝新中國成立。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由六月開始,香港出現了很多遊行示威,有時更不幸地演變成暴力破壞行為,警方採取了不少拘捕行動。由於拘捕人數眾多,社會各界或許希望對案件的處理手法有多點了解,我藉著這個機會向大家解釋律政司的角色。
很多人對律政司提出檢控所需的時間有不同的看法,律政司是按證據和法律進行客觀和專業的分析,不會因涉案人士的政治理念或背景,而在處理上有所不同。我們的檢控工作,一直是不偏不倚、一視同仁。
當執法機關作出逮捕後,若有充分可被法庭接納的證據,令案件有合理機會達致定罪,律政司會提出起訴。假若被捕者在法庭承認控罪,便會由法庭作出裁決及判刑,法律程序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但亦有其他情況,法官於審理案件前或審理案件期間,綜合所有證據後,可根據案情,包括被告的背景、行為、態度及操守、罪行的性質及嚴重性、以往保釋的情況等,考慮讓被告保釋外出,被告日後仍然要繼續出席聆訊。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審訊時也可能涉及證人作供、盤問等程序,因此由起訴達致裁決和判刑的時間亦會相對較長。
我注意到最近有人對司法機構作出一些肆意的批評,亦漠視法庭發出的禁制令,這會對我們的法治造成嚴重傷害。法院秉行公義,按法律及可接納的證據作出裁決,判詞內亦會陳述裁決的理據。或許有人會不滿意裁決的結果,但這並不代表司法獨立出現缺陷。我作為律政司司長,是有責任確保《基本法》內訂明的司法獨立受到尊重,不會遭受任意的攻擊或批評。社會不應該任意或不公平地作出危害司法機關公正及無私地行事的批評。
無論是違法亂紀的行為,又或者是任意攻擊我們的檢控決定,甚至是無理批評司法機構,這些言行都只會損害香港的法治。整個社會都應該遵守和尊重法治,而不應該只由律師、法官和政府實踐。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共同承擔尊重法治的責任,捍衛這個我們都珍惜的核心價值。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問責團隊冀與社會各階層、不同政治立場和背景的人士展開真誠、深入對話,讓我們更徹底了解社會深層次問題,查找不足,尋求解決方案,好讓香港向前走。政府熱切期望社會回歸平靜,以真誠對話,取代對立,重建互信。
對話平台將會有三種形式同步進行。首場「社區對話」將於下周四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這是一個公開的對話平台,目的是走入社區,邀請社會各階層人士向政府表達意見,以探討現時社會不滿及尋求解決方法。首場名額合共150個,市民可在截止日期前透過網上或各區民政諮詢中心遞交登記表格。如登記人數超出限額,我們會以電腦抽籤方式抽出出席人士。
此外,政府會以隨機抽取不同年齡、背景、階層的人士的方式進行對話。第三種模式是與不同界別人士的深度對話,每場約20人。我們會堅守三大原則,即對象廣泛,不分階層、立場;公開透明;以及議題開放,無特定討論議題。隸屬於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對話辦公室」已經成立,負責統籌和協調對話工作,並會在聽取意見後進行分析,提供良策。
在正式推出對話平台之前,行政長官和我及部分司局長在上星期三(9月18日)與區議員會面,共同討論市民關心的問題。區議員紮根地區,是最了解區情民意的代表之一,我們透過兩個小時的坦誠交流,聽到很多寶貴意見和具建設性的建議,獲益良多。區議員提出很多意見都是與民生相關。民生無小事,我們希望從根源著手,了解市民最「貼身」面對的問題及不滿,從而逐一抽絲剝繭,務實解決。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已默默地開展了與不同界別人士在鏡頭以後展開的深度對話,我衷心感謝他們坦率的意見。此外,由我擔任主席的兒童事務委員會及青年發展委員會,亦分別於上星期舉行茶會及主題特別會議。
首先,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在茶會期間就當前社會事件引起的爭議、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等議題各抒己見。委員均擔心事態發展令兒童的身心和精神健康受到影響。他們指出有家長帶同孩子參與遊行和示威行動,而即使孩子未有直接參與其中,亦很大機會從新聞片段或社交媒體接觸大量衝突和暴力片段。孩子會感到害怕及迷惘,亦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甚至有兒童模仿暴力行為,或者對某類人產生不信任或仇恨。
委員一致認為,孩子不適當接觸或經歷暴力場面,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行為和長遠精神健康,為害極之深遠。兒童是需要成年人保護的,每位成年人都有責任守護孩子,我呼籲大家一切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慮。
青年發展委員會方面,我作出新嘗試,分別以青年住房、教育,以及青年就業/創業為主題,並由相關局長親自出席,以新模式舉行多場特別會議,深入聽取委員意見。上星期四(9月19日)舉行會議的主題為住房,委員一致認為這是香港面對最嚴峻的社會問題。他們踴躍發言,並反映年青人對問題的看法。我指出政府銳意堅攻房屋及土地供應的問題,而這亦將是行政長官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
明天(9月23日)將會舉行第二及第三場特別會議,主題分別為青年就業/創業及教育。第四場將於9月25日舉行,主題為青年發展委員會檢討工作。此外,我亦會在9月26及27日分別約見曾透過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獲委任的人士,以及一些過往曾參加不同青年發展活動的參加者,了解他們對時局及香港未來的意見。
政府會以誠懇、務實及謙卑的態度,以民為本的宗旨,努力構建關愛、平和、共融、公義的香港。

香港人的專業主義精神歷來令人震驚。
2007年12月11日凌晨,香港一位14歲少女在家偷偷生下一個男嬰,她把這男嬰從她所住的24樓扔下摔死。當天早晨她就被拘捕。12月13日,這少女被控謀殺罪,在香港屯門裁判法院提堂。當時程老漢曾發文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著急提堂?她又不是江洋大盜,什麼時候審不行非得在她產後不到3天身體還很虛弱的時候審?如果她沒把孩子扔掉,如果她是在醫院裡生孩子,這時怕還沒出院吧。」

這正是香港人的專業主義精神——法律怎麼規定就怎麼執行,完全沒有權宜變通的空間。
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8月2日的文章:《香港中產示威者的自白,「我有樓,但更要自由」》引述參加街頭示威、年薪過百萬的香港中產阿明的話說:「現在有太多外來文化來對香港的語言、生活模式、價值觀、專業主義等等,都有所衝擊,香港人就是因為對這些改變感到反感而出聲。」

阿明把香港的變化歸咎於「外來文化」即內地文化的衝擊,固然符合事實。但程老漢必須指出,有時候,香港內部自身的力量也能夠對香港固有的「語言、生活模式、價值觀、專業主義等等」造成衝擊。
香港警隊,歷來是世界一流警察隊伍,廉潔高效,保境安民。現如今呢?他們硬起來,會被一部份香港人罵;他們軟下去,又被另一部分香港人罵。簡直冤過竇娥。
香港法庭禁制令歷來備受香港人敬畏,但是,這個夏天,法庭禁制令已形同廢紙。9月1日那天,赫赫禁制令之下,數以萬計香港人專程趕去香港機場,癱瘓了機場交通。
9月7日,又有人發起堵塞機場交通,許多乘客被迫提前數小時前往機場。可是沒想到,一大早,港鐵機場快線各站、公路上靠近機場的青衣、東涌等地,都佈滿了警察,機場當然也佈滿警察,還開來水炮車待命。多名執達吏到達機場,針對可疑對象宣讀法庭禁制令,命令該人立即離開機場……強有力措施之下,9月7日香港機場平安無事。
可見9月1日機場交通癱瘓,是警方不為也,非不能也。
這個夏天,警察的專業主義,也不復存在。


護士的天職是救死扶傷。戰爭時期,就算是對待敵方的戰俘傷患,也得救死扶傷。可是,今年7月下旬,有公立醫院護士在社交媒體發放仇警言論,聲言如果見到警員入醫院,就一定要「喪搓(搞死)你」,「做手術不給你下麻醉藥」。

這不是專業主義不復存在的問題,這是醫德淪喪。
香港護士總工會及香港政府華員會護士分會7月22日發出新聞稿,譴責那位護士的言論,要求醫管局、護士管理局以及那位護士所在公立醫院徹查事件,並附有該護士的言論及照片截圖,更起底她部分個人資料,如曾就讀的學校,社交媒體帳戶等。
兩工會的行為又引發對方痛批,「惡意披露個人私隱」、「誹謗」……

講一個故事。
有人在公共院牆上寫了一句話:「此牆不准寫。」有人經過,對此不滿,也寫了幾個字:「為何你卻寫?」第三個人:「他寫你莫寫。」第四個:「要寫大家寫。」
香港的專業主義在這個夏天一夜崩解。

1.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和台灣斷交。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星期五(20日)表示,對基國不顧多年台灣政府多方協助與情義,至感遺憾並予強烈譴責。
在大陸北京,外交部高度讚賞基里巴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認為與台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反修例示威三個多月以來有1474人被捕,國際特赦組織批評香港警方濫捕及過分使用武力。警方強調一向尊重被羈留人士的尊嚴、私隱和權利,使用武力有嚴格指引,指已使用最低武力完成合法任務,聲稱達到目的會停止。如任何人在羈留期間有不滿,可向投訴警察課投訴。
3.香港警方星期五(20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有人到國際發表對警隊不實的指控,又指留意到近日有人不斷在一些自殺案件造謠,批評造謠者在全無事實基礎下指控,無考慮死者及其家人的感受,做法極之自私。


4.反修例引發的運動持續,有市民發起周六(21日)舉行「光復屯門公園」遊行,被裁定上訴得直,遊行可按原定路線舉行,但要縮短時間至下午五點結束,發起人相信遊行會和平進行。
5.香港8月通脹加快。政府統計處公布,8月消費物價按年升百分之3.5,升幅高於市場預期百分之3.1,亦較上月通脹百分之3.3為高。撇除一次性紓困措施,上月基本通脹率百分之3.4。政府發言人指,通脹加快主要受到豬肉價格升幅擴大,及本港交通費用上升影響。
6.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被指涉及種族歧視風波越演越烈,網上再流出他90年代塗黑臉扮鬼臉,又手舞足蹈的片段,杜魯多再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