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社會各界對《憲法》、香港《基本法》、國家安全相關法例,以及《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的特區憲制基礎和秩序有更深切的了解,香港特區政府明日(4日)將聯同香港中聯辦合辦「國家憲法日」座談會。

為深入貫徹20屆三中全會的重要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今年的座談會將以「憲法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座談會設主題演講部分邀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莫紀宏發表主題演說;對談環節則由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理事梁愛詩主持,並邀得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立法會議員廖長江,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王鳴峰共同探討《憲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所擔當的重要作用,以及香港在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政府發言人表示,《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相關法例不但對「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至關重要,對特區社會民生經濟發展以至市民的日常生活亦十分重要。因此,呼籲市民各界屆時踴躍觀看座談會,以對相關情況有更深切的認識和了解。

座談會將於明日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30分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並同步在網上直播。


國家商務部公布,加強相關軍民兩用物項對美出口管制。

商務部表示, 根據《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決定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 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 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 而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 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發言人表示, 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 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無端限制有關產品對華出口, 並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壓遏制, 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 嚴重損害企業正當合法權益, 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堅决反對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錯誤做法, 中方願與有關國家和地區, 加強出口管制領域對話, 共同促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曾演出過《小女子》等多部影視作品韓國男星朴敏宰,昨晚(12月2日)傳出他在上月到中國內地旅行期間突發性心臟驟停不幸離世,終年32歲。

韓媒報道,朴敏宰於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旅行期間,因心臟停頓而死亡,至於具體原因未有進一步說明。至於他的葬禮,將於12月4日上午於梨花女子大學首爾醫院舉行。

朴敏宰弟弟證實死訊,並在個人社交平台發訃文,稱:「親愛的哥哥好好休息,希望大家能來送他最後一程。」。


吐露港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大埔梅樹坑,晚上6時發生多車連環相撞事故,消息指涉及十架車輛,導致9人受傷。正值下班時間,受意外影響,往上水車龍一度長達10公里。

 

事發在傍晚約6時,現場為往上水方向近梅樹坑,網上片段所見,至少有10車串燒,大部份為私家車,亦涉及客貨車、貨車,有私家車撞至車頭蓋彈起,亦有車車頭摺曲,汽車碎片及零件散落路面,部分涉事車輛上的人分別站在路中心和路肩待援,亦有人拿起手機拍攝車輛「傷勢」。其他車輛途經現場時慢駛。意外現場前方數十米外,亦有另外兩架七人車懷疑相撞後停在快線。

 

該段的吐露港公路三線封閉,進行清理,附近一帶嚴重交通擠塞,往上水方向的車龍龍尾一度到近大埔滘新圍。至晚上6時48分,現場重開兩條行車線。

 

 


香港強積金管理局公布截至9月底,今年第3季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申請提取強積金個案有7600宗,按季增逾4%,按年跌近13%,涉及金額18.15億元,按季增近7%,按年跌約18%。

第3季,強積金總供款共220億元,其中168億元為強制性供款,53億元為自願性供款。至9月底,強積金總資產值為1.33萬億元,較10年前增加1.43倍。

至9月底,佔強積金總淨資產值45%的股票基金,過去1年平均淨回報23.9%;混合資產基金平均淨回報18.4%。債券、保證基金則分別錄得淨回報9.1%和4.6%。

至9月底,逾340萬個帳戶有投資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基金,投資總資產值1332億元,佔強積金總資產值10%。DIS推出逾7年核心累積基金平均年率化回報6.4%。


{{item.text}}
香港樓市淡靜,剛過去的周末十大屋苑錄得7宗成交,按周增1宗,是連續五周處於單位數水平窄幅上落。當中6個屋苑「零成交」,只有太古城、麗港城、新都城及映灣園錄得交投。

 

物業代理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分析,樓市近日觀望氣氛轉濃,最近金融市場氣氛低迷,加上中美關係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令買家入市態度變得猶疑,二手交投轉靜,並於低位橫行。

物業代理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近日整體市場表現較淡靜,一手新盤及二手屋苑均未見有大突破,希望隨深圳恢復「一簽多行」,讓市面可變得較熱鬧。如果本月19日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持續減息,相信將可進一步刺激市場氣氛,令近日觀望的情緒有所好轉。

不過,本月接下來的聖誕及元旦節日下不少市民外遊,相信二手市場月內仍會相對慢速行進,加上近期發展商新盤欠焦點,未能帶起整體樓市氣氛,預期12月交投未必有明顯起色。

 


尚餘約一個半月任期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發表聲明,表示特赦捲入刑事案的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批評拜登的行為。

特朗普在聲明中表示,拜登利用身為美國總統的權力對亨特·拜登的赦免是對權力的濫用和誤判。

拜登星期日簽署對其兒子亨特拜登的特赦令。他說自他上任總統那天起,就說過不會干涉司法部的決策,即使目睹他的兒子被選擇性及不公正起訴,也要遵守諾言。
拜登希望美國人民能理解,為甚麼一位父親和總統會作出特赦兒子的決定。


《破·地獄》談殯葬 

香港特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謝展寰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呀~」

看過《破·地獄》的朋友,都會記得《客途秋恨》這一曲南音。這齣電影最近大受歡迎。電影以殯儀業為背景,提及在面對生離死別時如何讓死者安息、生者釋懷,並探討傳統與現代,以至現今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發人深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的其中一項職責是督導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環署) 為市民提供殯葬服務,所以這齣電影給我的感受特別深刻。

以人為本的殯葬服務

食環署近年不斷努力提高殯葬服務的儀式感及家庭連結感,提供人性化及貼心的服務,努力以人為本,希望做到讓逝者走得有尊嚴,還能讓在生者得到安慰和支持。例如,未滿24周的流產胎不能使用一般的殯葬服務,令到不少不幸流產的父母們在處置流產胎方面留下深深的遺憾。食環署於2022年特別開設本港首個未滿24周離世胎兒的火化設施,並取名為「永愛堂」,象徵父母、社會人士及政府對不幸流產胎兒永遠的關懷和愛護,亦冀望父母們能夠放下心結,向前生活。永愛堂設有供流產胎專用的小型火化裝置和悼念活動室,堂外設有倒影池和撒放骨灰的小花園,亦種植了不少樹木、植物,希望親屬在悼念流產胎兒時能紓緩情緒,減低傷痛。撒放骨灰後,家屬可自行選擇撰寫紙條留給逝世胎兒,並繫在花園旁邊的掛架上以作紀念。

此外,自今年4月起,食環署陸續於臨海的曾咀紀念花園推出可寫下對先人的思念及祝福的紙撒灰器和惜別花袋,以及用來投遞心意信箋的木雕藝術品「渡船」。「渡船」是本地木刻藝術家凌展騰先生創作的參與式藝術品,以環保及思念為主題,運用從環保署的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 [林·區]收集的塌樹廢物及其他園林廢物製作而成。這個藝術品以船為喻,紀念使用綠色殯葬的逝者,並給至親一個離別後的過渡空間。船身掛上數個富香港特色的思念信箱,標註了不同的撒灰地點(包括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西博寮海峽以南)、紀念花園及「永遠懷念」,讓家屬投遞心意信箋,由食環署代為火化。這些創新舉措讓對逝者的思念和祝福得以延續。

為了方便市民了解各種後事安排資訊,食環署在最近推出了「身後事安排」專題網站,幫助市民為離世摯愛安排後事,引領家庭可簡便妥善安排每一個相關步驟。

食環署也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例如廣受歡迎的「人生學堂」推廣活動,與各合作夥伴齊心協力加強宣傳,進行公眾教育和推廣。「人生學堂」從不同角度向市民介紹如何做好生前身後規劃,探討什麼是預設照顧計畫(包括遺囑、身後事安排等)、癌症支援、在居處離世和喪親者支援等,並設有生前身後服務機構攤位及展覽等,鼓勵市民採取更環保及可持續方式處理骨灰,以及預早做好生前規劃,確保人生有個完美的句號。

綠色殯葬 愛在延續

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選擇綠色殯葬,將骨灰撒入紀念花園或大海。回歸自然是讓生命以最自然的方式延續,融入大地,滋潤新生,亦是對生命的致敬和尊重。

綠色殯葬服務申請簡單、環保簡約、費用低廉及免卻未來需辦理龕位續期,達到「去者善終,留者善別」。現時食環署轄下設有13個紀念花園,遍佈港九新界,讓市民可立紀念牌匾及隨時追悼先人,而預計在2025年落成啟用的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亦設有紀念花園。食環署每周亦提供免費渡輪服務,供家人親友前往本港指定海域上撒灰。根據數據顯示,綠色殯葬的使用率從2014的8.4%增至今年截至10月的逾18%,創下歷年最高。我相信,隨著社會的推進,綠色殯葬將會越來越普及。

 

供海上撒灰的渡輪。

 

電影中文哥說及對離世妻子的感情亦令人動容。「放手」又何嘗不是愛的表現?這讓我想起一對採納綠色殯葬方式送別摯愛的年老夫婦的故事。現年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和他的妻子在少年時期相識,戰後重逢,共度餘生。他們常常在鑽石山散步,曾約定無論誰先離世,將另一半的骨灰撒在雞蛋花樹下,讓愛回歸自然。老先生認為,與其把妻子的骨灰放困在骨灰龕位中,不如讓她安息在雞蛋花樹下,紀念花園的環境清爽又美麗,還可以恩澤大地。

如今,老先生除了像念舊老派的文哥一樣,每天在家中向亡妻上香、還會不時回到紀念花園,在風聲和鳥聲的陪伴下,向妻子送上親手編織的花環。老先生分享說,他每次都慢慢走向那棵約定的雞蛋花樹,那感覺就像他在慢慢地走近他的妻子。他用妻子的骨灰製成的戒指,也象徵著她的永遠陪伴,這份愛將永遠留在他心中,恆久不變。

屯門曾咀紀念花園。

擁抱生命與死亡

「死亡」,一向是大家避諱的一個議題,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我鼓勵大家提早為自己的生命做好規劃,以開明的態度與家人分享後事的意願。這樣,家人在處理後事安排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拗。如果大家支持綠色殯葬,可以登記「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手續簡單且費用全免,方便家人在自己他日離世時,能按照你的意願辦理後事,讓你無憂無慮地享受金色晚年。我自己也已經完成了登記。

正如《破·地獄》中最後的感悟,死亡不應該是禁忌,相反,我們應該「從死看生、及早預備、活在當下」。這種觀點不僅讓我們更好地預備和面對生命的終點,也讓我們在當下的每一天活得更有意義。

 


1997年釀成17死13傷的香港尖沙咀寶勒巷卡拉OK縱火案轟動一時,其中一名52歲男疑兇陳惠良潛逃多年後近日在內地落網,日前移交香港。

涉案的52歲男疑犯今晚(29日)被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及腰纏鐵鏈,在多名警員押解下返回現場重組案情,期間將探員提供的膠樽掉在地上,模擬投擲汽油彈。

警方說男疑犯案發時25歲,潛逃27年後星期三(27日)在內地被捕,周四(28日)經深圳灣口岸移交香港,又稱有證據顯示他在案中有重大參與成分,將會被落案起訴。至於行動細節,警方說由於內地仍有一位在逃人士,不便透露。

另一名在逃疑犯陳福清,案發時19歲,警方繼續懸紅40萬元通緝,籲市民如有消息,可與警方聯絡。警方說仍在積極跟進,希望將他緝拿歸案,又指雖然案件已過了27年,但調查工作不受時間及地域所限。

案中已被捕的5人,4人謀殺罪成被判處終身監禁,1人誤殺罪成判監11年。

案發於1997年1月25日凌晨約3時59分,尖沙咀寶勒巷6至8號盈豐商業大廈內「新一代卡拉OK」發生三級大火,警方經調查後揭發起因與黑社會成員「媾女私怨」有關,當年僅22歲、黑幫新義安綽號「上帝」蔡錦輝,與同黨「阿飛」董勝飛,案發前數日前在卡拉OK消遣期間出言調戲女侍應,其後與卡拉OK職員、屬另一黑幫和勝和的「睇場」爭執,被對方打傷。「上帝」和「阿飛」氣憤難平,向大佬柳應達(綽號「肥仔德」)求助,肥仔德曾兩次帶同黨持牛肉刀上門尋仇,均遇上警察在附近巡查告吹。其後有人提議擲汽油彈恫嚇對方,起火當日凌晨,「阿飛」、陳福清(綽號「亞清」)等人,在油站購買電油及樽裝啤酒自製汽油彈,再聯同陳惠良(綽號「眉眉」)前往寶勒巷,在卡拉OK正門連擲數個汽油彈後逃去。

警方當年調查後鎖定7名疑犯身份,並先後拘捕主謀等5名男子,餘下兩人一直在逃,警方多年來懸紅40萬元追緝兩人。